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莫與之爭:此句疑有脫。
  #2不失則正:『則』疑作『其』。
  道德真經疏義卷之八
  太學生江澂疏
  徽宗註曰:道無方體,德有成虧,合于道則無德之可名,別於德則有名之可辨。仁義禮智,隨量而受,因時而施,是德而已。體道者異乎此,故列于下經。
  疏義曰:通變之謂道,則道不可以方求也。形而上者謂之道,則道不可以體求也。蓋道無乎不在,仰而視之在乎上,俯而窺之在乎下,企而望之在乎前,棄而忘之在乎後,無門無旁,四達之皇皇,是無方也。能陰能陽,能柔能剛,能短能長,能圓能方,寶然空然,終日視之而不得見,是無體也。道無方體,果且有成與虧乎哉?德有定體,果且無成與虧乎哉?蓋德有上下,惟知崇之,然後能進而上之,以至於成,不然則虧也。德有小大,唯知修之,然後進而大之,以至於成,不然則虧也。莊子曰:德成之謂立,則德固有成也。又曰義可虧也,則德固有虧也。自其同者視之,則合于道,無德之可名,楊雄所謂合則渾,莊子所謂德總乎道之所一也。自其異者視之,則別乎德,有名之可辨,揚雄所謂離則散,經所謂大道廢有仁義是也。蓋仁以人之義以宜之,禮以履此,智以知此,賢者識其大,不賢者職其小,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隨量而受,各得一焉,因時而施,是德而已。若夫道則不然,徧覆包含而無所殊,周流彌滿而無或缺,善貸且成而未嘗費我,孰有成虧之異哉?體道者異乎德如此,故德列于下經也。
  上德不德章第三十八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徽宗註曰:物得以生謂之德,同焉皆得,默與道會,過而不悔,當而不自得也,是謂不德。孔子不居其聖而為聖之時,乃所以有德。
  疏義曰:原始言之,則生非德不明。要終言之,則生者德之光。墮於域中,莫不有生,而物之所以生者,得一故爾。一者何也?德幾是已,莊子所謂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謂之德者,此也。性均有德,則同焉皆得矣。德兼於道,則默與道會矣。惟知性修反德,德至同於初,則循理而動,因時而為其過也。非有心於過也,理之不得不過爾,孰為悔?其當也,非有心於當也,理之不得不當爾,故不自得焉。真人之德如此,是謂不德。若然者,猖狂妄行,蹈乎大方而動容,周旋中禮,可謂上德矣。昔孔子以天縱之將聖,於答公西華之問,則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於答子貢之問,則曰聖則吾不能,固不居其聖矣。然而時清而清,時任而任,時和而和,集三子之大成,孟子以為聖之時,且曰自生民以來,未有如夫子者,其有德可知已。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徽宗註曰:認而有之,自私以失道,何德之有?
  疏義曰:道之在我,未始有物,擅有於道,道將汝失,然則認而有之,皆惑也。且自營為私,背私為公,道者為之公,擅有於道,是自私也。夫惟無私,故能成其私,則自私豈不失道乎?欲不失德而乃無德,非下德而何?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
  徽宗註曰:不思而得,不勉而中,不行而至,上德也。
  疏義曰:一性有覺,洞徹無窮,不思而得也。用之不動,從容中道,不勉而中也。未嘗用力,無往不存,不行而至也。若是則出為不為,而為出於無為,德之盛無以易此,故曰上德。
  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徽宗註曰:不思則不得,不勉則不中,不行則不至,下德也。德有上下,此聖賢之所以分歟?離形去智,通於大同,仁義禮智,蓋將簡之而弗得,故無以為。屈折禮樂,吁俞仁義,以慰天下之心,得人之得,而不自得其得,故有以為。
  疏義曰:自誠而明謂之道,自明而誠謂之教。不思而得,不勉而中,不行而至,自誠而明也。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勉之則中,不勉則不中;行之則至,不行則不至,自明而誠也。自誠而明,聖人之事,自明而誠,賢人之事。德有上下,聖賢之所以分歟?不累於形,不鑿以智,而離形去智;形不能礙,智有以徹,而通於大同。忘仁義,忘禮樂,仁義禮智,蓋將簡之弗得,而未始有物焉,是之謂無以為,此上德也。澶漫為樂,摘辦為禮,而屈折禮樂,整躉為仁,踶跂為義,而吁俞仁義,用是以慰天下之心,適足以攖天下之心,是得人之得,而不自得其得者也,是之謂有以為,此下德也。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徽宗註曰:堯舜性之,七覆天下而非利之也,故無以為。
  疏義曰:莊子曰:大仁不仁。所謂不仁非無仁也,能仁而無以仁為也。故有所謂安仁,有所謂利仁。安仁則由之而無以為,利仁則以仁為利而行之也。孟子曰:堯舜性之也。安仁而非行仁之謂也。故仁覆天下而無不被,此之謂上仁。莊子言聖人安其所安,不安其所不安,《書》稱帝堯之德而曰安安,此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也。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徽宗註曰:列敵度宜之謂義,以立我以制事,能無為乎?
  疏義曰:義主辨則列敵者義也,義設於適則度宜者義也,楊雄所謂列敵度宜之謂義者,此也。孟子曰人能充無受爾汝之實,而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