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陳其四端。雖世俗常談。在力行何如耳。一勢不可使盡。二福不可受盡。三規矩不可行盡。四好語不可說盡。何故。好語說盡。人心易之。規矩行盡。人必煩之。福若受盡。緣心孤。勢若使盡。禍必至。懃再拜服膺而退辭清。清曰。住持當以拄杖包笠。懸挂方丈屋壁間。去住如衲子之輕。則善矣。
  徽宗(名佶)。
  徽宗辛巳建中靖國元年。
  禪師淨因惟岳等應詔就文德殿為皇太后陞座。
  二月皇太后上昇五七日。詔淨因惟岳智海智清等六禪長老。於文德殿登座說法。
  禪師東京法雲佛國惟白續燈錄成。
  白靖江人。法雲秀嗣。住東京法雲。後住天童。續燈錄三十卷上進。帝為製序。
  黃龍清移疾居昭默堂。
  清住黃龍未久。即移居昭默堂。頹然宴坐一室。人莫能親疎之。然見者各得其歡心。或得其片言隻句。如獲拱璧。嘗語洪覺範曰。今之學者。未脫生死。病在什麼處。在偷心未死耳。然非其罪。為師者之罪也。如漢高帝紿韓信而殺之。信雖死。其心果死乎。今之宗師為人。多類此。古之學者。言下脫生死。效在什麼處。在偷心已死。然非學者自能爾。實為師者鉗鎚妙密也。如梁武帝御大殿見侯景。不動聲氣而侯景汗下。不敢仰視。退謂人曰。蕭公天威逼人。吾不可以再見也。景未甞死而其心已枯竭無餘矣。古之宗師為人多類此。今諸方所說非不美麗。要之如趙昌畫花逼真。世傳為寶。非真花也。
  祥符蔭曰。不涉世緣。方成道業。寶覺靈源住黃龍。未幾俱移疾居晦堂昭默。棧絕學者。然學者得其片言隻句。如獲拱璧。嗚呼。久默斯要。此鍵椎之所以妙密也。
  壬午崇甯元年。
  禪師自覺應詔住東京淨因。
  覺青州王氏子。幼以儒業見知於司馬溫公。然事高尚而無意功名。一旦落髮從芙蓉遊。履踐精密。契悟超絕。出世住大乘。是年詔居淨因。
  禪師黃龍下寶峯雲菴真淨克文寂。
  文退居雲菴。十月十六日中夜。沐浴更衣跏趺辭眾。泊然而寂。闍維五色成燄。白光上騰。烟所及皆成舍利。道俗千餘人皆得之。
  徑山杲曰。黃龍南下。五祖只肯晦堂真淨而已。
  癸未二年。
  禪師慧洪住臨川北禪。
  洪得真淨之道。辯博無礙。顯謨朱世英請出世臨川之北禪。先是寺有古應真十六軸。久亡其一。洪至以詩嘲之。未淹辰而應真見夢所匿之家。丐歸寺中。因得之。世以謂尊者猶畏其嘲而歸。
  甲申三年。
  禪師慧洪遊金陵居清涼以事入制獄。
  洪退遊金陵漕使吳正仲請居清涼。未閱月為狂僧。誣以度牒胃名。旁連訕謗事。入制獄。鍛鍊久之。坐胃名著縫掖。
  芙蓉祖應詔住東京十方淨因禪院。
  祖應詔住淨因。禪師齊璉首眾。座下萬指。時天下大興崇甯寺。精擇傳法者。永興經略使王序。都轉運薛紹彭奏禮致璉開法崇甯。
  臨濟第十世五祖祖示寂。
  六月二十五日。上堂辭眾曰。趙州和尚有末後句。你作麼生會。試出來道看。若會得去。不妨自在快活。如或未然。這好事作麼說。良久曰。說即說了也。祇是諸人不知。要會麼。富嫌千口少。貧恨一身多。珍重。時山門有土木之役。躬往督之。且曰。汝等勉力。吾不復來矣。歸方丈淨髮澡身。迄旦吉祥而化。是夕山摧石隕。四十里內。巖谷震吼。闍維設利如雨。塔於東山之南。

  宗統編年卷之二十二
  宗統編年卷之二十三
  臨濟第十一世祖

  諱克勤參五祖嗣法。
  徽宗乙酉崇甯四年。
  臨濟第十一世昭覺祖嗣宗統(三十一年)。
  祖住成都府崇甯萬壽禪寺。
  成都帥翰林郭知章請開法。陞座。一向目視雲霄。壁立千仞。則孤負諸聖。一向拖泥涉水。灰頭土面。則埋沒自己。如今恁麼也得。不恁麼也得。且貴正眼流通。還委悉麼。直饒高步毗盧頂。不稟釋迦文。婢視聲聞。奴呼菩薩底來。也須亡鋒結舌。自餘故是出頭不得。所以道三世諸佛。只言自知。歷代祖師。全提不起。一大藏教。詮註不及。明眼衲僧。自救不了。若據本分草料。猶是節外生枝。不涉化門一句。作麼生道。陣雲橫海上。拔劒攪龍門。
  丙戌五年。
  禪師清遠住舒州崇甯萬壽。
  遠得法後。隱四面大中庵。時天下一新崇甯萬壽寺。舒守王渙之請開法。未幾遷龍門。道望頗振。
  丁亥大觀元年。
  芙蓉祖應詔住天甯 書法(書應詔。不得已而應之也)。
  冬。詔祖自淨因移天甯。差中使押入。不許辭免。
  芙蓉祖表辭師號編管緇州。
  開封尹李孝壽奏祖道行卓冠叢林。宜有以褒顯之。即賜紫伽黎。號定照禪師。祖上表辭。上令孝壽躬諭朗廷旌善之意。而祖確然不回。上怒。收付有司。有司知祖忠誠而適犯天威。問曰。長老枯悴有疾乎。祖曰。平日有疾。今實無。又曰。言有疾即於法免罪譴。祖曰。豈敢僥倖稱疾而求脫罪譴乎。吏太息。於是受罰。著縫掖編管緇州。都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