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夫身在人問,世有夷險,若推夷易之形於此世而不度此世之所宜,斯守形而忘身者也。
  觀於濁水而迷清淵。
  〔注〕見彼而不明,即因彼以自見,幾忘反鑒之道也。
  〔疏〕我見利徇物,愛守其形,而利害相召,忘身者也。既睹鵲蟬,歸家不出門庭,疑亦自責,所以靜觀濁水,所以迷於清泉,雖非本性合意,猶存反照之道。
  且吾聞諸夫#29子曰:入其俗,從其俗#30,
  〔注〕不違其禁令也。
  〔疏〕莊周師老聘,故稱老子為夫子也。夫達者同塵入俗,俗有禁令,從而行之。今既遊彼雕陵,被疑盜栗,輕犯憲網。悔責之辭。
  今吾遊於雕陵而忘吾身,異鵲感吾顆,遊於栗林而忘真,栗林#31虞人以吾為戮,吾所以不庭也。
  〔注〕以見問為戮。夫莊子推平於天下,故每寄言以出#32意,乃毀仲尼,賤老聘,上拾擊乎三皇,下痛病其一身也。
  〔疏〕意在異鵲,遂忘栗林之禁令,斯忘身也。字亦作真字者,隨字讀之。虞人謂我偷栗,是成身恥之辱如此,是故不庭。夫莊子大人,隱身卑位,邀遊宋國,養性漆園,豈迷目於清淵,留意於利害者邪。蓋欲評品韋性,毀殘其身耳。
  陽子之宋,宿於逆旅。逆旅人#33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惡,惡者貴而美者賤。陽子問其故,逆旅小子對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惡者自惡,吾不知其惡也。
  〔疏〕姓陽,名朱,字子居,秦人也。逆旅,店也。往於宋國,宿於中地逆旅。美者恃其美,故人忘其美而不知也;惡者謙下自惡,故人忘其惡而不知也。
  陽子曰:弟子記之。行賢而去自賢之行,安往而不愛哉。
  〔注〕言目賢之道,無時而可#34。
  〔疏〕夫種德立行而去自賢輕物之心者,何往而不得愛重哉。故命門人記之云耳。
  南華真經注疏卷之二十二竟
  #1趙本作『不重材與不材之問』。
  #2『直」疑『真』之誤,依郭慶藩引文及文意當改正
  #3『柱』和下句『榮』字,四庫本、浙江書局本均作『挫』字和『議』字。
  #4郭慶藩引文改『財』作『賤』。
  #5郭慶藩引文改『法』作『患』。
  #6四庫本、浙江書局本『旦』俱作『且」。
  #7唐寫本『疏」下有『草』字。
  #8四庫本、浙江書局本鬥褊』俱用『偏』。
  #9『周王慶忌』疑誤,依《釋文》當作『慶忌周王』。
  #10四庫本、浙江書局本『梁』俱作『眾』。
  #11『傳』依《釋文》及世德堂本當改作『傳』。
  #12依正文及文意『情』字疑當作『窮』。
  #13趙本『毫』作『豪』。
  #14趙本無以下『子惡死乎日然』六字。
  #15四庫本、浙江書局本無『其』字。
  #16趙本同,郭注本『雩』作『掌』,世德堂『雩』作『庫』。
  #17郭慶藩引文刪『重』字。
  #18敦煌本『愛』作『受』。
  #19王孝魚依上文改『籍』作『述』。
  #20趙本作『騰』。
  #21王孝魚依下正文『爵祿並至祿上』補『爵』。
  #22《闕誤》引江南古藏本『物』作『化』。
  #23郭慶藩引文改『詠』作『視』。
  #24郭慶藩引文刪『無』字。
  #25《闕誤》作門寨』,云:張本作『賽』。
  #26趙本作『常』。
  #27郭慶藩引文改『言』作『發』。
  #28《闕誤》引扛南古藏本『入』下有『官』字。
  #29『諸夫』二字原缺,今依四庫本補。
  #30王孝魚依《闕誤》引成本及郭注改作『令』。
  #31《闕誤》引文張本均無『栗林』二字。
  #32趙本無『言以出』三字。
  #33《闕誤》引劉得一本『人』作『之』。
  #34趙本『可』下有『也』字。
  南華真經注疏卷之二十三
  河 南 郭 象 注
  唐西華法師成玄英疏
  外篇田子方第二十一
  田子方侍坐於魏文侯,數稱谿工。
  〔疏〕姓田,名無擇,字子方,餽之賢人也,文侯師也。文侯是畢萬七世孫,武侯之父也。姓谿,名工,亦魏之賢人。
  文侯曰:谿工,子之師邪?子方曰:非也,無擇之里人也;稱道數當,故無擇稱之。
  〔疏〕谿工是子方鄉里人也,稱說言道,頻當於理,故無擇稱之,不是師。
  文侯曰:然則子無師邪?子方曰:有。曰:子之師誰邪?子方曰:東郭順子。文侯曰:然則夫子何故未嘗稱之?
  〔疏〕居在郭東,因以為氏,名順子,子方之師也。既是先生之師,何故不稱說之?
  子方曰:其為人也真,
  〔注〕無假也。
  〔疏〕所謂真道人也。
  人貌而天,
  〔注〕雖貌與人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