圾,危也。夫至人以民靜為安。今一為貞幹,則遺高迹於萬世,令飾競於七義而畫其毛彩,百姓既危,至人亦無以為安也。
〔疏〕殆,近也。圾,危也。以貞幹迹率物,物既失性,仲尼何以安也。
方且飾羽而畫,
〔注〕凡言方且,皆謂後世,從事#15飾畫,非任真也。
〔疏〕方將貞幹輔相魯廷,萬代奔逐,修飾羽儀,喪其真性也。
從事華辭,以支為旨,
〔注〕將令後世之從事者無實,而意趣橫出也。
〔疏〕聖迹既彰,令從政任事,情偽辭華,析派分流為意旨也。
忍性以視民而不知不信,
〔注〕後世人君,將慕仲尼之遐軌,而遂忍性自矯偽以臨民,上下相習,遂不自知也。
〔疏〕後代人君,慕仲尼遐軌,安忍情性,用之臨人,上下相習,矯偽黔黎,而不知己無信實也。以華偽之迹教示蒼生,禀承心靈,宰割真性,用此居人之上,何足稱哉。
受乎心,宰乎神,夫何足以上民。
〔注〕今以上民,則後世百姓非直外形從之而已,乃以心神受而用之,不能復自得於體#16中也。
〔疏〕彼代百姓,非直外形從之,乃以心神受用之,不能復自得之性,以此居民上,何足可安哉。
彼宜汝與?
〔注〕彼,百姓也。汝,哀公也。彼與汝各自有所宜,相效則失真,此即今之見驗。
〔疏〕彼,百姓也。汝,哀公也。百姓與汝各有所宜,若將汝所宜與百姓,不可也。
予頤與?
〔注〕效彼非所以養己也。
〔疏〕予,我也。頤,養也。我與百姓怡養不同,譬如魚烏,升沈各異,若以汝所養衛物,物我俱失也。
誤而可矣。
〔注〕正不可也。
〔疏〕以貞幹之迹錯誤行之,正不可也。
今使民離實學偽,非所以視民也,為後世慮,不若休之。
〔注〕問不謂當時也。
〔疏〕離實性,學偽法,不可教示黎民,慮後世荒亂,不如休止也。
難治也。
〔注〕治之則偽,故聖人不治也。
〔疏〕捨己效物,聖人不治也。
施於人而不忘,非天布也。
〔注〕布而識之,非芻狗萬物也。
〔疏〕二儀布生萬物,豈貴#17恩也。
商賈不齒,
〔注〕况士君子乎。
〔疏〕夫能施求報,商客尚不齒理,况君子士人乎。
雖以事#18齒之,神者弗齒。
〔注〕要能施惠,故於事不得不齒,以其不忘,故心神忽之。此百姓之大情也。
〔疏〕施而不忘,未合天道。能施恩惠,於物事不得不齒,為責求報,心神輕忽不錄,百姓之情也。事之者,性情也。
為外刑者,金與木也;
〔注〕金,謂刀鋸斧鉞;木謂棰楚極桎。
為內刑者,動與過也。
〔注〕靜而當,則外內#19無刑。
宵人之離外刑者,金木訊#20之;
〔疏〕宵,闇夜也。離,羅也。訊,問也。闇惑之人,罹於憲網,身遭枷杻斧鉞之刑也。
離內刑者,陰陽食之。
〔注〕動而過分,則性氣傷於內,金木訊於外也。
〔疏〕若不止分,則內結寒暑,陰陽殘食之也。
夫免乎外內之刑者,唯真人能之。
〔注〕自非真人,未有能止其分者,故必外內受刑,但不問大小耳。
〔疏〕心若死灰,內不滑靈府,形同槁木,外不挂桎梏,唯真人哉。
孔子曰:凡人心險於山川,難於知天;天猶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
〔疏〕人心難知,甚於山川,過於蒼昊。厚深之狀,列在下文。
故有貌願而益,有畏若不肖,
〔疏〕願,慤真也。不肖,不似也。人有形如慤真,而心益虛浮也;有心實長者,形如不肖也。
有順#21懷而遠,
〔疏〕懷,急也。形順躁急而心達理也。
有堅而縵,有緩而針。
〔注〕言人情貌之反有如此者。
〔疏〕縵,緩也。釬,急也。自有形如堅固而實散縵,亦有外形寬緩心內躁急也。
故其就義若渴者,其去義若熱。
〔注〕但為難知耳,未為殊無迹。
〔疏〕人有就仁義如渴思水,捨仁義若熱逃火,雖復難知,未為無迹。徵#22驗具#23列下文也。
故君子遠使之而觀其忠,近使之而觀其敬,
〔疏〕遠使忠佞斯彰,咫步敬慢立明者也。
煩使之而觀其能,
〔疏〕煩極任使,察其彼能。
卒然問焉而觀其知,
〔疏〕卒問近對,觀其願智。
急與之期而觀其信,
〔疏〕忽卒與期,觀信契也。
委之以財而觀其仁,
〔疏〕仁者不貪。
告之以危而觀其節,
〔疏〕告危亡,驗節操。
醉之以酒而觀其則,雜之以處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