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真經卷之六
  宋宣義郎試大理寺主薄兼
  括州縉雲縣令朱弁正儀注
  上德篇
  彼物無宰,由道有常,用與佗倫,玄功自積。故柔服天下,我未始有,知和合生靈,彼無不理得者也。然上德之體,無所不得,故此一篇之內雜而沖之。
  老子曰:主者國之心也,
  為存亡定傾之所由。
  心治即百節皆安,心擾即百節皆亂。
  身之百節,如國之百司耳。
  故其身治者,支體相遺也;其國治者,君臣相忘也。
  支體各安,則自得也。故遺其所侍,君臣各倫,則無事也,故忘其所從。
  老子:學於常樅,
  老子之師。
  見舌而守柔,
  齒剛舌柔,剛者先斃,則柔之為利,實所宜守也。
  仰視屋樹,退而目川,
  樹柔條則居高屋,弱材則處上,因以舉耳目之前,遂為謙小之龜鏡也。
  觀影而知持後,
  夫後動者未嘗失宜,如影在形後,不窮俛仰,以物之不與争,故恒處爾也。
  故聖人虛無因循,常後而不先,譬若積薪,後者處上。
  此謂因其德而成其功也。
  老子曰:嗚鐸以聲自毀,膏燭以明自煎,虎豹之文來射,猨狖之捷來格,故勇武以強梁死,辯士以智能困,
  此皆以所長而自害。
  能以智知,而未能以智不知也。
  但有智知之能,而莫知不智之用也。
  故勇於一能察於一辭,可與曲說,未可與廣應也。
  唯不載於智,不敢於能,乃可與應千變萬化。而一曲之士,將何任是說乎?
  老子曰:道以無有為體,視之不見其形,聽之不聞其聲,謂之幽冥。幽冥者所以諭道,而非道也。
  妙本以無有入於無間,未嘗須臾離萬物也。體即幽昧,用乃顯著。故雖強名,亦無所主及耳。
  夫道者,內視而自反,
  遣欲反素,則冥然自得。自得則天下莫非得也。
  故人不小覺,不大迷,不小慧,不大愚,
  唯執其知覺者,未能反於不知之大也。
  莫鑒於流潦,而鑒於止水,以其保之止而不外蕩也。
  夫初不以物蕩心者,然後可以照應羣物矣。
  月望日奪光,
  言對躁立靜,靜體不全,唯無敵對者當自靜矣。
  陰不可以乘陽,
  卑不犯尊,乃可保其恒位。
  日出星不見,不能與之争光。
  大德居世,小德自掩。
  末不可以強於本,枝不可以大於榦,上重下輕,其覆必易。
  凡欲勝於心,則動生顛沛也。
  一淵不兩蛟,一雌不兩雄,一則定,兩即争。
  夫是非不可同穴,唯戰勝者定矣。
  玉在山而草木潤,珠生淵而岸不枯,
  道居中而形官治矣。
  蚯蚓無筋骨之強爪牙之利上食晞堁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晞堁,乾土塊也。夫形無所恃則心無所待,且無所待則全水土亦可以保生也。
  清之為明,杯水可見眸子,濁之為害,河水不見太山。
  苟澄方寸則能極鑒於物,非假形器之大小也。
  蘭菃不為莫服而不芳;舟浮江海,不為莫乘而沉;君子行道,不為莫知而止,性有之也。
  夫草之與木,果有天然之性也。而行道則日損,小人非可比者,必爾偁性者,則天下又可學哉?此聖人之意,舉其習以成性,亦侔天性,則安可付之定分而不進修者也?
  以清入濁,必困辱,以濁入清,必覆傾。
  非其世而仕,賢者必困。非其才而進,愚者必覆。
  天二氣即成虹,
  陰反在上,戰而不和,遂虹蜺也。
  地二氣即泄藏,
  陽及在下,施不同德,必洩藏蟄也。
  人二氣即生病。
  喜怒交於胸中,故病。
  陰陽不能常,且冬且夏,月不知晝,日不知夜。
  夫陰陽日月峽無雜二,乃成化育之功,定晦明之德。言君臣之位,男女之節,固不可配其倫也。或曰,形氣之大者,莫大乎陰陽日月,而尚不能全德,況於眾物乎?唯道之為用,行而能常,故可稱至耳。
  川廣者魚大,山高者木修,地廣者德厚也。
  苟非立本,未不茂也。
  故魚不可以無餌釣也,獸不可以空器召也。
  欲濟其事,先備其資。
  山有猛獸,林木為之不斬,園有螫蟲,葵藿為之不釆;國有賢臣,折衝千里。
  越不敢伐吳之類也。
  通於道者若車軸轉於轂之中,不運於己,與之致於千里,終而復始,轉於無窮之原也。
  夫萬物晝夜自運,終莫之究。唯虛無而不動者,乃能與之偕能耳。豈若昧道之士勞而不能政遠哉?
  故舉枉與直,何如不得,舉直與枉,勿與遂往。
  此義以見《符言篇》。
  有鳥將來,張羅而待之,得鳥者羅之一目也。今為一目之羅,即無時得鳥。
  聖人設教,非有多門,以物性殊宜,遂張眾目。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