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1-史传部

106-中国撰述史传部禅宗-禅苑蒙求瑶林-金-志明-第47页

八月二十五。”
門曰:“放汝三頓棒。”
山罔然。
良久,又申問曰:“適來祇對不見有過,乃蒙賜棒,實所不曉。”
門呵曰:“飯袋子!江西湖南便爾商略。”
山悟其旨,曰:“他日正當於無人煙處,不畜一粒米,飯十方僧。”
即日辭去。
成禪一喝
(《埜錄》上)
淨因成禪師同法真圓悟慈受并十大法師齋于太尉陳公良弼府第,時徽宗私幸,觀其法會。
善《華嚴》者對眾問諸禪師曰:“吾佛設教自小乘至圓頓,掃除空有,獨證真常,然後萬德莊嚴方名為佛。禪師一喝轉凡成聖,與諸經論似相違背。今一喝若能入五教是為正說。若不能入是為邪說。”
諸禪師顧成。
成曰:“如法師所問,不足三大禪師之酬,淨因小長老可以使法師無惑也。”
成召善,善應諾,成曰:“法師所謂佛之小乘教者,乃有義也;大乘始教者,乃空義也;大乘終教者,乃不有不空義也;大乘頓教者,乃即有即空義也;一乘圓教者,乃不空而不有、不有不空義也。如我一喝,非惟能入五教,至於百工、伎藝、諸子百家悉皆能入。”
成乃喝一喝,問善曰:“還聞麼?”
善曰:“聞。”
成曰:“汝既聞,則此一喝是有,能入小乘教。”
成須臾又召善,曰:“還聞麼?”
曰:“不聞。”
成曰:“汝既不聞,則適來一喝是無,能入始教。”
成又顧善曰:“我初一喝,汝既道有,喝久聲消,汝復道無。道無則元初實有,道有則于今實無。不有不無,能入終教。”
成又曰“我有一喝之時,有非是有,因無故有。無一喝之時,無非是無,因有故無。即有即無,能入頓教。“
成又曰:“我此一喝不作一喝用,有無不及,情解俱忘,道有之時纖塵不立,道無之時橫徧虗空,即此一喝,入百千萬億喝,入此一喝,是能入圓教。”
善不覺身起于座,再拜於成之前。
成復為善曰:“非惟一喝為然,乃至語默動靜,一切時、一切處、一切物、一切事,契理契機,周遍無餘。”
於是四眾歡喜,聞所未聞,龍顏大悅。
太宗十問
(《會元》六)
太宗皇帝一日幸相國寺,見僧看經,問曰:“是甚麼經?”
僧曰:“仁王經。”
帝曰:“既是寡人經,因甚却在卿手裡?”
僧無對。(雪竇代曰:“皇天無親,唯德是輔”)。
幸開寶塔,問僧:“卿是甚人?”
對曰:“塔主。”
帝曰:“朕之塔為甚麼卿作主?”
僧無對。(雪竇代曰:“合國咸知”)
一日因僧朝見,帝問:“甚處來?”
對曰:“廬山臥雲庵。”
帝曰:“朕聞臥雲深處不朝天,為甚到此?”
僧無對(雪竇代曰:“難逃至化”)
僧入對次,奏曰:“陛下還記得麼?”
帝曰:“甚處相見來?”
奏曰:“靈山一別直至如今。”
帝曰:“卿以何為驗?”
僧無對。(雪竇代云:“貧道得得來”)
京寺回祿,藏經悉為煨燼。僧欲乞,宣賜。召問:“昔日摩騰不燒,如今為甚却燒?”
僧無對。(雪竇代云:“陛下不忘付屬”)
帝甞夢神人報曰:“請陛下發菩提心。”
因早朝,宣問左右街:“菩提心作麼生發?”
街無對。(雪竇代云:“實謂今古罕聞”)
智寂大師進<三界圖>,帝問“朕在那一界中?”
寂無對。(保寧勇代云:“陛下何處不稱尊!”)
一日朝罷,帝擎鉢問丞相王隨曰:“既是大庾嶺頭提不起,為甚麼却在朕手裡?”
隨無對。
耽章寶鏡
(洞山法嗣 《僧寶傳》)
曹山寶鏡三昧,其詞曰:
如是之法,佛祖密付;
汝今得之,其善保護。
銀盃盛雪,明月藏鷺;
類之弗齊,混則知處。
意不在言,來機亦赴;
動成窠臼,差落顧佇。
背觸俱非,如大火聚。
但形文彩,即屬染污。
夜半正明,天曉不露;
為物作則,用拔諸苦。
雖非有為,不是無語;
如臨寶鏡,形影相視;
汝不是渠,渠正是汝;
如世嬰兒,五相完具。
不去不來,不起不住;
婆婆和和,有句無句;
終必得物,語未正故。
重离六交,徧正回互;
疊而為三,變盡成五。
如荎(徒結反,具五味草也)草味,如金剛杵;
正中妙挾,敲唱双舉;
通宗通塗,挾帶挾路;
錯然則吉,不可犯忤!
天真而妙,不屬迷悟。
因緣時節,寂然昭著。
細入無間,大絕方所。
毫忽之差,不應律呂。
今有頓漸,緣立宗趣。
宗趣分矣,即是規矩。
宗通趣極,真常流注。
外寂中搖,係駒伏鼠。
先聖悲之,為法檀度。
隨其顛倒,以緇為素。
顛倒相滅,肯心自許。
要合古轍,請觀前古。
佛道垂成,十劫觀樹。
如虎之缺,如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