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非至知厚德之任與。覆墜而不反,火馳而不顧。雖相與為君臣,時也。易世而無以相賤。故曰:至人不留行焉。夫尊古而卑今,學者之流也。且以狶韋氏之流觀今之世,夫孰能不波。唯至人乃能遊於世而不僻,順人而不失已。彼教不學,承意不彼。
  遊者浮遊天地間,與世順處而不相牴牾之,謂人有能遊且得不遊乎?人而不能遊且得遊乎?言有能,有不能。下文見之流遁、決絕,不能遊者也,至人能遊者也。流遁之志,縱情肆欲流蕩忘反也。決絕之行,專決獨任不可諫止也。嘆此皆非至知厚德者之所任用。蓋知之至,則不流遁。德之厚,別無決絕。如此之人如臨覆墜而不知退步,如火勢延去而曾無回顧。人雖一時屈服為之臣,易世之後,不相統攝,無貴賤矣。既說不好底,又說箇好底。且如狶韋氏是古者好帝王,到今之世人亦隨波逐流,尊其所事,不復說狶韋氏矣。唯至人屈能遊於世,而不為偏僻,說異之行。然雖順人而不失其在己。彼之為教,吾固不學之,亦順承其意而不彼外之。如儒、墨之辯,任其自然如不與之分彼此也。
  目徹為明,耳徹為聰;鼻徹為顫,口徹為其,心徹為知,知徹為德。凡道不欲壅,壅則哽,哽而不止則跈,跈則衆害生。物之有知者恃息其不殷,非天之罪。天之穿之,日夜無降,人顧塞其實。
  顫,動也。徹,通也。耳目之通為聰明,鼻之通則觸氣。而頭為之顫動。哽,咽也。跈,踐也。足不良于行者如被人跈踐也。足三陰之脈,皆起於足指而循喉嚨邪?氣循經絡而行,故哽而不止則變為足病也。足病則衆害皆生,不特哽與跈矣。以喻道不欲塞,塞則其病如是也。殷盛也。又言物之有知者,恃其息之流通此身故也。其息之不盛者,非天使然。天之生人穿其孔竅,氣日夜運行無有止息。顧人自塞其竇耳。降,下也。人身中之息皆自下而升,若降而不升,則死矣。此借息以為心之喻。
  胞有重間音限,艮字無一點,心有天遊。室無空虛,則婦姑勃磎音奚;心無天遊,則六鑿相攘。大林丘山之善於人也,亦神者不勝。德溢乎名,名溢乎暴蓬入,謀稽乎誸當作詃,上聲知出乎爭,柴生乎守官句,事果乎衆宜。春雨日時,草木怒生,銚音挑鎒音蒿,又耨於是乎始脩,草木之到當作倒植者過半而不知其然。
  重閬,重門限也。胞中空虛,其通竅處,有如室之重閬也。胞則有重閬,心則有天遊,若室無空虛,則婦姑拍塞在眼前矣。蓋室有空虛之處,則婦姑可以寬處。心無天遊則六府相攘奪矣。蓋心有天然遊衍之處,則情欲不相鬥爭?又如人睹大林丘山而善之者,緣平日胸次窄隘精神不能勝之故也。若吾之精神足以勝之,何為善之哉?德本在內,因名聲而溢;名本不彩,因表暴而溢。溢者,如水之汎溢而出也。謀本無甚計較,因欲誘人而稽留愈深。柴,即《內天地篇》柴柵之義。官可屯守之處,竪柴柵以為衛。柴柵木不立生於官司之所,守事本無固,必因衆人之所宜,遂果決行之,皆失其自然者也。譬如春雨之時,草木自然怒生,而銚鎒之器始修之,反傷其生而逆其性矣。倒者,逆也。
  靜然可以補病,訾可以休老訾目病也,寧可以止遽。雖然,若是勞者之務也,非佚者之所未嘗過而問焉;聖人之所以駴音駭天下,神人未嘗過而問焉;君子所以駴國,賢人未嘗過而問焉。演門有親死者,以善毀爵為官師,其黨人毀而死者半。
  演門,黨名。官師,官長也。
  堯與許由天下,許由逃之;湯與務光,務光怒之;紀他聞之,帥弟子而踆於窾水,諸侯吊之。三年,申徒狄因以踣河。
  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與之言哉。
  南華真經循本卷之二十五竟
  南華真經循本卷之二十六
  廬陵竹峰羅勉道述門人彭祥點校
  雜篇寓言
  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巵言日出,和以天倪。
  寓言,假託言之。重言,鄭重言之。巵言,如巵酒相歡言之。十九、十七者,十中有九、有七也。日出者,日日出比言,不止十中有九有七也。
  寓言十九,籍外論之。親父不為其子媒。親父譽之,不若非其父者也。非吾罪也,人之罪也。與己同則應,不與己同則反。同於己為是之,異於己為非之。
  親父不為其子媒,不能薦進之也。親父不能自譽其子,必籍外人譽之。以見言出於己則人不信,必假託外人之言,則人始信。然為此假託者,非吾罪也,乃人之罪也。世人但喜同於己,而不喜異於己者,則吾之言必不見信,是以不容不假託言之。
  重言十七,所以己言也。是為耆艾,年先矣,而無經緯本末以期年耆者,是非先也。人而無以先人,無人道也。人而無人道,是之謂陳人。
  鄭重言之者,所以止人爭辯之言也,鄭重之言必出於老成之人。人所尊敬是為耆艾,然所謂耆艾者,非徒以年之先也。若是年雖先,而出言無經緯、本末,徒以耆頤之年為耆宿者,是未得為先輩也。人之所以先人者,以其能盡人之道也。若不能盡人之道,則徒有年壽,不過陳久無用之人耳。
  巵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