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3-道藏 -01-正统道藏洞神部

264-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解义-宋-章安-第24页

臣義曰:道,強名也,忘其所守之總,松其欲作之心,謂之無名之樸。無名之樸,亦將不欲,則不欲之欲,且又忘矣。忘其所忘,所以反乎無物。物我元同,何欲之有。
  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
  御注曰:水靜則平戶準,大匠取法焉。不欲以靜,則不失其正,先自矣,故天下將自正。《易》曰: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乾道變化,則無為也,各正性命,則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也。以道治天下,至於各正性命,此之謂治之至。
  臣義曰:不欲則心復於無,以靜則虛一而正,先自正矣,故天下將自正。天下至於各正性命,道治之極致也。
  宋徽宗道德真經解義卷之五竟
  宋徽宗道德真經解義卷之六
  登仕郎臣章安撰義
  德經
  御注曰:道無方體,德有成虧,合於道則無德之,可名,別於德則有名之可辨,仁義禮智,隨量而受,因時而施,是德而已戶、體道者異乎此,故列於下經。
  臣義曰:道乃強名,復於常無,故無方體。德有所得,繼道之失,故有成虧。無得為德,冥於一政,則德與道渾乎無名。有得為德,至於自私,則德與道明然可辨。化者得之為仁,義者得之為義,即理為禮,即知為智,德之所受所施,其名可辨,而離遠於道。惟全德者,實無所得,而未嘗異道。
  上德不德章第三十八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御注曰:物得以生謂之德,同焉皆得,默與道會,過而不悔,當而不自得也,是謂不德。孔子不居其聖,而為聖之時,乃所以有德。
  臣義曰:物生乎道,而各得於道。德全於性,與道渾一,而未始或異,無得於道而道自得也,故德周萬物而無累。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御注曰:認而有之,自私以失道,何德之有?
  臣義曰:以德為得,以得為執,有之不失,離道遠矣。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
  御注曰:不思而得,不勉而中,不行而至,上德也。
  臣義曰:無為則無得於道也,無得於道,則復於至無,而無以為也。
  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御注曰:不思則不得,不勉則不中,不行則不至,下德也。德有上下,此聖賢之所以分歟?離形去智,通於大同,仁義禮智,蓋將簡之而弗得,故無以為。屈折禮樂,吁俞七義,以慰天下之心,得人之得,而不自得其得,故有以為。
  臣義曰:有為則有得,而道也有德於道,則不能無為,而勢不自已也。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御注曰:堯舜性之仁,覆天下而非利之也,故無以為。
  臣義曰:德無不容,而仁迸行焉,無事於作,故無以為。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御注曰:列敵度宜之謂義,以立我以制事,能無為乎?
  臣義曰:有我可立,有事可制,仁有不足,道無不理,而義功著焉為可已。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仍之。
  御注曰:禮以交物,以示人以節文仁義,其用多矣。莫先施報而已,施之盡而莫或報之,則忿爭之心生,而乖亂之變起。春秋之時,一言之不讎,一拜之不中,兩國為之暴骨,則攘臂而仍之,尚其患之小者。聖人厚於仁而薄於義,禮以履之,非所處也。故上仁則同於德,上義則有以為,上禮則有莫之應者。
  臣義曰:禮曲為防事為制,節文仁義,發乎容體,雖名止邪之具,然尚往來先報施,以其繁縟,迭相責望,此實爭亂之端。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
  御注曰:道不可致,故失道而後德。德不可至,故失德而後弁。仁可為也,為則近乎義,故失仁而後義。義可虧也,虧則飾以禮,故失義而後禮。至於禮則離道滋遠,而所失滋衆矣。凡物不并盛,陰陽是也。理相奪予,威德是也。實厚者貌薄,父子之禮是也。由是觀之,禮繁者實必衰也,實衰則偽繼之,而爭亂作,故曰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
  臣義曰:有得於道,道之失也。有為於仁,德之失也。相噓相濡,化之失也。有制有介,義之失也。文滅質,博溺心,而忠信薄矣。禮之所制者外,所事者迹,所拘者繁文,則所本者末也,此虛偽日滋,為亂之始。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也。
  御注曰:道降而出,出而生智,以智為鑿,揣而銳之,敝精神而妄意度,玆謂前識。前識則徇末而忘本,故為道之華。心勞而智益困,故為愚之始。億則屢中,此孔子所以惡子貢。
  臣義曰:道以不知不識為本,而貴乎無以知為也,故以智巧為末。華,草木之末也,華盛則本衰矣。事於智巧,豫事而識,則去本遠矣,故為道之華。以知為智,玆所以為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處其薄,居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御注曰:在彼者,道所去,在此者,道所尚。道所尚則厚而不薄,實而無華,非夫智足以自知,返其性本而不流於事物之末習,其孰能之?《易》曰敦復無悔,中以自考也。敦者,厚之至也。人生而厚者,性也。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