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10-净土宗

4-中国撰述诸宗著述部净土宗-修西辑要-清-信庵-第2页

)。
專修利益(節錄徹悟禪師語錄)
夫見道而後修道。修道而後證道。此千古同途。千古不易之定論也。然見道豈易言哉。若依教乘。必大開圓解。若依宗門。必直透重關。然後得論修道。否則便為盲修瞎練。不免撞牆磕壁。墮坑落塹矣。唯淨土一門則不然。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但發願持名。即得往生。此乃佛心佛眼親知親見之境界。非彼三乘賢聖所能知見也。但當深信。依此而發願持名。即是以佛知見為知見。不必別求悟門也。餘門修道。必悟後依法修習。攝心成定。因定發慧。因慧斷惑。所發之慧有勝劣。所斷之惑有淺深。然後方可論其退與不退。唯此淨土門中。唯以信願之心。專持名號。持至一心不亂。淨業即為大成。身後決得往生。一得往生。便永不退轉。又餘門修道。先須懺其現業。若現業不懺即能障道。則進修無路矣。修淨業者。乃帶業往生。不須懺業。以至心念佛一聲。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故。又餘門修道。須斷煩惱。若見思惱煩未盡。則分段生死不盡。不能出離同居國土。唯修淨業。乃橫出三界。不斷煩惱。從此同居。生彼同居。一生彼土。則生死根株便永斷矣。既生彼土。則常常見佛。時時聞法。衣食居處。出於自然。水鳥樹林。皆悉說法。同居土中橫見上三淨土。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圓證三種不退。一生便補佛位。然則淨土一門。最初省求悟門。末後不待發慧。不須懺業。不斷煩惱。至極省要。至極徑捷。及其證入。至極廣大。至極究竟。學者當細心玩味而詳擇之。毋以一時貢高。而失此殊勝最大利益也。
信願深切(參用蕅益大師徹悟禪師語錄)
修淨土人。若信願堅固。臨終十念一念。亦決得生。若無信願。縱將名號。持至風吹不入。雨打不溼。如銀牆鐵壁相似。亦無得生之理。我輩修習淨業。所以信要深。願要切。以信深願切故。一切邪說。莫能搖惑。一切境緣。莫能引轉。若正修淨業時。倘達摩大師。忽現在前。乃曰。吾有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禪。汝但捨置念佛。吾即以此禪授汝。但當向祖師作禮。謂我先已受釋迦如來念佛法門。發願受持。終身不易。祖師雖有深妙禪。吾則不敢自違本誓也。縱或釋迦如來現身謂曰。吾先說念佛法門。一時方便耳。今更有殊勝法門超於彼者。汝當且置念佛。吾即為說勝法。亦祇可向佛稽首。陳白。我先稟受世尊淨業法門。發願一息尚存。決不更張。如來雖有勝法。吾則不敢自違本誓也。雖佛祖現身。尚不改其所信。況魔王外道虗妄邪說。豈足以搖惑之耶。能如是信。其信可謂深矣。若赤熱鐵輪。旋轉頂上。不以此苦。退失往生之願。若輪王勝妙五欲現前。亦不以此樂。退失往生之願。此逆順至極尚不改所願。況世閒小小逆順境界。豈能引轉哉。能如是願。其願可謂切矣。
斷愛實行(錄憨山大師語錄)
念佛求生淨土。元是要了生死大事。今人發心要了生死。方纔肯念佛。只說佛可以了生死。若不知生死根株。畢竟向何處念。若念佛心斷不得生死根株。如何了得生死。如何是生死根株。古人云。業不重不生娑婆。愛不斷不生淨土。是知愛根乃生死之根株。推此愛根。不是今生有的。也不是一二三四生有的。乃自從無始以來。生生世世。捨身受身。何曾有一念暫離此愛根耶。如此愛根種子。積劫深厚。故生死無窮。今日方纔發心念佛。只望空求生西方。連愛是生死之根。尚且不知。何曾有一念斷著。既不知生死之根。則念佛一邊念。生死根只聽長。如此念佛。與生死兩不相關。念到臨命終時。只見生死愛根現前。那時方知佛全不得力。悔之遲矣。故勸今念佛的人。先要知愛是生死根本。而今念佛。念念要斷者愛根。即日用現前。在家念佛。眼中見得兒女子孫家緣財產。無一件不是愛的。如全身在火坑中一般。愛是主宰。念佛是皮面。且如兒女之情現前時。回光看看。者一聲佛。果能敵得者愛麼。果然斷得者愛麼。若斷不得者愛。畢竟如何了得生死。故勸念佛人。第一要為生死心切。要斷生死心切。要在生死根株上。念念斬斷。則念念是了生死之時也。如此念念真切。刀刀見血。若不出生死。則諸佛墮妄語矣。
戒行清淨(參用妙叶禪師語錄)
行人既修念佛三昧。若不持戒。雖有信心。為世閒惡緣襍染侵奪。塵勞難遣。毀壞法身。令解入邪。不得往生。若一日夜持沙彌戒。持具足戒。即得往生。故必當持戒也。縱宿業深厚。不能頓斷。當方便制抑。自勸自心。省身寡過。修四念處。了知世閒樂少苦多。無常敗壞。一切諸法。皆是塵勞。設諸方便。護持戒寶。而使清淨。豈可隨念流轉。又世閒技能襍術。乃至一切善惡能分念者。設不屏去。何能一心。三昧不一。往生何由眾生無明業識。徧周法界。苟起一念世心。便被如是等塵勞魔黨。牽拽將去。魚雖逸。一絲可繫。害非不大也。心念尚爾。況身行哉。修三昧如箭取的。不待報盡。便欲跳出稠林。豈可失戒。梵網經云。戒如明日月。亦如瓔珞珠。微塵菩薩眾。由是成正覺。乘急戒緩。生惡趣中。乘戒俱急。決生淨土。修淨業者。善自護持。
尅期取證
經云。假使惡業。有體相者。盡虗空界。不能容受。雖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