扶觀道。故法寶結歸末位。次長跪叩云)
  南無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無憂惱處。我當往生。不樂閻浮提濁惡世也。此濁惡處。地獄.餓鬼.畜生盈滿。多不善聚。願我未來不聞惡聲不見惡人。[○@叩]今向世尊五體投地求哀懺悔。我等愚人多造惡法。無有慚愧。毀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偷僧祇物。現前僧物。不淨說法。以諸惡業而自莊嚴。乃至五逆十惡具諸不善。應墮惡道受苦無窮。[○@叩]唯願觀世音及大勢至以大悲音聲為我廣說諸法實相。除滅罪法。令我聞已發菩提心。應時即見極樂世界廣長之相。得見佛身及二菩薩。豁然大悟逮無生忍。臨命終時。[○@叩]阿彌陀佛授手迎接。不離金臺徧十方界。於諸佛前次第受記。還至本國覲百寶蓮。廣為多眾宣說佛語。僧那大悲盡未來際。(三說。次起云)。
  懺悔發願已。歸命禮三寶。
  (拜。次起拈香執爐如三昧法。至心行道。想降蓮華行池水面。舉足下足蓮華出沒。三像肩背及天衣痕等。一一諦想極令明了。稱云)。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勢至菩薩摩訶薩(七稱或多稱。次誦雜觀章七遍或多遍。次復如上三稱。想歸本位華上。結三歸)。
  自歸於佛 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 發無上心  自歸於法 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自歸於僧 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 一切無礙  和南聖眾
  次習坐即觀立佛白毫。毫中空。周圍二寸五分。外八稜。右旋宛轉在眉間。瑩淨明徹顯映金顏。分齊分明。復起。舒毫下垂。長不及華臺一尺。顯映金軀及與華足。耀琉璃水照觸自身。此觀久久堅住。
  或將前行儀端坐想禮一遍亦妙。
  問。所禮佛位何故重繁。答。為鍊觀道。令開目閉目了了現前。當知習觀不出總別二法。初則總不如別。以總略別詳故。久則別不如總。以別漸總頓故。問。入壇已白釋迦。懺時何又白彌陀。答。欣厭綿切方得往生故。意業白本師。又口業白導師。文以重而表專。能白之業所白之佛以不重而無過。問。何故亦觀白毫。答。勝劣兩觀皆以白毫為初步。所以智者於勝相毫中詳劣相毫狀。疏意正在此章。後世慈雲懺主等皆扶此觀以妙契經旨故。又末世根鈍雖劣觀或有難習之者。故將本觀事境詳在行儀。令行者不覺其難而自純熟其白毫觀。以經中前文義通。故專令坐時修習。且恐不善觀白毫者。又令坐中默然想禮行儀。既甫行行儀想禮。尤易成就是法也。動靜綿拶事理互研。儀觀等熏通別巧鍛(白毫為通本觀為別)。以斯應末世。庶可稱善順機宜也歟。其一心三觀詳在妙宗。茲不贅。
  觀無量壽佛經初心三昧門

受持佛說阿彌陀經行願儀

    古歙後學沙門 成時 依經錄輯
  (行者西向治室。稱阿彌陀佛出入。入時想云)。
  (佛告舍利弗。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舍利弗。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想已。即想對本師導師十方一切三寶至心倡和云)。
  一切恭敬。一心頂禮十方常住三寶(想云)。
(  三寶三德如虗空  眾生三障亦如是  是故平等普歸敬  願速同入法界海)
  (次起。主者白云)。
  是諸眾等  各各互跪  嚴持香華  如法供養
  (眾散華和云)供養十方法界三寶(執爐。想我此香華徧十方云云。想已復云)。
  願此香華雲  徧滿十方界  供養一切佛  世間難信法  及諸上善人  普熏諸眾生  皆發菩提心
  (法寶僧寶語局義通。次起云)。
  供養已一切恭敬(拜。用前總觀偈。下讚歎懺悔三歸拜處皆用上偈。次起置爐。讚云)。
  身光不思議  徧照於十方  無量光如來  西方大慈父  壽命不思議  無邊阿僧祇  無量壽如來  西方大導首  國土純清淨  功德所莊嚴  一切諸羣生  悉登不退地  十方恒沙佛  共讚於此邦  故我與眾生  願生極樂國
  (拜。想已。次起拈香云)。
  一心頂禮娑婆世界五濁惡世本師釋迦牟尼佛(想身及眾生業重生惡世。本師大慈入惡世中說難信之法。應極愍傷感此恩德。想云)
(  能禮所禮性空寂  感應道交難思議  我此道場如帝珠  釋迦如來影現中  我身影現如來前  為求往生接足禮)
  一心頂禮東方世界阿閦[鞥-合+(白-日+田)]佛.須彌相佛.大須彌佛.須彌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下偈皆同上。但逐位改名號。想諸佛出廣長舌覆大千界。說誠實語勸發徃生。應極信受不散疑貳。下六拜悉同)  一心頂禮南方世界日月燈佛.名聞光佛.大燄肩佛.須彌燈佛.無量精進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  一心頂禮西方世界無量壽佛.無量相佛.無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寶相佛.淨光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  一心頂禮北方世界燄肩佛.最勝音佛.難沮佛.日生佛.網明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  一心頂禮四維世界最上廣大雲雷音王佛.最上日光名稱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