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
蘇之吳江陳氏子。齠年出家,即策杖遊方。初參虗谷陵,聞晦機道化,亟往投之,一見契合,遂留掌記。出住隆教,移萬壽,遷雪竇育王。
師有謝平石砥禪師問疾偈,曰:
是身無我病根深,慙愧文殊遠訪臨。
自有巖花談不二,青燈相對笑吟吟。
後造一木龕,日坐其中,不涉世事,臨終示眾,曰:“五十三年弄巧成拙,踏破虗空赤脚行,萬象森羅笑不徹。”遂趺坐而化。
嘉興府祥符寺梅屋念常禪師
世居華亭,黃姓。年十二,依平江圓明院薙髮。至大戊申,晦機自百丈遷淨慈,師往參。值機上堂,舉太原孚上座聞角聲因緣頌,曰:“琴生入滄海,太史遊名山。從此楊州城外路,令嚴不許早開關。”有省。投丈室,呈所解,機頷之。俾掌記室,服勤七年。延祐丙辰,主祥符,著佛祖通載二十二卷,行於叢林。
靈隱誾禪師法嗣
江州東林無外宗廓禪師
南昌魏氏子。初參悅堂,堂問溪聲盡是廣長舌因緣,機語相契,遂承印記。
初住雲居,晚遷東林,臨終偈曰:
吾年七十一,世緣今已畢。
挨倒五須彌,夜半日頭出。
倏然而逝。
徑山範禪師法嗣
袁州仰山雪巖祖欽禪師
初在鐵橛遠會下,便看狗子無佛性話,止坐在澄澄死水中。次過淨慈,參天目禮。堂中勇猛提撕,忽有所得,但見地不脫,礙正知見。後在徑山無準會下多年,而此病不除。一日,在天目佛殿上行,擡頭見一株古栢,礙膺之物撲然而散,始見徑山老人立地處。
初住潭州龍興,晚主仰山,凡經六剎。
上堂:
露地白牛黑黑,是處尋他不得。
山青水綠似有而無,眼見耳聞依俙彷彿。
全不顧時蹄角却在,纔動著時踪由已沒。
月下閒將短笛吹,風前休把長繩勒。
呵呵呵!也奇特,
如今趂亦不去,自在東西南北。
小參:
濟北之道出乎平常,語默動靜脫體全彰。三玄三要松直棘曲,四賓四主鳧短鶴長。所以圓悟於諸佛出身處,道:“熏風自南來,殿閣生微凉。”帶累妙喜打失鼻孔,徧界難藏。
山蒼蒼,水茫茫,
無朕跡,絕承當,
竹籬茅舍江村外,遠浦歸帆挂夕陽。
上堂:
豆好合醬,鹽好煑羹。飯能療饑,茶能止渴。從上以來的的相承,逗到理極情忘處,無越乎此。因甚楊岐老古錐却道:“弄蹄驢子三隻脚,開眼也著,合眼也著。”
上堂:
聲色已盡,有未盡者存焉;見聞已脫,有未脫者在焉。直得如木頭照鏡,頑石聽鐘,猶有木頭頑石在。是汝諸人曾到者田地,無曾有者時節。無若是今日參禪,明朝辦道,善財手裏一莖草。
杭州淨慈斷橋妙倫禪師
台州黃巖徐氏子。十八落髮於永嘉廣慈院,見谷源於瑞巖。聞麻三斤話,疑之。忽閱楞伽,至蚊蟲螻蟻無有言說而能辦事,頓然有省。謁無準於雪竇。準以狗子因何有業識令師下語,凡三十轉不契。師曰:“可無方便乎?”準以真淨所頌答之,即竦然良久,忽聞板聲通身汗下,於是始脫然矣!
出世祇園,遷瑞巖國清,至淨慈。
上堂:
荊山有玉,獲得者不在荊山;赤水有珠,拾得者不在赤水。衲僧有無位真人,證得者出入不在面門。驀拈拄杖橫按,曰:“會麼?”幽州江口石人蹲。
上堂:
德山低頭,夾山點頭,俱胝竪起手指頭,玄沙築破脚指頭。拈拄杖,曰:“都來不出山僧拄杖頭!”何以見得?卓拄杖,曰:“一葉落,天下秋。”
上堂,舉:
達觀頴禪師示眾曰,七佛是性隷,萬法是心奴。且道主人翁在甚麼處?
自喝曰:“七佛以下出頭!”又自諾曰:“各自祇候。”師曰:“喚七佛為性隷,指萬法是心奴,達觀自謂有出身路及乎?自喝自諾又是奴隷邊事,主人翁何曾夢見在。大眾,要見麼?”以拂一拂,曰:“曉來一陣春風動,開遍園林百樣花。”
臨終集眾入室,作書辭諸山及魏國公。公使人問曰:“師生天台,因什死在淨慈?”師曰:“日出東方夜落西。”書偈而化。
明州天童西巖惠禪師
嘗頌六祖傳衣話,曰:“不作樵夫作碓夫,只將脚力驗精粗。知他踏著踏不著,和米和糠到鉢盂。”又頌泐潭常興見南泉來便面壁話,曰:“面壁堆危引客過,問誰那更問如何。道尋常已成多事,檢點儂家事更多。”
明州天童別山祖智禪師
蜀之順慶楊氏子,十四得度。聞僧誦六巖語悅之。時巖住蘇之穹窿,亟往從焉。因閱華嚴經彌勒樓閣入已還閉之語,恍如夢覺,遂頌靈雲見桃花,曰:“萬綠叢中紅一點,幾人歡喜幾人嗔。”巖頷之。越二年,遍叩諸尊宿,最後見無準於雪竇。準知是法器,待之彌峻。時或棒喝交下,一語不少貸,師擬對,輙噤不能發,由是知解都喪。久之,作而言曰:“吾平生伎倆皆死法,今見此翁始行活路。”既而準移徑山,命師分座。出世洞庭。天王寶祐丙辰,天童燬朝旨,以師補之。師至,一囊一鉢縛茅以居。凡三年,克復舊觀。
庚辰九月旦,示眾曰:‘雲淡月華新,木落山骨露。有天有地來,幾個眼睛活。“有省問者,師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