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上位,則無方御下,使之離散,如日入地,萬物當廢息乎?
  雷之動也,萬物啟;雨之潤也,萬物解;大人施行,有似於此。
  動以啟蟄,潤以發生。人君行令,若天作雷雨,未有不從其令也。
  陰陽之動有常節,大人之動不極物。
  法天應時,所以動而無失。亢極於物者,則抑性而有絕也。
  雷動地,萬物緩;風搖樹,草木散。大人去惡就善,
  天地布德除穢,大人革弊施政耳。
  民弗遠徙,故民之有去就也,去尤甚,就尤愈。
  民皆樂土,不願移徙,唯苛政之甚,不得不去。惠澤少及,不得不就。非謂性分之所易也。
  風不動,火不出,大人不言,小人無述。
  火因風出,民由上教。
  火之出也,必待薪,火人之言,必有信。有信而真,何往不成?
  夫火之依薪,言之在信,所以炎熾。若能法教有恒,真而不渝,所往皆遂也。
  河水深,壞在山,丘陵高,下入淵,
  義已見上。
  陽氣盛,變為陰,陰氣盛,變為陽,故欲不可盈,樂不可極。
  盈則覆,極則反。
  忿無惡言怒無作色,是謂計得。
  能審報復之道,而不先犯以招其咎,是謂保安之計得也。
  火上炎,水下流,聖人之道,以類相求,
  雖舛錯萬類,而同其方者,莫不得之。
  聖人依陽天下和同,依陰天下溺沉。
  陽道生暢,陰道肅殺。若然流布德澤,則民和洽;全用荊楚,則民墊溺也。
  老子曰:積薄成厚,積卑成高,
  高行厚德在乎積修,首辱重變在乎積犯。
  君子日汲汲以成輝,小人日快快以至辱。
  汲汲自強,日以成德;快快從欲,以至身辱。所積之異。
  其消息也,雖未能見,
  言君子之心,亦未能消息。倚伏之道,但慕善直,前自成輝耳。
  故見善如弗及,依不善如不祥。
  見彼善事,欲速循進;處不善事,如在灾禍也。
  苟向善雖過無怨;
  且有向道之者,雖為物所咎,亦無加怨於物。以明君子之道自有常行之矣。
  苟不向善,雖忠來惡,
  素無向善之心,雖有物忠順於己,而必有不忠之時;雖來其惡,遂生怨於彼者也。然物與我期,理難常順,責彼以恒,固未之可。乃知怨之所起,直在自無恒德也。
  故怨人不知自怨,
  怨由自作,奈何非物。
  勉求諸人,不如求諸己。
  自得即物無不得,豈非不假求佗人?
  故聲自召也,類自求也,名自命也,人自官也,無非己者。
  已上四者,皆由己得也。自官,謂賢愚所贍之位耳。
  操銳以刺,操刃以擊,何怨於人?
  害物物報,怨可自怨。
  故君子慎其微。
  慎機發之微也。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夫二氣交盛,乃曰和也。萬物之形,雖背陰向陽,而虛靈之氣則稟和也。
  和居中央,是以木實生於心,草實生於英,
  英亦草心。
  卵胎生於中央,
  皆和居中央,而生其草木胎卵。雖情性殊別,然其稟氣受類,莫非以和居中之故也。
  不卵不胎,生而須時。
  自溼自燥而化生者,須伺春秋溼燥之節以感生也。斯亦與和俱生耳。
  地平即水不流,輕重均即衡不傾,物之生化也,有感以然。
  陽盛即生,陰盛即死。如彼衢水,隨感傾波,得乎中和,平而正也。
  老子曰:山致其高,而雲雨起焉,水致其深,而蛟龍生焉。君子致其道,而德澤流焉。
  道之高深,固能流德。
  夫有陰德者,而有陽報,有隱行者,必有昭名。
  夫陰德無機,乃德之真者。隱行無求,乃行之實者。既真且實,雖欲報之不明,名之不顯,亦未之得矣。
  樹黍者不獲稷,樹怨者無報德。
  種黍得黍,樹怨得怨。
  通玄真經卷之六竟
  通玄真經卷之七
  宋宣義郎試大理寺主薄兼
  括州縉雲縣令朱弁正儀注
  微明篇
  道周象外謂之微,德隱宜中謂之明。是知非微無以究真宗,非明無以契玄旨,微明之義,體用兩然。
  老子曰:道可以弱,可以強,可以柔,可以剛,可以陰,可以陽,可以幽,可以明,可以包裹天地,可以應待無方。
  此與《道原篇》意同也。
  知之淺,不知之深,知之外,不知之內,知之麤,不知之精,知之乃不知,不知乃知之,孰知知之為不知,不知之為知乎?夫道不可聞,聞而非也;道不可見,見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孰知形之不形者乎?故天下皆知善之為善也,斯不善矣。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夫道絕形聲,非聞見能辯;德非藻飾,豈善惡能明?故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其至已矣。
  文子問曰:人可與微言乎?老子曰:何為不可。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