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居一焉,體道之全,故可名於大。無成與虧,是謂大成。不有其成,故若缺。知化合變,而不以故自持,故其用不敝。此孔子所以集大成而為聖之時。
臣義曰:大成者,言乎道也。道之大成,孰得以見其全,故若缺。若缺者,不見其成之謂也。成而不見其所以為成,故其用不敝。
大盈若沖,其用不窮。
御注曰:充塞無外,贍足萬有,大盈也。虛以應物,沖而用之,故施之不竭,其用不窮,良賈深藏若虛容貌若愚。
臣義曰:大盈者,言其德也。德之大
盈,則其用也坎然若沖。若沖則其用不窮,蓋有其德而居其盈,則窮矣。
大直若屈,
御注曰:順物之變,而委蛇曲直,不求其肆,故若屈。
臣義曰:曲以應變,周流不居,而不與物爭直,物亦莫見其直,而未始失其直。
大巧若拙,
御注曰:賦物之形,而圓方曲直不睹其妙,故若拙。
臣義曰:雕刻衆形,未嘗有為也。一無所為,而巧成在物,大巧也。不見其所以為,而莫睹其妙,故若拙。
大辯若訥。
御注曰:不言之辯,是謂大辯,惠施多方,其辯小矣。
臣義曰:言以明道也,未若不言而道自明。
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御注曰:陽動而躁,故勝寒。陰止而靜,故勝熱。二者毗於陰陽而不適中,方且為物汨,方且與動爭,烏能正天下?惟無勝寒之躁,勝熱之靜,則不雜而清,抱神而靜,天下將自正。
臣義曰:躁則熱中,熱中則雖寒可勝。靜則心清,心清則雖熱可勝。惟寒與熱,陰陽之氣也。而躁靜之心勝,則寒暑為之不知,故何所正也。氣復於一,故清而不雜,神抱於一,故靜而不亂。惟清與靜致一者也,故為天下正。
天下有道章第四十六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
御注曰:以道治天下者,民各樂其業,而無所爭,糞其田疇而已。
臣義曰:有道則無欲,無欲則無爭,故卻走馬,民務本而樂業,故不辭賤事之作勞。
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御注曰:強凌弱,衆暴寡,雖疆界不
能正也。
臣義曰:戎馬生於郊,則荒田萊而蕪五穀,弱寡者凌慕於強衆,故不能正疆界,則民失其所,可知矣。
罪莫大於可欲,
御注曰:不見可欲,使心不亂,人之有欲,至於次性命之情以爭之,罪之所起也。
臣義曰:無可無欲,心之忘也。有可有欲,爭之始也。欲而可之,不得其欲則爭,爭則亂,罪莫大也。
禍莫大於不知足,
御注曰:平為福,有餘為禍,知足不辱,何禍之有?
臣義曰:不知足則其欲無窮,故禍之至也不可解。
咎莫大於欲得。
御注曰:欲而得,則人所咎也。
臣義曰:得其所欲,則人各求得而獲咎於衆。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御注曰:效人見可欲,則不知足,不知足則欲得,欲得則爭端起而禍亂作。泰至則戎馬生於郊,然則知足而各安其性命之分,無所施其智巧也。日用飲食而已,何爭亂之有?臣義曰:無厭之求,天地所不能足,知足乎性分之內,則無欠餘而常自足。
不出戶章第四十七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
隊御注曰:天下雖大,聖人知之以智,天道雖遠,聖人見之以心,智周乎萬物,無遠之不察,故無待於出戶。心港於神明,無幽之不燭,故無待於窺牖。莊子曰其疾俯仰之間,再撫四海之外,玆聖人所以密運而獨化。
臣義曰:出戶而知,知其所可知爾。窺牖而見,見其所可見爾。天下之大,天道之廣,豈可以知知、以見見乎。出戶勛離此而有所知,其知能幾也。窺牖則即彼而有所見,其見豈遠也。聖人密運獨化,不以知知,故無所不知。不以見見,故無所不見。天下者,物之所在使然者也。天道者,道之所在自然者也。其粗在物,其妙在道,皆不離當體,而盡夫知見,何事於出,何待於窺也。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御注曰:復其見天地之心乎?近取諸身,萬物咸備,求之於陰陽,求之於度數,而去道彌遠,所知彌少矣。
臣義曰:出則離靜而之動彌遠,則不能求復其初,出彌遠,知彌少,理在於是。
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御注曰:以吾之智而知天下,是謂不行而知。以吾之心而見天道,是謂不見而右。不行而知,不見而名,夫何為哉?巍巍乎其有成功,是謂不為而成。
臣義曰:不離當體,盡夫知見,何俟出戶窺牖也。出戶則有行,窺牖則有見,聖人不行而本乎智,不見而本乎心,故天下之事,皆可得而知,天道之妙,皆可得而名。能知能名,故不為而為,成其所自成也。
為學曰益章第四十八
為學日益,
御注曰:學以致其道,始乎為士,終乎為聖,人日加益而道積於厭躬,孔子謂顏淵曰,吾見其進也。
臣義曰:為學所以求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