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諸苦變易。乃登高柳向西祝曰。願佛接我。菩薩助我。令我不失正念。不生退墮。言已投身自絕。世傳少康即和尚後身。
法照禪師(二十二)
五會緣興感五雲 佛聲遙使帝宮聞 當年不受文殊教 歷劫何由獲妙薰
法照禪師。大曆四年於衡州胡東寺啟五會念佛道場。感五色祥雲覆其寺。雲中有樓閣。睹阿彌陀佛及二菩薩。其身高大滿虗空中。後往五臺。見竹林寺.照入寺之講堂。見文殊在西普賢在東。為眾說法。照遂作禮曰。末代凡夫知識淺陋。佛性心地無由顯現。未審何等法門最為其要。文殊曰。汝所請問。今正是時。諸修行門。無如念佛。我於過去因念佛故。得一切種智。照又問云。當云何念。文殊曰。此世界西有阿彌陀佛。願力難思。汝當繫念。毋令間斷。命終時決定往生。說已為照摩頂而退。遂來并州廣勸人念佛。德宗於宮中常聞東北方有念佛之聲。遣使尋覔。至于大康。見照勸化之盛。回奏。勑迎入內教宮人念佛又及五會。
少康法師(二十三)
自是彌陀大導師 一錢一念誘群兒 化行新定如杳益 多少迷流上寶池
少康法師。縉雲仙都人。貞元初至洛下白馬寺。見殿內文字屢放光明。探取之乃善導和尚西方化導文。康曰。若於淨土有緣。當使此文再放光明。言未已光復閃爍。康曰。劫石可磨。我願無易。遂至長安善導影堂。禮薦之餘倐見遺像昇于空中謂曰。汝依吾事。利樂有情。藉汝之功。同生安養。又路逢一僧云。汝欲化人。當往新定。即今嚴州也。康至。彼人無識者。乃以錢誘小兒曰。阿彌陀佛是汝本師。若念一聲與汝一錢。後經月餘。俟錢者多。康曰。可念十聲與一錢。如是一年無少長貴賤。念佛之人盈于道路。於烏龍山建淨土道場。築壇三級。集眾午夜行道。康高聲唱佛。眾共和之。師一唱佛聲。眾見一佛出口。若貫珠焉。康曰。汝見佛者。決定往生。又有竟不見者。康臨終時放光數道奄然而化。
慈恩窺基法師(二十四)
宗闡慈恩道不偏 三車隨後是虗傳 彌陀通贊垂方便 報滿終期托九蓮
窺基法師。姓尉遲。代郡人敬德之猶子也。少頴異倜儻。經書疏記過目成誦。三藏法師玄弉丐其出家。遂為僧入道。從弉受瑜伽唯識宗旨。著論凡百部。号百本論師。甞有彌陀通贊。示西方要義。勸人念佛修淨土。有謂基性豪侈。以酒肉婦女三車常隨其後。目之曰三車法師。贊寧僧統修僧史。極非此說。慈恩一宗至今有焉。
懷玉禪師(二十五)
涌泉真境屬天台 長坐松龕絕往來 課誦聖經三十萬 迎歸直得紫金臺
懷玉法師。台州人也。執持律法。名節峭然。布□□食。長坐不臥。日念彌陀佛名五萬聲。通誦彌陀經三十萬卷。一日忽見西方聖眾數如恒沙。內有一人擎一銀臺從窓而入。玉曰。我欲得金臺往生。於是而隱。玉倍復精進。後聞空中有聲云。師頭上有光暈。請跏趺結印。時佛滿室。遂說偈含咲而終。
英法師(二十六)
卷帙隨身不暫拋 尋文證義只徒勞 當來欲得無生忍 不若回心繫念高
英法師居東都講華嚴經四十遍。因入綽禪師道場。深入三昧。乃歎曰。自恨多年空尋文疏。勞身心耳。盍期念佛不可思議。遂竭力淨業。終歸安養。
衍法師(二十七)
道綽垂慈講觀經 等閑心月忽開明 五年專念彌陀佛 即得黃金地上行
衍法師。遇西河綽禪師講觀經。始知觀心念佛法門。遂捐文字。建立道場。日禮千拜。專念阿彌陀佛名號。五年功成。報歸淨土。
僧惟岸(二十八)
目瞻二聖果然殊 復記慈容寫作圖 童子願隨歸淨土 像前香沐即跏趺
惟岸。并州人也。專修妙觀。出定。觀音.勢至二菩薩現于空中久而不滅。岸頂禮歎泣曰。幸由肉眼得見聖容。所恨後生無傳焉。忽有二人自稱畫工。未展臂間聖相克就。而已二人不見。岸曰。吾之西行乃其時也。吾徒有從我者。當明言之。有小童子云。願隨師往。岸曰必能從我。可歸告父母。父母聞而笑罵之。遂歸寺香浴。于彌陀像前跏趺而去。岸即焚香像前。索筆書偈亦逝(矣)。
僧惟恭(二十九)
酒徒愽侶日相交 行擬靈巋眾盡嘲 不入泥梨非自力 只緣大覺願王高
惟恭。山家荊州法性寺。慢上吞下。親狎非類。或時暫暇則講誦經文。期生安養。然而酒徒愽侶日盈其室。寺僧靈巋其行肖之。荊人戲而嘲曰。靈巋作盡業。惟恭躡其迹。地獄千萬重。莫厭排頭入。恭聞之曰。我既造業。焉能諱也。然賴西方教主。愍我愆尤。拔我塗炭。乾寧二年恭病死。人未知。巋出寺百步。路逢年少子弟六七人。衣綵執樂。若龜茲部。問其何來。年少曰來自西爾。惟恭上人所居何處。巋即指之。少年於懷中出一金瓶。瓶中取一蓮華。其合如拳。漸漸開敷。其大如盂葉。葉之下迭出光明。望寺而馳。巋乃大驚。不得迴顧。次日巋還寺。聞鐘聲。又見寺僧咸集門下。則曰惟恭夕且死(矣)。死之夕。寺僧有夢蓮華光相以臨其室。久而去。巋因感悟。遂守名節。亦成高邁云。
懷感法師(三十)
已知善導是良師 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