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尉。少誦金剛經。遇厄多獲其助。開元中。賓自會稽江。赴東陽。天久雨。江水瀰漫。同行二十餘船。乘風掛帆。須臾天晦風烈。至界石竇。上水急流而下。波濤衝擊。不得泊。前二十餘舟。皆至竇口敗。舟人恐懼無措。利賓急誦金剛經。至急流所。忽有一物。狀如赤龍。橫出扶舟。因得上。咸謂誦經之功(出廣異記)。
  唐元初九江人。販薪於市。年七十。常持金剛經。晚歸江北。中流風浪大起。同舟俱沒。惟初浮水上。即漂南岸。羣舟泊者皆大商。見初背上光高數尺。疑是貴人。爭遺之衣服與飯。乃知為村叟也。因詰光所自。云讀金剛經五十年矣。在背者經也(出太平廣記)。
  唐王令望。少持金剛經。還卭州臨溪。路極險阻。突遇猛獸。急念此經。猛獸熟視。曳尾去。曾任安州判司。過揚子江。夜暴風起。泊船百艘。相接盡沒。惟令望船獨全。後終亳州譙令。閱此知罡風不能壞。大水不能沒。猛獸不能傷。乃見不驚不怖之實際(出報應記)。

  唐魏恂。左庶子尚德之子。持金剛經。神功初。為監門衛大將軍。時京有蔡策者。暴亡數日方蘇。自云。初至冥司官以追人不得。將撻其使者。使者云。魏將軍持。金剛經。善神擁護。追之不得。即別遣使復追。須臾還。報並同。冥官曰。且罷追。恂聞之。更加精進(出廣異記)。
  唐王陀為鷹揚府果毅。因病斷葷酒。發心誦。金剛經日五遍。後染瘴疾。見羣鬼來。聞陀誦經聲便退。遙曰。王令追汝。且止誦經。陀歇。鬼悉向前。陀乃昏迷欲絕。須臾又來一鬼云。念經人。王令權放六月。既寤。遂一心持誦。昏旦不息。過六月而鬼寂然矣。夜聞空中有聲呼曰。汝以持經功德當壽九十。竟符其數(出太平廣記)。
  唐易州田參軍慣畜鷹犬。畋獵為事。天寶初。易州放鷹。於叢林棘上。見書一卷。乃金剛經也。遂發心持誦。越數年。誦及二千餘遍。畋獵如故。後遇疾暴卒。至地府。見諸鳥獸。周迴數畝索命。王問作罪何多。田無以對。因發往吏局推問。其徒十人。吏令啟口。以一丸藥擲入口。便生烈火。遍身焦爛。須臾灰滅。俄復成人。如是六七輩。至田氏。累三丸不見火狀。吏怪之。復引見王。具白初好畋獵。曾得金剛經於易州棘上。持誦二千餘遍。王云。只此滅一切罪。命左右檢其福簿。果如所白。王因令誦。經纔三紙。庭中禽獸。忽然不見。遂放還。更延壽十五年。葢世人縱然一日戒殺。但得今日無業而已。其已作之冤。依然猶在。惟持經。則息冤仇於既往。種善果於將來。大有利益(出廣異記)。
  唐李丘一。好鷹犬畋獵。萬歲通天元年。任高郵丞。忽暴死。見兩人來追。一云姓段。同被追者。男女百餘人。丘一被鏁前驅。行可十餘里。見數十大槐樹。下有馬槽。段云。五道大神。巡察人間善惡。於此歇馬。丘一方知身死。至王門。段指一胥云。此人姓焦名策承行公事。遂被領見。王曰。汝好殺造業。忽見所殺禽獸。皆作人語。乞早處分。策進云。丘一未合死。曾造金剛經一卷。王云。冥間號金剛經。為最上功德。即令領向經藏親驗。至一殿。眾經充滿。丘一手。抽一卷。果是所造。既迴見王。所殺生類。求造功德。丘一願。寫金剛經一百卷眾歡喜盡散。王曰。放去。策領出城云。盡力如此。何以相報。丘一許。錢三百千。不受。云與造經二十部。至一坑。策推之。遂活。身在棺中。已三日矣。惟聞哭聲。驚呼人至。破棺而出。旬日。寫經二十卷。焦策復來謝。尋百卷亦畢。揚州刺史奏其事。敕加丘一五品。仍充嘉州招討使(出報應記)。
  唐崔文簡先天中。任坊州司馬。屬吐蕃奄至。同被驅掠。鎻械甚嚴。至心念金剛經。三日。鎻忽自開。吐蕃疑有奸。箠撻。具以實對。復鎻之。念未終又解。眾皆嘆異。遂送出境。昔劉公安世。甞取楞嚴經。謂弟子馬永卿曰。觀音大士。音性圓通。觀聽返入。離諸塵妄。能令眾生。禁繫枷鎻。所不能著。謂人得無畏力。則枷鎻不能為害。吾友可以此理諭人。使後人不至謗佛。夫元城從司馬溫公受學者。其言如是。可開俗學之眼矣(出太平廣記)。
  唐吳思玄。天后朝。為太學博士。持金剛經日兩遍。多有靈應。在京有疾。有巫褚細兒。星下祈禱。言事如神。思玄往就見。細兒驚曰。公有何術。鬼見皆走。思玄知。是經力。倍加精勵。日念五遍兒病。醫無效。思玄至。心念經三日愈。又曾於渭橋見一老人。鬚髮皓然。著粗縗服。怪問之。曰為所生母也。因言母年四十三時。有異僧教云。汝欲長壽否。但念金剛經。母發心。日念兩遍。終一百七歲。姨及鄰母誦之。並過百歲。余遵母訓。年業已九十矣(出報應記)。
  唐呂文展開元三年。任閬中縣丞。雅好佛典。尤專心持誦金剛經至三萬餘遍。靈應奇異。年既衰暮。三牙并落。忽牙生如舊。在閬中。時屬亢旱。刺史劉浚令祈雨。纔持一遍。遂獲沛然。又苦霖潦。別駕又令誦經祈晴。應時開霽。前後證驗。不能徧舉(出太平廣記)。
  唐劉逸淮在汴時。韓弘為右廂虞候。王某為左廂虞候。與弘相善。或謂二人取軍情。將不利於劉。劉大怒。召詰之。弘即劉甥。控地碎首大言。劉意稍解。王某年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