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1-史传部

106-中国撰述史传部禅宗-禅苑蒙求瑶林-金-志明-第15页

與五火抄。何故如此?為伊解放不解放”。○玄沙云:“我當時若見,也與五火抄”。○雲居錫云:“羅山玄沙總恁麼道,為復一般別有道理。若擇得出,許上坐佛法有去處”。○玄覺云:“且道玄沙五火抄,打伊著不著?”
靈樹風車
  (《傳燈》十一)韶州靈樹如敏禪師。僧問:“如何是西來意?”師云:“童子莫傜兒”。僧云:“乞指示”。師云:“汝從虔州來”。問:“是什麼,得恁麼難會?”師云:“火官頭上風車子”。
禪苑蒙求卷之上
禪苑蒙求卷之中
  能仁雙趺
(《傳燈》一)
梵云釋迦,此言能仁。《涅槃經》:“爾時迦葉與諸弟子在耆闍崛山入于正定,於正受中忽然心驚舉身戰懷,從定中出,見諸山地皆大振動,即知如來已入涅槃。於是將諸弟子尋路疾行,悲哀速往正滿七日,至拘尸那城右遶寶棺七匝,盈目流淚說偈讚嘆。其偈云:‘世尊我今大苦痛,情乱昏悶迷濁心。我今為禮世尊頂,為復哀禮如來肩,為復敬禮大聖手,為復悲禮如來腰,為復敬禮如來臍,為復深心禮佛足。何因不見佛涅槃,唯願示我敬禮處。’世尊大悲,即現千輻輪相出於棺外,回示迦葉。從千輻輪放千光明,徧照十方一切世界,。然後还自入棺,封閉如故。”
達磨隻履
(《傳燈》三) 初祖
自付法傳衣之後,凡九載,示有涅槃,葬於熊耳山吳坂。後三年,有魏使宋雲奉使西域,還見祖於葱嶺。手携隻履,語宋雲曰:“汝主已厭代,我歸西國去。”雲初不解。既歸,帝果崩。遂聞奏,後魏孝莊帝。帝乃令發塔,但見一履,遂奉勑取於少林寺供。自開元十二年,被竊去臺華嚴寺中,後亦失所在。
盧能賣薪
(《傳燈》五)惠能大師
俗姓盧氏,三歲喪父。其母守志鞠養。及長,家尤貧[大/?/女]。師樵采以給。一日鬻薪於市中,聞客讀《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悚然有省,直抵黃梅,東山五祖見而器之。
懶融負米
(四祖法嗣 《會元》二)
牛頭山法融禪師者,潤州延陵人也,姓韋氏。年十九,學通經史,尋閱大部般若,曉達真空。忽一日,歎曰:“儒道世典非究竟法,般若正觀出世舟航。”遂隱茅山,投師落髮。後入牛頭山幽棲寺北岩之石室,有百鳥[口*(銜-金+缶)]花之異。唐貞觀中,四祖遙觀氣象,知彼山有奇異之人。乃躬自尋訪,問寺僧:“此間有道人否?”曰:“出家兒那箇不是道人。”祖曰:“阿那箇是道人?”僧無對。別僧曰:“此去山中十里許,有一懶融,見人不起,亦不合掌,莫是道人麼?” 祖遂入山,見師端坐自若,曾無所顧。
祖問:“在此作甚麼?”
師曰:“觀心。”
祖曰:“觀是何人?心是何物?”
師無對,便起作禮,曰大:“德高樓何所?”
祖曰:“貧道不決所止,或東或西。”
師曰:“還識道信禪師否?”
祖曰:“何以問他?”
師曰:“嚮德滋久,冀一禮謁。”
祖曰:“道信禪師貧道是也。”
師曰:“因何降此?”
祖曰:“特來相訪,莫更有宴息之處否?”
師指後面,曰:“別有小菴。”
遂引祖至庵前。遶菴,唯見虎狼之類。祖乃舉兩手,作怖勢。
師曰猶:“有這箇在。”
祖曰:“這箇是甚麼?”
師無語。
少選,祖却於宴坐石上書一“佛”字,師視之竦然。祖曰:“猶有這箇在。”
未曉,乃稽首請說真要。
祖曰:“夫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河沙妙德總在心源。一切戒門、定門、慧門,神通變化,悉自具足,不離汝心。一切煩惱業障,本來空寂。一切因果,皆如夢幻。無三界可出,無菩提可求。人與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虗曠,絕思絕慮。如是之法,汝今已得,更無闕少,與佛何殊!更無別法,汝但任心自在,。莫作觀行,亦莫澄心,莫起貪嗔,莫懷愁慮。蕩蕩無礙,任意縱橫。不作諸善,不作諸惡。行住坐臥,觸目遇緣,總是佛之妙用,快樂無憂,故名為‘佛’。”
師曰:“心既具足,何者是佛,何者是心?”
祖曰:“非心不問佛,問佛非不心。”
師:“既不許作觀行,於境起時,心如何對治?”
祖曰:“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心若不強名,妄情從何起?妄情既不起,真心任徧知。汝但隨心自在,無復對治,即名常住法身,無有變異。吾受璨大師頓教法門,今付於汝。汝今諦受吾言,只住此山。向後當有五人達者,紹汝玄化。”
祖付法訖,遂返双峯終老。師自爾法席大盛。
唐永徽中,徒眾乏粮。師往丹陽緣化去,去山八十里,躬負米一石八斗,朝往暮還,供僧三百,二時不闕三年。
(《會元》二:“璨大師者,三祖也”)
黃蘗吐舌
(《會元》三)百丈
大智再參馬祖,祖見來,竪起拂子。
丈云:“只觸此用,離此用。”
祖以拂子掛舊處。良久,云:“汝以後開兩片皮,將何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