禍。今興造急促。晝夜不息。力不逮者。隨以榜笞。愁痛之聲。盈於道路。以此望福。臣恐不然。又曰。陛下回正道於內心求徵於外物。循左右之過計。傷皇王之大猷。臣切為陛下惜之。皆寢不報(通鑑)○高郢復上書曰。陛下大孝。恩與天同。罔極。蒸蒸之思。要無以加。悉力追孝。誠為有益。妨時勦人。不得無損。捨人就寺。何福之為。昔魯莊丹桓公廟楹而刻其桷。春秋書之為非禮。孝惠孝景孝宣。令郡國諸侯。立高祖文武庿。至元帝。與愽士議。即斟酌古禮。以罷之。夫庿猶不越禮而立。況非宗祐之所安。神靈之所宅乎。殫萬人之力。要一切之報。其為不可亦明。奈何我戎虜未平。侵地未復。金革未戢。疲人未撫。大倉無終歲之儲。大農有榷酤之弊。欲以此時興力役哉。又不報(唐書)。
戊申 大曆三年。詔不空三藏。於興善寺立道場。命近侍大臣及諸將帥。悉授灌頂。帝親為不空敘官。特進鴻臚卿。○召忠國師入內。引太白山人見之。帝曰此人頗有見解。請師驗之。忠曰。汝蘊何能。山人曰。恭識山識地識字善筭。師曰。山人所居之山。是雄山。是雌山。山人茫然不能對。師指殿上地問。此是何地。曰容弟子筭方知。師於地上劃一劃云。此甚字。曰一字。師云。土上一劃是王字。何謂一字耶。師又云。三七是多少。曰國師玩弟子。三七豈非二十一。師云。却是山人筭。貧道三七是十。何謂二十一。師復問。更有何能。曰弟子縱有能。亦不敢向國師開曰。師曰。縱汝有能亦俱未是。師乃謂帝曰。問山不識山。問地不識地。問字不識字。問筭不解筭。陛下何處得此幪漢來。帝謂山人曰。朕有國位。不足為寶。師乃國寶也。山人曰。陛下真識寶者矣(僧傳)。
詔徑山道欽禪師。詔書曰。朕聞。江左有蘊道禪人。德性氷霜。淨行林野。朕虗心瞻企。渴仰懸懸。有感必通。國亦大慶。願和尚遠降中天。盡朕歸向。不違願力。應物現形。今遣內侍黃鳳宣旨。特到詔迎。速副朕心。春暄師得安否。遣此不多。及□勑。□今本州供送。凡到州縣。開靜院。安置官吏。不許謁見。疲師心力。弟子不許多少聽其隨侍。師至闕。帝親加瞻禮慰問。從容曰。朕聞。徑山神龍献湫。非師道德。莫能如此。師入對百福殿。留禁中。見帝來起身。帝曰。何以起身。師曰。陛下何得向四威儀中見貧道。奏對罷。賜號國一大覺禪師○宋僧祿贊寧作欽師傳。無慮千言。雖一報曉雞。死且書之名。乃不及此何耶(林間錄)○李肇國史補曰。崔趙公問徑山欽禪師曰。弟子出家得否。欽曰。出家乃大丈夫事。非將相所能為也。趙公嘆賞其言○師住徑山日。獨坐北峯石屏之下。有白衣士。拜于前曰。弟子乃巾子山人也。長安佛法有難聞。師道行高潔。願度為沙彌。往救之。師曰。汝有何力。對曰。弟子誦俱胝觀音呪。其功無比。師曰。吾坐後石屏。汝能碎之乎。曰可。有頃吒之。石屏裂為三片。今喝石岩是也。師知其神異。即為下髮。給衣鉢。易名曰崇惠(僧傳)。
庚戌 五年。不空示疾。表辭。帝遣內使勞問。就加開府儀同三司蕭國公。空辭讓數四。帝不允。六月癸未吉祥安臥而寂。帝輟朝三日。茶毗日。詔賷祝文祖祭。睿詞深切。禮冠群倫。贈司空。追諡大辨正廣智三藏和尚。明年九月詔。不空舍利起塔于舊居寺。御史嚴郢撰紀德碑。
癸丑 杜鴻漸。策肅宗之功。節度京南。復輔政。以疾辭相位。三日而薨。臨終沐浴。儼朝服加僧伽梨。剃鬚髮而逝。遺命依沙門。造塔而葬焉(舊史)。
甲寅 大曆九年。道士史華。以術得幸。因請立刃梯。與沙門觕法。有旨兩街選僧。克日較勝負。沙門崇惠常誦楞嚴呪。表請挫之。帝率百僚臨觀。史華履刃梯而上。命惠躡刃而昇。往復無傷。惠乘勝命。聚薪於庭舉烈焰。惠入火聚。呼華入。華慚汗不敢正視。帝大悅。賜崇惠。號護國三藏紫衣(佛道論衡)。
乙卯 十年。忠國師。入辭代宗。帝曰。師滅度後。弟子將何所記。忠曰。告檀越造取一所無縫塔。帝曰。請師塔樣。忠良久曰會麼。帝曰不會。忠曰。吾有侍者應真。(後住躭源)却知此事。至十二月九日。右脇而逝。全身建塔。諡大證禪師。帝尋召應真入內。舉前話問之。真良久曰。聖上會麼。帝曰不會。真答偈曰。湘之南潭之北。中有黃金充一國。無影樹下合同舡。琉璃殿上無知識。(浮山九帶云。牛頭南馬頭北。中有黃金充一國。云云 第五理事縱橫帶載 僧史)。
大曆十四年己未 五月代宗崩○德宗即位。
庚申 建中元年。制不許諸鎮奏置寺觀。及度民為僧道罷宮中盂蘭盆會。
澤潞間有僧溥滿。或歌或笑。言事多驗。建中初潞州佛寺題詩云。此水連涇水。雙朱血滿川。青牛將赤虎。方號太平年。此水泚字。涇水自涇川兵亂。雙朱乃朱滔朱泚也。青牛興元二年乙丑。乙木丑牛。是歲改元貞元。丙火寅虎也。當年賊平○建中四年十月。朱泚兵反。僭國號秦。帝幸奉天(詩話)。
華嚴疏主澄觀字大休。初大曆三年。詔入內。與不空譯經。為澗文大德。而辭入五臺山大華嚴寺。覃思愽覽異學。著華嚴疏以信解行證。分華嚴為四大科。凡歷四年。至癸亥而文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