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外護。爾授七佛袈裟。而禮。何謬倒乃爾。往往改像設而更廟宇。俾學者專心正道。得為人修榦玉立。性度伉直。以勝法為自重。以傳道為己任。禍患不苟避。慽喜不形色。至於登座白椎。則慈雲靄然。三千炳著。八萬森嚴。七眾無不渥其沛澤。而醉心者夥矣。所遇公卿。未甞降禮作卑謟態。羣小或憎詬之。百折不回。是冬示疾。吉祥而逝。
  相宗法師蘇州華山祖住寂。
  住字幻依。號麓亭。丹徒朱氏子。八龍蟠山出家。受法華華嚴諸大部。自謂覺識所依。非關真際。遊少室。依大章五載。復至伏牛。依高安十二夏。次遊都下。謁松秀二法師。盡得清凉之旨。淮安胡給諫延住鉢池山。造大藏經。作無遮會。訪無極於南京。居第二座鉗鎚之暇。即入眾作務演華嚴於京口萬壽寺。至入法界品。地震。天雨甘露。寶華。時無極妙峯承印。亦居座下。萬歷甲申。憩錫蘇州蓮華峯下。建精舍居之。立三不留軒。謂不留骸骨。不留衣鉢。不留徒眾也。九月告眾而逝。異香積時不散。塔全身於蓮華峯之陰。王世貞銘其塔。住持常不輕行。提獎孜孜。所至皆成寶坊。
  戊子十六年(歲大饑)。
  己丑十七年。
  沙門真可募刻方冊大藏。
  可字達觀。號紫栢。甞復楞嚴寺。以大藏京板印購煩難。欲易梵筴為方冊。便於流通。上首道開法本。慨肩鉅任。馮夢禎陸光祖等。共相倡舉。布告天下。今之嘉禾楞嚴藏經是也。
  庚寅十八年。
  無言道和尚住嵩山少室。
  道字無言。新建胡氏子。嗣幻休潤。嵩山四眾請住少室祖庭。周藩國主迎道說法。主大開悟。汝甯王聞之亦迎道至。世子病足。倚杖而視。道乃引之周行七轉。汗流如注。而足即瘳。僧問外道問世尊曰。不問有言。不問無言。世尊良久。意旨如何。道曰。動容揚古路。不墮悄然機。道機鋒敏捷。襟懷平實。後寂。塔於少室祖塋。
  禪師儀丰方彖安禪蓮居。
  彖達州羅氏子。出家太平興國。參鬼神覷不破之機。三年有省。南詢結茅雙徑鵬摶峯。蒿糝不給。深究玄要之旨。棲止清平山。一日聞午炊作聲。徹去疑滯。返興國。葺故宇。薦至杭郡。時蓮居首啟禪期。一時究心之士咸集。請彖說法因秉鼗鼓示眾法要。
  祥符蔭曰。白馬彖禪師。真參力究。密證宗乘。秘重大法。不以禪師自居。神廟時。蓮居開禪期。臯亭永慶闢枯木堂。儀丰聞谷二大師。實以禪攝講淨。而不滯理致。不墮名言者也。
  辛卯十九年。
  法藏出家。
  藏得度於邑之五牧德慶院。命今名。
  壬辰二十年。
  沙門真可禮石經於雷音寺感舍利放光。
  可書法華經以報二親。薦入都門。復潭柘古剎。西遊峩嵋。由三晉歷關中。踐棧道。禮普賢大士。順流下瞿塘。過荊襄。一登太和。住錫匡阜。重新歸宗故址。自皖公山北上。探問石經遺跡。掃琬公塔院。啟石室。佛座獲一寶函。中有佛舍利若干。出視光燭林壑。適慈聖太后曩歲拜為弟子。命近侍致齋供。乃紫伽黎。可以偈辭。有云自慚貧骨難披紫。施與高僧福更增。因請舍利進宮。三日修敬。出帑金重固於石窟。憨山德清記之以文。
  癸巳二十一年。
  沙門南岳伏虎巖真清寂。
  清字象先。湘潭羅氏子。依伏虎巖寶珠得度。參無字。因舟觸岸有省。戒行精嚴。道聲藹著。慈聖太后錫金紋紫方袍。以褒崇之。復慈雲禪剎。是歲正月二十九日。往生淨土。
  甲午二十二年。
  乙未二十三年。
  祖住龍池圓悟出家侍行。
  悟正月詣顯親。禮祖為師。祖以悟學道勇銳。志期徹悟。命名圓悟。是春祖應太常唐凝菴請住龍池。悟為荷橐而往。身任眾務。以至鬻薪陶器。負米百里之外。雖刻苦事眾。而參究益力。
  憨山德清戍雷陽。
  清因前頒藏使者觸上怒。併及之。下鎮撫獄。以私創牢山寺院。遣戍雷州。清乃謂眾曰。佛為一切眾生。不捨三途。今東海蔑戾車地。素不聞三寶名。今予教化十二年。三歲赤子。皆知念佛。捨邪歸正。予願足矣。第以重修本寺志未酬。可痛心耳。乃離即墨。士民傾城涕泣追送。下獄。時京城[言*苔]剎。皆為誦經禮懺保護。衲子中。有然香煉臂水齋持呪。以加護之者。在獄八閱月。冬十月發遣。朝士大夫多褻服策蹇相送。安肅鄭大司馬範溪公子。在金吾。素未相識。時設燕。會在朝縉紳請救。以至涕泣。訴其無妄。
  丙申二十四年。
  丁酉二十五年。
  戊戌二十六年。
  圓悟始納僧服。
  先是悟出家時。祖即命薙染。而苦願終身苦行供僧役。故祖上下舟車。悟隨行。有類廝養。後嘗正色語眾云。老僧三十一上侍先師。參禪學道。都在作務裏辦。汝輩要安坐修行耶。老僧不願叢林遺此法式。是年四月八日。始納僧服。
  無明經和尚住寶方元來參謁契悟。
  經省悟後。服勤左右。日夕溫研。影不出山者二十四年。出住寶方。時年五十一矣。(經住山日。有僧問住山前曾見何人。經曰。總未行脚。僧激之曰。豈以一隅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