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所不敬,未嘗惰也。
  渙若冰將釋,
  知萬物之出於妄,未嘗有所留也。
  敦兮其若樸,
  人偽已盡,復其性也。
  曠兮其若谷,
  虛而無所不受也。
  渾兮其若濁。
  和其光,同其塵,不與物異也。
  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
  世俗之士以物汨性,則濁而不復清。枯槁之士以定滅性,則安而不復生。今知濁之亂性也,則靜之,靜之而徐自清矣。知滅性之非道也,則動之,動之而徐自生矣。《易》曰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今所謂動者,亦若是耳。
  保此道者,不欲盈。
  盈生於極,濁而不能清,安而不能生,所以盈也。
  夫惟不盈,故能弊不新成。
  物未有不弊者也。夫惟不盈,故其弊不待新成而自去。
  致虛極章第十六
  致虛極,守靜篤。
  致虛不極,則有未亡也。守靜不篤,則動未亡也。丘山雖去,而微塵未盡,未為極與篤也。蓋致虛存虛,猶未離有,守靜存靜,猶陷於動,而況其他乎?不極不篤,而責虛靜之用,難矣。
  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
  極虛篤靜以觀萬物之變,然後不為變之所亂。知凡作之未有不復者也,苟吾方且與萬物皆作,則不足以知之矣。
  夫物芸芸,各歸其根。
  萬物皆作於性,皆復於性,譬如華葉之生於根而歸於根,濤瀾之生於水而歸於水耳。
  歸根日靜,
  苟未能自復於性,雖止動息念以求靜,非靜也。故惟歸根,然後為靜。
  靜曰復命,
  命者,性之妙也。性猶可言,至於命則不可言矣。《易》曰:窮理盡性以至於命。聖人之學道,必始於窮理,中於盡性,終於復命。仁義禮樂,聖人之所以接物也,而仁義禮樂之用,必有所以然者。不知其所以然,徇其名而為之,世俗之士也。知其所以然而後行之,君子也。此之謂窮理。雖然盡心以窮理而後得之,不求則不得也。事物日構於前,必求而後能應,則其為力也勞,而為功也少。聖人外不為物所蔽,其性湛然,不勉而中,不思而得,物至而能應,此之謂盡性。雖然,此吾性也,猶有物我之辨焉,則幾於妄矣。君之命日命,天之命曰命,以性接物,而不知其為我,是以寄之命也。此之謂復命。
  復命日常,
  方其作也,雖天地山河之大,未有不變壞。不常者惟復於性,而後湛然常存矣。
  知常日明。
  不以復性為明,則皆世俗之智,雖自謂明,而非明也。
  不知常,妄作凶。
  不知復性,則綠物而動,無作而非凶,雖得於一時,而失之遠矣。
  知常容,
  方迷於妄,則自是而非,彼物皆吾敵,吾何以容之?苟知其皆妄,則雖仇-憐,猶將哀而憐之,夫何所不容哉?
  容乃公,
  無所不容,則彼我之情盡,而尚誰私乎?
  公乃王,
  無所不公,則天下將往而歸之矣。
  王乃天,
  無所不懷#3雖天何以加之。
  天乃道,
  天猶有形,至於道則極矣,然而雖道外不能復進於此矣。
  道乃久,沒身不殆。
  太上章第十七
  太上,下知有之;
  以道在宥天下,而未嘗治之,民不知其所以然,故亦知有之而已。
  其次,親之譽之;
  以仁義治天下,其德可懷,其功可見,故民得而親譽之。其名雖美,而厚薄自是始矣。
  其次,畏之侮之。
  以政齊民,民非不畏也,然力之所不及,則侮之矣。
  信不足,有不信,
  吾誠自信,則以道御天下足矣。唯不自信,而加以仁義,重以刑政,而民始不信矣。
  猶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謂我自然。
  聖人自信有餘,其於言也,猶然貴之不輕出諸口,而民已信之矣。及其功成事遂,則民日遷善遠罪,而不自知也。
  道德真經註卷之一竟
  #1無以致其用:『致』原作『故』 ,據寶顏本改。
  #2有有:原本作『有無』,據寶顏本改。
  #3無所不懷:『懷』 原作『壞』,據寶顏本改。
  道德真經註卷之二
  眉山蘇轍註
  大道廢章第十八
  大道廢,有仁義;
  大道之隆也,仁義行於其中,而民不知。道既廢,而後仁義見矣。
  智慧出,有大偽;
  世不知道之足以澹足萬物也,而以智慧加之,於是民始以偽報之矣。
  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六親方和,孰非孝慈?國家方治,孰非忠臣?堯非不孝也,而獨稱舜,無瞽支也。伊尹、周公非不忠也,而獨稱龍逢、比干,無桀紂也。涸澤之魚,相吻以沬,相濡以溼,不如相忘於江湖。
  絕聖棄智章第十九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非聖智不足以知道,使聖智為天下,其有不以道御物者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