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義。以訓門徒。法朗初誓遊西域。路見一僧患痢。朗乃停留看之。至七日滿房皆香。始悟其異。於是遍遊諸國。精究經論。後於中山開講。門徒數百。有弟子。令韶常入定。數日不起。
戊戌(四)(四)(漢)(中宗李壽殺期改漢興元)(什翼揵建國元)
時南陽滕竝家門信敬。每設僧會。一日飯飜于地。罔然無計一。僧曰。貧道鉢飯充足一眾。齋畢擲鉢空中而去。即刻木事之。每報其家灾福云(感通傳)。
己亥(五)(五)
是年王導卒。導通達佛理。簡素寡欲。輔相三世。倉無儲粟。衣不重帛(晉書)。導有弟道寶。辭榮為僧。以學行顯焉(僧傳)。
庚子(六)(六)
成帝幼冲庾氷以元舅輔政奏。沙門應盡禮王者。尚書令何充等。議不應拜下禮。官評議博士議與充合。而門下承氷風旨。為駁充僕射褚翌等。奏不變其脩善之法。所以通天下之志。遵承先帝故。事於義為長。氷固謂應盡敬下制謂假服飾。以凌度抗殊。俗以傲禮。吾弗取也。充等重抗表曰。一令其拜。遂壞其法。脩善之俗。廢於聖世。且世經三代人更明聖。今不為之制無虧。王度氷猶以為不可。復下制曰。尊卑不陳。王教不一。二之則亂。充等三上章執奏曰。直以漢魏逮晉。不聞異議。今沙門曷敢慢禮敬哉。每燒香祝。願必先國家禮儀之簡。蓋是專一守法。是以先聖因而弗革。不令致拜。於法無虧。因其所利而惠之。則上有天覆地載之恩。下有守一脩善之人。氷議遂寢(弘明集)。
辛丑(七)(七)
竹林寺尼淨檢。見天女持五色花。自空來迎。遂騰空直上。所行之路。有如虹蜺。直屬于天(統紀)。
壬寅(八)(八)
五月成帝崩。帝造中興鹿野二寺。集番經義學千僧(六帖)。
癸卯(康帝岳)(建安元)(九)
時何準字幼道。高尚寡欲。州府交辟不就兄充。居宰輔之重。權傾一時。而準散帶衡門。不及人事。唯誦佛經而已(晉書)。
甲辰(九月帝崩穆帝孝宗聃立)(十)(歸義侯勢太和元)(十一)
竺法慧至襄陽。能隱身能知人。吉凶之事(僧傳)。
乙巳(穆帝聃)(永和元)(十一)
燉煌沙門單道。開常衣麤褐。不畏寒暑。晝夜不臥。絕穀餌栢。實松脂小石好山居。而山鬼現形試之。初無懼色阜陵太守。遣馬迎之開自步行。從西平一日。行七百里。至秦州。
丙午(二)(十二)(嘉寧元)
正月何充卒。充字次道。初阮裕甞戲之曰。卿志大宇宙。勇邁前古。充審其故。裕曰。我圖數千戶郡。尚未能。卿圖作佛。不亦大乎。其後門世事佛甚精。厥孫尚之。及點胤等。竝建大義。闡明佛法云(本傳)。
丁未(三)(十三)(漢二)(為晉滅)(敬烈公重華三十五)
趙太史奏虎云。有仙人星現。當有高士入境。虎[來*攵]州郡。有異人令啟聞。十一月秦州刺史上奏。送單道開到鄴。敕止法林寺。供給甚厚。開能治眼疾。時石韜求治之。而即效虎。令圖澄與語終日。澄曰。此道人觀國興衰。若去者當有大亂。己酉年開南渡許昌。尋而鄴中大亂(本傳)。
戊申(四)(十四)(十五)
十二月佛圖澄。知石氏將滅。謂弟子法祚曰。石氏當滅吾及其未亂。先從化矣。乃遣人辭趙主季龍。龍驚曰。大和尚遽棄我國有難乎。即自至寺而慰澄。澄曰。出生入死道之常也。脩短分定。無由增損國家。存心佛法當蒙福社。而布政猛虐刑罰交濫。特違聖典終無福祐。能敷仁政祚或可延。季龍悲慟知其必逝。即為鑿壙營墳。至八日安坐而逝。澄身長八尺。風姿詳雅。妙解深經。傍通世論。德化凶虐。慈洽蒼生。春秋一百七十。入道一百九年。酒不踰齒。過中不食。非戒不履。立寺八百九十三所。受業門徒數千萬人。後有僧自雍州來。見澄西入關以聞季龍。龍命發塚。唯塊石存焉。龍焉之曰。石者朕也。大和尚塟我而去。吾將死矣。因而遇疾。明年季龍死。國遂大亂。而石氏果滅(晉書)。○僧傳云。初虎殮澄。以鉢錫杖內棺中。後冉閔纂位。開棺唯鉢杖存焉。田融趙記云。澄未亡時。自營冢壙。澄既知塚必開。又屍假而去。何容豫作必融之悞。
己酉(五)(趙)(石虎死國大亂冉閔自立)(涼三十七)(燕雋元)(十二)
竺佛調久師圖澄。住常山寺積年。或分身他處者。或入山經歲。齎乾飯數斗歸常有餘有隨山行。值雪調入虎窟中宿。虎還共臥後自克亡日。遠近皆至。調曰。人身無常。能專心真淨。形數雖乖。而必同契。端坐而逝。後弟子入山。見調在岩上。眾禮曰。和尚尚在耶。調曰。吾常在耳乃不見。眾共開棺。唯衣履存焉(本傅)。
庚戌(六)(冉閔改國號魏石祗自立於襄)(秦符洪)(據長安)(三十八)(二)
二月有金像。現于荊州。司馬桓溫。迎之不動。時江陵滕畯。捨宅為寺。命曇翼主之翼率。眾拜請捧之。飄然輕舉。遂安本寺。自後靈異非一(感通錄。其說甚詳。高僧傳謂太元甲午年。得像恐非)。
辛亥(七)(石祗為劉顯弑)(秦)(洪死健立改皇始元)
竺僧朗。初關中講法。忽告同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