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怠故遁;卒之於惑,惑故愚;愚故道,道可載而與之俱也。
  此結上文三節而要其所歸。懼,則精神為之森爽,若有鬼祟然,故曰祟。怠,則心力疲竭,欲棄去之,故曰遁。惑,則知識昏迷,故曰愚。既愚則可以入道,可以入道則可與並載矣。因論樂而及道也。此一段文字便似張樂洞庭之野,無首無尾難以卒看,而細紬之自有條理。乃自孔子語太師樂來,莊子亦非盜襲陳言者,論樂之一,成其妙處,自然如此。
  孔子西遊於衛,顏淵問師金曰魯大師名金:以夫子之行為奚如?師金曰:惜乎。而夫子其窮哉。顏淵曰:何也?師金曰:夫芻狗之未陳也,盛以篋衍,巾以文繡,尸祝齋戒以將之。及其已陳也,行者踐其首脊,蘇者取而爨之而已。將復取而在盛以篋衍,巾以文繡,遊居寢臥其下,彼不得夢,必且數眯焉。
  眯,物入眼為病也。不特夢不成,且有妖怪見於目中。
  今而夫子亦取先王已陳芻狗,取弟子遊居寢臥其下。故伐樹於宋,削迹於衛,窮於商周,是非其夢邪?
  本言不得夢,卻急語言非其夢邪。猶論語本言其未得之也。患不得之,却急語言患得之。
  圍於陳蔡之間,七曰不火食,死生相與鄰,是非其眯邪?
  匡人以為陽虎圍之,便似妖怪眯目也。
  夫水行莫如用舟,而陸行莫如用車。以舟之可行於水也,而求推之於陸,則沒世不行尋常句。古今非水陸與?周魯非舟車與?今蘄行周於魯,是猶推舟於陸也。勞而無功,身必有殃。彼未知夫無方之傳,應物而不窮者也。
  惟無常法,故應時而不窮。
  且子獨不見夫桔槔者乎?引之則俯,舍之則仰。彼,人之所引,非引人也。故俯仰而不得罪於人。故夫三皇五帝之禮義法度,其猶租梨橘柚邪?其味相反而皆可於口。故禮義法度者,應時而變者也。今取猨狙而衣以周公之服,彼必齕齧挽裂,盡去而後慊快足也觀古今之異乎周公也。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醜人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美矉而不知矉之所以美。惜乎,而夫子其窮哉。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聞道,乃南之沛見老聃。
  老子,陳國相人。屬苦縣,與沛相近。
  老聃曰:子來乎?吾聞子北方之賢者也。子亦得道乎?孔子曰:未得也。老子曰:子惡乎求之哉?曰:吾求之於度數,五年而未得也。老子曰;子又惡乎求之哉?曰:吾求之於陰陽,十有二年而未得。老子曰:然,使道而可獻,則人莫不獻之於其君;使道而可進,則人莫不進之於其親;使道而可以告人,則人莫不告其兄弟;使道而可以與人,則人莫不與其子孫。然而不可者?中#2無主而不止,外無正而不行。由中出者,不受於外,聖人不出;由外入者,無主於中,聖人不隱。
  一則人自己身中無主宰,而不得其所止。一則外無人相與是正,而不知所以行。其有自能曉悟由中而出者,又無師承不肯受教於外。雖聖人不能使此道出於其人之外,其有因人指教由外而入者,又自暴棄無主於中。雖聖人不能以此道藏於其人之中,此道之所以不可求也。
  名,公器也,不可多取。仁義,先王之蘧廬也,止可以一宿而不可久處。覯而多責。
  若被人識破則多責怒。
  古之至人,假道於仁,託宿於義,以遊逍遙之墟,食於苟簡之田,立於不貸之圃。逍遙,無為也;苟簡,易養也;不貸,無出也。古者謂是采真之遊。以富為是者,不能讓祿;以顯為是者,不能讓名。親權者,不能與人柄,操之則慄,舍之則悲,而一無所鑒,以闚其所不休者,是天之戮民也。
  於至真之理一無所見,但窺其情慾之所不休者,此乃天之戮民。
  怨、恩、取、與、諫、教、生、殺八者,正之器也唯循大變無所湮者為能用之。故曰:正者,正也。其心以為不然者,天門弗開矣。
  大變,猶言大化,即天也。八者所以正天下之具,惟循天理自然。當怨而怨;當恩而恩;當取而取;當與而與;當諫而諫;當教而教;當殺而殺;當生而生。無所汨沒者,為能用之。故曰:正之為言正也。一有私意其間,則不得為正,世人之心以此理為不然,而必欲用其私意者,是於天理懵然無所見。如天門弗開矣。乃是因上闚字遂生此天門字。
  孔子見老聃而語仁義。老聃曰:夫播糠眯目,則天地四方易位矣;蚊虻噆子含切膚,則通昔夜也不寐矣。夫仁義憯然,乃憤吾心,亂莫大焉。吾子使天下無失其朴,吾子亦放風而動,總德而立矣。又奚傑然若負建鼓而求亡子者邪?
  揭亡義以示人,猶擊而求亡子。
  夫鵠不日浴而白,烏不日黔而黑。黑白之朴質也,不足以為辯;名譽之觀去聲,不足以為廣。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沬,不若相忘於江湖。
  孔子見老聃歸,三日不談。弟子問曰:夫子見老聃,亦將何規哉規,正也?孔子曰:吾乃今於是乎見龍。龍,合而成禮,散而成章,乘乎雲氣而養乎陰陽。予口張而不能嗋許劫切,合也。予又何規老聃哉?子貢曰:然則人固有尸居而龍見音現,雷聲而淵默,發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