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風散香,流芬激揚,蓊藹玉清,金童攀雲而侍輪,玉女躡虛而衛靈。
  《太上丹簡墨錄經》云:若受法位至真一及太一素券之號,可署先生之位。其生年屬東方宿者,當署東嶽先生之號;生年屬南方宿者,當署南嶽先生之號;生年屬西方宿者,當署西嶽先生之號;生年屬北方宿者,當署北樹先生之號;生年屬辰戌丑未并中央七宿,當署中嶽先生之號。此五嶽先生,皆始入地錄,有應署之德,非有精靈感應,不可空署之。
  上人
  《無上真人內傳》云:名入太上玄錄,為三界魔神,靈鬼咸敬之,號曰天人上人。道士常自謙下也,得道清貴,莫尚此矣。皆尹先生口訣相傳,而教世賢上士也。
  《眾聖難經》云:仙人問仙公,前與上人俱入洞庭,看天王別宮,初登包山時,見有一輩仙人求隨上人看戲,盡何等仙人,乃多如此?答曰:彼仙人皆是諸名山洞室仙人,其已不多,子不見崑崙、蓬萊、鍾山、嵩高、須彌、靈烏諸大山洞室仙人無數矣。
  《仙公請問經》云:魔王承奉太上眾真天尊上人。
  《太上太霄琅書經》云:上人妙士,和光同塵,挫銳解紛,與俗密異,佩服錄諱,呼吸元精,建德立功,非凡所測。
  至學
  《太上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云:至學之士誦經十過,濟度垂死,絕而得生。
  《法輪經》云:吾觀至學士乃不領人懷。
  《太上八素真經》云:靈文秘重,不敢閉塞,不敢輕傳,如按年限,動有劫年,於至學之士,永無其緣,有絕思之嘆,勤而無成,至於元始開化,難遇其人,厲以玄科之旨,遇合便授。
  貧道
  《靈寶真一自然經訣》云:夫人求仙道,積功無厭多,功滿自然得道。學道猶世人憂居貧,無不得仙者也。言則貧道汲汲,唯道是務,常與心諍,以制眾魔華想。貧道之言,蓋上清道士之通稱也。
  《定志經》云:山南道士答樂法懈曰:貧道昨夜下講,於臥中得夢見有一人持一真財如意授以與卿,卿即受之,貧道思惟,謂是佳瑞。
  《太上太霄琅書經》云:道士謙辭於道未富,自言貧道,亦貧士。理未周足,如未周,我獨若遺,故為貧士。士之為理,修善為事。
  宗匠
  《本願大戒經》云:太極真人答高玄真人曰:吾忝受教化,愧不足彼宗匠。今釋彼者,謂葛仙公。太上有命,何敢不傾蘊哉!
  《太上太真科經》云:聖匠悲念,申明經科,前后相證,解惑釋疑,治邪輔正,白黑歷然。
  《黃老玄示經》云:德有知不知者,道之所尚,后下皆謂知之為知,世轉相仿也,莫知之為知也,乃舍知之玄匠也,常於不知。
  弟子
  《太平經》云:夫師弟子,其功大重,此若父母,生子不可謝而解也。夫人得生不事善師,及事愚師,乃教人以惡入邪中,或使人死滅身,尚有餘罪并盡其家也。人或生而不知學問,遂成愚人。夫無知之人,但獨愁苦,有遇於地下,魂魄不得遊樂,身死不得成於善鬼。今善師學人也,乃使下愚人成於善人;善而不止,更得成賢;賢而不止,乃得次聖。聖而不止,乃知真道,
  守道不止,乃仙不死;仙而不止,乃得成真;真而不止,乃得成神;神而不止,乃與天比;天比不止,乃得與元氣比;其得比元炁,乃包裹天地,八地八方莫不受其炁而生,其德乃復覆蓋天地八方,精神,乃從天地,飲食天下,莫不共祭食之,尚恐駭不能致之也。是至善師生,善弟子之功也。
  又云:為人弟子,旦夕順謹,隨師之教,不失銖分,不敢妄說亂師之出入,不敢為師致憂,從見教於師之後,不敢犯非,無有惡音,不逆師心,是為上善弟子也。意真人言幾類似之,是非上善之弟子也,才應中善之弟子耳。然上善之弟子也,受師道教之後,念綠師恩,遂得成人,乃得長與賢仙相隨,不失行伍,或得官位,以報父母,或得深入道,知自養之術也。夫乃得生於父母,得成道德於師,得榮尊於君,每獨居一處,念君父師之將老,無有可以報復之者,常思為師得殊方異文,可以報功。每悔念之,正心痛也。故行更學奉事賢者,囑托其師,為其言語,或使師上得國家之良輔,又有益帝王之治,若此乃應上古之善弟子也。《靈寶大戒經》云:授我十戒,行十二可,從則為大道清信弟子,見在世上可得免於憂惱,度於眾苦,身入光明,形內澄正,召鬼使神,制伏魔精。
  又云:飛天未得道者也,是道十轉弟子,飛行空虛,為諸天策駕,十轉即得上為飛天,若在一轉,而行精進,心不懈退,作諸功德,長齋苦行,晨夕不倦,即得飛天,於此而進,超凌三界,為上清真人。
  《太上八素真經》云:凡遵三景,稱三境弟子,已度三人,委付師友,己後傳授,得稱三景,法師先生,真人隨師所命,朋友所薦,乃得稱之。未經表奏,不得妄稱。
  尸解
  《九天生神章經》云:夫學上道,希慕神仙,及得尸解,滅度轉輸,終歸仙道,形與神同,不相遠離,俱入道真。
  《明真科經》云:生世好學,修行經教,吞精咽炁,恒無怠倦,持齋服御,吐納自煉,積功布德,名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