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萬二千人。
  元魏時。譯經四十九部。造寺三萬八百五十所。僧尼二百萬人。
  高齊時。譯經一十四部。造寺四十三所。僧尼闕數周時。譯經十六部。造寺九百三十一所。
  隋時。譯經八十二部。造寺三千九百八十五所。僧尼二十三萬六千二百人。
  自漢永平。至晉永嘉。止有四十二寺。及後魏都洛。造寺一千餘所。後趙都鄴。造寺八百餘區。此等千六國。不無譯經建寺僧尼之數。而僭偽故不錄。又唐及五代。至大宋金闕錄。然盛弘佛教。莫如唐宋金三朝。雖闕其錄。例上可知矣。大藏音義序云。釋佛一代經藏。始唱轉法輪經。洎終談大涅槃經。原始要終。總一百億部。部中卷袟。倍蓰難筭。自金棺匿曜。一千年後。適有羅漢闓士三藏除饉。並世角立。二門徒眾互興謗讟。相殺其師。自是厥後。魔外寔繁。侵損正教。於是沙竭大龍。尋佛遺囑。悉賷經律。入安宮中。是為海藏也。爾後摩滕法蘭等諸德。各將西竺龍藏之餘。來翻東震。歷代弘傳。纔四千四百餘卷。并雜錄傳記。都計六百三十九函。噫。斯乃佛日餘輝。覺海一滴也。如認纖塵為大地。指一草作須彌矣。又釋氏會要云。肇自漢明丁卯之歲。終至于唐開元庚午之年。現流行世大乘三藏。總六百八十六部。合二千七百六十二卷。小乘三藏。總三百三十部。合一千七百六十二卷。已上都計四千五百七卷。
  歷代諸帝王  及與臣僚眾  同心大弘闡  國泰亦身安  其有毀謗者  現世便招殃  後苦亦應大  悔之何所及
  噫。如上所列歷代諸國王公大臣。譯經造寺。光揚聖化。普利群生。為若此也。若非受佛教勑弘法大士。惡能如是哉。其有毀而致殃者。哀哉。爭不止其小惑。而嬰大苦於長劫。如是等類。多載傳記。不暇具錄。今當略引一二示之。
  魏武初敬重佛教。每引高僧。與共談論。廣設佛像。種種供養。有司徒崔浩。不信佛教。每與帝言。數加誹謗。帝以其辯博。故頗信之。向佛稍薄。帝後西征。至長安。入寺中觀焉。沙門聚會飲酒。入其空。見有財產弓裘。及牧守富人所寄藏物。帝乃憎之。便下詔。誅長安沙門。焚破佛像。勑四方。一依長安行事。如有容隱沙門。皆門誅之。又下詔曰。昔漢後荒信惑邪偽。以亂天常。由是政教不行。禮義大壞。鬼道熾盛。視王者之法蔑如也。自此已來。繼代禍亂。天罰極行。民死略盡。五服之內。鞠為丘墟。千里蕭條。不見人迹。皆由於此。朕承天緒。屬當窮運之弊。欲除偽定真。復羲農之政。蕩滌胡神。滅其蹤迹。自今已後。若有事胡神者。及造其形像泥人銅人者門誅。皆由漢代劉元真呂伯強之徒。接乞胡之誕言。用莊老之虗假。附而益之。皆非真實。至使王法廢而不行。世有非常之人。能行非常之事。非朕孰能去此歷代之偽物。諸有佛像及胡經者。皆擊破焚爇。沙門無長幼悉坑之。是歲真君七年三月也。至十三年二月。發癩而殂。
  周武欲毀佛教。有沙門名靜藹者。年德榮盛。道俗所歸。聞之曰。既為佛之弟子。豈可見此湮沒。坐此形骸。晏然自靜。即上表抗之。帝雖納其言。情決已定。故不用聽。藹遂入南山。石上書偈云。願捨此身已。速令身自在。隨有利益處。護法救眾生(云云)。自割身肉。布於石上。引腸掛樹。捧心而卒。又宜州沙門道積者。次出諫之。不用其言。遂與同志七人。於彌勒像前不食。禮懺終七日。一時同逝。齊承光二年春分。帝集沙門詔曰。朕受天命。寧一區宇。世弘三教。今並廢之。然其儒教文弘政術禮義忠孝。於世有宜。故須存立。且真佛無相。遙敬表心。而佛經廣歎。崇建圖塔。壯麗修造。致福極多。此實無情。何能恩惠。愚人嚮信。傾竭珍財。徒有引費。故須除蕩。凡是經像皆壞滅之。父母恩重。沙門不敬。悖逆之甚。並退還家。用崇孝治。朕意如此。諸德如何。于時沙門上統等五百餘人。並相顧無色。俛首流淚而已。有慧遠法師。遂出對曰。真佛無相。誠如天旨。但耳目生靈。賴經聞佛。藉像表真。今若廢之。無以興敬。帝曰。虗空真佛。咸自知之。未假經像。遠云。漢明已前。經像未至。此土含生。何故不知虗空真佛。若不借經教自知有法者。三皇已前。未有文字。人應自知五常等法。當時之人。何為但識其母。不知其父。同於禽獸。帝無所答。遠又云。若以形像無情辜之無福者。國家七廟之像。豈是有情而妄相尊事乎。帝不答此難。乃云。佛經外國之法。此土不須。故廢之耳。七廟上代所立。朕亦不以為是。將同廢之。遠云。若以外國之法非此土所用者。仲尼所說。出自魯國。秦晉之地。亦應不行。又以七廟為非。將欲廢之。則是不尊祖考。祖考不尊。則昭穆失序。然則五經無用。前存儒教。斯言安在。若爾三教同廢。將何治國。帝曰。魯與秦晉。封疆乃殊。莫非王者一化。故不類佛經之難。遠云。若以秦晉同遵一化經教通行者。震旦之與天竺。國界雖異。莫不同在閻浮四海之內。輪王一化。何不同遵佛經。而今獨廢。帝又無答。遠云。退僧還家崇孝養者。孔經亦云。立身行道。以顯父母。即是孝行。何必還家。帝曰。父母恩重。交資色養。棄親向疎。未成至孝。遠曰。若如來旨。陛下左右皆有二親。何不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