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3-道藏 -01-正统道藏洞神部

264-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解义-宋-章安-第26页

  臣義曰:中士見道不明,故信道不篤。
  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御注曰:下士則信不足,以守智不足與明也,故笑。夫道無形色聲味之可得,則其去耳目鼻口之所嗜也遠矣。莊子曰大聲不入於俚耳,高言不止於衆人之心。
  臣義曰:下士物於物而反乎道,認幻妄為已有,以至道為虛假,聞道之大,故笑而不信。道不為下士之笑,亦不足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
  御注曰:若日月之光,照臨下土者,明也。豐智原而不示,襲其光而不耀,故若昧。
  臣義曰:明若日月之明,昧若昧谷之昧,明而復乎無明,不用明也,故若昧。
  夷道若類,
  御注曰:同歸而殊塗,一政而百慮。
  臣義曰:夷則得其平,類則結而止,道以不平為平,故若纇。
  進道若退。
  御注曰:顏淵以退為進,莊子以謂坐忘。
  臣義曰:為道曰損,故若退。
  上德若谷,
  御注曰:虛而能應,應而不竭,虛而能受,受而不藏,經曰為天下谷,常德乃足。
  臣義曰:虛而能容,體道者也,故曰上德。能應能受,故若谷。
  大白若辱,
  御注曰:滌除玄覽,不睹一疵,大白也。處衆人之所惡,故若辱。
  臣義曰:大白不受色,潔乎至純者也。若辱,納污之謂也。
  廣德若不足,
  御注曰:德無不容,而不自以為有餘,故若不足。秋水時至,河伯自喜,所以見笑於大方之家。
  臣義曰:德之容也,廣不可極,可謂至矣,若不足然。此德之益廣,與道無窮也。
  建德若偷,
  御注曰:聖人躊躇以興事,以每成功。
  臣義曰:聖人不得已而後起,其有所建也。因時任運,若偷墮然,不急急於從事,故德之所建彌大。
  質真若渝。
  御注曰: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
  臣義曰:靜一不變,樸乎其純,精藏於一,全乎其真,任彼萬變,其質常真,真之至也。至真而世莫知其為真,其藏深矣,故若渝。
  大方無隅,
  御注曰:大方者,無方之方也。方而不割,故無隅。
  臣義曰:其方有隅,言其在器。大而無隅,道之無方。
  大器晚成,
  御注曰:大器者,不器之器也。不益生,不助長,故晚成。
  臣義曰:惟大器有遠慮,不速成,故不益生,不助長。急於求用,淺器之所為也。
  大音希聲,
  御注曰:動於無方,而感之斯應,故希聲。
  臣義曰:大音,德之不聞,故其聲也希。
  大象無形。
  御注日:托於窈冥,而視之不得見,
  故無形。
  臣義曰:無象之象,道之全體,本於常無,何形之有。
  道隱無名,夫惟道,善貸且成。
  御注曰:自明道至於大象,皆道也。道之妙不可以智索,不可以形求,可謂屨矣。歌明之而不可得也,聖人得乎道,故予而不費,應而不匱,曲成萬物,未嘗擅而有之,亦且而已。道之體,隱乎無名而用,乃善貸且成,故動而行之,則造乎不形,而止乎無所化。其餘事猶足以為帝王之功,傳曰:學始乎為士,終乎為聖。
  臣義曰:道之體,復於至無。道之用,藏乎不測。明之者若昧,象之者無形,其隱如此。故不可以知索,不可以形求,孰得而名之。貸者應彼之乏,予而求復之謂也。道應乎無方,贍乎萬物,成其所自成,無有終已。物之所得,復歸其本,於此無與,於彼無費,故曰善貸且成。
  道生-章第四十二
  道生一,
  御注曰:泰初有無無,有無名,一之所起。
  臣義曰:道常無右,一之所生,氣之混也。
  一生二,
  御注曰:天一而地二,次之水生而火次之,精具而神從之。
  臣義曰:一氣分而陰陽之氣辨,天地之所生。
  二生三,
  御注曰:一與言為二,二與一為三。
  臣義曰:天地位而沖氣之所生,故三才具矣。
  三生萬物。
  御注曰:天肇一於北,地耦二於南,人成位於三,三才具而萬象分矣。號物之數,謂之萬,自此以往,巧曆不能計。
  臣義曰:有陰有陽,而沖氣以為和,物得以生,號數為萬,其可計耶。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御注曰:陰止而靜,萬物負焉。君子所以日入而息。陽融而亨,萬物抱焉,聖人所以響明而治。必有陰陽之中,沖氣是已。《莊子》曰:至陽赫赫,至陰肅肅,肅肅出乎天,赫赫發乎地,兩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
  臣義曰:萬物賦形天地間,棄氣於陰陽以生,故無不負抱之者。沖氣之和,所以生生也。
  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
  御注曰:物罔隆而不殺,事靡盛而不衰,陰陽之運,事物之理也。消息盈虛,與之偕行,而不失其和,其惟聖人乎?故孤寡不穀,人之所惡,而王公以為稱,已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