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得无咎也。
《象》曰:君子夬夬,终无咎也。
王弼曰:頄,面颧也。谓上六矣。最处体上,故曰“頄”也。剥之六三,以应阳为善。夫刚长则君子道兴,阴盛则小人道长。然则处阴长而助阳则善,处刚长而助柔刚凶矣。而三独应上,助小人,是以凶也。君子处之,必能弃夫情累,决之不疑,故曰“夬夬”也。若不与阳为群,而独行殊志,应于小人,则受其困焉。遇雨若濡有愠,而终无所咎也。
九四:臀无肤,其行次且。
虞翻曰:二四已变,坎为臀。剥艮为肤,毁灭不见。故“臀无肤”。大壮震为行。坎为破,为曳。故“其行趑趄”也。
牵羊悔亡,闻言不信。
虞翻曰:兑为羊,二变巽为绳,剥艮手持绳,故“牵羊”。谓四之正,得位承五,故“悔亡”。震为言,坎为耳,震坎象不正,故“闻言不信”也。
《象》曰:其行次且,位不当也。闻言不信,聪不明也。
虞翻曰:坎耳离目,折入于兑故“聪不明”矣。
案:兑为羊,四五体兑故也。凡卦,初为足;二为腓;三为股;四为臀,当阴柔,今反刚阳,故曰“臀无肤”。九四震爻,震为足,足既不正,故“行趑趄”矣。
九五:苋陆夬夬,
荀爽曰:苋谓五,陆谓三。两爻决上,故曰“夬夬”也。苋者,叶柔而根坚且赤,以言阴在上六也。陆亦取叶柔根坚也。去阴远,故言“陆”。言差坚于苋。苋根小,陆根大。五体兑,柔居上,苋也。三体乾,刚在下,根深,故谓之“陆”也。
中行无咎。
虞翻曰:苋,说也。苋,读夫子苋尔而笑之苋。睦,和睦也。震为笑。言五得正位,兑为说,故“苋陆夬夬”。大壮震为行,五在上中,动而得正,故“中行无咎”。旧读言苋陆,字之误也。马君、荀氏皆从俗,言苋陆非也。
《象》曰:中行无咎,中未光也。
虞翻曰:在坎阴中,故“未光”也。
王弼曰:苋,草之柔脆者也。决之至易,故曰“夬夬”也。夬之为义,以刚决柔,以君子除小人也。而五处尊位,最比小人,躬自决者也。夫以至尊而敌于至贱,虽其克胜,未足多也。处中而行,足以免咎而已,未为光益也。
上六:无号,终有凶。
虞翻曰:应在于三,三动时体巽,巽为号令;四已变坎,之应历险,巽象不见,故“无号”。位极乘阳,故“终有凶矣”。
《象》曰:无号之凶,终不可长也。
虞翻曰:阴道消灭,故“不可长也”。
《序卦》曰:决必有遇,故受之以姤。姤者,遇也。
崔觐曰:“君子夬夬,独行遇雨”,故言“决必有遇”也。
(巽下乾上)。姤:姤,女壮,
虞翻曰:消卦也,与复旁通。巽,长女;女壮,伤也。阴伤阳,柔消刚,故“女壮”也。
勿用取女。
虞翻曰:阴息剥阳,以柔变刚,故“勿用娶女,不可与长”也。
《彖》曰:姤,遇也。柔遇刚也。勿用娶女,
郑玄曰:姤,遇也。一阴承五阳,一女当五男,苟相遇耳,非礼之正,故谓之“姤”。女壮如是,壮健以淫,故不可娶。妇人以婉娩为其德也。
不可与长也。
王肃曰:女不可娶,以其不正,不可与长久也。
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也。
荀爽曰:谓乾成于巽,而舍于离。坤出于离,与乾相遇,南方夏位,万物章明也。
《九家易》曰:谓阳起子,运行至四月,六爻成乾,巽位在巳,故言乾成于巽。既成,转舍于离,万物皆盛大。从离出,与乾相遇,故言天地遇也。
刚遇中正,天下大行也。
翟元曰:刚谓九五。遇中处正,教化大行于天下也。
姤之时义大矣哉。
陆绩曰:天地相遇,万物亦然,故其义大也。
《象》曰:天下有风,姤。
翟元曰:天下有风,风无不周布,故君以施令告化四方之民矣。
后以施命诰四方。
虞翻曰:后继体之君。姤阴在下,故称“后”。与泰称后同义也。乾为施,巽为命,为诰。复震二月,东方;姤五月,南方;巽八月,西方;复十一月,北方;皆总在初,故以诰四方也。孔子行夏之时,经用周家之月,夫子传《彖》、《象》以下,皆用夏家月。是故夏为十一月,姤为五月矣。
初六:系于金柅,贞吉。
虞翻曰:柅,谓二也。巽为绳。故“系柅”。乾为金,巽木入金,柅之象也。初四失正,易位乃吉,故“贞吉”矣。
有攸往,见凶。
《九家易》曰:丝系于柅,犹女系男,故以喻初宜系二也。若能专心顺二,则吉,故曰“贞吉”。今既为二所据,不可往应四,往则有凶故曰“有攸往,见凶”也。
羸豕孚蹄遯。
虞翻曰:以阴消阳。往谓成坤。遯,子弑父;否,臣弑君。夬时三动,离为见。故“有攸往,见凶”矣。三夬之四。在夬,动而体坎,坎为豕,为孚,巽绳操之,故称“羸”也。巽为舞,为进退,操而舞,故“羸豕孚蹄遯。”以喻姤女望于五阳,如豕蹢躅也。
宋衷曰:羸,大索,所以系豕者也。巽为股,又为进退。股而进退,则蹄遯也。初应于四,为二所据,不得从应,故不安矣。体巽为风,动摇之貌也。
《象》曰:系于金柅,柔道牵也。
虞翻


曰:阴道柔,巽为绳,牵于二也。
九二:包有鱼,无咎,不利宾。
虞翻曰:巽为白茅,在中称包。《诗》云:白茅包之。鱼谓初阴,巽为鱼;二虽失位,阴阳相承。故“包有鱼,无咎”。宾谓四。乾尊称宾。二据四应,故“不利宾”。或以包为庖厨也。
《象》曰:包有鱼,义不及宾也。
王弼曰:初阴而穷下,故称鱼也。不正之阴,处遇之始,不能逆近者也。初自乐来,应已之厨,非为犯应,故“无咎”也。擅人之物,以为已惠,义所不为,故“不及宾”。
九三:臀无肤,其行次且,厉,无大咎。
虞翻曰:夬时动之坎,为臀。艮为肤。二折艮体,故“臀无肤”。复震为行,其象不正,故“其行趑趄”。三得正位,虽则危厉,故“无大咎”矣。
案:巽为股,三居上,臀也。爻非柔,无肤,行趑趄也。
《象》曰:其行次且,行未牵也。
虞翻曰:在夬失位,故牵羊。在姤得正,故“未牵也”。
九四:包无鱼,起凶。
王弼曰:二有其鱼,四故失之也。无民而动,失应而作,是以凶矣。
《象》曰:无鱼之凶,远民也。
崔觐曰:虽与初应,而失其位。二有其鱼,而宾不及。若起于竞,涉远行难,终不遂心。故曰“无鱼之凶,远民也”。谓初六矣。
九五:以杞苞瓜,含章,
虞翻曰:杞,杞柳,木名也。巽为杞、为苞。乾圆称瓜。故“以杞包瓜”矣。含章,谓五也。五欲使初四易位,以阴含阳,已得乘之,故曰“含章”。初之四,体兑口,故称“含”也。
干宝曰:初二体巽,为草木。二又为田,田中之果,柔而蔓者,瓜之象也。
有陨自天。
虞翻曰:陨,落也。乾为天,谓四陨之初,初上承五,故“有陨自天”矣。
《象》曰:九五含章,中正也。有陨自天,志不舍命也。
虞翻曰:巽为命也。欲初之四承已,故“不舍命”矣。
上九:姤其角,吝,无咎。
虞翻曰:乾为首,位在首上,故称“角”。动而得正,故“无咎”。
《象》曰:姤其角,上穷吝也。
王弼曰:进之于极,无所复遇,遇角而已,故曰“姤其角”也。进而无遇,独恨而已,不与物牵,故曰“上穷吝也。”
《序卦》曰:物相遇而后聚,故受之以萃。萃者,聚也。
崔觐曰:天地相遇,品物咸章,故言物相遇而后聚。
(坤下兑上)。萃:亨,王假有庙。
虞翻曰:观上之四也。观乾为王。假至也。艮为庙,体观享祀,故通。上之四,故“假有庙,致孝享”矣。
利见大人,亨,利贞。
虞翻曰:大人谓五。三四失位,利之正。变成离,离为见。故“利见大人,亨,利贞”。聚以正也。
用大牲吉。利有攸往。
虞翻曰:坤为牛,故曰“大牲”,四之三,折坤得正,故“用大牲吉”。三往之四,故“利有攸往,顺天命也”。
郑玄曰:萃,聚也。坤为顺。兑为悦。臣下以顺道承事其君,悦德居上待之。上下相应,有事而和通,故曰“萃,亨”也。假,至也。互有艮巽,巽为木,艮为阙。木在阙上,宫室之象也。四本震爻,震为长子。五本坎爻,坎为隐伏。居尊而隐伏,鬼神之象。长子入阙升堂,祭祖祢之礼也。故曰“王假有庙”。二本离爻也。离为目,居正应五,故“利见大人”矣。大牲,牛也。言大人有嘉会时可干事,必杀牛而盟,既盟则可以往,故曰“利往”。
案:坤为牛,巽木下克坤土,杀牛之象也。
《彖》曰:萃,聚也,顺以说,刚中而应,故聚也。
荀爽曰:谓五以刚居中,群阴顺悦而从之,故能聚众也。
王假有庙,
陆绩曰:王,五。庙,上也。王者聚百物以祭其先,诸侯助祭于庙中。假,大也。言五亲奉上矣。
致孝享也。
虞翻曰:享,享祀也。五至初,有观象,谓享坤牛,故“致孝享”矣。
利见大人亨,聚以正也。
虞翻曰:坤为聚,坤三之四,故“聚以正”也。
利贞。
《九家易》曰:五以正聚阳,故曰“利贞”。
用大牲吉。利有攸往,顺天命也。
虞翻曰:坤为顺,巽为命,三往之四,故“顺天命也”。
观其所聚,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虞翻曰:三四易位成离坎。坎月离日,日以见天,月以见地,故“天地之情可见矣”。与大壮、咸、恒同义也。
《象》曰:泽上于地,萃。
荀爽曰:泽者卑下,流潦归之,万物生焉,故谓之萃也。
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
虞翻曰:君子谓五。除,修,戎,兵也,《诗》曰:修尔车马,弓矢戎兵。阳在三四为修。坤为器。三四之正,离为戎兵、甲胄、飞矢。坎为弓弧,巽为绳。艮为石,谓穀甲胄,锻厉矛矢。故“除戎器”也。坎为寇,坤为乱,故“戒不虞”也。
初六:有孚不终,乃乱乃萃。
虞翻曰:孚,谓五也。初四易位,五坎中,故“有孚”失正当变,坤为终,故“不终”。萃。聚也。坤为乱为聚,故“乃乱乃萃”。失位不变,则相聚为乱。故《象》曰:“其志乱”也。
若号,一握为笑,勿恤,往无咎。
虞翻曰:巽为号,艮为手,初称一,故“一握”。初动成震,震


为“笑”。四动成坎,坎为“恤”。故“若号一握为笑,勿恤”。初之四得正,故“往无咎”矣。
《象》曰:乃乱乃萃,其志乱也。
虞翻曰:坎为志,初之四,其“志乱也”。
六二:引吉,无咎。
虞翻曰:应巽为绳,艮为手,故“引吉”。得正应五,故“无咎”。利引四之初,使避已,已得之五也。
孚乃利用禴。
虞翻曰:孚谓五。禴,夏祭也。体观象,故“利用禴”。四之三,故“用大牲”。离为夏,故“禴祭”,《诗》曰:禴祠烝尝,是其义。
《象》曰:引吉无咎,中未变也。
虞翻曰:二得正,故不变也。
王弼曰:居萃之时,体柔当位。处坤之中,已独履正。与众相殊,异操而聚。民之多僻,独正者危。未能变体,以远于害,故必待五引,然后“乃吉”而“无咎”。禴,殷春祭名,四时之祭省者也。居聚之时,处于中正,而行以忠信,可以省薄于鬼神矣。
六三:萃如嗟如,无攸利,往无咎,小吝。
虞翻曰:坤为萃,故“萃如”。巽为号,故“嗟如”。失正,故“无攸利”。动得位故“往无咎,小吝”。谓往之四。
《象》曰:往无咎,上巽也。
虞翻曰:动之四,故“上巽”。
九四:大吉无咎。《象》曰:大吉无咎,位不当也。
虞翻曰:以阳居阴,故“位不当”。动而得正,承五应初,故“大吉”而“无咎”矣。
九五:萃有位,无咎,匪孚。元永贞,悔亡。
虞翻曰:得位居中,故“有位无咎”。匪孚,谓四也。四变之正,则五体皆正,故“元永贞”与比彖同义。四动之初,故“悔亡”。
《象》曰:萃有位,志未光也。
虞翻曰:阳在坎中,故“志未光“。与屯五同义。
上六:赍资涕洟,无咎。
虞翻曰:赍,持。资,赙也。货财丧称赙。自目曰“涕”,自鼻称“洟”。坤为财,巽为进,故“赍资”也。三之四,体离坎。艮为鼻,涕泪流鼻目,故“涕洟”。得位应三,故“无咎”。上体大过,死象,故有“赍资滋洟”之哀。
《象》曰:赍资涕洟,未安上也。
虞翻曰:乘刚远应,故“未安上也”。
荀爽曰:此本否卦。上九阳爻,见灭迁移,以喻夏桀殷纣。以上六阴爻代之,若夏之后封东娄公于杞,殷之后封微子于宋,去其骨肉,臣服异姓,受人封土,未安居位,故曰“赍资涕洟,未安上也”。
《序卦》曰:聚而上者谓之升,故受之以升也。
崔觐曰:用大牲而致孝享,故顺天子而程式为王矣,故言“聚而上者谓之升”也。
(巽下坤上)。升:
郑玄曰:升,上也。坤地巽木,木生地中,日长而上,犹圣人在诸侯之中,明德日益高大也,故谓之“升”。升,进益之象矣。
元亨。
虞翻曰:临初之三,又有临象;刚中而应,故“元亨”也。
用见大人,勿恤。
虞翻曰:谓二当之五,为大人,离为见,坎为恤,二之五得正,故“用见大人勿恤,有庆也”。
南征吉。
虞翻曰:离,南方卦,二之五成离,故“南征吉,志行也”。
《彖》曰:柔以时升,
虞翻曰:柔谓五,坤也。升谓二。坤邑无君二当升五虚,震兑为春秋;二升,坎离为冬夏。四时象正,故“柔以时升”也。
巽而顺,刚中而应,是以大亨。
荀爽曰:谓二以刚居中,而来应五,故能“大亨”。上居尊位也。
用见大人勿恤,有庆也。
荀爽曰:大人,天子,谓升居五。见为大人,群阴有主,无所复忧,而有庆也。
南征吉,志行也。
虞翻曰:二之五,坎为志。震为行。
《象》曰:地中生木,升。
荀爽曰:地谓坤。木谓巽。地中生木,以微至著,升之象也。
君子以慎德,积小以成高大。
虞翻曰:君子谓三。小谓阳息复时。复小,为德之本。至二成临。临者,大也。临初之三,巽为高。二之五,艮为慎。坤为积,故“慎德积小成高大”。
初六:允升,大吉。
荀爽曰:谓一体相随,允然俱升。初欲与巽一体,升居坤上,位尊得正,故“大吉”也。
《象》曰:允升大吉,上合志也。
《九家易》曰:谓初失正,乃与二阳允然合志,俱升五位,上合志也。
九二:孚乃利用禴,无咎。
虞翻曰:禴,夏祭也。孚谓二,之五成坎,为孚;离为夏,故“乃利用禴无咎”矣。
《象》曰:九二之孚,有喜也。
虞翻曰:升五得位,故“有喜”。
干宝曰:刚中而应,故“孚”也。又言“乃利用禴”于春时也。非时而祭曰“禴”。然则文王从俭以恤民,四时之祭,皆以禴礼。神享德与,信不求备也。故既济九五曰: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实受其福。九五坎,坎为豕。然则禴祭以豕而已,不奢盈于礼,故曰“有喜”矣。
九三:升虚邑。
荀爽曰:坤称邑也。五虚无君,利二上居之,故曰“升虚邑,无所疑也”。
《象》曰:升虚邑,无所疑也。
虞翻曰:坎为疑,上得中,故“无所疑也”。
六四:王用享于岐山,吉,无咎。
荀爽曰:此本升卦也。巽升坤上,据三成艮。巽为歧,艮为山。王,谓五也。通有两体,位正


众服,故“吉”也。四能与众阴退避当升者,故“无咎”也。
《象》曰:王用享于岐山,顺事也。
崔觐曰:为顺之初,在升当位。近比于五,乘刚于三。宜以进德,可修守。此象太王为狄所逼,徒居岐山之下,一年成邑,二年成都,三年五倍其初,通而王矣,故曰“王用享于歧山”。以其用通,避于狄难,顺于时事,故“吉无咎”。
六五:贞吉,升阶。
虞翻曰:二之五,故“贞吉”。巽为高,坤为土,震升高,故“升阶”也。
《象》曰:贞吉升阶,大得志也。
荀爽曰:阴正居中,为阳作阶,使升居五,已下降二,与阳相应,故“吉而得志”。
上六:冥升,利于不息之贞。
荀爽曰:坤性暗昧,今升在上,故曰“冥升”也。阴用事,为消。阳用事,为息,阴正在上,阳道不息,阴之所利,故曰“利于不息之贞”。
《象》曰:冥升在上,消不富也。
荀爽曰:阴升失实,故“消不富也”。
《序卦》曰: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
崔觐曰:冥升在上,以消不富,则穷,故言“升而不已必困”也。
(坎下兑上)。困:亨,
郑玄曰:坎为月。互体离,离为日。兑为暗昧,日所入也。今上掩日月之明,犹君子处乱代,为小人所不容故谓之“困”也。君子虽困,居险能悦,是以通而无咎也。
虞翻曰:否二之上,乾坤交,故通也。
贞大人吉,无咎。
虞翻曰,贞大人吉,谓五也。在困无应,宜静则“无咎”。故“贞大人吉,无咎”。
有言不信。
虞翻曰:震为言,折入兑,故“有言不信,尚口乃穷”。
《彖》曰:困,刚弇也。
荀爽曰:谓二五为阴所弇也。
险以说,
荀爽曰:此本否卦。阳降为“险”,阴升为“说”也。
困而不失其所亨,其唯君子乎?
荀爽曰:谓二虽弇阴陷险,犹不失中,与正阴合,故通也。喻君子虽陷险中,不失中和之行也。
贞大人吉,以刚中也。
荀爽曰:谓五虽弇于阴,近无所据,远无所应,体刚得中,正居五位,则“吉无咎”也。
有言不信,尚口乃穷也。
虞翻曰:兑为口,上变口灭,故“尚口乃穷”。
荀爽曰:阴从二升上六,成兑。为有言。失中,为不信。动而乘阳,故曰“尚口乃穷也”。
《象》曰:泽无水,困。
王弼曰:泽无水,则水在泽下也。水在泽下,困之象也。处困而屈其志者,小人也。君子固穷,道可忘乎?
君子以致命遂志。
虞翻曰:君子谓三,伏阳也。否坤为致,巽为命,坎为志,三入阴中,故“致命遂志”也。
初六:臀困于株木。
《九家易》曰:臀谓四。株木,三也。三体为木。泽中无水,兑金伤木,故枯为株也。初者四应,欲进之四,四困于三,故曰“臀困于株木”。
干宝曰:兑为孔坎,坎为隐伏。隐伏在下,而漏孔穴,臀之象也。
入于幽谷,三岁不觌。
《九家易》曰:幽谷,二也。此本否卦。谓阳来入坎,与初同体,故曰“入幽谷”。三者阳数。谓阳陷险中,为阴所弇,终不得见。故曰“三岁不觌”也。
《象》曰:入于幽谷,幽不明也。
荀爽曰:为阴所弇,故“不明”。
九二:困于酒食,朱绂方来,
案:二本阴位,中馈之职。坎为酒食,上为宗庙,今二阴升上,则酒食入庙。故“困于酒食”也。上九降二,故朱绂方来。朱绂,宗庙之服。乾为大赤,朱绂之象也。
利用享祀,征凶。无咎。
荀爽曰:二升在庙,五亲奉之,故“利用享祀”。阴动而上,失中乘阳;阳下而陷,为阴所弇,故曰“征凶”。阳降来二,虽位不正,得中有实;阴虽去中,上得居正,而皆免咎,故曰“无咎”也。
《象》曰:困于酒食,中有庆也。
翟元曰:阳从上来,居中得位,富有二阴,故“中有庆也”。
六三:困于石,据于蒺藜,
虞翻曰:二变正时,三在艮山下,故“困于石”。蒺藜,木名。坎为蒺藜。二变艮手,据坎。故“据蒺藜者”也。
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
虞翻曰:巽为入。二动艮为宫,兑为妻,谓上无应也。三在阴下,离象毁坏,隐在坤中,死其将至,故“不见其妻,凶”也。
《象》曰:据于蒺藜,乘刚也。
案:三居坎上,坎为藂棘而木多心,蒺藜之象。
入于其宫,不见其妻,不祥也。
《九家易》曰:此本否卦,二四同功为艮。艮为门阙,宫之象也。六三居困,而位不正,上困于民,内无仁恩,亲戚叛逆,诛将加身。入宫无妻,非常之困,故曰“不祥也”。
九四:来荼荼,困于金车,吝,有终。
虞翻曰:来欲之初。荼荼,舒迟也。见险,故“来荼荼”。否乾为金,乾为舆。之应历险,故困于金,车易位得正,故“吝,有终”矣。
《象》曰:来荼荼,志在下也。
王弼曰:下谓初。
虽不当位,有与也。
崔觐曰:位虽不当,故“吝”也。有与于援,故“有终”也。
九五:劓刖,困于赤绂,
虞翻曰:割鼻曰劓。断足曰刖。四动时震为足,艮为鼻。离为兵,兑为刑。故“劓刖”也。赤绂谓二。否乾为朱,故


“赤”。坤为绂,二未变应五,故“困于赤绂”也。
乃徐有说,
虞翻曰:兑为说,坤为徐,二动应已,故“乃徐有说”也。
利用祭祀。
崔觐曰:劓刖,刑之小者也。于困之时,不崇柔德,以刚遇刚,虽行其小刑,而失其大柄,故言“劓刖”也。赤绂,天子祭服之饰。所以称困者,被夺其政,唯得祭祀。若《春秋传》曰:政由甯氏,祭则寡人。故曰“困于赤绂”。居中以直,在困思通。初虽踅穷,终则必喜,故曰“乃徐有说”。所以险而能说,穷而能通者,在困于赤绂乎!故曰“利用祭祀”也。
案:五应在二,二互体离。离为文明,赤绂之象也。
《象》曰:劓刖,志未得也。
陆绩曰:无据无应,故“志未得”也。二言朱绂,此言赤绂。二言享祀,此言祭祀。传互言耳,无他义也。谓二困五,三困四,五初困上,斯乃迭困之义。
乃徐有说,以中直也。
崔觐曰:以其居中,当位,故“有悦”。
利用祭祀,受福也。
荀爽曰:谓五爻合同,据国当位,而主祭祀,故“受福也”。
上六:困于葛藟,于臲兀,
虞翻曰:巽为草莽,称葛藟,谓三也。兑为刑人。故“困于葛藟,于臲兀”也。
曰动悔有悔,征吉。
虞翻曰:乘阳,故“动悔”。变而失正,故“有悔”。三已变正,已得应之,故“征吉”也。
《象》曰:困于葛藟,未当也。
虞翻曰:谓三未变,当位应上故也。
动悔有悔,吉行也。
虞翻曰:行谓三,变乃得当位之应,故“吉行”者也。
卷十
《序卦》曰:困乎上必反下,故受之以井。
崔觐曰:困极于劓刖,则反下以求安,故言“困乎上必反下”也。
(巽下坎上)。井:
郑玄曰:坎,水也。巽,木,桔槔也。互体离兑,离外坚中,虚瓶也,兑为暗泽,泉口也。言桔槔引瓶,下入泉口,汲水而出,井之象也。井以汲人,水无空竭,犹人君以政教养天下,惠泽无穷也。
改邑不改井,
虞翻曰:泰初之五也。坤为邑,乾初之五折坤。故“改邑”。初为旧井,四应甃之,故“不改井”。
无丧无得,往来井井。
虞翻曰:无丧,泰初之五。坤象毁坏,故“无丧”。五来之初,失位无应,故“无得”。坎为通,故“往来井井”。往谓之五,来谓之初也。
汔至,亦未繘井,
虞翻曰:巽绳,为繘,汔,几也。谓二也。几至初改,未繘井,未有功也。
羸其瓶,凶。
虞翻曰:羸钩罗也。艮为手,巽为繘,离为瓶,手繘折其中,故“赢其瓶”。体兑毁缺,瓶缺漏,故“凶”矣。
干宝曰:水,殷德也。木,周德也,夫井,德之地也。所以养民性命而清洁之主者也。自震化行,至于五世,改殷纣比屋之乱俗,而不易成汤昭假之法度也。故曰“改邑不改井”。二代之制,各因时宜,损益虽异,括囊则同,故曰“无丧无得,往来井井”也。当殷之末,井道之穷,故曰“汔至”。周德虽兴,未及革正,故曰“亦未繘井”。井泥为秽,百姓无聊,比者之间,交受涂炭,故曰“羸其瓶,凶”矣。
《彖》曰:巽乎水而上水,井。
荀爽曰:巽乎水,谓阴下为巽也。而上水,谓阳上为坎也。木入水出,井之象也。
井养而不穷也。
虞翻曰:兑口饮水,坎为通,往来井井,故“养不穷也”。
改邑不改井,乃以刚中也。
荀爽曰:刚得中,故为“改邑”。柔不得中,故为“不改井”也。
无丧无得。
荀爽曰:阴来居初,有实,为“无丧”。失中,为“无得”也。
往来井井,
荀爽曰:此本泰卦。阳往居五,得坎为井;阴来在下,亦为井,故“往来井井”也。
汔至亦未繘,
荀爽曰:汔至者,阴来居初下。至汔,竟也。繘者,所以出水通井道也。今乃在初,未得应五,故“未繘”也。繘得,绠汲之具也。
未有功也。
虞翻曰:谓二未变应五,故“未有功也”。
羸其瓶,是以凶也。
荀爽曰:井,谓二。瓶,谓初。初欲应五,今为二所拘羸,故“凶”也。
孔颖达曰:计覆一瓶之水,何足言凶?但此喻人德行不恒,不能善始令终,故就人言之凶也。
《象》曰:木上有水,井。
王弼曰:木上有水,上水之象也。水以养而不穷也。
君子以劳民劝相。
虞翻曰:君子谓泰乾也。坤为民;初上成坎,为劝,故“劳民劝相”。相,相助也。谓以阳助坤矣。
初六:井泥不食,旧井无禽。
干宝曰:在井之下体,本土爻,故曰“泥”也。井而为泥,则不可食,故曰“不食”。此托纣之秽政不可以养民也。旧井,谓殷之未丧师也。亦皆清洁,无水禽之秽,又是况泥土乎!故“旧井无禽”矣。
《象》曰:井泥不食,下也。旧井无禽,时舍也。
虞翻曰:食,用也。初下称泥。巽为木果,无噬嗑食象。下而多泥,故“不食”也。乾为旧,位在阴下,故“旧井无禽,时舍也”。谓时舍于初,非其位也。与乾二同义。
崔觐曰:处井之下,无应于上。则是所用之井不汲,以其其多涂久废之井,不获以其时舍。故曰“井泥不食,旧井无禽”。


禽,古擒字,禽,犹获也。
九二:井谷射鲋,瓮敝漏。
虞翻曰:巽为谷,为鲋。小鲜也。离为瓮。瓮瓶毁缺,羸其瓶凶,故“瓮敝漏”也。
《象》曰:井谷射鲋,无与也。
崔觐曰:唯得于鲋,无与于人也。井之为道,上汲者也。今与五非应,与初比,则是若谷水不注,唯及于鱼,故曰“井谷射鲋”也。瓮敝漏者,取其水下注,不汲之义也。
案:鱼,阴虫也。初处井下体,又阴爻,鱼之象也。
九三:井渫不食,为我心恻。
荀爽曰:渫去秽浊,清洁之意也,三者得正,故曰“井渫”。不得据阴,喻不得用,故曰“不食”。道既不行,故“我心恻”。
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
荀爽曰:谓五可用汲三,则王道明而天下并受其福。
《象》曰:井渫不食,行恻也。求王明,受福也。
干宝曰:此托殷之公侯。时有贤者,独守成汤之法度,而不见任,谓微箕之伦也。故曰“井渫不食,为我心恻”。恻,伤掉也。民乃外附,故曰“可用汲”。周德来被,故曰“王明”。王得其民,民得其王,故曰“求王明,受福也”。
六四:井甃,无咎。
荀爽曰:坎性下降,嫌于从三。能自修正,以甃辅五。故“无咎”也。
《象》曰:井甃无咎,修井也。
虞翻曰:修,治也。以瓦甓垒井称甃。坤为上。初之五成篱,离火烧土,为瓦治象。故曰“井甃无咎,修井也”。
九五:井冽,寒泉食。
虞翻曰:泉自下出称井。周七月,夏之五月,阴气在下。二已变坎,十一月为寒泉。初二已变,体噬嗑食。故“冽寒泉食”矣。
《象》曰:寒泉之食,中正也。
崔觐曰:冽,清洁也。居中得正,而比于上。则是井渫水清,既寒且洁,汲上可食于人者也。
上六:井收勿幕,有孚元吉。
虞翻曰:幕,盖也。收,谓以辘轳收繘也。坎为车,应巽绳,为繘。故“井收勿幕”。有孚谓五坎。坎为孚,故“元吉”也。
《象》曰:元吉在上,大成也。
虞翻曰:谓初二已变,成既济定,故“大成也”。
干宝曰:处井上位,在瓶之水也,故曰“井收幕覆”也。井以养生。政以养德。无覆水泉而不惠民。无蕴典礼而不兴教。故曰“井收网幕”。网幕,则教信于民。民服教,则大化成也。
《序卦》曰:井道不可不革也,故受之以革。
韩康伯曰:井久则浊秽,宜革易其故也。
(离下兑上)。革:
郑玄曰:革,改也。水火相息而更用事,犹王者受命,改正朔,易服色,故谓之革也。
已日乃孚,元亨利贞,悔亡。
虞翻曰:遁上之初,与蒙旁通。悔亡,谓四也。四失正,动得位,故“悔亡”。离为日,孚谓坎。四动体离,五在坎中,故“已日乃孚”。以成既济,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故“元亨利贞,悔亡”矣。与《乾?彖》同义也。
《彖》曰:革,水火相息,
虞翻曰:息,长也。离为火,兑为水。《系》曰:润之以风雨。风,巽。雨。兑也。四革之正,坎见,故独于此称水也。
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
虞翻曰:二女,离兑。体同人象。蒙艮为居,故“二女同居”。四变体两坎象,二女有志。离火志上,兑水志下。故“其志不相得”。坎为志也。
已曰乃孚,革而信之。
干宝曰:天命已至之日也。乃孚,大信著也。武王陈兵孟津之上,诸侯不期而会者八百国,皆曰纣可伐矣。武王曰:尔未知天命,未可也。还归。二年,纣杀比干,囚箕子,尔乃伐之。所谓“已日乃孚,革而信”也。
文明以说,大亨以正,革而当,其悔乃亡。
虞翻曰:文明谓离。说,兑也。大亨谓乾。四动成既济定,故“大亨以正,革而当位,故悔乃亡”也。
天地革而四时成。
虞翻曰:谓五位成。乾为天。蒙坤为地,震春。兑秋。四之正,坎冬离夏,则四时具坤,革而成乾,故“天地革而四时成”也。
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虞翻曰:汤武谓乾,乾为圣人。天谓五,人谓三。四动,顺五应三,故“顺天应人”。巽为命也。
革之时大矣哉。
干宝曰:革天地,成四时;诛二叔,除民害;天下定,武功成,故“大矣哉”也。
《象》曰:泽中有火,革。
崔觐曰:火就燥,泽资湿,二物不相得,终宜易之,故曰“泽中有火,革”也。
君子以治历明时。
虞翻曰:君子,遁乾也。历象谓日月星辰也。离为明,坎为月。离为日,蒙艮为星。四动成坎离,日月得正,天地革而四时成。故“君子以治历明时”也。
初九:巩用黄牛之革。
干宝曰:巩,固也。离为牝牛。离爻本坤,黄牛之象也。在革之初,而无应据,未可以动,故曰“巩用黄牛之革”。此喻文王虽有圣德,天下归周,三分有二,而服事殷,其义也。
《象》曰:巩用黄牛,不可以有为也。
虞翻曰:得位无应,动而必凶,故“不可以有为也”。
六二:已日乃革之,征吉,无咎。
荀爽曰:日以喻君也。谓五已居位为君。二乃革意去三应五。故曰“已日乃革之”。上行应五,去卑事尊,故曰“征吉


,无咎也”。
《象》曰:已日革之,行有嘉也。
崔觐曰:得位以正,居中有应。则是汤武行善,桀纣行恶,各终其日,然后革之,故曰“已日乃革之,行此有嘉”。
虞翻曰:嘉谓五,乾为嘉。四动承五,故“行有嘉”矣。
九三,征凶,贞厉。
荀爽曰:三应于上,欲往应之,为阴所乘故曰“征凶”。若正居三,而据二阴,则五来危之,故曰“贞厉”也。
革言三就,有孚。
翟元曰:言三就上,二阳乾得共有信,据于二阴,故曰“革言三就,有孚”。于二矣。
《象》曰:革言三就,又何之矣。
崔觐曰:虽得位以正,而未可顿革,故以言就之。夫安者有其危也。故受命之君,虽诛元恶,未改其命者。以即行改命,习俗不安,故曰“征凶”。犹以正自危,故曰“贞厉”。是以武王克纣,不即行周命,乃反商政,一就也。释箕子囚,封比干墓,式商容闾,二就也。散鹿台之财,发巨桥之粟,大赉于四海,三就也。故曰“革言三就”。
虞翻曰:四动成既济定,故“又何之矣”。
九四:悔亡,有孚,改命吉。
虞翻曰:革而当,其悔乃亡。孕谓五也。巽为命。四动五坎改巽,故“改命吉”。四乾为君,进退无恒,在离焚弃,体大过死,传以比桀纣。汤武革命,顺天应人,故“改命吉”也。
《象》曰:改命之吉,信志也。
虞翻曰:四动成坎,故“信志也”。
干宝曰:爻入上象,喻纣之郊也。以逆取而四海顺之。动凶器而前歌后舞。故曰“悔亡”也。中流而白鱼入舟,天命信矣,故曰“有孚”。甲子夜陈,雨甚,至水德宾服之祥也。故曰“改命之吉,信志也”。
九五:大人虎变,未占有孚。
虞翻曰:乾为大人,谓五也。蒙坤为虎变。传论汤武以坤臣为君占,视也。离为占。四未之正,五未在坎,故“未占有孚”也。
马融曰:大人虎变,虎变威德折冲万里,望风而信。以喻舜干羽,而有苗自服;周公修文德,越裳献雉,故曰“未占有孚”矣。
《象》曰:大人虎变,其文柄也。
宋衷曰:阳称大,五以阳居中,故曰“大人”。兑为白虎,九者变爻,故曰“大人虎变,其文炳也”。
虞翻曰:乾为大明,四动成离,故“其文炳也”。
上六:君子豹变,
虞翻曰:蒙艮为君子,为豹。从乾而更。故“君子豹变”也。
小人革面,征凶。居贞吉。
虞翻曰:阴称小人也。面谓四。革为离,以顺承五。故“小人革面”。乘阳失正,故“征凶”。得位,故“居贞吉”。蒙艮为居也。
《象》曰:君子豹变,其文蔚也。
陆绩曰:兑之阳爻称虎,阴爻称豹。豹,虎类而小者也。君子小于大人。故曰“豹变其文蔚也”。
虞翻曰:蔚,蔇也。兑小。故“其文蔚也”。
小人革面,顺以从君也。
虞翻曰:乾,君,谓五也。四变顺五,故“顺以从君也”。干宝曰:君子、大贤,次圣之人。谓若太公周召之徒也。豹,虎之属。蔚,炳之次也。君圣臣贤,殷之顽民,皆改志从化,故曰“小人革面”。天下既定,必倒载干戈,包之以虎皮。将卒之士,使为诸侯,故曰“征凶,居贞吉”。得正有应,君子之象也。
案:兑为口,乾为首,今口在首上,面之象也。乾为大人,虎变也。兑为小人,革面也。
《序卦》曰: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
韩康伯曰:革,去故。鼎,取新以去故,则宜制器立法以治新也。鼎,所和齐物生成新之器也。故取象焉。
(巽下离上)。鼎:
郑玄曰:鼎,象也。卦有木火之用。互体乾兑。乾为金,兑为泽,泽钟金而含水,爨以木火,鼎烹熟物之象。鼎烹熟以养人,犹圣君兴仁义之道以教天下也,故谓之鼎矣。
元吉,亨。
虞翻曰:大壮上之初,一屯旁通。天地交,柔进上行,得中应乾五刚,故“元吉,亨”也。
《彖》曰:鼎,象也。以木巽火,亨饪也。
荀爽曰:震人离下,中有乾象。木火在外,金在其内,鼎镬亨饪之象也。
虞翻曰:六十四卦,皆观象系辞,而独于鼎言“象”,何也?象事知器,故独言象也。
《九家易》曰:鼎言象者,卦也,木火互有乾兑。乾金兑泽。泽者,水也。爨以木火,是鼎镬享饪之象。亦明三公之位,上则调和阴阳,下而抚毓百姓,鼎能熟物养人,故云“象也”。牛鼎受一斛,天子饰以黄金,诸侯白金。三足,以象三台,足上皆作鼻目为饰也。羊鼎五斗,天子饰以黄金,诸侯白金,大夫以铜。豕鼎三斗,天子饰以黄金,诸侯白金,大夫铜,士铁。三鼎形同,亨饪煮肉,上离阴爻为肉也。
圣人亨以享上帝,而大亨以养圣贤。
虞翻曰:圣人谓乾。初四易位,体大畜。震为帝,在乾天上,故曰“上帝”体颐象,三动噬嗑食,故“以享上帝”也。大享谓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贤之能者,称圣人矣。
巽而耳目聪明,
虞翻曰:谓三也。三在巽上,动成坎离,有两坎两离象,乃称“聪明”。日月相推而明生焉,故“巽而耳目聪明”。眇而视,不足以有明。闻言不信,聪不明。皆有一离一坎象故也。
柔进而


上行,得中而应乎刚,是以元亨。
虞翻曰:柔谓五得上中,应乾五刚。巽为进。震为行。非谓应二刚,与睽五同义也。
《象》曰:木上有火,鼎。
荀爽曰:木火相因,金在其间。调和五味,所以养人。鼎之象也。
君子以正位凝命。
虞翻曰:君子谓三也。鼎五爻失正,独三得位,故以正位凝成也。体姤,谓阴始凝,初巽为命,故“君子以正位凝命”也。
初六:鼎颠趾,
虞翻曰:趾,足也。应在四。大壮震为足,折入大过。大过,颠也。故“鼎颠趾”也。
利出否。得妾以其子,无咎。
虞翻曰:初阴在下,故“否”。利出之四,故曰“利出”。兑为妾,四变得正成震。震为长子,继世守宗庙,而为祭主。故“得妾以其子,无咎”矣。
《象》曰:鼎颠趾,未悖也。
荀爽曰:以阴承阳,故“未悖也”。
利出否,以从贵也。
虞翻曰:出初之四,承乾五,故“以从贵也”。
九二:鼎有实,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
虞翻曰:二为实,故鼎有实也。坤为我,谓四也。二据四妇,故相与为仇。谓三变时四体坎,坎为疾,故“我仇有疾”。四之二历险,二动得正,故“不我能即,吉”。
《象》曰:鼎有实,慎所之也。
虞翻曰:二变之正,艮为慎。
我仇有疾,终无尤也。
虞翻曰:不我能即吉,故“终无无尤也”。
九三: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
虞翻曰:动成两坎,坎为耳,而革在乾,故“鼎耳革”。初四变时,震为行。鼎以耳行,伏坎震,折而入乾,故“其行塞”。离为雉,坎为膏。初四已变,三动体颐。颐中无物,离象不见,故“雉膏不食”。
方雨,亏悔,终吉。
虞翻曰:谓四已变,三动成坤。坤为方,坎为雨,故曰“方雨”。三动亏乾,而失位悔也。终复之正,故“方雨,亏悔,终吉”也。
《象》曰:鼎耳革,失其义也。
虞翻曰:鼎以耳行。耳革行塞,故失其义也。
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刑渥,凶。
虞翻曰:谓四变时震为足,足折入兑故“鼎折足”。兑为刑。渥,大刑也。鼎足折,则公餗覆。言不胜任。象入大过死,凶。故“鼎足折,覆公餗,其刑渥,凶”。
《九家易》曰:鼎者,三足一体,犹三公承天子也。三公谓调阴阳,鼎谓调五味。足折餗覆犹三公不胜其任,倾败天子之美。故曰“覆餗”也。
案:餗者,雉膏之属。公者,四为诸侯,上公之位,故曰“公餗”。
《象》曰:覆公餗,信如何也。
《九家易》曰:渥者,厚大,言罪重也。既覆公餗,信有大罪。刑罚当加,无可如何也。
六五:鼎黄耳,金铉,利贞。
虞翻曰:离为黄,三变坎为耳,故“鼎黄耳”。铉谓三,贯鼎两耳。乾为金。故“金铉”。动而得睚,故“利贞”。
干宝曰:凡举鼎者,铉也;尚三公者,王也;金喻可贵,中之美也,故曰“金铉”。铉鼎得其物,施令得其道,故曰“利贞”也。
《象》曰:鼎黄耳,中以为实也。
陆绩曰:得中承阳,故曰“中以为实”。
宋衷曰:五当耳中,色黄,故曰“鼎黄耳”。兑为金,又正秋,故曰“金铉”。公侯,谓五也,上尊故玉,下卑故金。金和良,可柔屈,喻诸侯顺天子。
上九:鼎玉铉,大吉,无不利。
虞翻曰:铉谓三,乾为玉铉。体大有上九:“自天右之。”位贵据五,三动承上,故“大吉,无不利”。谓三亏悔,应上成未济。虽不当位,六位相应,故“刚柔节”。《彖》曰:“巽,耳目聪明”,为此九三发也。
干宝曰:玉又贵于金者。凡烹饪之事,自镬升于鼎。载于俎,自俎入口。馨香上达,动而弥贵,故鼎之义,上爻愈吉也。鼎主烹饪,不失其和。金玉铉之,不失其所。公卿仁贤,天王圣明之象也。君臣相临,刚柔得节。故曰“吉无不利”也。
《象》曰:玉铉在上,刚柔节也。
宋衷曰:以金承玉,君臣之节。上体乾为玉,故曰“玉铉”。虽非其位,阴阳相承,刚柔之节也。
《序卦》曰:主器者莫若长子,故受之以震。震者,动也。
崔觐曰:鼎所以烹饪,享于上帝。主此器者,莫若冢嫡,以为其祭主也,故“言主器者莫若长子”也。
(震下震上)。震:亨。
郑玄曰:震为雷。雷,动物之气也。雷之发声,犹人君出政教以动中国之人也。故谓之震。人君有善声教,则嘉会之礼通矣。
震来虩虩,
虞翻曰:临二之四,天地交,故“通”。虩虩谓四也。来应初命,四变而来应已。四失位多惧,故“虩虩”。之内曰来也。
笑言哑哑,
虞翻曰:哑哑笑且言,谓初也。得正有则,故“笑言哑哑,后有则也”。
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虞翻曰:谓阳从临二。阴为百二十,举其大数,故当震百里也。坎为棘、匕。上震为鬯。坤为丧。二上之坤,成震体坎,得其匕鬯,故“不丧匕鬯”也。
郑玄曰:雷发声闻于百里,古者诸侯之象。诸侯出教令,能警戒其国。内则守其宗庙社稷,为之祭主,不亡匕与鬯也。人君于祭之礼,匕牲体荐鬯而已,其余不亲也。升牢于俎,君匕


之,臣载之。鬯,秬酒,芬芳条鬯,因名焉。
《彖》曰:震,亨,震来虩虩,恐致福也。
虞翻曰:惧变承五应初,故“恐致福也”。
笑言哑哑,后有则也。
虞翻曰:则,法也。坎为则也。
震惊百里,惊远而惧迩也。
虞翻曰:远谓四,近谓初。震为百,谓四出惊远。初应惧近也。
出可以守宗庙社稷,以为祭主也。
虞翻曰:谓五出之正。震为守,艮为宗庙社稷,长子主祭器,故“以为祭主也”。
干宝曰:周木德,震之正象也。为殷诸侯。殷诸侯之制,其地百里。是以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国,故以百里而臣诸侯也。为诸侯,故主社稷。为长子,而为祭主也。祭礼荐陈甚多,而经独言不丧匕鬯者,匕牲体,荐鬯酒,人君所自亲也。
《象》曰:洊雷震,君子以恐惧修省。
虞翻曰:君子谓临二。二出之坤四,体以修身,坤为身。二之四,以阳照坤,故“以恐惧修省”。老子曰:修之身,德乃真也。
初九:震来虩虩,后笑言哑哑,吉。
虞翻曰:虩虩谓四也。初位在下,故“后笑言哑哑”。得位,故“吉”也。
干宝曰:得震之正,首震之象者。震来虩虩,羑里之厄也。笑言哑哑,后受方国也。
《象》曰:震来虩虩,恐致福也。
虞翻曰:阳称福。
笑言哑哑,后有则也。
虞翻曰:得正,故“有则也”。
六二:震来厉,亿丧贝,跻于九陵,勿逐,七日得。
虞翻曰:厉,危也。乘刚,故“厉”。亿,惜辞也。坤为丧。三动离为蠃蚌,故称“贝”。在艮山下,故称“陵”。震为足,足乘初九故“跻于九陵”。震为逐,谓四已体复象,故“丧贝勿逐”。三动时离为日,震数七,故“七日得者”也。
《象》曰:震来厉,乘刚也。
干宝曰:六二木爻,震之身也。得位无应,而以乘刚为危。此托文王积德累功,以被囚为祸也。故曰“震来厉”。亿,叹辞也。贝,宝货也。产乎东方,行乎大涂也。此以喻纣拘文王,闳夭之徒。乃于江淮之浦,求盈箱之贝,而以赂纣也。故曰“亿丧贝”。贝,水物,而方升于九陵。今虽丧之,犹外府也。故曰“勿逐,七日得”。七日得者,七年之日也。故《书》曰:诞保文武受命,惟七年,是也。
六三:震苏苏,震行无眚。《象》曰:震苏苏,位不当也。
虞翻曰:死而复生,称苏。三死坤中,动出得正,震为生,故“苏苏”。坎为眚,三出得正,坎象不见,故“无眚”。《春秋传》曰:晋获秦谍,六日而苏也。
九四:震遂泥。
虞翻曰:坤土得雨为泥。位在坎中,故“遂泥”也。
《象》曰:震遂泥,未光也。
虞翻曰:在坎阴中,与屯五同义,故“未光也”。
六五:震往来厉,
虞翻曰:往谓乘阳,来谓应阴;失位乘刚,故“往来厉”也。
亿无丧有事。
虞翻曰:坤为丧也。事谓祭祀之事。出而体随,王享于西山,则可以守宗庙社稷为祭主,故“无丧有事”也。
《象》曰:震往来厉,危行也。
虞翻曰:乘刚山顶,故“危行也”。
其事在中,大无丧也。
虞翻曰:动出得正,故“无丧”。
上六:震索索,视矍矍,
翻虞曰:上谓四也。欲之三,隔坎,故“震索索”。三已动,应在离,故“矍矍”者也。
征凶。震不于其躬于其邻,无咎。婚媾有言。
虞翻曰:上得位,震为征,故“征凶”。四变时,坤为躬。邻谓五也。四上之五,震东兑西,故称“邻”。之五得正,故“不于其躬于其邻,无咎”。谓三已变,上应三,震为言,故“婚媾有言”。
《象》曰:震索索,中未得也。
虞翻曰:四未之五,故“中未得也”。
虽凶无咎,畏邻戒也。
虞翻曰:谓五正位,已乘之逆,“畏邻戒也”。
《序卦》曰:物不可以终动,止之,故受之以艮。艮者,止也。
崔觐曰:震极则征凶。婚媾有言,当须止之。故言“物不可以终动,止之”矣。
(艮下艮上)。艮:艮其背,
郑玄曰:艮为山。山立峙各于其所,无相顺之时。犹君在上,臣在下,恩敬不相与通,故谓之艮也。
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
虞翻曰:观五之三也。艮为多节,故称“背”。观坤为身,观五之三,折坤为背,故“艮其背”。坤象不见,故“不获其身”。震为行人,艮为庭,坎为隐伏,故“行其庭,不见其人”。三得正,故“无咎”。
案:艮为门阙,今纯艮,重其门阙。两门之间,庭中之象也。
《彖》曰:艮,止也。
虞翻曰:位穷于上,故“止也”。
时止则止,时行则行,
虞翻曰:时止谓上阳穷止,故“止”。时行谓三体处震,为行也。
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虞翻曰:动谓三,静谓上。艮止则止,震行则行,故不失时。五动成离,故“其道光明”。
艮其止,止其所也。
虞翻曰:谓两象各止其所。
上下敌应,不相与也。
虞翻曰:艮其背,背也。两象相背,故“不相与也”。
是以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也。
案:其义已


见繇辞也。
《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虞翻曰:君子谓三也。三君子位。震为出。坎为隐伏,为思,故“以思不出其位”也。
初六:艮其趾,无咎,利永贞。
虞翻曰:震为趾,故“艮其趾”矣。失位变得正故“无咎,永贞”也。
《象》曰:艮其趾,未失正也。
虞翻曰:动而得正故“未失正也”。
六二:艮其腓,不拯其随,其心不快。
虞翻曰:巽长,为股。艮小,为腓。拯,取也。随谓下二阴,艮为止,震为动,故“不拯其随”。坎为心,故“其心不快”。
《象》曰:不拯其随,未违听也。
虞翻曰:坎为耳,故“未违听也”。
九三:艮其限,裂其夤,厉阍心。
虞翻曰:限,要带处也。坎为要。五来之三,故“艮其限”。夤,脊肉。艮为背,坎为脊;艮为手。震起艮止,故“裂其夤”。坎为心。厉,危也。艮为阍。阍,守门人。坎盗动门,故“厉阍心”。古阍作熏字。马因言熏灼其心,未闻易道以坎水熏灼人也。荀氏以熏为勋,读作动。皆非也。
《象》曰:艮其限,危阍心也。
虞翻曰:坎为心,坎盗动门,故“危阍心也”。
六四:艮其身,无咎。
虞翻曰:身,腹也。观坤为身,故“艮其身”。得位承五,故“无咎”。或谓妊身也。五动则四体离妇。离为大腹,孕之象也,故“艮其身”。得正承五,而受阳施,故“无咎”。《诗》曰:大任有身,生此文王也。
《象》曰:艮其身,止诸躬也。
虞翻曰:艮为止,五动乘四则妊身,故“止诸躬也”。
六五:艮其辅,言有孚,悔亡。
虞翻曰:辅面颊骨,上颊车者也。三至上,体颐象,艮为止,在坎车上。故“艮其辅”。谓辅车相依。震为言。五失位悔也。动得正,故“言有孚,悔亡”也。
《象》曰:艮其辅,以中正也。
虞翻曰:五动之中,故“以正中也”。
上九:敦艮,吉。
虞翻曰:无应静止,下据二阴,故“敦艮,吉”也。
《象》曰:敦艮之吉,以厚终也。
虞翻曰:坤为厚,阳上据坤,故“以厚终也”。
卷十一
《序卦》曰:物不可以终止,故受之以渐。渐者,进也。
崔觐曰:终止虽获敦艮,时行须渐进行,故曰“物不可终止,故受之以渐。渐者,进也”。
(艮下巽上)。渐:女归吉,利贞。
虞翻曰:否三之四。女,谓四。归,嫁也。坤三之四承五,进得位,往有功。反成归妹,兑女归吉。初上失位。故“利贞”,可以正邦也。
《彖》曰:渐之进也。女归吉也。
虞翻曰:三进四,得位。阴阳体正,故“吉”也。
进得位,往有功也。
虞翻曰:功谓五,四进承五,故“往有功”。巽为进也。
进以正,可以正邦也。其位刚得中也。
虞翻曰:谓初已变,为家人。四进已正,而上不正。三动成坤,为邦。上来反三。故“进以正,可以正邦”。其位刚得中,与家人道正同义。三在外体之中,故称“得中”。《乾?文言》曰:中不在人,谓三也。此可谓上变既济定者也。
止而巽,动不穷也。
虞翻曰:止,艮也。三变震为动。上之三据坤。动震成坎,坎为通。故“动不穷”。往来不穷谓之通。
《象》曰:山上有木,渐。君子居贤德善俗。
虞翻曰:君子谓否乾。乾为贤德。坤阴小人柔弱,为俗。乾四之坤为艮,为居。以阳善阴。故“以居贤德善俗也”。
初六:鸿渐于干,小子厉,有言,无咎。
虞翻曰:鸿,大雁也。离五,鸿。渐,进也。小水从山流下称干。艮为山,为小径。坎水流下山。故“鸿渐于干”也。艮为小子。初失位,故“厉”。变得正。三动受上成震,震为言。故“小子厉,有言,无咎”也。
《象》曰:小子之厉,义无咎也。
虞翻曰:动而得正,故“义无咎也”。
六二:鸿渐于磐,饮食衎衎,不素饱也。
虞翻曰:艮为山石。坎为聚,聚石称磐。初已之正,体噬嗑食,坎水阳物,并在颐中,故“饮食衎衎”。得正应五,故“吉”。
《象》曰:饮食衎衎,不素饱也。
虞翻曰:素,空也。承三应五,故“不素饱”。
九三:鸿渐于陆,
虞翻曰:高平称陆。谓初已变,坎水为平。三动之坤,故“鸿渐于陆”。
夫征不复,
虞翻曰:谓初已不正。三动成震。震为征、为夫而体复,象坎阳死坤中,坎象不见。故“夫征不复”也。
妇孕不育,凶。
虞翻曰:孕,妊娠也。育,生也。巽为妇,离为孕,三动成坤,离毁失位,故“妇孕不育,凶”。
利用御寇。
虞翻曰:御,当也。坤为用,巽为高,艮为山,离为戈兵甲胄,坎为震寇。自上御下,三动坤顺,坎象不见。故“利用御寇,顺相保”。保,大也。
《象》曰:夫征不复,离群丑也。
虞翻曰:坤三爻为丑,物三称群也。
妇孕不育,失其道也。
虞翻曰:三动离毁,阳陨坤中,故“失其道也”。
利用御寇,顺相保也。
虞翻曰:三动坤顺,坎象不见,故以“顺相保也”。
六四:鸿渐于木,或得其桷,无咎。
虞翻曰:巽为木。


桷,椽也。方者谓之桷。巽为交,为长木,艮为小木,坎为脊,离为丽。小木丽长木,巽绳束之,象脊之形,椽桷象也,故“或得其桷”。得位顺五,故“无咎”。四已承五,又顾得三,故“或得其桷”也矣。
《象》曰:或得其桷,顺以巽也。
虞翻曰:坤为顺,以巽顺五。案:四居巽,木爻,阴位正直,桷之象也。自二至五,体有离坎。离为飞鸟而居坎水,鸿之象也。鸿随阳鸟,喻女从夫。卦明渐义,爻皆称焉。
九五:鸿渐于陵,妇三岁不孕,
虞翻曰:陵,丘。妇,谓四也,三动受上时,而四体半艮山,故称“陵”。巽为妇,离为孕,坎为岁,三动离坏,故“妇三岁不孕”。
终莫之胜,吉。
虞翻曰:莫,无。胜,陵也。得正居中,故“莫之胜,吉”。上终变之三,成既济定。坎为心,故《象》曰“得所愿也”。
《象》曰:终莫之胜吉,得所愿也。
虞翻曰:上之三,既济定,故“得所愿也”。
上九:鸿渐于陆,
虞翻曰:陆,谓三也。三坎为平,变而成坤,故称“陆”也。
其羽可用为仪,吉。
虞翻曰:谓三变受成既济,与《家人?彖》同义。上之三得正,离为鸟。故“其羽可用为仪,吉”。三动失位,坤为乱,乾四止坤,《象》曰“不可乱”,《彖》曰“进以正邦”,为此爻发也。三已得位,又变受上权也。孔子曰:可与适道,未可与权,宜可怪焉。
《象》曰:其羽可用为仪吉,不可乱也。
虞翻曰:坤为乱,上来正坤。六爻得位,成既济定,故“不可乱也”。干宝曰:处渐高位,断渐之进。顺艮之言,谨巽之全,履坎之通,据离之耀。妇德既终,母教又明。有德而可受,有仪而可象。故曰“其羽可以为仪,不可乱也。”
《序卦》曰:进必有所归,故受之以归妹。
崔觐曰:鸿渐于磐,饮食衎衎。言六比三,女渐归夫之象也。故云“进必有所归”也。
(兑下震上)。归妹:
虞翻曰:归,嫁也。兑为妹。泰三之四,坎月离日,俱归妹象。阴阳之义配日月,则天地交而万物通。故以嫁娶也。
征凶,
虞翻曰:谓四也。震为征。三之四,不当位,故“征凶”也。
无攸利。
虞翻曰:谓三也。四之三,失正无应,以柔乘刚,故“无攸利”也。
《彖》曰:归妹,天地之大义也。
虞翻曰:乾天坤地。三之四,天地交。以离日坎月战阴阳,阴阳之义配日月,则万物兴,故“天地之大义”。乾主壬,坤主癸。日月会北。震为玄黄,天地之杂。震东兑西,离南坎北。六十四卦,此象最备四进正卦,故“天地之大义也”。
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
虞翻曰:乾三之坤四。震为兴。天地以离坎交阴阳,故“天地不交则万物不兴”矣。王肃曰:男女交而后人民蕃,天地交然后万物兴,故归妹以及天地交之义也。
归妹,人之终始也。
虞翻曰:人始生乾,而终于坤,故“人之终始”,《杂卦》曰:归妹,女之终,谓阴终坤癸,则乾始震庚也。干宝曰:归妹者,衰落之女也。父既没矣,兄主其礼,子续父业,人道所以相终始也。
说以动,所归妹也。
虞翻曰:说,兑。动,震也。谓震嫁兑所归必妹也。
征凶,位不当也。
崔觐曰:中国皆爻失位,以象归妹非正嫡,故“征凶”也。
无攸利,柔乘刚也。
王肃曰:以征则有不正之凶,以处则有乘刚之逆也,故“无所利”矣。
《象》曰:泽上有雷,归妹。
干宝曰:雷薄于泽,八月九月将藏之时也。君子象之,故不敢恃当今之虞,而虑将来祸也。
君子以永终知敝。
虞翻曰:君子,谓乾也。坤为永终,为敝。乾为知。三之四,为永终;四之三,兑为毁折,故“以永终知敝”。崔觐曰:归妹,从之始终也。始则征凶,终则无攸利,故“君子以永终知敝”为戒者也。
初九:归妹以娣,跛而履,征吉。
虞翻曰:震为兄,故“嫁妹”。谓三也。初在三下,动而应四,故称“娣”。履,礼也。初九应变成坎,坎为曳,故“跛而履”。应在震,为征。初为娣。变为阴,故“征吉”也。
《象》曰:归妹以娣,以恒也。跛而履,吉相承也。
虞翻曰:阳得正,故“以恒”。恒动初承二,故“吉相承也”。
九二:眇而视,利幽人之贞。
虞翻曰:视,应五也。震上兑下,离正,故“眇而视”。幽人,谓二。初动,二在坎中,故称“幽人”。变得正,震喜兑说,故“利幽人之贞”。与履二同义也。
《象》曰:利幽人之贞,未变常也。
虞翻曰:常,恒也。乘初未之五,故“未变常也”。
六三:归妹以须,反归以娣。
虞翻曰:须,需也。初至五,体需象,故“归妹以须”。娣,谓初也。震为反,反马归也。三失位,四反得正。兑进在四,见初进之,初在兑后,故“反归以娣”。
《象》曰:归妹以须,位未当也。
虞翻曰:三未变之阳,故“位未当”。
九四:归妹愆期,迟归有时。
虞翻曰:愆,过也。谓二变,三动之正,体大过象。坎月离日,为期三变。日月不见。故“愆期”。坎为曳,震为行


,行曳,故“迟”也。归谓反三。震春兑秋,坎冬离夏,四时体正,故“归有时”也。
《象》曰:愆期之志,有待而行也。
虞翻曰:待男行矣。
六五: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
虞翻曰:三四已正。震为帝,坤为乙,故曰“帝乙”。泰乾为良,为君。乾在下,为小君,则妹也。袂,口袂之饰也。兑为口,乾为衣,故称“袂”。谓三失位无应。娣袂,谓二得中应五,三动成乾,为良,故“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故《象》曰:“以贵行也”矣。
月几望,吉。
虞翻曰:几,其也。坎月离日,兑西震东,日月象对,对曰“几望”。二之五,四复三,得正,故“吉”也。与小畜、中孚月几望同义也。
《象》曰:帝乙归妹,不如其娣之袂良也。
虞翻曰:三四复正,乾为良。
其位在中,以贵行也。
虞翻曰:三四复,二之五,成既济。五贵,故“以贵行也”。
上六:女承筐无实,
虞翻曰:女谓应三,兑三。逢下受上称承。震为筐。以阴应阴,三四复位,坤为虚,故“无实”。《象》曰:“承虚筐也”。
士刲羊无血,无攸利。
虞翻曰:刲,刺也。震为士,兑为羊,离为刀,故“士刲羊”。三四复位成泰,坎象不见,故“无血”。三柔乘刚,故“无攸利”也。
《象》曰:上六无实,承虚筐也。
虞翻曰:泰坤为虚,故“承虚筐也”。
《序卦》曰:得其所归者必大,故受之以丰。丰者,大也。
崔觐曰:归妹者,侄娣媵。国三人,凡九女,为大援。故“言得其所归者必大”也。
(离下震上)。丰:亨,
虞翻曰:此卦三阴三阳之例,当从泰二之四。而丰三从噬嗑上来之三,折四于坎狱中而在丰,故“君子以折狱致刑”。阴阳交,故“通”。噬嗑所谓利用狱者,此卦之谓也。
王假之,
虞翻曰:乾为王。假,至也。谓四宜上至五,动之正成乾,故“王假之,尚大也”。
勿忧,宜日中。
虞翻曰:五动之正,则四变成离。离,日。中,当。五地坎中,坎为忧。故“勿忧,宜日中”。体两离象,照天下也。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干宝曰:丰坎宫阴,世在五。以其宜中,而忧其侧也。坎为夜,离为昼,以离变坎,至于天位,日中之象也。圣人德大而心小,既居天位,而戒惧不怠。勿忧者,劝勉之言也。犹《诗》曰:上帝临尔,无贰尔心。言周德当天人之心,宜居王位,故“宜日中”。
《彖》曰:丰,大也。明以动,故丰。
崔觐曰:离下震上,明以动之。象明则见微,动则成务,故能大矣。
王假之,尚大也。
姚信曰:四体震。王假,大也。四上之五,得其盛位,谓之大。
勿忧,宜日中,
《九家易》曰:震动而上,故“勿忧”也。日者君。中者五。君宜居五也。谓阴处五,日中之位,当倾昃矣。
宜照天下也。
虞翻曰:五动成乾,乾为天。四动成两离,重明丽正,故“宜照天下”。谓化成天下也。
日中则昃,
荀爽曰:丰者至盛,故“日中”。下居四,日昃之象也。
月盈则食,
虞翻曰:月之行,生震见兑,盈于乾甲,五动成乾,故“月盈”。四变体噬嗑食,故“则食”。此丰其屋,蔀其家也。
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虞翻曰:五息成乾,为盈;四消入坤,为虚,故“天地盈虚”也。丰之既济,四时象具。乾为神人,坤为鬼,鬼神与人,亦随进消息。谓人谋鬼谋,百姓与能,与时消息。
《象》曰:雷电皆至,丰。
荀爽曰:丰者,阴据不正,夺阳之位而行以丰。故“折狱致刑”,以讨除之也。
君子以折狱致刑。
虞翻曰:君子谓三。噬嗑四失正,系在坎狱中,故上之三。折四入大过,死象。故“以折狱致刑”。兑折为刑,贲三得正,胡无敢折狱也。
初九,遇其配主,
虞翻曰:妃嫔,谓四也。四失位在震,为主;五动体姤遇,故“遇其配主”也。
虽旬无咎,往有尚。
虞翻曰:谓四失位,变成坤,应初。坤数十,四上之五,成离。离为日。
《象》曰:虽旬无咎,过旬灾也。
虞翻曰:体大过,故“过旬灾”。四上之五,坎为灾也。
六二:丰其蔀,日中见斗,往得疑疾。
虞翻曰:日蔽云中,称蔀。蔀,小,谓四也。二利四之五,故“丰其蔀”。噬嗑离为见,象在上,为日中。艮为斗,斗七星也。噬嗑艮为星,为止,坎为北中,巽为高舞。星止于中而舞者,北斗多象也。离上之三,隐坎云下,故“日中见斗”。四往之五,得正成坎,坎为疑疾,故“往得疑疾”也。
有孚发若,吉。
虞翻曰:坎为孚,四发之五成坎孚,动而复合闰,故“有孚发若,吉”也。
《象》曰:有孚发若,信以发志也。
虞翻曰:四发之五,坎为志也。《九家易》曰:信著于五,然后乃可发其顺志。
九三:丰其沛,日中见沫,
虞翻曰:日在云下称沛。沛,不明也。沫,小星也。噬嗑离为日,艮为沫。故“日中见沫”。上之三,日入坎云下,故“见沫”也。《九


家易》曰:大暗谓之沛。沫,斗杓后小星也。
折其右肱,无咎。
虞翻曰:日在云下称沛。沛,不明也。沫,小星也。噬嗑离为日,艮为沫。故“日中见沫”。上之三,日入坎云下,故“见沫”也。《九家易》曰:大暗谓之渍。沫,斗杓后小星也。
折其右肱,无咎。
虞翻曰:兑为折,为右。噬嗑艮为肱。上来之三,折艮入兑,故“折其右肱”。之三得正,故“无咎”也。
《象》曰:丰其沛,不可大事也。
虞翻曰:利四之阴,故“不可大事”。
折其右肱,终不可用也。
虞翻曰:四死大过,故“终不可用”。
九四,丰其蔀,
虞翻曰:蔀,蔽也。噬嗑离日之坎云中,故“丰其蔀”。《象》曰“位不当也”。
日中见斗,
虞翻曰:噬嗑日在上,为中。上之三为巽,巽为入。日入坎云下,幽伏不明,故“日中见斗”。《象》曰“幽不明”,是其义也。
遇其夷主,吉。
虞翻曰:震为主。四行之正成明夷,则三体震,为夷主,故“遇其夷主,吉”也。
按:四处上卦之下,以阳居阴,履非其位,而比于五故曰“遇”也。夷者,伤也。主者,五也。谓四不期相遇,而能上行伤五,则吉。故曰“遇其夷主,吉行也”。
《象》曰:丰其蔀,位不当也。日中见斗,幽不明也。
虞翻曰:离上变入坎云下,故“幽不明”。坎,幽也。
遇其夷主,吉行也。
虞翻曰:动体明夷。震为行,故曰“吉行”。
六五:来章,有庆誉,吉。
虞翻曰:在内称来。章,显也。庆谓五。阳出称庆也。誉谓二,二多誉。五发得正,则来应二。故“来章,有庆誉,吉”也。
《象》曰:六五之吉,有庆也。
虞翻曰:动而成乾,乾为庆。
上六:丰其屋,蔀其家。
虞翻曰:丰,大。蔀,小也。三至上,体大壮,屋象,故“丰其屋”。谓四五已变,上动成家人。大屋见则家人坏,故“蔀其家”。与泰二同义。故《象》曰:天际祥明,以大壮为屋象故也。
窥其户,阒其无人。三岁不觌,凶。
虞翻曰:谓从外窥三应。阒,空也。四动时坤为阖。户,阖。故“窥其户”。坤为空虚,三隐伏坎中,故“阒其无人”。《象》曰“自藏也”。四五易位,噬嗑离目,为窥。窥人者,言皆不见。坎为三岁,坎冥在上,离象不见。故“三岁不觌,凶”。干宝曰:在丰之家,居乾之位,乾为屋宇,故曰“丰其屋”。此盖记纣之侈,造为璿室玉台也。蔀其家者,以记纣多倾国之女也。社稷既亡,宫室虚旷,故曰“窥其户,阒其无人”。阒,无人貌也。三者,天地人之数也。凡国于天地有兴亡焉。故王者之亡其家也。必天示其祥,地出其妖,人反其常,非斯三者,亦弗之亡也。故曰“三岁不觌,凶”。然则璿室之成,三年而后亡国矣。案:上应于三,三互离,巽为户,离为目,目而近户,窥之象也。既屋丰家蔀,若窥地户,阒寂无人。震木,数三,故三岁致凶于灾。
《象》曰:丰其屋,天际祥也。
孟喜曰:天降下恶祥也。
窥其户,阒其无人,自藏也。
虞翻曰:谓三隐伏坎中,故“自藏”者也。
《序卦》曰:穷大者必失其居,故受之以旅。
崔觐曰:谚云:作者不居,况穷大甚,而能久处乎?故必获罪去邦,羁旅于外矣。
(艮下离上)。旅:小亨,旅贞吉。
虞翻曰:贲初之四,否三之五,非乾坤往来也。与噬嗑之丰同义。小,谓柔得贵位而顺刚。丽乎大明。故“旅小亨,旅贞吉”。再言旅者,谓四凶恶,进退无恒,无所容处。故再言旅,恶而愍之。
《彖》曰:旅小亨。
姚信曰:此本否卦。三五交易,去其本体,故曰客旅。荀爽曰:谓阴升居五,与阳通者也。
柔得中乎外,而顺乎刚,止而丽乎明,是以小亨旅贞吉也。
蜀才曰:否三升五,柔得中于外,上顺于刚。九五降三,降不失正,止而丽乎明。所以“小亨旅贞吉”也。
旅之时义大矣哉。
虞翻曰:以离日丽天,县象著明,莫大日月,故义大也。王弼曰:旅者,物失其所居之时也。物失所居,则咸愿有附,岂非智者有为之时?故曰“旅之时义大矣哉”。
《象》曰:山上有火,旅。
侯果曰:火在山上,势非长久,旅之象也。
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
虞翻曰:君子谓三。离为明,艮为慎,兑为刑,坎为狱。贲初之四,狱象不见。故“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与丰折狱同义者也。
初六:旅琐琐,斯其所取灾。
陆绩曰:琐琐,小也。艮为小石。故曰“旅琐琐也”。履非其正,应离之始。离为火,艮为山,以应火,灾焚自取也。故曰:“斯其所取灾”也。
《象》曰:旅琐琐,志穷灾也。
虞翻曰:琐琐,最蔽之貌也。失位远应,之正介坎。坎为灾眚,艮手为取,谓三动应坎。坎为志,坤称穷,故曰“志穷灾也”。
六二:旅即次,怀其资,得僮仆贞。
《九家易》曰:即,就。次,舍。资,财也。以阴居二,即就其舍,故“旅即次”。承阳有实,故“怀其资”。故曰“旅即次,怀其资”也。初者卑贱,二得履之,


故“得僮仆”。处和得位,故正居是,故曰“得僮仆贞”矣。
《象》曰:得僮仆贞,终无尤也。
虞翻曰:艮为僮仆,得正承三,故“得僮仆贞,而终无尤也”。
案:六二履正体艮,艮为阍寺,僮仆贞之象也。
九三:旅焚其次,丧其僮仆,贞厉。
虞翻曰:离为火,艮为僮仆。三动艮坏,故“焚其次”。坤为丧,三动艮灭入坤,故“丧其僮仆”。动而失正,故“贞厉”矣。
《象》曰:旅焚其次,亦以伤矣。
虞翻曰:三动体剥,故伤也。
以旅与下,其义丧也。
虞翻曰:三变成坤。坤为下,为丧,故“其义丧也“。
九四:旅于处,得其资斧,我心不快。
虞翻曰:巽为处。四焚弃,恶人失位远应。故“旅于处”,言无所从也。离为资斧,故“得其资斧”。三动,四坎为心,其位未至,故“我心不快”也。
《象》曰:旅于处,未得位也。得其资斧,心未快也。
王弼曰:斧,所以斫除荆棘,以安其舍者也。虽处上体之下,不先于物;然而不得其位,不获平坦之地者也。客子所处不得其次,而得其资斧之地,故其“心不快”。
案:九四失位,而居艮上。艮为山。山非平坦之地也。四体兑巽。巽为木,兑为金,木贯于金,即资斧斫除荆棘之象者也。
六五:射雉,一矢亡,
虞翻曰:三变坎为弓,离为矢,故“射雉”。五变乾体,矢动雉飞,故“一矢亡”矣。
终以誉命。
虞翻曰:誉谓二。巽为命。五终变成乾,则二来应已,故“终以誉命”。
《象》曰:终以誉命,上逮也。
虞翻曰:逮,及也。谓二上及也。
干宝曰:离为雉,为矢;巽为木,为进退;艮为手,兑为决。有木在手,进退其体,矢决于外,射之象也。一阴升乾,故曰“一矢”。履非基位,下又无应。虽复射雉,终亦失之。故曰“一矢亡也”。一矢亡者,喻有损而小也。此记禄父为王者后,虽小叛扰,终逮安周室,故曰“终以誉命”矣。
上九: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咷,
虞翻曰:离为鸟,为火;巽为木,为高。四失位变震,为筐,巢之象也。今巢象不见,故“鸟焚其巢”。震为笑,震在前,故“先笑”。应在巽,巽为号咷,巽象在后。故“后号咷”。
丧牛于易,凶。
虞翻曰:谓三动时坤为牛。五动成乾,乾为易。上失三,五动应二。故“丧牛于易”。失位无应故“凶也”。五动成遁,六二:“执之用黄牛之革,”则旅家所丧牛也。
《象》曰:以旅在上,其义焚也。
虞翻曰:离火焚巢,故“其义焚也”。
丧牛于易,终莫之闻也。
虞翻曰:坎耳入兑,故“终莫之闻”。
侯果曰:离为鸟,为火。巽为木,为风。鸟居木上,巢之象也。旅而赡资,物之所恶也。丧牛甚易,求之也难。虽有智者,莫不吉也。
《序卦》曰:旅无所容,故受之以巽。巽者,入也。
崔觐曰:旅寄于外,而无所容,则必入矣。故曰:“旅无所容,受之以巽。”
(巽下巽上)。巽:小亨,利有攸往,利见大人。
虞翻曰:遁二之四,柔得位而顺五刚,故“小亨”也。大人谓五。离目为见。二失位,利正往应五。故“利有攸往,利见大人”矣。
《彖》曰:重巽以申命,
陆绩曰:巽为命令。重命令者,欲丁宁也。
刚巽乎中正而志行,
陆绩曰:二得中,五得正,体两巽,故曰“刚巽乎中正”也。皆据阴,故“志行”也。虞翻曰:刚中正,谓五也。二失位,动成坎,坎为志。终变成震,震为行也。
柔皆顺乎刚,是以小亨。
陆绩曰:阴为卦主,故“小亨”。
利有攸往,利见大人。
案:其义已见繇辞。
《象》曰:随风,巽。君子以申命行事。
虞翻曰:君子,谓遁乾也。巽为命,重象,故“申命”。变至三,坤为事,震为行,故“行事”也。
荀爽曰:巽为号令,两巽相随,故“申命”也。法教百端,令行为上,贵其必从,故曰“行事”也。
初六:进退,利武人之贞。
虞翻曰:巽为进退。乾为武人。初失位,利之正为乾,故“利武人之贞”矣。
《象》曰:进退,志疑也。
荀爽曰:风性动,进退欲承五,为二所据,故志以疑也。
利武人之贞,志治也。
虞翻曰:动而成乾,乾为大明,故“志治”。乾元用九,天下治,是其义也。
九二:巽在床下,
宋衷曰:巽为木。二阳在上,初阴在下,庆之象也。二无应于上,退而据初,心在于下,故曰“巽在床下也”。
荀爽曰:床下,以喻近也。二者,军帅。三者,号令。故言“床下”。以明将之所专,不过军中事也。
用史巫纷若,吉,无咎。
荀爽曰:史以书勋,巫以告庙。纷,变。若,顺也。谓二以阳应阳,君所不臣,军师之象。征伐既毕,书勋告庙。当变而且顺五则吉。故曰“用史巫纷若,吉无咎”矣。
《象》曰:纷若之吉,得中也。
荀爽曰:谓二以处中和,故能变。
九三:频巽,吝。
虞翻曰:频,頞也。谓二已变。三体坎艮,坎为忧,艮为鼻,故“频巽”。无应在险,故“吝”也。
《象》


曰:频巽之吝,志穷也。
荀爽曰:乘阳无据,为阴所乘,号令不行,故“志穷也”。
六四:悔亡,田获三品。
虞翻曰:田,谓二也。地中称田,失位无应,悔也。欲二之初,已得应之,故“悔亡”。二动得正,处中应五。五多功,故《象》曰“有功也”。二动艮为手,故称“获”。谓艮为狼,坎为豕。艮二之初,离为雉。故“获三品”矣。翟元曰:田获三品,下三爻也:谓初巽为鸡;二兑为羊,三离为雉也。
案:《谷梁传》曰春猎曰田,夏曰苗,秋曰蓃,冬曰狩。田获三品:一为乾豆;二为宾客;三为充君之庖。注云:上杀中心,乾之为豆实;次杀中髀骼,以供宾客;下杀中腹;充君之庖厨。尊神敬客之义也。
《象》曰:田获三品,有功也。
王弼曰:得位承五而依尊履正。以斯行命,必能获强暴,远不仁者也。获而有益,莫若三品,故曰“有功也”。
九五:贞吉,悔亡,无不利,无初有终。
虞翻曰:得位处中,故“贞吉,悔亡,无不利”也。震巽相薄,雷风无形,当变之震矣。巽究为躁卦,故“无初有终”也。
先庚三日,后庚三日,吉。
虞翻曰:震,庚也。谓变初至二成离,至三成震,震主庚。离为日,震三爻在前,故“先庚三日”。谓益时也。动四至五成离,终上成震,震三爻在后,故“后庚三日”也。巽初失正,终变成震,得位,故“无初有终”,“吉”。震究为蕃鲜白,谓巽也。巽究为躁卦。躁卦,谓震也。与蛊“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同义。五动成蛊,乾成于甲,震成于庚,阴阳天地之始终,故经举甲庚于《蛊?彖》、《巽五》也。
《象》曰:九五之吉,位正中也。
虞翻曰:居中得正,故“吉”矣。
上九:巽在床下,
虞翻曰:床下,谓初也。穷上反下成震,故“巽在床下”。《象》曰:“上穷也”。明当变穷上而复初也。《九家易》曰:上为宗庙。礼封赏出军,皆先告庙,然后受行。三军之命,将之所专。故曰“巽在床下”也。
丧其齐斧,贞凶。
虞翻曰:变至三时,离毁入坤。坤为丧,巽为齐,离为斧,故“丧其齐斧”。三变失位故“贞凶”。
荀爽曰:军罢师旋,亦告于庙,还斧于君,故“丧齐斧”。正如其故,不执臣节,则凶。故曰“丧其齐斧,贞凶”。
《象》曰:巽在床下,上穷也。
虞翻曰:阳穷上反下,故曰“上穷也”。
丧其齐斧,正乎凶也。
虞翻曰:上应于三,三动失正,故曰“正乎凶也”。
《序卦》曰:入而后说之,故受之以兑。兑者,说也。
崔觐曰:巽以申命行事,入于刑者也。入刑而后说之,所谓人忘其劳死也。
(兑下兑上)。兑:亨,利贞。
虞翻曰:大壮五之三也。刚中而柔外,二失正,动应五承三,故“亨利贞”也。
《彖》曰:兑,说也。
虞翻曰:兑口,故说也。
刚中而柔外,说以利贞,
虞翻曰:刚中谓二五,柔外谓三上也。二、三、四利之正,故“说以利贞”也。
是以顺乎天而应乎人。
虞翻曰:大壮乾为天,谓五也。人谓三矣。二变顺五承三,故“顺乎天应乎人”。坤为顺也。
说以先民,民忘其劳;
虞翻曰:谓二、四已变成屯。坎为劳,震喜,兑说,坤为民,坎为心,民心喜说,有顺比象,故“忘其劳”也。
说以犯难,民忘其死,
虞翻曰:体屯,故“难”也。三至上,体大过死。变成屯,民说无疆。故“民忘其死”。坎心为忘,或以坤为死也。
说之大民劝矣哉。
虞翻曰:体比顺象,故劳而不怨。震为喜笑,故人劝也。
《象》曰: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
虞翻曰:君子,大壮乾也。阳息见兑,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兑二阳同类为朋,伏艮为友,坎为习,震为讲,兑两口对,故“朋友讲习”也。
初九:和兑,吉。
虞翻曰:得位,四变应已,故“和兑,吉”矣。
《象》曰:和兑之吉,行未疑也。
虞翻曰:四变应初,震为行,坎为疑,故“行未疑”。
九三:孚兑,吉,悔亡。
虞翻曰:孚谓五也。四已变,五在坎中,称孚。二动得位,应之,故“孚兑,吉,悔亡”矣。
《象》曰:孚兑之吉,信志也。
虞翻曰:二变应五,谓四已变,坎为志,故“信志也”。
六三:来兑,凶。
虞翻曰:从大壮来,失位,故“来兑,凶”矣。
《象》曰:来兑之凶,位不当也。
案:以阴居阳,故位不当。谄邪求悦,所以必凶。
九四:商兑未宁,介疾有喜。
虞翻曰:巽为近利市三倍,故称“商兑”。变之坎,水性流。震为行。谓二已变,体比象,故“未宁”与比“不宁方来”同义也。坎为疾,故“介疾”。得位承五,故“有喜”。
《象》曰:九四之喜,有庆也。
虞翻曰:阳为庆,谓五也。
九五:孚于剥,有厉。
虞翻曰:孚,谓五也。二四变,体剥象故“孚于剥”。在坎未光,“有厉”也。
《象》曰:孚于剥,位正当也。
案:以阳居尊位,应二比四,孚剥有成,“位不正当也”。
上六:引兑。
虞翻曰:无应


乘阳。动而之巽,为绳。艮为手。应在三,三未之正。故“引兑”也。
《象》曰:上六引兑,未光也。
虞翻曰:二四已变而体屯,上三未为离,故“未光也”。
卷十二
《序卦》曰:说而后散之,故受之以涣。涣者,离也。
崔觐曰:人说,忘其劳死,而后可散之以征役,离之以家邦,故曰“说而后散之,故受之涣。涣者,离也”。
(坎下巽上)。涣:亨。
虞翻曰:否四之二成坎巽,天地交,故“亨”也。
王假有庙,
虞翻曰:乾为王。假,至也。否体观。艮为宗庙;乾四之坤二。故“王假有庙,王乃在中也”。
利涉大川,利贞。
虞翻曰:坎为大川。涣,舟楫象。故“涉大川”。乘木有功,二失正,变应五,故利居贞也。
《彖》曰:涣亨,刚来而不穷,柔得位乎外而上同。
卢氏曰:此本否卦。乾之九四,来居坤中,刚来成坎,水流而不穷也。坤之六二,上升乾四,柔得位乎外,上承贵王,与上同也。王假有庙,王乃在中也。
荀爽曰:谓阳来居二,在坤之中,为立庙。假,大也。言受命之王,居五大位,上体之中,上享天帝,下立宗庙也。
利涉大川,乘木有功也。
虞翻曰:巽为木,坎为水,故“乘木有功也”。
《象》曰:风行水上,涣。先王以享于帝,立庙。
荀爽曰:谓受命之王,收集散民,上享天帝,下立宗庙也。阴上至四承五,为享帝。阳下至二,为立庙也。离日上为宗庙,而谓天帝宗庙之神所配食者。王者所奉,故继于上。至于宗庙,其实在地。地者阴中之阳,有似庙中之神。
虞翻曰:否乾为先王。享,祭也。震为帝、为祭。艮为庙。四之二,杀坤大牲。故以享帝立庙。谓成既济,有噬嗑食象故也。
初六:用拯马壮,吉。
虞翻曰:坎为马。初失正,动体大壮。得位。故“拯马壮吉”,悔亡之矣。
《象》曰:初六之吉,顺也。
虞翻曰:承二,故顺也。
九二:涣奔其机,悔亡。
虞翻曰:震为奔,坎为棘,为矫輮。震为足。輮棘有足,艮肱据之,凭机之象也。涣宗庙中,故设机。二失位,变得正,故“涣奔其机,悔亡”也。
《象》曰:涣奔其机,得愿也。
虞翻曰:动而得位,故“得愿也”。
六三:涣其躬,无悔。
荀爽曰:体中曰躬。谓涣三使承上,为志在外,故“无悔”。
《象》曰:涣其躬,志在外也。
王弼曰:涣之为义,内险而外安者也。散躬志外,不固所守,与刚合志。故得无咎。
六四:涣其群,元吉。
虞翻曰:谓二已变成坤,坤三爻称群,得位顺五,故“元吉”也。
涣有丘,匪夷所思。
虞翻曰:位半艮山,故称丘。匪,非也。夷谓震,四应在初,三变坎为思,故“匪夷所思”也。卢氏曰:自二居四,离其群侣,涣其群民得位承尊,故“元吉”也。互体有艮,艮为山丘。涣群虽则光大,有丘则非平易,故有匪夷之思也。
《象》曰:涣其群元吉,光大也。
虞翻曰:谓三已变成离,故四“光大也”。
九五:涣汗其大号。
《九家易》曰:谓五建二,为诸侯使下君国,故宣布号令。百姓被泽,若汗之出身,不还反也。此本否卦。体乾为首,来下处二,成坎水,汗之象也;阳称大,故曰“涣汗其大号”也。
涣王居,无咎。
荀爽曰:布其德教,王居其所,故“无咎”矣。《象》曰:王居无咎,正位也。
虞翻曰:五为王。艮为居,正位居五,四阴顺命。故“王居无咎,正位也”。
上九:涣其血,去逖,出,无咎。
虞翻曰:应在三。坎为血,为逖。逖,忧也。二变为观,坎象不见。故“其血去逖,出,无咎。”
《象》曰:涣其血,远害也。
虞翻曰:乾为远,坤为害,体遁上,故“远害”也。
《序卦》曰:物不可以终离,故受之以节。
崔觐曰:离散之道,不可终行,当以节止之。故言物不可以终离,受之以节。
(兑下坎上)。节:亨,
虞翻曰:泰三之五,天地交也。五当位以节,中正以通,故“节亨”也。
苦节不可贞。
虞翻曰:谓上也,应在三。三变成离,火炎上作,苦位在火上,故“苦节”。虽得位乘阳,故“不可贞”也。
《彖》曰:节亨,刚柔分而刚得中,
卢氏曰:此本泰卦。分乾九三升坤五,分坤六五下处乾三,是“刚柔分而刚得中”也苦节不可贞,其道穷也。
虞翻曰:位极于上,乘阳,故“穷”也。
说以行险,
虞翻曰:兑说,坎险,震为行,故“说以行险”也。
当位以节,中正以通,
虞翻曰:中正谓五。坎为通也。
天地节而四时成。
虞翻曰:泰乾天,坤地;震春,兑秋。坎冬。三动,离为夏。故“天地节而四时成”也。
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
虞翻曰:艮手称制。坤数十,数度。坤又为害,为民,为财。二动体剥,剥为伤。三出复位,成既济定,坤剥不见。故“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
《象》曰:泽上有水,节。
侯果曰:泽上有水,以隄防为节。
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
虞翻曰:


君子,泰乾也。艮止为制,坤为度,震为议,为行,乾为德,故“以制数度,议德行。”乾三之五,为“制数度”。坤五之乾,为“议德行”也。
初九:不出户庭,无咎。
虞翻曰:泰坤为户,艮为庭,震为出;初得位应四,故“不出户庭,无咎”矣。
《象》曰:不出户庭,知通塞也。
虞翻曰:坎为通,二变坤土壅初为塞。崔觐曰:为节之始,有应所四。四为坎险,不通之象。以节崇塞,虽不通,可谓知通塞矣。户庭,室庭也。慎密守节,故“不出”焉,而无咎也。
案:初九应四。四互坎艮。艮为门阙。四居艮中,是为内户,户庭之象也。
九二:不出门庭,凶。
虞翻曰:变而之坤,艮为门庭。二失位不变,出门应五,则凶。故“言不出门庭,凶”矣。
《象》曰:不出门庭凶,失时极也。
虞翻曰:极,中也。未变之正,失时极矣。
六三:不节若,则嗟若,无咎。
虞翻曰:三,节家君子也。失位,故节若。嗟,哀号声。震为音声,为出。三动得正,而体离坎,涕流出目,故“则嗟若”。得位乘二,故“无咎”也。
《象》曰:不节之嗟,又谁咎也。
王弼曰:若,辞也。以阴处阳,以柔乘刚,违节之道,以至哀嗟。自己所至,无所怨咎,故曰“又谁咎”矣。
六四:安节,亨。
虞翻曰:二已变,艮止坤安。得正承五,有应于初,故“安节亨”。
《象》曰:安节之亨,承上道也。
《九家易》曰:言四得正奉五,上通于君,故曰“承上道也”。
九五:甘节,吉。往有尚。
虞翻曰:得正居中,坎为美,故“甘节吉”。往谓二。二失正,变往应五,故“往有尚”也。
《象》曰:甘节之吉,居位中也。
虞翻曰:艮为居,五为中,故“居位中也”。
上六:苦节,贞凶,悔亡。
虞翻曰:二三变,有两离,火炎上作苦,故“苦节”。乘阳,故“贞凶”。得位,故“悔亡”。干宝曰:《彖》称苦节不可贞,在此爻也。禀险伏之教,怀贪狠之志,以苦节之性,而遇甘节之主,必受其诛,华士、少正卯之爻也。故曰“贞凶”。苦节既凶,甘节志得,故曰“悔亡”。
《象》曰:苦节贞凶,其道穷也。
荀爽曰:乘阳于上,无应于下,故“其道穷也”。
《序卦》曰:节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
崔觐曰: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则人信之,故言节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也。
(兑下巽上)。中孚:
虞翻曰:讼四之初也。坎孚象在中,谓二也,故称“中孚”。此当从四阳二阴之例。遁阴未及三,而大壮阳已至四,故从讼来。二在讼时,体离为鹤。在坎阴中,有“鸣鹤在阴”之义也。
豚鱼吉。
案:坎为豕。讼四降初折坎,称“豚”。初阴升四,体巽为鱼。中,二。孚,信也。谓二变应五,化坤成邦,故“信及豚鱼”,吉矣。虞氏以三至上体遯,便以豚鱼为遁鱼,虽生曲象之异见,乃失化邦之中信也。
利涉大川。
虞翻曰:坎为大川。谓二已化邦,三利出涉坎。得正,体涣。涣,舟楫象。故“利涉大川,乘木舟虚也”。
利贞。
虞翻曰:谓二利之正,而应五也。中孚以利贞,乃应于天也。
《彖》曰:中孚,柔在内而刚得中,说而巽孚,
王肃曰:三、四在内,二、五得中,兑说而巽顺,故“孚”也。
乃化邦也。
虞翻曰:二化应五成坤,坤为邦,故“化邦”也。
豚鱼吉:信及豚鱼也。
荀爽曰:豚鱼,谓四、三也。艮为山陆,豚所处。三为兑泽,鱼所在。豚者卑贱,鱼者幽隐,中信之道,皆及之矣。
利涉大川,乘木舟虚也。
王肃曰:中孚之象,外实内虚,有似可乘,虚木之舟也。
中孚以利贞,乃应乎天也。
虞翻曰:讼乾为天,二动应乾,故“乃应乎天也”。
《象》曰:泽上有风,中孚。
崔觐曰:流风令于上,布泽惠于下,中孚之象也。
君子以议狱缓死。
虞翻曰:君子,谓乾也。讼坎为狱;震为议,为缓;坤为死。乾四之初,则二出坎狱。兑说震喜,坎狱不见,故“议狱缓死”也。
初九:虞吉,有它不燕。
荀爽曰:虞,安也。初应于四,宜自安虞;无意于四,则吉。故曰“虞吉”也。四者承五,有它意于四,则不安,故曰“有它不燕”也。
《象》曰:初九虞吉,志未变也。
荀爽曰:初位潜藏,未得变而应四也。
九二: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虞翻曰:靡,共也。震为鸣;讼离为鹤,坎为阴夜,鹤知夜半。故“鸣鹤在阴”。二动成坤,体益。五艮为子,震巽同声者相应,故“其子和之”。坤为身故称“我”。吾,谓五也。离为爵,爵,位也。坤为邦国,五在艮,阍寺庭阙之象。故称“好爵”。五利二变,之正应坎,故“吾与尔靡之”矣。
《象》曰:其子和之,中心愿也。
虞翻曰:坎为心,动得正应五,故“中心愿也”。
六三: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
荀爽曰:三四俱阴,故称“得“也。四得位,有位。故鼓而歌。三失位,无实。故罢而泣之也。


象》曰:或鼓或罢,位不当也。
王弼曰:三四俱阴,金木异性,敌之谓也。以阴居阳,自强而进,进而碍敌。故‘或鼓“也。四履正位,非三敌所克,故“或罢”也。不胜而退,惧见侵陵,故“或泣”也。四履谦巽,不报仇敌,故“或歌”也。歌泣无恒,位不当也。
六四:月几望,马匹亡,无咎。
虞翻曰:讼坎为月,离为日。兑西震东。月在兑二,离为震三,日月象对。故“月几望”。乾坎两马匹,初四易位,震为奔走,体遁山中,乾坎不见,故“马匹亡”。初四易位,故“无咎”矣。
《象》曰:马匹亡,绝类上也。
虞翻曰:讼初之四,体与上绝,故“绝类上”也。
九五:有孚挛如,无咎。
虞翻曰:孚,信也。谓二在坎为孚,巽绳艮手,故“挛”。二使化为邦,得正应已,故“无咎”也。
《象》曰:有孚挛如,位正当也。
案:以是成五,有信。挛二使变已,是“位正当也”。
上九:翰音登于天,贞凶。
虞翻曰:巽为鸡,应在震,震为音。翰,高也。巽为高,乾为天。故“翰音登于天”。失位,故“贞凶”。《礼》荐牲,鸡称翰音也。
《象》曰:翰音登于天,何可长也。
侯果曰:穷上失位,信不由中;以此申命,有声无实;中实内丧,虚华外扬。是“翰音登天”也。巽为鸡,鸡曰翰音。虚音登天,何可久也。
《序卦》曰:有其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小过。
韩康伯曰:守其信者,则失贞而不谅之道,而以信为过也。故曰“小过”。
(艮上震上)。小过:亨,利贞。
虞翻曰:晋上之三。当从四阴二阳,临观之例。临阳未至三,而观四已消也;又有飞鸟之象,故知从晋来。杵臼之利,盖取诸此。柔得中而应乾刚,故“亨”。五失正,故利贞。“过以利贞,与时行也。”
可小事,
虞翻曰:小谓五。晋坤为事。柔得中。故“可小事”也。
不可大事。
虞翻曰:大事,四。刚失位而不中。故“不可大事”也。
飞鸟遗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
虞翻曰:离为飞鸟,震为音,艮为止。晋上之三,离去震在,鸟飞而音止。故“飞鸟遗之音”。上阴乘阳,故“不宜上”。下阴顺阳,故“宜下,大吉”。俗说或以卦象二阳在内,四阴在外,有似飞鸟之象,妄矣。
《彖》曰:小过,小者过而亨也。过以利贞,与时行也。
荀爽曰:阴称小。谓四应初,过二而去。三应上,过五而去。五处中,见过不见应。故曰“小者过而亨也”。
柔得中,是以小事吉也。
虞翻曰:谓五也。阴称小,故“小事吉也”。
刚失位而不中,是以不可大事也。
虞翻曰:谓四也。阳称大,故“不可大事也”。
有飞鸟之象焉,飞鸟遗之音。
宋衷曰:二阳在内,上下各阴,有似飞鸟舒翮之象,故曰“飞鸟”。震为声音,飞而且鸣,鸟去而音止,故曰“遗之音”也。
不宜上,宜下,大吉。上逆而下顺也。
王肃曰:四、五失位,故曰“上逆”。二、三得正,故曰“下顺”也。
《象》曰:山上有雷,小过。
侯果曰:山大而雷小,山上有雷,小过于大,故曰“小过”。
君子以行过乎恭,
虞翻曰:君子,谓三也。上贵三贱,晋上之三,震为行,故“行过乎恭”。谓三致恭以存其位,与谦三同义。
丧过乎哀,
虞翻曰:晋坤为丧,离为目,艮为鼻,坎为涕洟。震为出,涕洟出鼻目:体大过,遭死丧,过乎哀也。
用过乎俭。
虞翻曰:坤为财用,为吝啬。艮为止,兑为小。小用密止,云不雨。故“用过乎俭”也。
初六:飞鸟以凶。
虞翻曰:应四。离为飞鸟。上之三,则四折入,大过死,故“飞鸟以凶”。
《象》曰:飞鸟以凶,不可如何也。
虞翻曰:四死大过,故“不可如何也”。
六二:过其祖,遇其妣
虞翻曰:祖谓祖母,初也。母死称妣。谓三坤为丧,为母,折入大过死,故称“祖”也。妣二过初,故“过其祖”五变,三体姤遇,故遇妣也。
不及其君,遇其臣,无咎。
虞翻曰:五动为君,晋坎为臣;二之五隔三;艮为止,故“不及其君”止。如承三得正,体姤遇象,故“遇其臣,无咎”也。
《象》曰:不及其君,臣不可过也。
虞翻曰:体大过,下止,舍巽下,故“不可过”。与随三同义。
九三:弗过防之,从或戕之,凶。
虞翻曰:防,防四也。失位从或,而欲折之初。戕,杀也。离为戈兵,三从离上入坤,折四死大过中,故“从或戕之,凶”也。
《象》曰:从或戕之,凶如何也。
虞翻曰:三来戕四,故“凶如何也”。
九四:无咎,弗过遇之,
《九家易》曰:以阳居阴,行过乎恭。今虽失位,遇则进五,故“无咎”也。四体震动,位既不正,当动上居五,不复过五,故曰“弗过遇之”矣。
往厉必戒,勿用永贞。
荀爽曰:四往危五,戒备于三,故曰“往厉必戒”也。勿长居四,当动上五,故“用永贞”。
《象》曰:弗过遇之,位不当也。往厉必戒,终不可长也。
虞翻曰:体否上倾,故“终不可


长”矣。
六五:密云不雨,自我西郊。
虞翻曰:密,小也。晋坎,在天为云,坠地成雨。上来之三,折坎入兑,小为密。坤为自我。兑为西。五动乾为郊。故“密云不雨,自我西郊”也。
公弋取彼在穴。
虞翻曰:公谓三也。弋,矰缴射也。坎为弓弹。离为鸟矢。弋无矢也,巽绳连鸟,弋人鸟之象。艮为手,二为穴,手入穴中,故“公弋取彼在穴”也。
《象》曰:密云不雨,已上也。
虞翻曰:谓三坎水,已之上六,故“已上也”。
上六:弗遇过之,飞鸟离之,凶,是谓灾眚。
虞翻曰:谓四已变之坤,上得之三,故“弗遇过之”。离为飞鸟,公弋得之,鸟下入艮手而死,故“飞鸟离之凶”。晋坎为灾眚,故“是谓灾眚”矣。
《象》曰:弗遇过之,已亢之。
虞翻曰:飞下称亢。晋上之三,故“已亢也”。
《序卦》曰:有过物者必济,故受之以既济。
韩康伯曰:行过乎俭,可以矫世厉俗,有所济也。
(离下坎上)。既济:亨小。利贞。
虞翻曰:泰五之二。小,谓二也。柔得中。故“亨小”。六爻得位,各正性命,保合大和故“利贞”矣。
初吉,
虞翻曰:初,始也。谓泰乾。乾知大始,故称“初”。坤五之乾二,得正处中,故“初吉,柔得中也。”
终乱。
虞翻曰:泰坤称乱。二上之五,终止于泰,则反成否。子弑其父,臣弑其君天下无邦,终穷成坤,故“乱,其道穷”。
《彖》曰:既济亨,小者亨也。
荀爽曰:天地既交,阳升阴降,故“小者亨也”。
利贞,刚柔正而位当也。
侯果曰:此本泰卦。六五降二,九二升五,是刚柔正当位也。
初吉,柔得中也。
虞翻曰:中,谓二。
终止则乱,其道穷也。
虞翻曰:反否终坤,故“其道穷也”。侯果曰:刚得正,柔得中,故“初吉”也。正有终极,济有息止,止则穷乱,故曰“终止则乱,其道穷也”。一曰:殷亡周兴之卦也。成汤应天,初吉也。商辛毒痛,终止也。由止,故物乱而穷也。物不可穷,穷则复始,周受其未济而兴焉。
《乾凿度》曰:既济未济者,所以明戒慎,全王道也。
《象》曰: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荀爽曰:六爻既正,必当复乱,故君子象之。思患而豫防之,治不忘乱也。
初九:曳其轮,濡其尾,无咎。《象》曰:曳其轮,义无咎也。
宋衷曰:离者两阳一阴。阴方阳圆,舆轮之象也。其一在坎中,以火入水,必败,故曰“曳其轮”也。初在后,称“尾”。尾濡曳,咎也。得正有应,于义要以危而无咎矣。
六二:妇丧其佛,勿逐,七日得。
虞翻曰:离为妇。泰坤为丧。佛发,谓鬒发也。一名妇人之首饰。坎为玄云,故称发。《诗》曰:鬒发如云。乾为首,坎为美;五取乾二之坤为坎,坎为盗,故“妇丧其佛”。泰震为七,故“勿逐,七日得”。与睽丧马勿逐同义。佛,或作茀。俗说以佛为妇人蔽膝之茀,非也。
《象》曰:七日得,以中道也。
王肃曰:体柔应五,履顺承刚,妇人之义也。佛,首饰。坎为盗。离为妇。丧其茀,邻于盗也。勿逐自得,履中道也。二五相应,故“七日得”也。
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
虞翻曰:高宗,殷王武丁。鬼方,国名。乾为高宗,坤为鬼方;乾二之坤五。故“高宗伐鬼方”。坤为年,位在三,故“三年”。坤为小人,二上克五,故“三年克之,小人勿用”。《象》曰:“惫也”。干宝曰:高宗,殷中兴之君。鬼方,北方国也。高宗尝伐鬼方,三年而后克之。离为戈兵,故称“伐”。坎当北方,故称“鬼”。在既济之家,而述先代之功,以明周因于殷,有所弗革也。
《象》曰:三年克之,惫也。
侯果曰:伐鬼方者,兴衰除暗之征也。上六暗极,九三征之,三举方及,故曰“三年克之”。兴役动众,圣犹疲惫,则非小人能为,故曰“小人勿用”。虞翻曰:坎为劳,故“惫也”。
六四:繻有衣袽,终日戒。
虞翻曰:乾为衣,故称“繻”。袽,败衣也。乾二之五,衣象裂坏,故“繻有衣袽”。离为日,坎为盗,在两坎间,故“终日戒”。谓伐鬼方三年乃克。旅人勤劳,衣服皆败,鬼方之民,犹或寇窃,故“终日戒”也。
《象》曰:终日戒,有所疑也。
卢氏曰:繻者,布帛端末之识也。袽者,残币帛,可拂拭器物也。繻有为衣袽之道也。四处明暗之际,贵贱无恒,犹或为衣或为袽也。履多惧之地,上承帝主,故终日戒慎,有所疑惧也。
九五: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实受其福。
虞翻曰:泰震为东,兑为西,坤为牛,震动五杀坤,故“东邻杀牛“。在坎多眚,为阴所乘,故“不如西邻之禴祭”。禴,夏祭也。离为夏。兑动二,体离,明。得正承五,顺三。故“实受其福,吉大来也”。
《象》曰: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时也。
崔觐曰:居中当位。于既济之时,则当是周受命日也。五坎为月。月出西方,西邻之谓也。二应在离,离为日。日出东方,东邻之谓也。离又为


牛,坎水克离火,东邻杀牛之象。禴,殷春祭之名。案《尚书》:克殷之岁,厥四月哉生明。王来自商,至于丰。丁未,祀于周庙。四月殷之三月,春也。则明西邻之禴祭,得其时而受祉福也。实受其福,吉大来也。
卢氏曰:明鬼享德不享味也。故德厚者,吉大来也。
上六:濡其首,厉。
虞翻曰:乾为首,五从二上在坎中,故“濡其首,厉”。位极乘阳,故“何可久”。
《象》曰:濡其首厉,何可久也。
荀爽曰:居上濡五,处高居盛,必当复危,故“何可久也”。
《序卦》曰: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
崔觐曰:夫易之为道,穷则变,变则通。而以未济终者,亦物不可穷也。
(坎下离上)。未济:亨。
虞翻曰:否二之五也。柔得中,天地交。故“亨”。济,成也。六爻皆划错,故称未济也。
小狐汔济,
虞翻曰:否艮为小狐。汔,几也。济,济渡。狐济几度,而濡其尾,未出中也。
濡其尾,无攸利。
虞翻曰:艮为尾。狐,兽之长尾者也。尾谓二,在坎水中。故“濡其尾”。失位,故“无攸利,不续终也”。
干宝曰:坎为狐。
《说文》曰:汔,涸也。
案:刚柔失正,故未济也。五居中应刚,故“亨”也。小狐力弱,汔乃可济。水既未涸,而乃济之。故尾濡而无所利也。
《彖》曰:未济亨,柔得中也。
荀爽曰:柔上居五,与阳合同,故“亨”也。
小狐汔济,未出中也。
虞翻曰:谓二未变,在坎中也。
干宝曰:狐,野兽之妖者,以喻禄父。中,谓二也。困而犹处中故也。此以记纣虽亡国,禄父犹得封矣。
濡其尾,无攸利,不续终也。
虞翻曰:否阴消阳,至剥终坤,终止则乱,其道穷也。乾五之二,坤杀不行,故“不续终也”。干宝曰:言禄父不能敬奉天命,以续既终之礼,谓叛而被诛也。
虽不当位,刚柔应也。
荀爽曰:虽刚柔相应,而不以正,由未能济也。
干宝曰:六爻皆相应,故微子更得为客也。
《象》曰:火在水上,未济。
侯果曰:火性炎上,水性润下,虽复同体,功不相成,所以未济也。故君子慎辨物宜,居之以道,令其功用相得,则物咸济矣。
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虞翻曰:君子,否乾也。艮为慎。辨,别也。物谓乾阳物也,坤阴物也;艮为居,坤为方;乾别五以居坤二。故“以慎辨物居方”也。
初六:濡其尾,吝。
虞翻曰:应在四,故“濡其尾”。失位,故“吝”。
《象》曰:濡其尾,亦不知极也。
案:四在五后,故称“尾”。极,中也。谓四居坎中,以濡其尾,是不知极也。
九二:曳其轮,贞吉。
姚信曰:坎为曳,为轮,两阴夹阳,轮之象也。二应于五,而隔于四,止则据初,故“曳其轮”。处中而行,故曰“贞吉”。干宝曰:坎为轮。离为牛,牛曳轮。上以承五命,犹东蕃之诸侯,共攻三监,以康周道,故曰“贞吉”也。
《象》曰:九二贞吉,中以行正也。
虞翻曰:谓初已正,二动成震,故“行正”。
六三:未济,征凶,利涉大川。
荀爽曰:未济者,未成也。女在外,男在内,婚姻未成。征上从四则凶。利下从坎,故“利涉大川”矣。
《象》曰:未济征凶,位不当也。
干宝曰:吉凶者,言乎其得失也。禄父反叛,管蔡与乱,兵连三年,诛及骨肉,故曰“未济征凶”。平克四国,以济大难,故曰“利涉大川”。坎也。以六居三,不当其位,犹周公以臣而君,故流言作矣。
九四:贞吉,悔亡。
虞翻曰:动正得位,故吉而悔亡矣。
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邦。
虞翻曰:变之震,体师:坤为鬼方。故“震用伐鬼方”。坤为年,为大邦,阳称赏,四在坤中,体既济离三,故“三年有赏于大邦”。
《象》曰:贞吉悔亡,志行也。
案:坎为志,震为行,四坎变震,故“志行也”。
六五:贞吉,无悔。
虞翻曰:之正则吉,故“贞吉,无悔”。
君子之光,有孚,吉。
虞翻曰:动之乾,离为光,故“君子之光”也。孚谓二。二变应已,得有之,故“有孚吉”。坎称孚也。干宝曰:以六居五,周公摄政之象也,故曰“贞吉无悔”。制礼作乐,复子明辟。天下乃明其道,乃信其诚。故“君子之光,有孚,吉”矣。
《象》曰:君子之光,其晖吉也。
虞翻曰:动之正,乾为大明,故“其晖吉也”。
上九:有孚于饮酒,无咎。濡其首,有孚失是。
虞翻曰:坎为孚,谓四也。上之四介四,故“有孚”。饮酒流颐中,故“有孚于饮酒”。终变之正,故“无咎”。乾为首,五动首在酒中,失位,故“濡其首”矣。孚,信。是,正也。六位失正,故“有孚失是”。谓若殷纣沉湎于酒,以失天下也。
《象》曰:饮酒濡首,亦不知节也。
虞翻曰:节,止也。艮为节,饮酒濡首,故“不知节矣”。
卷十三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虞翻曰:天贵故“尊”,地贱故“卑”。“定”谓成列。
荀爽曰:谓否卦也。否七月,万物已成,乾坤各得


其位定矣。
卑高以陈,贵贱位矣。
虞翻曰:乾高贵五,坤卑贱二,列贵贱者,存乎位也。
荀爽曰:谓泰卦也。
侯果曰:天地卑高,义既陈矣;万物贵贱,位宜差矣。
动静有常,刚柔断矣。
虞翻曰:断,分也。乾刚常动,坤柔常静,分阴分阳,迭用柔刚。
方以类聚,
《九家易》曰:谓姤卦,阳爻聚于午也。方,道也。谓阳道施生,万物各聚其所也。
物以群分,
《九家易》曰:谓复卦,阴爻群于主子也。阴,成故曰物“物”也。至于万物一成,分散天下也。以周人用,故曰“物以群分”也。
吉凶生矣。
虞翻曰:物三称群,坤方道静,故“以类聚”。乾物运行,故“以群分”。乾生,故“吉”;坤杀,故“凶”,则“吉凶生矣”。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虞翻曰:谓日月在天成八卦;震象出庚,兑象见丁,乾象盈甲,巽象伏辛,艮象消丙,坤象丧乙,坎象流戊,离象就已,故“在天成象”也。在地成形,谓震竹巽木,坎水离火,艮山兑泽,乾金坤土。在天为变,在地为化,刚柔相推,而生变化矣。
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
虞翻曰:旋转称摩薄也。乾以二五摩坤,成震、坎、艮。坤以二五摩乾,成巽、离、兑。故“刚柔相摩,则八卦相荡”也。
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
虞翻曰:鼓,动。润,泽也。雷震庭艮,风巽雨兑也。
日月运行,一寒一暑。
虞翻曰:日离月坎,寒乾暑坤也。运行往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暑相推,而岁成焉,故“一寒一暑”也。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荀爽曰:男谓乾,初适坤为震;二适坤为坎;三适坤为艮,以成三男也。女谓坤,初适乾为巽;二适乾为离;三适乾为兑,以成三女也。
乾知大始,
《九家易》曰:始,谓乾禀元气,万物资始也。
坤作成物。
荀爽曰:物谓坤任育体,万物资生。
乾以易知,坤以简能。
虞翻曰:阳见称易,阴藏为简,简,阅也。乾息昭物,天下文明,故“以易知”。坤阅藏物,故“以简能”矣。
易则易知,简则易从。
虞翻曰:乾悬象著明,故“易知”。坤阴阳动辟,故“易从”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
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
虞翻曰:阳道成乾,为父,震、坎、艮,为子,本乎天者亲上,故“易知则有亲”。以阳从阴,至五多功,故“易从则有功矣”。蜀才曰:以其易知,故物亲而附之。以其易从故物法而有功也。
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
荀爽曰:阴阳相关,杂而不厌,故“可久”也。万物生息,种类繁滋,故“可大”也。
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
姚信曰:贤人,乾坤也。言乾以日新为德,坤以富有为业也。
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
虞翻曰:易为乾息,简为坤消,乾坤变通,穷理以尽性,故“天下之理得矣”。
天下之理得,而易成位乎其中矣。
荀爽曰:阴位成于五,阴位成于二,五为上中,二为下中,故“易成位乎其中”也。
圣人设卦,
案:圣人谓伏羲也。始作八卦,重为六十四卦矣。
观象,系辞焉,
案:文王观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之象,系属其辞。
而明吉凶。
荀爽曰:因得明吉,因失明凶也。
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虞翻曰:刚推柔生变,柔推刚生化也。
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
虞翻曰:吉则象得,凶则象失也。
悔吝者,忧虞之象也。
荀爽曰:忧虞小疵,故“悔吝”也。虞翻曰:悔则象忧,吝则象虞也。干宝曰“悔亡则虞,有小吝则忧。忧虞未至于失得,悔吝不入于吉凶。事有小大,故辞有急缓,各象其意也。
变化者,进退之象也。
荀爽曰:春夏为变,秋冬为化。息卦为进,消卦为退也。
刚柔者,昼夜之象也。
荀爽曰:刚谓乾,柔谓坤。乾为昼,坤为夜。昼以喻君。夜以喻臣也。
六爻之动,
陆绩曰:天有阴阳二气,地有刚柔二性,人有仁义二行。六爻之动,法乎此也。
三极之道也。
陆绩曰:此三才极至之道也。初、四,下极;二、五,中极;三、上,上极也。
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象也。
虞翻曰:君子谓文王。象谓乾二之坤,成坎月离日。日月为象。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位。故“居而安者,易之象也。”旧读象误作厚,或作序,非也。
所变而玩者,爻之辞也。
虞翻曰:爻者,言乎变者也。谓乾五之坤,坤五动,则观其变。旧作乐,字之误。
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
虞翻曰:玩,弄也。谓乾五动成大有,以离之目,观天之象。兑口玩习所系之辞,故“玩其辞”。
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
虞翻曰:谓观爻动也。以动者尚其变,占事知来,故“玩其占”。
是以自天右之,吉无不利。
虞翻曰:谓乾五变之坤成大有,有天地日月之象。文王则庖牺,亦与天地合德,日月合明。天道助顺,人道助信,履信思顺,故“自天右之,吉无不利”也。
彖者,言乎象者也。
虞翻曰:在天成象,


八卦以象告。彖说三才,故“言乎象也”。
爻者,言乎变者也。
虞翻曰:爻有六画,所变而玩者,爻之辞也。谓九六变化,故言乎变者也。
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
虞翻曰:得正言吉,失位言凶也。
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
崔觐曰:系辞著悔吝之言,则异凶咎。有其小病,比于凶咎,若疾病之与小疵。
无咎者,善补过也。
虞翻曰:失位为咎,悔变而之正,故“善补过”。孔子曰:退思补过者也。
是故列贵贱者存乎位,
侯果曰:二、五为功,誉位;三、四为凶,惧位。凡爻得位则贵,失位则贱,故曰“列贵贱者存乎位”矣。
齐大小者存乎卦,
王肃曰:齐犹正也。阳卦大,阴卦小,卦列则小大分。故曰“齐小大者存乎卦”也。
辩吉凶者存乎辞,
韩康伯曰:辞,爻辞也。即爻者言乎变也。言象,所以明小大。言变,所以明吉凶。故大小之义存乎卦,吉凶之状存乎爻。至于悔吝、无咎,其例一也。吉凶、悔吝、小疵、无咎,皆生乎变。事有小大,故下历言五者之差也。
忧悔吝者存乎介,
虞翻曰:介,纤也。介如石焉,断可识也。故“存乎介”。谓识小疵。
震无咎者存乎悔。
虞翻曰:震,动也。有不善,未尝不知之。知之,未尝复行。无咎者善补过。故“存乎悔”也。
是故卦有小大,辞有险易。辞也者,各指其所之。
虞翻曰:阳易,指天。阴险,指地。圣人之情见乎辞,故指所之。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下之道。
虞翻曰:准,同也。弥,大。纶,络。谓易在天下,包络万物,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故“与天地信”也。
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
荀爽曰:谓阴升之阳,则成天之文也。阳降之阴,则成地之理也。
是故知幽明之故。
荀爽曰:谓天上地下不可得睹者也。谓否卦变成既未济也。明,谓天地之间,万物陈列,著于耳目者,谓泰卦变成既济也。
原始及终,故知死生之说。
《九家易》曰:阴阳交合,物之始也。阴阳分离,物之终也。合则生,离则死。故“原始及终,故知死生之说”矣。交合泰时,春也。分离否时,秋也。
精气为物,游魂为变。
虞翻曰:魂阳物,谓乾坤也。变谓坤鬼。乾纯粹精,故主为物。乾流坤体,变成万物故“游魂为变”也。
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
虞翻曰:乾神似天,坤鬼似地。圣人与天地合德,鬼神合吉凶,故“不违”。
郑玄曰:精气,谓七八也。游魂,谓九六也。七八,木火之数也。九六,金水之数。木水用事而物生,故曰“精气为物”。金水用事而物变,故曰“游魂为变”。精气谓之神,游魂谓之鬼。木火生物,金水终物。二物变化其情,与天地相似,故无所差违之也。
知周乎万物,
荀爽曰:二篇之册,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故曰“知周乎万物”也。
而道济天下,故不过。
《九家易》曰:言乾坤道济成天下而不过也。
王凯冲曰:知周道济,洪纤不遗,亦不过差也。
旁行而不流,
《九家易》曰:旁行周合,六十四卦,月主五卦,爻主一日,岁既周而复始也。
侯果曰:应变旁行,周被万物,而不流淫也。
乐天知命,故不忧。
荀爽曰:坤建于亥,乾坤相据,乾立于已。阴阳孤绝,其法宜忧。坤下有伏乾,为乐天。乾下有伏巽,为知命。阴阳合居,故“不忧”。
安土敦乎仁,故能爱。
荀爽曰:安土谓否卦,乾坤相据,故“安土”。敦仁谓泰卦。天气下降,以生万物故“敦仁”。生息万物,故谓之“爱”也。
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
《九家易》曰:范者,法也。围者,周也。言乾坤消息,法周天地,而不过于十二辰也。辰,日月所会之宿,谓诹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星纪、玄枵之属是也。
曲成万物而不遗,
荀爽曰:谓二篇之册,曲万万物,无遗失也。
侯果曰:言阴阳二气,委曲成物,不遗微细也。
通乎昼夜之道而知,
荀爽曰:昼者,谓乾。夜者,坤也。通于乾坤之道,无所不知矣。
是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干宝曰:否泰盈虚者,神也。变而周流者,易也。言神之鼓万物无常方,易之应变化无定体也。
一阴一阳之谓道。
韩康伯曰:道者何,无之称也。无不通也。无不由也。
况之曰:道,寂然无体,不可为象。必有之用极,而无之功显,故至乎。神无方而易无体,而道可见矣。故穷以尽神,因神以明道。阴阳虽殊,无一以待之。在阴为无阴,阴以之生;在阳为无阳,阳以之成。故曰“一阴一阳”也。
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虞翻曰:继,统也。谓乾能统天生物,坤合乾性,养化成之,故“继之者善,成之者性”也。
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侯果曰:仁者见道,谓道有仁。知者见道,谓道有知也。
百姓日用而不知,
侯查曰:用道以济,然不知其力。故君子之道鲜矣。
韩康伯曰:君子体道以为


用,仁知则滞于所见,百姓日用而不知。体斯道者,不亦鲜矣乎。故常无欲以观妙,可以语至而言极矣。
显诸仁,藏诸用,
王凯冲曰:万物皆成,仁功著也。不见所为,藏诸用也。
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
侯果曰:圣人成务,不能无心,故有忧。神道鼓物,寂然无情,故无忧也。
盛德大业至矣哉。
荀爽曰:盛德乾天。大业者地也。
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
王凯冲曰:物无不备,故曰“富有”。变化不息,故曰“日新”。
生生之谓易。
荀爽曰:阴阳相易,转相生也。
成象之谓乾,
案: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才既备,以成乾象也。
效法之谓坤,
案:爻犹效也。效乾三天之法,而两地成,坤之象卦也。
极数知来之谓占,
孔颖达曰:谓穷极蓍策之数,逆知将来之事,占其吉凶也。
通变之谓事,
虞翻曰:事谓变通趋时。以尽利天下之民,谓之事业也。
阴阳不测之谓神。
韩康伯曰:神也者,变化之极,妙万物而为言,不可以形诘者也,故“阴阳不测”。尝试论之曰:原夫两仪之运,万物之动,岂有使之然哉!莫不独化于太虚,欻尔而自造矣。造之非我,理自玄应;化之无主,数自冥运。故不知所以然,而况之神矣。是以明两仪以太极为始,言变化而称乎神也。夫唯天之所为者,穷理体化,坐忘遗照。至虚而善应,则以道为称。不思玄览,则以神为名。盖资道而同乎道,由神而冥于神者也。
夫易广矣,大矣。
虞翻曰:乾象动直,故“大”。坤形动辟,故“广”也。
以言乎远则不御,
虞翻曰:御,止也。远谓乾。天高不御也。
以言乎迩则静而正,
虞翻曰:地谓坤。坤至静而德方,故正也。
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
虞翻曰:谓易广大悉备,有天地人道焉,故称备也。
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
宋衷曰:乾静不用事,则清静专一,含养万物矣。动而用事,则直道而行,导出万物矣。一专一直,动静有时,而物无夭瘁,是以大生也。
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
宋衷曰:翕,犹闭也。坤静不用事,闭藏微伏,应育万物矣。动而用事,则开辟群蛰,敬导沉滞矣。一翕一辟,动静不失时,而物无灾害,是以广生也。
广大配天地,
荀爽曰:阴广阳大,配天地。
变通配四时,
虞翻曰:变通趋时,谓十二月消息也。泰、大壮、夬,配春;乾、姤、遁,配夏;否、观、剥,配秋;坤、复、临,配冬,谓十二月消息相变通,而周于四时也。
阴阳之义配日月,
荀爽曰:谓乾舍于离,配日而居;坤舍于坎,配月而居之义是也。
易简之善配至德。
荀爽曰:乾德至健,坤德至顺,乾坤易简相配于天地,故“易简之善配至德”。
子曰:易,其至矣乎。
崔觐曰:夫言子曰:皆是语之别端,此更美易之至极也。
夫易,圣人之所以崇德而广业也。
虞翻曰:崇德效乾,广业法坤也。
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也。
虞翻曰:知谓乾,效天崇;礼谓坤,法地卑也。
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
虞翻曰:位谓六画之位,乾坤各三爻,故“天地设位”。易出乾入坤,上下无常,周流六虚,故“易行乎其中”也。
成性存存,道义之门。
虞翻曰: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乾为道门,坤为义门。成性,谓成之者性也。阳在道门,阴在义门,其易之门邪。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啧,而拟诸其形容,
虞翻曰:乾称圣人,谓庖牺也。啧,谓初。自上议下称拟,形容,谓阴,在地成形者也。
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
虞翻曰:物宜谓阳;远取诸物,在天成象故“象其物宜”。象,谓三才八卦在天也,庖牺重为六画也。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
虞翻曰:重言圣人,谓文王也。动,谓六爻矣。
而观其会通,
荀爽曰:谓三百八十四爻,阴阳动移,各有所会,各有所通。
张璠曰:会者,阴阳合会,若蒙九二也。通者,乾坤交通,既济是也。
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
孔颖达曰:既观其会通,而行其典礼,以定一爻之通变,而有三百八十四。于此爻下,系属文辞,以断其吉凶。若会通典礼,得,则为吉也。若会通典礼失,则为凶矣。
是故谓之爻。
孔颖达曰:谓此会通之事而为爻也。爻者,效也。效诸物之变通,故上章云,爻者言乎变也。
言天下之至啧而不可恶也,
虞翻曰:至啧无情,阴阳会通,品物流宕,以乾易坤,简之至也。元善之长,故“不可恶也”。
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
虞翻曰:以阳动阴,万物以生,故“不可乱”。六二之动直以方。动,旧误作啧也。
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
虞翻曰:以阳拟坤而成震,震为言议,为后动,故“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安其身而后动,谓当时也矣。
拟议以成其变化。
虞翻曰:议天成变,拟地成化,天施地生,其益无方也。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


,吾与尔靡之。
孔颖达曰:上略明拟议而动,故引鹤鸣在阴,取同类相应以证之。此中孚九二爻辞也。
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
虞翻曰:君子,谓初也。二变五来应之,艮为居。初在艮内。故“居其室”。震为出言,讼乾为善,故“出言善”。此亦成益卦也。
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
虞翻曰:谓二变则五来应之,体益卦。坤数十,震为百里。十之,千里也。外谓震巽同声,同声者相应,故“千里之外应之”。迩谓坤。坤为顺,二变顺初,故“况其迩者乎”。此信及遁鱼者也。
居其室,出其言不善,
虞翻曰:谓初阳动,八阴成坤,坤为不善也。
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
虞翻曰:谓初变体剥。弑父弑君,二阳肥遁,则坤违之,而承于五,故“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
言出乎身加乎民,
虞翻曰:震为出,为言。坤为身,为民也。
行发乎迩见乎远。
虞翻曰:震为行,坤为迩,乾为远,兑为见,谓二发应五,则千里之外,故行发迩见远也。
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
荀爽曰:艮为门,故曰“枢”。震为动,故曰“机”也。翟元曰:枢主开闭,机主发动,开闭有明暗,发动有中否,主于荣辱也。
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
虞翻曰:二已变成益,巽四以风动天,震初以雷动地。中孚十一月,雷动地中,艮为慎,故“可不慎乎”。
同人:先号咷而后笑。
侯果曰:同人九五爻辞也。言九五与六二初未好合,故“先号咷”。而后得同心,故“笑”也。引者喻拟议于事,未有不应也。
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
虞翻曰:乾为道,故称君子也。同人反师,震为出。为语,坤为默巽为处,故“或出或处,或默或语”也。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虞翻曰:二人谓夫妇。师震为夫,巽为妇。坎为心,巽为同。六二震巽俱体师坎,故“二人同心”。巽为利,乾为金,以离断金,故“其利断金”。谓夫出妇处,妇默夫语,故“同心”也。
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虞翻曰:臭,气也。兰,香草。震为言,巽为兰,离日燥之,故“其臭如兰”也。
案:六三互巽,巽为臭也。断金之言,良药苦口,故香若兰矣。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
孔颖达曰:欲求外物来应,必须拟议谨慎,则物来应之。故引大过初六,藉用白茅无咎之事,以证谨慎之理也。虞翻曰:其初难知,阴又失正,故独举初六。
子曰:苟错诸地而可矣。藉之用茅,何咎之有,慎之至也。
虞翻曰:苟,或。错,置也。颐坤为地,故“苟错诸地”。今藉以茅,故“无咎”也。
夫茅之为物薄,
虞翻曰:阴道柔贱,故“薄”也。
而用可重也。
虞翻曰:香洁可贵,故“可重也”。
慎斯术也以往,其无所失矣。
侯果曰:言初六柔而在下,苟能恭慎诚洁,虽置羞于地,神亦享矣。此章明但能重慎卑退,则悔吝无从而生。术,道者也。
劳谦,君子有终吉。
孔颖达曰:欲求外物之应,非唯谨慎,又须谦以下人,故引谦卦九三爻辞以证之矣。
子曰: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
虞翻曰:坎为劳。五多功。乾为德,德言至。以上之贵,下居三贱。故“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艮为厚,坤为至,故“厚之至也”。
语以其功下人者也。
虞翻曰:震为语,五多功,下居三,故“以其功下人者也”。
德言盛,礼言恭。
虞翻曰:谦旁通履。乾为盛德,坤为礼。天道亏盈而益谦。三从上来,同之盛德,故“恭”;震为言,故“德言盛,礼言恭”。
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
虞翻曰:坎为劳,故能“恭”。三得位,故“以存其位者也”。
亢龙有悔。
孔颖达曰:上既以谦德保安,此明无谦则有悔,故引乾之上九“亢龙有悔”,证骄亢不谦之义也。
子曰:贵而无位,
虞翻曰:天尊,故“贵”。以阳居阴,故“无位”。
高而无民,
虞翻曰:在上,故“高”。无阴,故“无民”也。
贤人在下位,
虞翻曰:乾称贤人。下位,谓初也。遁世无闷,故“贤人在下位”而不忧也。
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虞翻曰:谓睦我民,故“无辅”。乾盈动倾,故“有悔”。文王居三,纣亢极上,故以为诫也。
不出户庭,无咎。
孔颖达曰:又明拟议之道,非但谦而不骄,又当谨慎周密,故引节初周密之事以明之也。
子曰: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
虞翻曰:节本泰卦。坤为乱;震为生,为言语;坤称阶故“乱之所生,则言语为之阶”也。
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
虞翻曰:泰乾为君;坤为臣,为闭,故称“密”。乾三之坤五,君臣毁贼,故“君不密则失臣”。坤五之乾三,坤体毁坏,故“臣不密则失身。”坤为身也。
几事不密则害成,
虞翻曰:几,初也。谓二已变成坤,坤为事,故“几事不密”。初利居贞,不密。初动则体剥,子弑其父,臣弑其君,故


“害成”。
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虞翻曰:君子谓初。二动,坤为密。故“君子慎密”。体屯盘桓,利居贞,故“不出也”。
子曰:作易者其知盗乎?
虞翻曰:为易者,谓文王。否上之二成困,三暴慢。以阴乘阳,二变入宫,为萃。五之二夺之,成解。坎为盗。故“为易者其知盗乎”?
《易》曰:负且乘,致寇至。
孔颖达曰:此又明拟议之道,当量身而行,不可以小处大,以贱贪贵,故引解六三爻辞以明之矣。
负也者,小人之事也。
虞翻曰:阴称小人。坤为事。以贱倍贵,违礼悖义,故“小人之事也”。
乘也者,君子之器也。
虞翻曰:君子谓五。器,坤也;坤为大车,故“乘君子之器也”。
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盗思夺之矣。
虞翻曰:小人谓三。既违礼倍五,复乘其车。五来之二成坎,坎为盗,思夺之矣。为易者知盗乎?此之谓也。
上慢下暴,盗思伐之矣。
虞翻曰:三倍五,上慢乾君,而乘其器。下暴于二,二藏于坤,五来寇三,以离戈兵,故称“伐之”。坎为暴也。
慢藏悔盗,冶容悔淫。
虞翻曰:坎心为悔,坤为藏,兑为见。藏而见,故“慢藏”。三动成乾为野,坎水为淫;二变藏坤,则五来夺之,故“慢藏悔盗,野容悔淫”。
《易》曰:负且乘,致寇至,盗之招也。
虞翻曰:五来夺三,以离兵伐之,故变寇言戎,以成三恶。二藏坤时,艮手招盗,故“盗之招”。
卷十四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
干宝曰:衍,合也。
崔觐曰:案《说卦》云: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既言蓍数,则是说大衍之数也。明倚数之法当参天两地。参天者,谓从三始,顺数而至五、七、九,不取于一也。两地者,谓从二起,逆数而至十、八、六,不取于四也。此因天地致上,以配八卦,而取其数也。艮为少阳,其数三。坎为中阳,其数五。震为长阳,其数七。乾为老阳,其数九。兑为少阴,其数二。离为中阴,其数十。巽为长阴,其数八。坤为老阴,其数六。八卦之数,总有五十。故云:大衍之数五十也。不取天数一、地数四者,此数八卦之外,大衍所不管也。其用四十有九者,法长阳七七之数也。六十四卦既法长阴八八之数,故四十九蓍则法长阳七七之数焉。蓍圆而神象天,卦方而智象地,阴阳之别也。舍一不用者,以象太极,虚而不用也。且天地各得其数,以守其位,故太一亦为一数,而守其位也。
王辅嗣云:演天地之数,所赖者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其一不用也。不用而用以之通,非数而数以之成,即易之太极也。四十有九,数之极者。但言所赖五十,不释其所从来,则是亿度而言,非有实据。其一不用,将为法象太极,理纵可通。以为非数而成,义则未允,何则?不可以有对无,五称五十也。
孔疏释赖五十,以为万物之策,凡有万一千五百二十,其用此策大推演天地之数,唯用五十策也。又释其用四十九,则有其一不用,以为策中,其所揲蓍者,唯四十有九。其一不用,以其虚无,非所用也,故不数矣。
又引顾欢同王弼所说,而顾欢云:立此二十数以数神,神虽非数而著,故虚其一数,以明不可言之义也。
案:崔氏探玄:病诸先达,及乎自料,未免小疵。既将八卦阴阳以配五十之数,余其天一地四无所禀承,而云八卦之外在衍之所不管者,斯乃谈何容易哉。且圣人之言,连环可解,约文申义,须穷指归。即此间云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是结大衍之前义也。既云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即将五合之数配属五行也。故云大衍之数五十也,其用四十有九者,更减一以并五,备设六爻之位,著卦两兼,终极天地五十五之数也。自然穷理尽性,神妙无方,藏往知来,以前民用,斯之谓矣。
分而为二以象两,
崔觐曰:四十九数合而未分,是象太极也。今分而为二以象两仪矣。
挂一以象三,
孔颖达曰:就两仪之中,分挂其一于最小指间,而配两仪,以象三才。
揲之以四,以象四时,
崔觐曰:分揲其蓍,皆以四为数,一策一时,故四策,以象四时也。
归奇于扐以象闰,
虞翻曰:奇所挂一策,扐所揲之余,不一则二,不三则四也。取奇以归扐,扐并合挂左手之小指,为一扐,则以闰月定四时成岁。故“归奇于扐,以象闰”者也。
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
虞翻曰:谓已一扐,复分挂如初揲之。归奇于初扐,并挂左手次小指间,为再扐,则再闰也。又分扐揲之如初,再挂左手第三指间,成一变,则布挂之一爻。谓已二扐,又加一,为三,并重合前二扐,为五岁,故“五岁再闰”。再扐而后挂,此参伍以变,据此,为三扐。不言三闰者,闰岁余十日,五岁闰六十日尽矣。后扐闰余分,不得言三扐二闰。故从言“再扐而后挂”者也。
天数五,地数五,
虞翻曰:天数五,谓一、三、五、七、九。地数五,谓二、四、六


、八、十也。
五位相得,而各有合。
虞翻曰:五位谓五行之位。甲乾、乙坤相得,合木,谓天地定位也。丙艮、丁兑相得,合火,山泽通气也。戊坎、已离相得,合土,水火相逮也。庚震、辛巽相得,合金,雷风相薄也。天壬、地癸相得,合水,言阴阳相薄,而战于乾。故“五位相得,而各有合。”或以一六合水,二七合火,三八合木,四九合金,五十合土也。
天数二十有五,
虞翻曰:一、三、五、七、九,故二十五也。
地数三十,
虞翻曰:二、四、六、八、十,故三十也。
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
虞翻曰:天二十五,地三十,故五十有五。天地数见地此,故大衍之数略其奇五,而言五十也。
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荀爽曰:在天为变,在地为化,在地为鬼,在天为神。
姚信曰:此天地之数五十有五,分为爻者,故能成就乾坤之变化,能知鬼神之所为也。侯果曰:夫通变化,行鬼神,莫近于数,故老聃谓子曰:汝何求道?对曰:吾求诸数。明数之妙通于鬼神矣。
乾之册二百一十有六,
荀爽曰:阳爻之册,三十有六。乾六爻皆阳,三六一百八十,六六三十六,合二百一十有六也。阳爻九,合四时,四九三十六,是其义也。
坤之册百四十有四,
荀爽曰:阴爻之册,二十有四。坤六爻皆阴,二六一百二十,四六二十四,合一百四十有四也。阴爻六,合二十四气,四六二百四十也。
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
陆绩曰:日月十二交会,积三百五十四日有寄为一会。今云三百六十当期,则入十三月六日也。十二月为一期,故云“当期之日”也。
二篇之册,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
侯果曰:二篇谓上下经也。共六十四卦,合三百八十四爻,阴阳各半。则阳爻一百九十二,每爻三十六册,合六千九百一二册。阴爻亦一百九十二,每爻二十四册,合四千六百八册。则二篇之册合万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
是故四营而成易,
荀爽曰:营者,谓七、八、九、六也。
陆绩曰:分而为二以象两,一营也;挂一以象三,二营也;揲之以四以象四时,三营也;归奇于扐以象闰,四营也。谓四度营为,方成易之一爻者也。
十有八变而成卦。
荀爽曰:二揲策挂左手一指间,三指间满,而成一爻。又六爻,三六十八,故“十有八变而成卦”也。
八卦而小成,
侯果曰:谓三画成天地、雷风、日月、山泽之象。此八卦未尽万物情理,故曰“小成”也。
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
虞翻曰:引谓庖牺引信三才,兼而两之以六画。触,动也。谓六画以成六十四卦,故“引而信之,触类而长之”。其取类也大,则发挥刚柔而生爻也。
天下之能事毕矣。
虞翻曰:谓乾以简能,能说诸心,能研诸侯之虑,故“能事毕”。
显道神德行,
虞翻曰:显道神德行,乾二五之坤,成离日坎月,日月在天,运行照物,故“显道神德行”。默而成,不言而信,存于德行者也。
是故可与酬酢,可与右神矣。
《九家易》曰:阳往为酬,阴来为酢,阴阳相配,谓之右神也。孔子言大衍以下,至于能事毕矣。此足以显明易道,又神易德行,可与经义相斟酌也。故喻以宾主酬酢之礼,所以助前圣发见其神秘矣。礼饮酒,主人酌宾,为献;宾酌主人,为酢;主人饮之,又酌宾,为酬也。先举为酢,答报为酬,酬取其报,以象阳唱阴和,变化相配,是助天地明其鬼神者也。
子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
虞翻曰:在阳称变,乾五之坤;在阴称化,坤二之乾。阴阳不测之谓神,知变化之道者,故知神之所为。诸儒皆上子曰为章首,而荀马又从之,甚非者矣。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
崔觐曰:圣人德合天地,智周万物,故能用此易道。大略有四:谓尚辞、尚变、尚象、尚占也。
以言者尚其辞;
虞翻曰:圣人之情,见于辞,系辞焉,以尽言也。
以动者尚其变;
陆绩曰:变谓爻之变化,当议之而后动矣。
以制器者尚其象;
荀爽曰:结绳为网罟,盖取诸离,此类是也。
以卜筮者尚其占。
虞翻曰:乾蓍称筮,动离为龟。龟称卜,动则玩其占,故“尚其占者”也。
是故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
虞翻曰:有为谓建侯,有行谓行师也。乾二五之坤成震,有师象。震为行,为言问。故“有为有行”。凡应九筮之法,则筮之,谓问于蓍龟,以言其吉凶。爻象动内,吉凶见外。蓍德圆神,卦德方智。故史拟神智以断吉凶也。
其受命也如响。
虞翻曰:言神不疾而速,不行而至,不言善应。乾二五之坤成震巽,巽为命,故“受命”。同声相应,故如响也。
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
虞翻曰:远,谓天。近,谓地。深,谓阳。阴,谓幽。来物,谓乾坤。神以知来,感而遂通,谓幽赞神明而生蓍也。
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
虞翻曰:至精,谓乾纯粹精也。
参伍以变,错综其数。
虞翻曰:逆上称错。综,


理也。谓五岁再闰,再扐而后挂,以成一爻之变,而倚六画之数,卦从下升。故“错综其数”,则三天两地而倚数者也。
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
虞翻曰:变而通之,观变阴阳始立卦。乾坤相亲,故“成天地之文”。物相杂,故曰文。
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
虞翻曰:数六画之数。六爻之动,三极之道,故定天下吉凶之象也。非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与于此。
虞翻曰:谓参伍以变,故能成六爻之义。六爻之义,易以贡也。
易无思也,无为也,
虞翻曰:天下何思何虑,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故无所为。谓其静也专。
寂然不动,
虞翻曰:谓隐藏坤初,几息矣。专,故不动者也。
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虞翻曰:感,动也。以阳变阴,通天下之故,谓发挥刚柔而生爻者也。
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
虞翻曰:至神,谓易隐初入微,知几其神乎!
韩康伯曰:非忘象者,则无以制象。非遗数者,则无以极数。至精者无筹策而不可乱,至变者体一而无不周,至神者寂然而无不应。斯盖功用之母,象数所由立。故曰:非至精、至变、至神,则不能与于此也。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
荀爽曰:谓伏羲画卦,穷极易幽深;文王系辞,研尽易几微者也。
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
虞翻曰:深谓幽赞神明。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故“通天下之志”,谓蓍也。
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
虞翻曰:务,事也。谓易研几开物,故“成天下之务”。谓卦者也。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
虞翻曰:神,谓易也。谓日月斗在天,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从天西转,故“不疾而速”。星寂然不动,随天右周,感而遂通,故“不行而至”者也。
子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谓也。
侯果曰:言易唯深唯神,蕴此四道。因圣人以章,故曰“圣人之道”矣。
天一,
水甲。
地二。
火乙。
天三,
木丙。
地四。
金丁。
天五,
土戊。
地六。
水已。
天七,
火庚。
地八。
木辛。
天九,
金壬。
地十。
土癸。此则大衍之数五十有五。蓍龟所从生,圣人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此上,虞翻义也。
子曰:夫易何为而作也?
虞翻曰:问易何为取天地之数也。
夫易开物成务,
陆绩曰:开物谓庖牺引伸八卦,重以为六十四。触长爻策,至于万一千五百二十,以当万物之数。故曰“开物”。圣人观象而制网耒耜之属,以成天下之务,故曰“成务”也。
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
虞翻曰:以阳辟坤,谓之“开物”。以阴翕乾,谓之“成务”。冒,触也。触类而长之如此也。
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
《九家易》曰:凡言是故者,承上之辞也。谓以动者尚其变,变而通之,以通天下之志也。
以定天下之业,
《九家易》曰:谓以制器者尚其象也。凡事业之未立,以易道决之,故言以定天下之业。
以断天下之疑。
《九家易》曰:谓卜筮者尚其占也。占事知来,故定天下之疑。
是故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
崔觐曰:蓍之数七七四十九,象阳。圆,其为用也。变通不定,四之以知来物,是蓍之德圆而神也。卦之数八八六十四,象阴。方,其为用也。爻位有分,因之以藏往知事,是卦之德方以知也。
六爻之义易以贡。
韩康伯曰:贡,告也。六爻之变易以告吉凶也。
圣人以此先心,
韩康伯曰:洗濯万物之心者也。
退藏于密,
陆绩曰:受蓍龟之报应,决而藏之于心也。
吉凶与民同患。
虞翻曰:圣人谓庖牺。以蓍神知来,故以“先心”。阳动入巽,巽为退伏,坤为闭户,故藏密。谓齐于巽以神明其德。阳吉阴凶,坤为民,故“吉凶与民同患”。谓作易者有忧患也。
神以知来,知以藏往,
虞翻曰:乾神知来,坤知藏往。来谓出见,往谓藏密也。
其孰能与于此哉!
虞翻曰:谁乎能为此哉?谓古之聪明睿知之君也。
古之聪明睿知神武而不杀者夫!
虞翻曰:谓大人也。庖牺在乾五。动而之坤,与天地合聪明。在坎则聪。在离则明。神武谓乾。睿知谓坤。乾坤坎离,反复不衰,故“而不杀者夫”!
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
虞翻曰:乾五之坤,以离日照天,故“明天之道”。以坎月照坤,故“察民之故”。坤为民。
是兴神物以前民用。
陆绩曰:神物,蓍也。圣人兴蓍以别吉凶,先民而用之,民皆从焉,故曰“以前民用”也。
圣人以此斋戒,
韩康伯曰:洗心曰“斋”。防患曰“戒”。
以神明其德夫。
陆绩曰:圣人以蓍能逆知吉凶,除害就利,清絜其身,故曰“以此斋戒”也。吉而后行,举不违失其德,富盛见称神明,故曰“神明其德”也。
是故阖户谓之坤,
虞翻曰:阖,闭翕也。谓从巽之坤,坤柔象夜,故以闭户者也。
辟户谓之乾,
虞翻曰:辟,开也。谓从震之乾,乾刚象


昼,故以开户也。
一阖一辟谓之变,
虞翻曰:阳变阖阴,阴变辟阳,刚柔相推,而生变化也。
往来不穷谓之通。
荀爽曰:谓一冬一夏,阴阳相变易也。十二消息,阴阳往来无穷已,故“通”也。
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
荀爽曰:谓日月星辰,光见在天而成象也。万物生长,在地成形,可以为器用者也。
制而用之谓之法,
荀爽曰:谓观象于天,观形于地,制而用之,可以为法。
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
陆绩曰:圣人制器以周民用,用之不遗,故曰“利用出入”也。民皆用之,而不知所由来,故谓之“神”也。
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干宝曰:发初言“是故”,总众篇之义也。虞翻曰:太极,太一也。分为天地,故“生两仪”也。
两仪生四象,
虞翻曰:四象,四时也。两仪,谓乾坤也。乾二五之坤,成坎、离、震、兑。震春兑秋,坎冬离夏。故“两仪生四象”。归妹卦备,故《彖》独称天地之大义也。
四象生八卦,
虞翻曰:乾二五之坤,则生震坎艮。坤二五之乾,则生巽离兑。故“四象生八卦”。乾坤生春,艮兑生夏,震巽生秋,坎离生冬者也。
八卦定吉凶,
虞翻曰:阳生则吉,阴生则凶。谓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已言于上,故不言生,而独言定吉凶也。
吉凶生大业。
荀爽曰:一消一息,万物丰殖,富有之谓大业。
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
翟元曰:见象立法,莫过天地也。
变通莫大乎四时,
荀爽曰:四时相变,终而复始也。
县象著有莫大乎日月,
虞翻曰:谓日月县天,成八卦象。三日莫,震象出庚;八日,兑象见丁;十五日,乾象盈甲;十七日旦,巽象退辛;二十三日,艮象消丙;三十日,坤象灭乙。晦夕朔旦,坎象流戊。日中则离,离象就已,戊已土位,象见于中,日月相推,而明生焉。故“县角著明,莫大乎日月”者也。
崇高莫大乎富贵;
虞翻曰:谓乾正位于五,五贵坤富,以乾通坤,故高大富贵也。
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
虞翻曰:神农黄帝尧舜也。民多否闭,取乾之坤,谓之“备物”。以坤之乾,谓之“致用”。乾为物,坤为器用。否四之初,耕稼之利;否五之初,市井之利;否四之二,舟楫之利;否上之初,牛马之利。谓十三盖取以利天下。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圣人作而万物睹,故“莫大乎圣人”者也。
探啧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娓娓者,莫善乎蓍龟。
虞翻曰:探,取。啧,初也。初隐未见,故“探啧索隐”。则幽赞神明而生蓍,初深,故曰“钩深”。致远谓乾。乾为蓍,乾五之坤。大有离为龟。乾生,知吉。坤杀,知凶。故“定天下之吉凶”,“莫善于蓍龟”也。
侯果曰:亹,勉也。夫幽隐深远之情,吉凶未兆之事,物皆勉勉然愿知之,然不能也。及蓍成卦,龟成兆也。虽神道之幽密,未然之吉凶,坐可观也。是蓍龟成天下勉勉之圣也。
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
孔颍达曰:谓成蓍龟,圣人法则之,以为卜筮者也。
天地变化,圣人效之;
陆绩曰:天有昼夜四时变化之道,圣人设三百八十四爻以效之矣。
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
荀爽曰:谓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也。
宋衷曰:天垂阴阳之象,以见吉凶。谓日月薄蚀,五星乱行,圣人象之。亦著九六爻位得失示人,所以有吉凶之占也。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郑玄曰:《春秋纬》云:河以通乾,出天苞。洛以流坤,吐地符。河龙图发,洛龟书成,“河图”有九篇,“洛书”有六篇也。孔安国曰:“河图”则八卦也,“洛书”则九畴也。侯果曰:圣人法“河图”、“洛书”,制历象以示天下也。
易有四象,所以示也;
侯果曰:四象,谓上文神物也、变化也、垂象也、图书也,四者治人之洪范。易有此象,所以示人也。
系辞焉,所以告也;
虞翻曰:谓系《彖》、《象》之辞,八卦以象告也。
定之以吉凶,所以断也。
虞翻曰:系辞焉以断其吉凶,八卦定吉凶,以断天下之疑也。
《易》曰:自天右之,吉无不利。
侯果曰:此引大有上九辞以证之义也。大有上九履信思顺,自天右之,言人能依四象所示,系辞所告,又能思顺,则天及人皆共右之,吉无不利者也。
子曰:右者,助也。
虞翻曰:大有兑为口,口助称右。
天之所助者顺也,
虞翻曰:大有五以阴顺上,故为“天国者顺也”。
人所助者信也。
虞翻曰:信,谓二也。乾为人,为信,庸言之信也。
履信思乎顺,有以尚贤也。
虞翻曰:大有五应二而顺上,故“履信思顺”。比坤为顺,坎为思。乾为贤人,坤伏乾下,故“有以尚贤者”也。
是以自天右之,吉无不利也。
崔觐曰:言上九履五厥孚,履人事以信也。比五而不应三,思天道之顺也。崇四匪彭,明辩于五,又以尚贤也。以自天右之,吉无不利,重引易文,以证成


其义。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虞翻曰:谓书易之动,九六之变,不足以尽易之所言。言之则不足以尽庖牺之意也。
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
侯果曰:设疑而问也。欲明立象可以尽圣人言意也。
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
崔觐曰:言伏羲仰观俯察,而立八卦之象,以尽其意。
设卦以尽情伪,
崔觐曰:设卦谓因而重之为六十四。卦之情伪,尽在其中矣。
系辞焉以尽其言,
崔觐曰:文王作卦爻之辞,以系伏羲立卦之象。象即尽意,故辞亦尽言也。
变而通之以尽利,
陆绩曰:变三百八十四爻,使相交通,以尽天下之利。
鼓之舞之以尽神。
虞翻曰:神,易也。阳息震为鼓,阴消巽为舞,故“鼓之舞之以尽神”。
荀爽曰:鼓者,动也,舞者,行也。谓三百八十四爻,动行相反其卦,所以尽易之神也。
乾坤其易之缊邪?
虞翻曰:缊藏也。易丽乾藏坤,故为“易之缊”也。
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
侯果曰:缊,渊隩也。六子因之而生,故云“立乎其中矣”。
乾坤毁,则无以见易。
荀爽曰:毁乾坤之体,则无以见阴阳之交易也。
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
侯果曰:乾坤者,动用之物也。物既动用,则不能毁息矣。夫动极复静,静极复动,虽天地至此,不违变化也。
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崔觐曰:此结上文,兼明易之形器变通之事业也。凡天地万物,皆有形质。就形质之中,有体有用体者,即形质也。用者,即形质上之妙用也。言有妙理之用以扶其体,则是道也。其体比用,若器之于物,则是体为形之下,谓之为器也。假令天地圆盖方轸为体为器,以万物资始资生为用为道;动物以形躯为体为器,以灵识为用为道;植物以枝干为器为体,以生性为道为用。
化而裁之谓之变,
翟元曰:化变则柔而则之,故“谓之变”也。
推而行之谓之通;
翟元曰:推行阴阳,故谓之通也。
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陆绩曰:变通尽利,观象制器,举而措之于天下,民咸用之以为事业。
《九家易》曰:谓圣人画卦,为万民事业之象,故天下之民尊之,得为事业矣。
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啧,
崔觐曰:此重明易之缊,更引易象及辞以释之。言伏羲见天下深渍,即易之缊者也。
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
陆绩曰:此明说立象尽意,设卦尽情伪之意也。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
侯果曰:典礼有时而用,有时而去,故曰“观其会通”也。
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
崔觐曰:言文王见天下之动,所以系象而为其辞,谓之为爻。
极天下之啧者存乎卦,
陆绩曰:言卦象极尽天下之深情也。
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
宋衷曰:欲知天下之动者,在于六爻之辞也。
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
崔觐曰:言易道陈阴阳变化之事耐用裁成之,存乎其变。推理达本而行之,在乎其通。
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荀爽曰:苟非其人,道不虚行也。
崔觐曰:言易神无不通,明无不照,能达此理者,存乎其人。谓文王述《易》之圣人。
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九家易》曰:默而成谓阴阳相处也;不言而信谓阴阳相应也。德者有实,行者相应也。崔觐曰:言伏羲成六十四卦,不有言述,而以卦象明之。而人信之,在乎合天地之德,圣人之行也。
卷十五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
虞翻曰:象谓三才成八卦之象。乾坤列东,艮兑列南,震巽列西,坎离在中,故“八卦成列”,则“象在其中”。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是也。
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
虞翻曰:谓参重三才为六爻,发挥刚柔,则“爻在其中”。六画称爻。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
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
虞翻曰:谓十二消息。九六相变,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故“变在其中矣”。
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
虞翻曰:谓系彖象九六之辞,故“动在其中”。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者也。
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
虞翻曰:动,谓爻也。爻者,效天下之动者也。爻象动内,吉凶见外。吉凶生而悔吝著,故“生乎动”也。
刚柔者,立本者也。
虞翻曰:乾刚坤柔,为六子父母。乾天称父,坤地称母;本天亲上,本地亲下,故“立本者也”。
变通者,趣时者也。
虞翻曰:变通配四时,故趣时者也。
吉凶者,贞胜者也。
虞翻曰:变通配四时,故趣时者也。
吉凶者,贞胜者也。
虞翻曰:贞,正也。胜,灭也。阳生则吉,阴消则凶者也。
天地之道,贞观者也。
陆绩曰:言天地正,可以观瞻为道也。
日月之道,贞明者也。
荀爽曰:离为日。日中之时,正当离位,然后明也。月者,坎也。坎正位冲离,冲为十五日,月当日冲,正值坎位。亦大圆明。故曰“日月之道,贞明者也。”言日


月正当其位,乃大明也。
陆绩曰:言日月正,以明照为道矣。
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
虞翻曰:一谓乾元。万物之动,各资天一阳气以生,故“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
夫乾,确然示人易矣。
虞翻曰:阳在初弗用,确然无为,潜龙时也。不易世,不成名,故“示人易”者也。
夫坤,隤然示人简矣。
虞翻曰:隤,安。简,阅也。坤以简能阅内万物,故“示人简”者也。
爻也者,效此者也。
虞翻曰:效法之谓坤,谓效三才以为六画。
象也者,象此者也。
虞翻曰:成象之谓乾,谓圣人则天之象,分为三才也。
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
虞翻曰:内初。外,上也。阳象动内,则吉内外,阴爻动内,则凶见外也。
功业见乎变,
荀爽曰:阴阳相变,功业乃成者也。
圣人之情见乎辞。
崔觐曰:言文王作卦爻之辞,所以明圣人之情陈于易象。
天地之大德曰生,
孔颖达曰:自此以下,欲明圣人同天地之德,广生万物之意也。言天地之盛德,常生万物,而不有生,是其大德也。
圣人之大宝曰位。
崔觐曰:言圣人行易之道,当须法天地之大德,宝万乘之天位。谓以道济天下为宝,而不有位,是其大宝也。
何以守位曰仁,
宋衷曰:守位当得士大夫公侯,有其仁贤,兼济天下。
何以聚人曰财。
陆绩曰:人非财不聚,故圣人观象制器,备物尽利,以业万民而聚之也。盖取聚人之本矣。
理财正辞,禁人为非曰义。
荀爽曰:尊卑贵贱,衣食有差,谓之“理财”。名实相应,万事得正,谓之“正辞”。咸得其宜,故谓之“义”也。
崔觐曰:夫财货人所贪爱,不以义理之,则必有败也。言辞人之枢要,不以义正之,则必有辱也。百姓有非,不以义禁之,则必不改也。此三者皆资于义,以此行之,得其宜也。故知仁义与财,圣人宝位之所要也。
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
虞翻曰:庖牺,太昊氏,以木德王天下。位乎乾五,五动见离,离生木,故知火化。炮啖牺牲,号庖牺氏也。
仰则观象于天,
荀爽曰:震巽为雷风,离坎为日月也。
俯则观象于地,
《九家易》曰:艮兑为山泽也。地有水火五行八卦之形者也。
观鸟兽之文,
荀爽曰: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之属是也。
陆绩曰:谓朱鸟、白虎、苍龙、玄武四方二十八宿经纬之文。
与地之宜,
《九家易》曰:谓四方四维八卦之位,山泽高卑五土之宜也。
近取诸身,
荀爽曰: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也。
远取诸物,
荀爽曰:乾为金玉,坤为布釜之类是也。
于是始作八卦,
虞翻曰:谓庖牺观鸟兽之文,则天八卦效之。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乃四象所生,非庖牺之所造也。故曰:象者,像此者也。则大人造爻象以象天卦可知也。而读易者,咸以为庖牺之时,天未有八卦,恐失之矣。天垂象,示吉凶,圣人象之,则天已有八卦之象。
以通神明之德,
荀爽曰:乾坤为天地,离坎为日月,震巽为雷风,艮兑为山泽,此皆神明之德也。
以类万物之情。
《九家易》曰:六十四卦,凡有万一千五百二十策,策类一物,故曰“类万物之情”。以此知庖牺重为六十四卦明矣。
作结绳而为罟,以田以鱼,盖取诸离。
虞翻曰:离为目,巽为绳。目之重者唯罟,故结绳为罟。坤二五之乾成离。巽为鱼。坤二称田,以罟取兽曰田。故“取诸离”也。
庖牺氏没,神农氏作。
虞翻曰:没,终。作,起也。神农以火德继庖牺王。火生土,故知土则利民播种,号神农氏也。
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
虞翻曰:否四之初也。巽为木,为入;艮为手;乾为金。手持金以入木,故“斫木为耜”。耜止所逾,因名曰耜。艮为小木,手以桡之,故“揉木为耒”。耒耜,耔器也。巽为号令,乾为天,故“以教天下”。坤为田,巽为股,进退。震足动耜,艮手持耒,进退田中,耕之象也。益万物者莫若雷风,故法风雷而作耒耜。
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
翟元曰:否五之初也。离象正上,故称“日中”也。艮为径路。震为足,又为大涂。否乾为天。故致天下之民象也。坎水艮山,群珍所出,聚天下货之象也。震升坎降,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噬嗑食也。市井交易,饮食之道,故取诸此也。
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
虞翻曰。变而通之以尽利,谓作舟楫服牛乘马之类,故“使民不倦”也。
神而化之,使民宜之。
虞翻曰:神谓乾。乾动之坤,化成万物,以利天下。坤为民也。象其物宜。故“使民宜之”也。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右之,吉无不利”也。
陆绩曰:阴穷则变为阳,阳穷则变为阴,天之道也。庖牺作网罟,教民取禽兽,以充民食。民众兽少,其道穷,则神农教播殖以变之。此


穷变之大要也。穷则变,变则通,与天终始,故可久。民得其用,故无所不利也。
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九家易》曰:黄帝以上,羽皮革木,以御寒暑。至乎黄帝,始制衣裳,垂示天下。衣取象乾,居上覆物。裳取象坤,在下含物也。虞翻曰:乾为治,在上为衣。坤下为裳。乾坤万物之缊,故以象衣裳。乾为明君,坤为顺臣,百官以治,万民以察,故“天下治”。盖取诸此也。
挎木为舟,掞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
《九家易》曰:木在水上,流行若风,舟楫之象也。此本否卦九四之二。挎,除也。巽为长,为木,艮为手;乾为金;艮手持金,故“挎木为舟,掞木为楫”也。乾为远天,故“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矣。法涣而作舟楫,盖取斯义也。
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
虞翻曰:否上之初也。否乾为马,为远;坤为牛,为重。坤初之上,为引重。乾上之初,为“致远”。艮为背,巽为股,在马上,故“乘马”。巽为绳,绳束缚物,在牛背上,故“服牛”。出否之随,引重致远,以利天下,故“取诸随”。
重门击柝,以待暴客,
干宝曰:卒虣之客,为奸寇也。
盖取诸豫。
《九家易》曰:下有艮象。从外示之,震复为艮。两艮对合,重门之象也。柝者,两木相击以行夜也。艮为手,为小木,为止持;震为足,又是木,为行;坤为夜。即手持柝木夜行,击门之象也。坎为盗,虣水虣长无常,故“以待虣客”。既有不虞之备,故“取诸豫”矣。断木为杵,阙地为臼。臼杵之利,万民以济,盖取诸小过。
虞翻曰:晋上之三也。艮为小木。上来之三,断艮,故“断木为杵”。坤为地,艮手持木,以阙坤三,故“阙地为臼”。艮止于下,臼之象也。震动而上,杵之象也。震出巽入,艮手持杵,出入臼中,舂之象也,故“取诸小过”。本无乾象,故不言以利天下也。
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
虞翻曰:无妄五之二也。巽为绳,为木;坎为弧;离为矢,故“弦木为弧”。乾为金,艮为小木。五之二,以金剡艮,故“剡木为矢”。乾为威,五之二,故“以威天下”。弓发矢应,而坎雨集,故“取诸睽”也。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
虞翻曰:无妄,两象易也。无妄乾在上,故称“上古”。艮为穴居,乾为野,巽为处,无妄乾人在路,故“穴居野处”。震为后世,乾为圣人,后世圣人,谓黄帝也。艮为宫室,变成大壮,乾人入宫,故“易以宫室”。艮为待,巽为风,兑为雨,乾为高,巽为长木,反在上,为栋。震阳动起,故“上栋”。下宇,谓屋边也。兑泽动下,为下宇。无妄之大壮,巽风不见。兑雨隔震,与乾绝体。故“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者也。
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
虞翻曰:中孚,上下易象也。本无乾象,故不言上古。大过乾在中,故但言古者。巽为薪,艮为厚,乾为衣,为野,乾象在中,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穿土称封。封,古窆字也。聚土为树,中孚无坤坎象,故“不封不树”。坤为丧期,谓从斩衰至緦麻。日月之期数,无坎离日月坤象,故“丧期无数”。巽为木,为入处;兑为口;乾为人;木而有口,乾人入处,棺敛之象。中孚艮为山丘,巽木在里,棺藏山陵,椁之象也,故“取诸大过”。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
《九家易》曰: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各执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夬本坤世,下有伏坤,书之象也。上又见乾,契之象也。以乾照坤,察之象也。夬者,决也。取百官以书治职万民,以契明其事。契,刻也。大壮进而成夬,金决竹木,为书契象,故法夬而作书契矣。
虞翻曰:履上下象易也。乾象在上,故复言上古。巽为绳,离为罔罟,乾为治,故“结绳以治”。后世圣人,谓黄帝、尧、舜也。夬旁通剥,剥坤为书,兑为契,故“易之以书契”。乾为百。剥艮为官,坤为众臣,为万民,为迷暗。乾为治。夬反剥,以乾照坤。故“百官以治,万民以察”。故“取诸夬”。大壮、大过、夬,此三盖取直两象,上下相易,故俱言易之。大壮本无妄。夬本履卦。乾角俱在上,故言上古。中孚本无乾象,大过乾不在上,故但言古者。大过亦言后世圣人易之,明上古时也。
是故易者,象也。
干宝曰:言是故,又总结上义也。
虞翻曰:易谓日月,在天成八卦象,县象著明,莫大日月是也。
象也者,象也。
崔觐曰:上明取象以制器之义,故以此重释于象。言易者象于万物。象者,形象之象也。
彖者,材也。
虞翻曰:彖说三才,则三分天象。以为三才,谓天地人之道也。
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
虞翻曰


:动,发也。谓两三才为六画,则发挥刚柔而生爻也。
是故吉凶生,而悔吝著也。
虞翻曰:爻象动内,则吉凶见外;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故曰“著”。
阳卦多阴,阴卦多是,其故何也?
崔心曰:此明卦象阴阳与德行也。阴卦多阴,谓震、坎、艮,一阳而二阴。阴卦多阳,谓巽、离、兑,一阴而二阳也。
阳卦奇,阴卦耦,其德行何也?
虞翻曰:阳卦一阳,故“奇”。阴卦二阳,故“耦”。谓德行何可者也。
阳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阴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
韩康伯曰:阳,君道也。阴,臣道也。君以无为统众无为,则一也。臣以有事代终有事,则二也。故阳爻画一,以明君道必一。阴爻画两,以明臣体必二。斯阴阳之数,君臣之辩也。以一为君,君之德也。二居君位,非其道也。故阳卦曰:君子之道也;阴卦曰:小人之道也。
《易》曰: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翟元曰:此咸之九四辞也。咸之为卦,三君三民,四独远阴,思虑之爻也。韩康伯曰:天下之动,必归于一,思以求朋未能,寂寂以感物,不思而至也。
子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
韩康伯曰:夫少则得,多则惑。涂虽殊,其归则同。虑虽百,其致不二。苟识其要,不在博求。一以贯之,不虑而尽矣。
天下何思何虑?
虞翻曰:易无思也。既济定,六位得正,故“何思何虑”。
日往则月来,
虞翻曰:谓咸初往之四,与五成离,故“日往”。与二成坎,故“月来”。之外“日往”,在内“月来”,此就爻之正者也。
月往则日来,
虞翻曰:初变之四,与上成坎,故“月往”。四变之初,与三成离。故“日来”者也。
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虞翻曰:既济体两离坎象,故明生焉。
寒往则暑来,
虞翻曰:乾为寒,坤为暑,谓阴息阳消,从姤至否,故寒往暑生为也。
暑往则寒来,
虞翻曰:阴诎阳信,从复至泰,故暑往寒来也。
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崔觐曰:言日月寒暑。往来虽多,而明生岁成,相推则一,何思何虑于其间哉!
往者诎也,
荀爽曰:阴气往,则万物诎者也。
来者信也,
荀爽曰:阳气来,则万物信者也。
诎信相感则利生焉。
虞翻曰:感,咸象,故“相感”。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故“利生”。利生谓阳出震,阴伏藏。
尺蠖之诎,以求信也。
荀爽曰:以喻阴阳气屈以求信也。
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虞翻曰:蛰,潜藏也,龙潜而蛇藏。阴息初,巽为蛇。阳息初,震为龙。十月坤成,十一月复生。姤巽在下,龙蛇俱蛰。初坤为身。故“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侯果曰:不诎则不信,不蛰则无存,则屈蛰相感而后利生矣。以况无思得一,则万物归思矣。庄子曰:古之畜天下者,其治一也。《记》曰:通于一,万事毕。无心得,鬼神服。此之谓矣。蠖,诎行虫。郭璞云:蝍就也。
精义入神,以致用也。
姚信曰:阳称精,阴为义。入在初也。阴阳在初,深不可测,故谓之“神”。变为姤复,故曰“致用也”。
韩康全曰:精义,物理之微者也。神,寂然不动、感而遂通者也。理入寂一,则精义斯得,乃用无极也。
干宝曰:能精义理之微,以得未然之事,是以涉于神道,而逆祸福也。
利用安身,以崇德也。
《九家易》曰:利用,阴道用也。谓姤时也。阴升上究,则乾伏坤中,诎以求信,阳当复升。安身,嘿处也。时既潜藏。故利用安身,以崇其德。崇德,体卑而德高也。
韩康伯曰:利用之道,皆安其身而后动也。精义由于入神以致其用,利用由于安以崇基德。理必由乎其宗,归根则宁,天下之理得之。若役其思虑,以求动用,忘其安身,以殉功美,则伪弥多理愈失,名弥美而累愈彰矣。
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
荀爽曰:出乾之外,无有知之。
穷神知化,德之盛也。
虞翻曰:以坤变乾,谓之“穷神”。以乾通坤,谓之“知化”。乾为盛德,故“德之盛”。
侯果曰:夫精义入神,利用崇德,亦一致之道极矣。过斯以往,则未之能知也。若穷于神理,通于变化,则德之盛者能矣。
《易》曰: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
孔颖达曰:上章先言利用安身,可以崇德。若身危辱,何崇之有?此章引困之六三。履非基位,欲上于四,四自应初,不纳于已,是困于九四之石也。三又乘二,二是刚物,非已所乘,是据于九二之蒺藜也。又有人于其宫,不见其妻,凶之象也。
子曰:非所困而困焉,名必辱。
虞翻曰:困本咸。咸三入宫,以阳之阴,则二制坤,故以次咸。为四所困,四失位恶人,故“非所困而困焉”。阳称名,阴为辱,以阳之阴下,故“名必辱”也。
非所据而据焉,身必危。
虞翻曰:谓据二,二失位,故“非所据面据焉”。二变时,坤为身,二折坤体,故“身必危”。
既辱且危,死其将至,妻其可得见邪。
陆绩曰:六三从


困辱之家,变之大过,为棺椁死丧之象,故曰“死其将至”,妻不可得见。
《易》曰:公用射隼于高庸之上,获之无不利。
孔颖达曰:前章先须安身,可以崇德。胡此明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是有利也。故引解之上六以证之矣。
子曰:隼者,禽也。
虞翻曰:离为隼,故称“禽”。言其行野容如禽兽焉。
弓矢者,器也。
虞翻曰:离为矢,坎为弓,坤为器。
射之者,人也。
虞翻曰:人,贤人也。谓乾三。伏阳出而成乾,故曰“射之者人”。人则人,三应上,故上令三出而射隼也。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
虞翻曰:三伏阳,为君子。二变时,坤为身,为藏器,为藏弓矢,以待射隼。艮为待,为时。三待五来之二,弓张矢发,动出成乾,贯隼入大过死,两坎象坏,故“何不利之有”。《象》曰:以解悖,三阴小人,乘君子器,故上观三出,射出隼也。
动而不括,是以出而有获,语成器而后动者也。
虞翻曰:括,作也。震为语,乾五之坤二成坎弓,离矢动以贯隼,故“语成器而后动者也”。
子曰: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
虞翻曰:谓否也。以坤灭乾,为不仁不义。坤为耻,为义。乾为仁,为畏者也。
不见利不动,不威不徵。
虞翻曰:否乾为威,为利。巽为近利。谓否五之初,成噬嗑市。离日见乾,为见利;震为动,故“不见利不动”。五之初,以乾威坤,故“不威不徵”。震为徵也。
小徵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
虞翻曰:艮为小。乾为大。五下威初,坤杀不行,震惧虩虩,故“小惩大诫”。坤为小人,乾为福。以阳下阴,民说无疆,故“小人福也”。
《易》曰:“屦校灭趾,无咎”。此之谓也。
《九家易》曰:噬嗑六五,本先在初,处非其位,小人者也。故历说小人所以为罪,终以致害,虽欲为恶,能止不行,则“无咎”。侯果曰:噬嗑初九爻辞也。校者,以木夹足止行也。此明小人因小刑而大诫。乃福也。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
虞翻曰:乾为积善,阳称名。
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虞翻曰:坤为积恶,为身。以乾灭坤,故“灭身”者也。
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
虞翻曰:小善谓复初。
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
虞翻曰:小恶谓姤初。
故恶积而不弇,
虞翻曰:谓阴息姤至遁,子弑其父,故“恶积而不可弇”。
罪大而不可解。
虞翻曰:阴息遁成否,以臣弑君,故“罪大而不可解”也。
《易》曰:何校灭耳,凶。
《九家易》曰:噬嗑上九爻辞也。阴息初升五,所在失正,积恶而罪大,故为上所灭。善不积,斥五阴爻也。聪不明者,闻善不听,闻戒不改,故“凶”也。
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
崔觐曰:言有危之虑,则能安其位不失也。
亡者,保其存者也。
崔觐曰:言有亡之虑,则能保其存者也。
乱者,有其治者也。
崔觐曰:言有防乱之虑,则能有其治者也。
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
虞翻曰:君子,大人。谓否五也。否坤为安。危,谓上也。
翟元曰:在安虑危。
存而不忘亡,
荀爽曰:谓除戎器,戒不虞也。
翟元曰:在存而不忘亡。
治而不忘乱,
荀爽曰:谓思患而逆防之。
翟元曰:在治而虑乱。
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虞翻曰:坤为身。谓否反成泰,君位定于内,而臣忠于外,故“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易》曰:其亡!其亡!
荀爽曰:存不忘亡也。
系于包桑。
荀爽曰:桑者,上玄下黄。乾坤相包以正,故“不可忘也”。
陆绩曰:自此以上,皆谓否阴灭阳之卦。五在否家,虽得中正,常自惧以危亡之事者也。
子曰:德薄而位尊,
虞翻曰:鼎四也。则离九四,凶恶小人,故“德薄”。四在乾位,故“位尊”。
知少而谋大,
虞翻曰:兑为小知,乾为大谋,四在乾体,故“谋大”矣。
力少而任重,
虞翻曰:五至初,体大过,本末弱,故“力少”也。乾为仁,故“任重”。以为已任,不亦重乎。
尟不及矣。
虞翻曰:尟,少也。及,及于刑矣。
《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刑渥,凶。言不胜其任也。
孔颖达曰:言不能安身,智小谋大,而遇祸也。故引鼎九四以证之矣。
子曰:知几其神乎。
虞翻曰:几,谓阳也。阳在复初称几,此谓豫四也。恶鼎四折足,故以此次言豫四知几,而反复初也。
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虞翻曰:豫上,谓四也。四失位谄渎。上谓交五,五贵;震为笑言,笑言且谄也,故“上交不谄”。下谓交三,坎为渎,故“下交不渎”。欲其复初得正元吉,故“其知几乎”。其知几乎?
侯果曰:上谓五侯,下谓凡庶。君子上交不至谄媚,下交不至渎慢,悔吝无从而生,岂非知微者乎。
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
虞翻曰:阳见初成震,故“动之微”。复初元吉,吉之先见者也。
韩康伯曰:几者,去无入有。理而未形者,不可以名寻,不可


以形睹也。唯神也。不疾而速,感而遂通,故能玄照鉴于未形也,合抱之木,起于毫末,吉凶之彰,始乎微兆,故言“吉之先见”。
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
孔颖达曰:前章言精义入神,此明知几入神之事,故引豫之六二以证之。
崔觐曰:此爻得位居中,于豫之时,能顺以动而防于豫。如石之耿介,守志不移,虽暂豫乐,以其见微,而不终日,则能“贞吉”,断可知矣。
君子知微知章,知柔知刚,
姚信曰:此谓豫卦也。二下交初,故曰“知微”。上交于三,故曰“知章”。体坤处和,故曰“知柔”。与四同功,故曰“知刚”。
万夫之望。
荀爽曰:圣人作万物睹。
干宝曰:言君子苟达于此,则万夫之望矣。周公闻齐鲁之政,知后世强弱之势;辛有见被发而祭,则知为戎狄之居。凡若此类,可谓知几也。皆称君子。君子则以得几,不必圣者也。
子曰: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
虞翻曰:几者,神妙也。颜子知微,故“殆庶几”。孔子曰:回也其庶几乎。
有不善未尝不知,
虞翻曰:复以自知。老子曰:自知者明。
知之未尝复行也。
虞翻曰:谓颜回不迁怒,不贰过。克已复理,天下归仁。
卷十六
《易》曰:不远复,无祗悔,元吉。
侯果曰:复初九爻辞。殆,近也。庶,冀也。此明知微之难。则知微者唯圣人耳。颜子亚圣,但冀近于知微而未得也。在微则昧,理章而悟,失在未形,故“有不善”。知则速改,故无大过。
天地絪缊,万物化醇。
虞翻曰:谓泰上也。先说否,否反成泰,故不说泰。天地交,万物通,故“化醇”。
孔颖达曰:以前章利用安身以崇德也。安身之道,在于得一。若已能得一,则可以安身。故此章明得一之事也。絪缊,气附著之义。言天地无心,自然得一。唯二气絪缊,共相和会,感应变化,而有精醇之生,万物自化。若天地有心为一,则不能使万物化醇者也。
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虞翻曰:谓泰初之上成损,艮为男,兑为女,故“男女构精”。乾为精。损反成益,万物出震,故“万物化生”也。
干宝曰:男女犹阴阳也。故“万物化生”。不言阴阳,而言男女者,以指释损卦六三之辞,主于人事也。
《易》曰: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言致一也。
侯果曰:损六三爻辞也。《象》云:一人行,三则疑,是众不如寡,三不及一。此明物情相感,当上法絪缊、化醇、致一之道,则无患累者也。
子曰:君子安其身而后动,
虞翻曰:谓反损成益。君子,益初也。坤为安身。震为后动。
崔觐曰:君子将动有所为,必自揣安危之理,在于已身,然后动也。
易其心而后语,
虞翻曰:乾为易,益初体复心。震为后语。
崔觐曰:君子恕已及物,若于事心难,不可出语,必和易其心而后言。
定其交而后求。
虞翻曰:震,专,为定,为后。交谓刚柔始交。艮为求也。崔觐曰:先定其交,知其才行,若好施与吝,然后可以事求之。
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
虞翻曰:谓否上之初,损上益下,其道大光。自上下下,民说无疆,故“全也”。
危以动,则民不与也。
虞翻曰:谓否上九,高而无们,故“危”。坤民否闭,故“弗与也”。
惧以语,则民不应也。
虞翻曰:否上穷灾,故“惧”。来下之初成益,故“民不应”。坤为民,震为应也。
无交而求,则民不与也。
虞翻曰:上来之初,故“交”。坤民否闭,故“不与”。震为交。
莫之与,则伤之者至矣。
虞翻曰:上不之初,否消灭乾,则体剥伤;臣弑君,子弑父,故“伤之者至矣”。
《易》曰: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
侯果曰:益上九爻辞也。此明先安身易心,则群善自应。若危动惧语,则物所不与,故“凶”也。
子曰:乾坤其易之门邪。
荀爽曰:阴阳相易,出于乾坤,故曰“门”。
乾,阳物也。坤,阴物也。
荀爽曰:阳物,天。阴物,地也。
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
虞翻曰:合德谓天地杂,保大和,日月战。乾刚以体天,坤柔以体地也。
以体天地之撰,
《九家易》曰:撰,数也。万物形体,皆受天地之数也。谓九,天数;六,地数也。刚柔得以为体矣。
以通神明之德。
《九家易》曰:隐藏谓之神,著见谓之明。阴阳交通,乃谓之德。
其称名也,杂而不越。
《九家易》曰:阴阳,杂也。名谓卦名。阴阳虽错,而卦象各有次序,不相逾越。
於稽其类,其衰世之意邪?
虞翻曰:稽,考也。三称盛德。上称末世,乾终上九:动则入坤,坤弑其君父,故为乱臣。阳出复震,入坤出坤,故“衰世之意邪。”
侯果曰:於,嗟也。稽,考也。易象考其事类,但以吉凶得失为主,则非淳古之时也。故云“衰世之意”耳。言邪,示疑,不欲切指也。
夫易章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开而当名,
虞翻曰:


神以知来,知以藏往。微者显之,谓从复成乾,是察来也。阐者幽之,谓从姤之坤,是章往也。阳息出初,故“开而当名”。
辩物,正言,断辞,则备矣。
干宝曰:辩物,类也。正言,言正义也。断辞,断吉凶也。如此,则备于经矣。
其称名也小,
虞翻曰:谓乾坤与六子俱名八卦,而小成,故小复。小而辩于物者矣。
其取类也大。
虞翻曰:谓乾阳也,为天,为父,触类而长之,故“大”也。
其旨远,其辞文,
虞翻曰:远,谓乾。文,谓坤也。
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
虞翻曰:曲,诎。肆,直也。阳曲初,震为言,故“其言曲而中”。坤为事,隐未见,故“肆而隐”也。
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失得之报。
虞翻曰:二,谓乾与坤也。坤为民,乾为行。行得,则乾报以吉。行失,则坤报以凶也。
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
虞翻曰:兴易者,谓庖牺也。文王书经,系庖牺于乾五。乾为古,五在乾中,故兴于中古。系以黄帝、尧、舜为后世圣人。庖牺为中古,则庖牺以前为上古。
作易者,其有忧患乎?
虞翻曰:谓成患百姓未知兴利远害,不行礼义,茹毛饮血,衣食不足。庖牺则天八卦,通为六十四,以德化之,吉凶与民同患,故有忧患。
是故履,德之基也。
虞翻曰:乾为德。履与谦旁通。坤柔履刚,故“德之基”。坤为基。
侯果曰:履,礼。蹈礼不倦,德之基也。自下九卦,是复道之最,故特言矣。
谦,德之柄也。
虞翻曰:坤为柄。柄,本也。凡言德,皆阳爻也。
干宝曰:柄,所以持物。谦,所以持礼者也。
复,德之本也。
虞翻曰:复初乾之元,故“德之本也”。
恒,德之固也。
虞翻曰:立不易方,守德之坚固。
损,德之修也。
荀爽曰:徵忿窒欲,所以修德。
益,德之裕也。
荀爽曰: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德之优裕也。
困,德之辩也。
郑玄曰:辩,别也。遭困之时,君子固穷,小人穷则滥,德于是别也。
井,德之地也。
姚信曰:井差而不穷,德居地也。
巽,德之制也。
虞翻曰:巽风为号令,所以制下,故曰“德之制也”。孔颖达曰:此上九卦,各以德为用也。
履和而至,
虞翻曰:谦与履通,谦坤柔和,故“履和而至”。礼之用,和为贵者也。
谦尊而光,
荀爽曰:自上下下,其道大光也。
复小而辨于物。虞翻曰:阳始见,故“小”。乾,阳物。坤,阴物。以乾居坤,故称别物。
恒杂而不厌,
荀爽曰:夫妇虽错居,不厌之道也。
损先难而后易,
虞翻曰:损初之上,失正,故“先难”。终反成益,得位于初故“后易”。易其心而后语。
益长裕而不设,
虞翻曰:谓天施地生,其益无方。凡益之道,与时偕行,故“不设”也。
困穷而通,
虞翻曰:阳穷否上,变之坤二,成坎。坎为通,故“困穷而通”也。
井居其所而迁,
韩康伯曰:改邑不改井,井所居不移,而能迁其施也。
巽称而隐。
崔觐曰:言巽申命行事,是称扬也。阴助德化,是微隐也。自此以下,明九卦德之体者也。
履以和行,
虞翻曰:礼之用,和为贵,谦震为行,故“以和行”也。
谦以制礼,
虞翻曰:阴称礼,谦三以一阳制五阴,万民服,故“以制礼”也。
复以自知,
虞翻曰:有不善未尝不知,故“自知”也。
恒以一德,
虞翻曰:恒德之固,立不易方,从一而终,故“一德”者也。
损以远害,
虞翻曰:坤为害,泰以初止坤上,故“远害”。乾为远。
益以兴利,
荀爽曰:天施地生,其益无方,故“兴利”也。
困以寡怨,
虞翻曰:坤为怨,否弑父与君,乾来下,折坤二,故“寡怨”。坎水性通,故不怨也。
井以辨义,
虞翻曰:坤为义,以乾别坤,故辩义也。
巽以行权。
《九家易》曰:巽象号令,又为近利。人君政教、进退、释利而为权也。《春秋传》曰:权者,反于经然后有善者也。此所以说九卦者,圣人履忧济民之所急行也。故先陈其德,中言其性,后叙其用,以详之也。西伯劳谦,殷纣骄暴,臣子之礼有常,故创易道以辅济君父者也。然其意义广远幽微,孔子指撮解此九卦之德,合三复之道,明西伯之于纣不失上下。
易之为书也不可远,
侯果曰:居则观象,动则玩占,故“不可远”也。
为道也屡迁,
虞翻曰:迁,徒也。日月周流,上下无常,故“屡迁”也。
变动不居,周流六虚,
虞翻曰:变,易。动,行。六虚,六位也。日月周流,终则复始,故“周流六虚”。谓甲子之旬,辰已虚坎,戊为月,离已为日,入在中宫,其处空虚,故称“六虚”。五甲如次者也。
上下无常,刚柔相易,
虞翻曰: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在天称上,入地为下,故“上下无常”也。
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虞翻曰:典,常。要,道也。上下无常,故“不可为典要”适乾为昼,适坤为夜。侯果曰:谓六爻


刚柔相易,远近恒,唯变所适,非有典要。
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惧。
虞翻曰:出乾为外,入坤为内,日行一度,故“出入以度”。出阳知生,入阳惧死,使知惧也。
韩康伯曰:明出入之度,使物知外内之戒也。出入犹行藏,外内犹隐显。遁以远时为吉,丰以幽隐致凶,渐以高显为美,明夷以处昧利贞,此外内之戒也。
又明于忧患与故。
虞翻曰:神以知来,故明忧患。知以藏往,故知事故。作易者其有忧患乎?
无有师保,如临父母。
虞翻曰:临,见也。言阴阳施行,以生万物,无有师保生成之者。万物出生,皆如父母。孔子曰:父母之道天地,乾为父,坤为母。
干宝曰:言易道以戒惧为本,所谓惧以终始,归无咎也。外为丈夫之从王事,则夕惕若厉。内谓妇人之居室,则无攸遂也。虽无师保切磋之训,其心敬戒,常如父母之临已者也。
初帅其辞,而揆其方,
虞翻曰:初,始下也。帅,正也。谓修辞立诚。方,谓坤也。以乾通坤。故“初帅其辞,而揆其方”。侯查曰:率,修。方,道也。言修易初首之辞,而度其终末之道,尽有典常,非虚设也。
既有典常。苟非其人,道不虚行。
虞翻曰:其出入以度,故“有典常”。苟,诚也。其人谓乾为贤人。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不言而信,谓之德行,故“不虚行”也。
崔觐曰:言易道深远,若非其圣人,则不能明其道。故知易道不虚而自行,必文王然后能弘也。
易之为书也,
干宝曰:重发易者,别殊旨也。
原始要终,以为质也。
虞翻曰:质,本也。以乾原始,以坤要终,谓原始及终,以知死生之说。
崔觐曰:质,体也。言易之书,原穷其事之初,若初九潜龙勿用,是原始也。又要会其事之末,若上九亢龙有悔,是要终也。易原始潜龙之勿用,要终亢龙之有悔,复相明以为体也。诸卦亦然,若大畜而后通之类是也。
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
虞翻曰:阴阳错居称杂。时阳则阳,时阴则阴,故“唯其时物”。
乾,阳物。坤,阴物。
干宝曰:一卦六爻,则皆杂有八卦之气;若初九为震爻,九二为坎爻也。或若见戌言艮,已亥言兑也。或若以甲壬名乾,以乙癸名坤也。或若以午位名离,以子位名坎。或若德来为好物,刑来为恶物。王相为兴,休废为衰。
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
侯果曰:本末,初上也。初则事微,故“难知”。上则事彰,故“易知”。
初辞拟之,卒成之终。
干宝曰:初拟议之,故“难知”。卒终成之,故“易知”。本末势然也。
侯果曰:失在初微,犹可拟议而之福。过在卒成,事之终极,非拟议所及。故曰“卒成之终”。假如乾之九三,噬嗑初九,犹可拟议而之善。至上九,则凶灾不移,是事之卒成之终,极凶不变也。
若夫杂物撰德,辨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
虞翻曰:撰德,谓乾辩别也。是,谓阳。非,谓阴也。中,正。乾六爻,二、四、上,非正。坤六爻,初、三、五,非正。故“杂物”。因而重之,爻在其中,故“非其中”。则爻辞不备。道有变动,故曰爻也。
崔觐曰:眼戏具论初上二爻,次又以明其四爻也。言中四爻杂合所主之事,撰集所陈之德,能辩其是非,备在卦中四爻也。
噫,亦要存亡吉凶,则居可知矣。
虞翻曰:谓知存、知亡、要终者也。居乾吉,则存,居坤凶,则亡。故曰“居可知矣”。
崔觐曰:噫,叹声也。言中四爻,亦能要定卦中存亡吉凶之事,居然可知矣。
孔疏扶王弼义,以此中爻为二、五之爻,居中无偏,能统一卦之义,事必不然矣。何则?上文云:六爻相杂,唯其时物,言虽错杂,而各独会于时,独主于物,岂可以二五之爻,而兼其杂物撰德,是非存亡吉凶之事乎?且二、五之撰德与是,要存与吉,则可矣。若主物与非,要亡与凶,则非其所象,故知其不可也。且上论初上二爻,则此中总言四爻矣。下论二、四、三、五,则是重述其功位者也。
智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
韩康伯曰夫:《彖》举立象之统,论中爻之义,约以存博,简以兼众,杂物撰德,而一以贯这者也。形之所宗者道,众之所归者一。其事弥繁,则愈滞乎形。其理弥约,则转近乎道。《彖》之为义,存乎一也。一之为用,同乎道矣。形而上者,可以观道。过乎半之益,不亦宜乎!
二与四同功,
韩康伯曰:同阴功也。
崔觐曰:此重释中四爻功位所宜也。二主士、大夫位,佐于一国。四主三孤、三公、牧伯之位,佐于天子。皆同有助理之功也。
而异位,
韩康伯曰:有外内也。崔觐曰:二,士、大夫位,卑;四,孤、公、牧伯位,尊,故有异也。
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近也。
韩康伯曰:二处中和,故“多誉”也。四近于君,故“多惧”也。
柔之为道,不利远者。
崔觐曰:此言二四皆阴位。阴之为道,近比承阳,故“不利远”矣。
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
崔觐曰:言二是阴远阳,虽则不利,其要或有无咎者。


以二柔居中,异于四也。
三与五同功而异位,
韩康伯曰:有贵贱也。
崔觐曰:三,诸侯之位。五,天子之位。同有理人之功,而君臣之位异者也。
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
崔觐觐曰:三处下卦之极,居上卦之下,为一国之君,有威权之重,而上承天子,若无含章之美,则必致凶。五既居中不偏,贵乘天位,以道济物,广被寰中,故“多功”也。
其柔危,其刚胜邪?
侯果曰:三五阳位,阴柔处之,则多凶危。刚正居之,则胜其任。言邪者,不定之辞也。或有柔居而吉者,得其时也。刚居而凶者,失其应也。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
荀爽曰:以阴易阳,谓之广。以阳易阴,谓之大。易与天地准,固悉备也。
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
崔觐曰:言易之为书明三才,广无不被,大无不包。悉备有万物之象者也。
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崔觐曰:言重卦六爻,亦兼天地人道,两爻为一才,六爻为三才,则是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即三才之道也。
道有变动,故曰爻。
陆绩曰:天道有昼夜、日月之变。地道有刚柔、燥湿之变,人道有行止、动静、吉凶、善恶之变。圣人设爻以效三者之变动,故谓之“爻”者也。
爻有等,故曰物。
干宝曰:等,群也。爻中之义,群物交集,五星四气,六亲九族,福德刑杀,众形万类,皆来发于爻,故总谓之物也。象颐中有物曰噬嗑,是其义也。
物相杂,故曰文。
虞翻曰:乾阳物,坤阴物。纯乾纯坤之时,未有文章。阳物入坤,阴物入乾,更相杂成六十四爻,乃有文章,故曰“文”。
文不当,故吉凶生焉。
干宝曰:其辞为文也。动作云为,必考其事,令与爻以相称也。事不称义,虽有吉凶,则非今日之吉凶也。故元亨利贞,而穆姜以死,黄裳元吉,南蒯以败,是所谓文不当也。故于经,则有君子吉,小人否。于占,则王相之气,君子以迁官,小人以遇罪也。
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
虞翻曰:谓文王书《易》六爻之辟也。末世,乾上。盛德,乾三也。文王三分天下而有其二,以服事殷,周德其可谓至德矣,故“周之盛德”。纣穷否上,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终以焚死,故“殷之末世”也。而马、荀、郑君从俗,以文王为中古,失之远矣。
是故其辞危,
虞翻曰:危,谓乾三。夕惕若厉,故“辞危”也。
危者使平,
陆绩曰:文王在纣世,有危亡之患,故于易辞多趋危亡。本自免济,建成王业,故易爻辞危者使平,以象其事。否卦九五:其亡其亡,系于包桑之属是也。
易者使倾。
陆绩曰:易,平易也。纣安其位,自谓平易,而反倾覆,故易爻辞“易者使倾”,以象其事。明夷上六:初登于天,后入于地之属是也。
其道甚大,百物不废。
虞翻曰:大,谓乾道。乾三爻,三十六物,故“百物不废”。略其奇八,与大衍之五十同义。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
虞翻曰:乾称易道,终日乾乾,故“无咎”。危者使平,易者使倾,恶盈福谦,故“易之道”者也。
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险。
虞翻曰:险,谓坎也。谓乾二、五之坤,成坎离,日月丽天,天险不可升,故“知险者”也。
夫坤,天下之至顺也,德行恒简以知阻。
虞翻曰:阻,险阻也。谓坤二、五之乾,艮为山陵,坎为水,巽高兑下,地险山川丘陵,故“以知阻”也。
能说诸心,
虞翻曰:乾五之坤,坎为心,兑为说,故“能说诸心”。
能研诸侯之虑,
虞翻曰:坎心为虑,乾初之坤为震,震为诸侯,故能研诸侯之虑。
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娓娓者。
虞翻曰:谓乾二、五之坤,成离日坎月,则八卦象具。八卦定吉凶,故能“定天下之吉凶”。娓娓,进也。离为龟,乾为蓍,月生震初。故“成天下之娓娓者”。谓莫善蓍龟也。
荀爽曰:娓娓者,阴阳之微,可成可败也。顺时者成,逆时者败也。
是故变化云为,吉事有祥。
虞翻曰:祥,几祥也,吉之先见者也。阳出,变化云为。吉事为祥。谓复初乾元者也。
象事知器,占事知来。
虞翻曰:象事谓坤。坤为器,乾五之坤成象,故“象事知器”也。占事谓乾以知来。乾五动成离,则玩其占,故“知来”。
侯果曰:易之云为,唯变所适。为善则吉事必应,观象则用器可为,求吉则未形可睹者也。
天地设位,圣人成能。
虞翻曰:天尊,五;地卑,二,故“设位”。乾为圣人。成能,谓能说诸心,能研诸侯之虑。故“成能”也。
崔觐曰:言易拟天地,设乾坤二位,以明重卦之义,所以成圣人伏羲文王之能事者也。
人谋鬼谋,百姓与能。
虞翻曰:乾为人,坤为鬼;乾二五之坤,坎为谋;乾为百,坤为姓,故“人谋鬼谋,百姓与能”。
朱仰之曰:人谋,谋及卿士。鬼谋,谋及卜筮也。又谋及庶民,故曰“百姓与能”与。
八卦以象告



虞翻曰:在天成象。乾二、五之坤,则八卦象成,兑口震言,故“以象告”也。
《爻》、《彖》以情言,
崔觐曰:伏羲始画八卦,因而重之,以备万物,而告于人也。《爻》谓爻下辞,《彖》谓卦下辞,皆是圣人之情见乎系辞,而假《爻》、《彖》以言,故曰“《爻》、《彖》以情言”。
刚柔杂居,而吉凶可见矣。
虞翻曰:乾二之坤成坎,坤五之乾成离,故“刚柔杂居”。艮为居,离有巽兑,坎有震艮,八卦体备,故“吉凶可见”也。崔觐曰:言文王以六爻刚柔相推,而物杂居,得理则吉,失理则凶,故“吉凶可见”也。
变动以利言,
虞翻曰:乾变之坤成震,震为言,故“变动以利言”也。
吉凶以情迁。
虞翻曰:乾吉坤凶。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故“以情迁”。
是以爱恶相攻,而吉凶生。
虞翻曰:攻,摩也。乾为爱,坤为恶。谓刚柔相摩,以爱攻恶。生吉以恶,攻爱生凶,故“吉凶生”也。
远近相取,而悔吝生。
虞翻曰:远阳,谓乾。近阴,谓坤。阳取阴生悔,阴取阳生吝。悔吝,言小疵。
崔觐曰:远,谓应与不应。近,谓比与不比。或取远应而舍近比,或取近比而舍远应,由此远近相取,所以生悔吝于系辞矣。
情伪相感,而利害生。
虞翻曰:情,阳。伪,阴也。情感伪生利,伪感情生害。乾为利,坤为害。
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则凶。
韩康伯曰:近,况比爻也。易之情,刚柔相摩,变动相逼者也。近而不相等是,必有乖违之患也。或有相违而无患者,得其应也。相须而偕凶,乖于时也。随事以考之,义可见矣。
或害之,悔且吝。
虞翻曰:坤为害。以阴居阳,以阳居阴,为悔且吝也。
将叛者,其辞惭。
荀爽曰:谓屯六三往吝之属也。
虞翻曰:坎人之辞也。近而不相得,故“叛”。坎为隐伏,将叛。坎为心,故“惭”也。侯果曰:凡心不相得,将怀叛逆者,辞必惭恧。
中心疑者,其辞枝。
荀爽曰:或从王事,无成之属也。
虞翻曰:离人之辞也。火性枝分,故枝疑也。侯果曰:中心疑贰,则失得无从,故枝分不一也。
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
荀爽曰:谓睽上九之属也。虞翻曰:震人之辞也。震为决躁,恐惧虩虩,笑言哑哑,故多辞。
侯果曰:躁人烦急,故“辞多”。
诬善之人,其辞游。
荀爽曰:游,豫之属也。
虞翻曰:兑人之辞也。兑为口舌,诬乾。乾为善人也。
崔觐曰:妄称有善,故自叙其美,而辞必浮游不实。
失其守者,其辞诎。
荀爽曰:谓泰上六城复于隍之属也。
侯果曰:失守则沮,辱而不申,故“其辞诎”也。爻有此象,故占辞亦从矣。
虞翻曰:巽人之辞也。巽诘诎,阳在初守巽,初阳入伏阴下,故“其辞诎”。此六子也。离上坎下,震起艮止,兑见巽伏。上经终坎离,则下经终既济未济。上系终乾坤,则下系终六子。此易之大义者也。
卷十七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
孔颖达曰:据今而称上代,谓之昔昔。聪明睿智,谓之圣人,卿伏羲也。
案《下系》云: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始作八卦。今言作易,明是伏羲,非谓文王也。
幽赞于神明而生蓍,
荀爽曰:幽,隐也。赞,见也。神者在天,明者在地。神以夜光,明以昼照。蓍者,册也。谓阳爻之册三十有六,阴爻之册二十有四,二篇之册万有一千五百二十。上配列宿,下副物数。生蓍者,谓蓍从爻中生也。
干宝曰:幽昧,人所未见也。赞,求也。言伏羲用明于昧冥之中,以求万物之性,尔乃得自然之神物,能通天下之精,而管御百灵者。始为天下生用蓍之法者也。
参天两地而倚数,
虞翻曰:倚,立。参,三也。谓分天象为三才,以地两之,立六画之数,故“倚数”也。
崔觐曰:参,三也。谓于天数五、地数五中,以八卦配天地之数。起天三配艮,而立三数。天五配坎,而立五数。天七配震,而立七数。天九配乾,而立九数。此从三顺配阳四卦也。地从二起,以地两配兑,而立二数。以地十配离,而立十数。以地八配巽,而立八数。以地六配坤,而立六数。此从两逆配阴四卦也。其天一地四之数,无卦可配,故虚而不用。此圣人取八卦配天地之数,总五十而为大衍。
案:此说不尽,已释在大衍章中,详之明矣。
观变于阴阳而立卦,
虞翻曰:谓立天之道曰阴与阳。乾坤刚柔,立本者卦。谓六爻阳变成震、坎、艮,阴变成巽、离、兑,故“立卦”。六爻三变,三六十八,则有十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是也。《系》曰:阳一君二民,阴二君一民,不道乾坤者也。
发挥于刚柔而生爻,
虞翻曰:谓立地之道曰柔与刚。发,动。挥,变。变刚生柔爻,变柔生刚爻,以三为六也。因而重之,爻在其中,故“生爻”。
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
虞翻曰:谓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和顺谓坤,道德谓乾。以乾通坤,谓之理义也。
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虞翻曰:以乾推坤,谓之穷理,以坤变乾,谓


之尽性。性尽理穷,故“至于命”。巽为命也。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
虞翻曰:重言昔者,明谓庖牺也。
将以顺性命之理,
虞翻曰:谓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以阳顺性,以阴顺命。
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崔觐曰:此明一卦立爻,有三才二体之义。故先明天道既立阴阳,地道又立刚柔,人道亦立仁义以明之也。何则?在天虽刚,亦有柔德,在地虽柔,亦有刚德,故《书》曰:沈潜刚克,高明柔克。人禀天地,岂可不兼仁义乎?所以易道兼之矣。
兼三才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
虞翻曰:谓参天两地,乾坤各三爻,而成六画之数也。
分阴分阳,迭用柔刚,
虞翻曰:迭,递也。分阴为柔,以明夜;分阳为刚,以象昼。刚柔者,昼夜之象。昼夜更用,故“迭用柔刚”矣。
故易六画而成章。
章谓文理。乾三画,成天文。坤三画,成地理。
天地定位,
谓乾坤。五贵二贱,故“定位”也。
山泽通气,
谓艮兑。同气相求,故“通气”。
雷风相薄,
谓震巽。同声相应,故“相薄”。
水火不相射,
谓坎离。射,厌也。水火相通。坎戊离已,月三十日,一会于壬,故“不用射”也。
八卦相错。
错,摩。刚刚柔相摩,八卦相荡也。
数往者顺,
谓坤消从午至亥,上下,故“顺”也。
知来者逆,
谓乾息从子至巳,下上,故“逆”也。
是故易逆数也。
易谓乾易,故逆数。此上虞义。
雷以动之,
荀爽曰:谓建卿之月,震卦用事,天地和合,万物萌动也。
风以散之,
谓建巳之月,万物上达,布散田野。
雨以润之,
谓建子之月,含育萌牙也。
日以烜之,
谓建午之月,太阳欲长者也。
艮以止之,
谓建丑之月,消息毕止也。
兑以说之,
谓建酉之月,万物成熟也。
乾以君之,
谓建亥之月,乾坤合居,君臣位得也。此上荀义。
坤以藏之。
《九家易》曰:谓建申之月,坤在乾下,包藏万物也。乾坤交索,既生六子,各任其才,往生物也。又雷与风雨,变化不常。而日月相推,迭有来往。是以四卦以义言之,天地山泽,恒在者也。故直说名矣。孔颖达曰:此又重明八物八卦之功用也。上四举象,下四举卦者,王肃以为互相备也。则明雷风与震巽同用,乾坤与天地同功也。
帝出乎震,
崔觐曰:帝者,天之王气也,至春分则震王,而万物出生。
齐乎巽,
立夏则巽王,而万物絜吉。
相见乎离,
夏至则离王,而万物皆相见也。
致役乎坤,
立秋则坤王,而万物致养也。
说言乎兑,
秋分则兑王,而万物所说。
战乎乾,
立冬则乾王,而阴阳相薄。
劳乎坎,
冬至则坎王,而万物之所归也。
成言乎艮。
立春则艮王,而万物之所成终成始也。以其周王天下,故谓之帝。此崔新义也。
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
虞翻曰:出,生也。震初不见东,故不称东方卦也。
齐乎巽。巽,东南也。齐也者,言万物之絜齐也。
巽阳隐初,又不见东南,亦不称东南卦,与震同义。巽阳藏室,故“絜齐”。
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
离为日,为火,故“明”。日出照物,以日相见。离象三爻,皆正日中,正南方之卦也。
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
离,南方,故“南面”。乾为治。乾五之坤,坎为耳,离为明,故“以听天下,向明而治”也
坤也者,地也。万物皆致养焉,故曰“致役乎坤”。
坤阴无阳,故道广布,不主一方,含弘光大,养成万物。
兑,正秋也。万物之所说也,故曰“说言乎兑”。
兑三失位不正,故“言正秋”。兑象不见西,故不言西方之卦,与坤同义。兑为雨泽,故说“万物”。震为言,震二动成兑,言从口出,故“说言”也。
战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阴阳相薄也。
乾刚,正五,月十五日晨象西北,故“西北之卦”。薄,入也。坤十月卦,乾消剥入坤,故“阴阳相薄”也。
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劳卦也,万物之所归也,故曰“劳乎坎”。
归,藏也。坎二失位不正,故言正北方之卦,与兑正秋同义。坎月夜中,故“正北方”。此上虞义,
崔觐曰:以坎是正北方之卦,立冬已后,万物归藏于坎。又阳气伏于子,潜藏在中,未能浸长,劳局众阴之中也。
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
虞翻曰:艮三得正,故复称卦。万物成始乾甲,成终坤癸。艮东北,是甲癸之间,故“万物之所成终而成始”者也。
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
韩康伯曰:于此言神者,明八卦运动变化推移,莫有使之然者。神则无物,神则无物,妙无物而为言也。明则雷疾风行,火炎水润,莫不自然相与,而为变化,故能万能既成。
动万物者,莫疾乎雷。
崔觐曰:谓春分之时,雷动则草木滋生,蛰虫发起,所动


万物,莫急于此也。
桡万物者,莫疾乎风。
言风能鼓桡万物,春则发散草木枝叶,秋则摧残草木枝条,莫急于风者也。
燥万物者,莫乎火。
言火能干燥万物,不至润湿,于阳物之中,莫过乎火。熯亦燥也。
说万物者,莫说乎泽。
言光说万物莫过以泽,而成说之也。
润万物者,莫润乎水。
言滋润万物莫过以水而润之。
终万物始万物者,莫盛乎艮。
言大寒立春之际,艮之方位,万物以之始,而为今岁首。以之终,而为去岁末。此则叶夏正之义,莫盛于艮也。此言六卦之神用。而不言乾坤者,以乾坤而发天地,无为而无不为,能成雷风等有为之神妙也。艮不言山,独举卦名者,以动桡燥润功,是雷风水火。至于终始万物,于山义则不然,故言卦,而余皆称物,各取便而论也。此崔新义也。
故水火相逮,
孔颖达曰:上章言水火不相入。此言水火相逮者,既不相入,又不相及,则无成物之功。明性虽不相入,而气相逮及。
雷风不相悖,
孔颖达曰:上言雷风相薄。此言不相悖者,二象俱动。若相薄而相悖逆,则相伤害,亦无成物之功,明虽相薄而不相逆者也。
山泽通气,
崔觐曰:言山泽虽相县远,而气交通。
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也。
虞翻曰:谓乾变而坤化。乾道变化,各正性命,成既济定,故“既成万物”矣。
乾,健也。
虞翻曰:精刚自胜,动行不休,故“健”也。
坤,顺也。
纯柔承天时行,故“顺”。
震,动也。
阳出动行。
巽,入也。
乾初入阴。
坎,陷也。
阳陷阴中。
离,丽也。
日丽乾刚。
艮,止也。
阳位在上,故“止”。
兑,说也。
震为大笑。阳息震成兑,震言出口,故“说”。此上虞义也。
乾为马,
孔颖达曰:乾象天行健,故“为马”
坤为牛,
坤象地任重而顺,故“为牛”。
震为龙,
震象龙动,故“为龙”。此上孔正义。
巽为鸡,
《九家易》曰:应八风也。风应节而变,变不失时。鸡时至而鸣,与风相应也。二九十八,主风精,为鸡。故鸡十八日剖而成雏。二九顺阳历,故鸡知时而鸣也。
坎为豕,
《九家易》曰:污辱卑下也。六九五十四,主时精,为豕。坎豕怀胎,四月而生,宜时理节,是其义也。
离为雉,
孔颖达曰:离为文明,雉有文章,故“离为雉”。
艮为狗,
《九家易》曰:艮止,主守御也。艮数三,七九六十三。三主斗,斗为犬。故犬怀胎三月而生。斗运行十三时日出,故犬十三日而开目。斗屈,故犬臣屈也,斗运行四币,犬亦夜绕室也。火之精畏水,不敢饮,但舌舐水耳。犬斗,以水灌之,则解也。犬近奎星,故犬淫当路,不避人者也。
兑为羊。
孔颖达曰:兑为说。羊者,顺从之畜,故“为羊”。
乾为首,
乾尊而在上,故“为首”。
坤为腹,
坤能包藏含容,故“为腹”也。
震为足,
震动用,故“为足”。
巽为股,
巽为顺,股顺随于足,故“巽为股”。
坎为耳,
坎北方,主听,故“为耳”。
离为目,
离南方,主视,故“为目”。
艮为手,
艮为止,手亦止持于物使不动,故“艮为手”。
兑为口。
兑为说,口所以说言,故“兑为口”。此止孔正义。
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
崔觐曰:欲明六子,故先说乾称天父,坤称地母。
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
孔颖达曰:索,求也。以求乾坤为父母,而求其子也。得父气者为男,得母气者为女。坤初求得乾气,为震,故曰“长男”。坤二得乾气,为坎,故曰“中男”。坤三得乾气,为艮,故曰“少男”。乾初得坤气,为巽,故曰“长女”。乾二得坤气,为离,故曰“中女”。乾三得坤气,为兑,故曰“少女”。此言所以生六子者也。
乾为天,
宋衷曰:乾动作不解,天亦转运。
为圜,
宋衷曰:动作转远,非圜不能,故“为圜”。
为君,
虞翻曰:贵而严也。
为父,
虞翻曰:成三男,其取类也,故“为父”也。
为玉,为金,
崔觐曰:天体清明而刚,故“为玉,为金”。
为寒,为冰,
孔颖达曰:取其西北冰寒之地。崔觐曰:乾主立冬已后,冬至已前,故“为寒,为冰”也。
为大赤,
虞翻曰:太阳为赤,月望出入时也。崔觐曰:乾四月纯阳之卦,故取盛阳色为大赤。
为良马,
虞翻曰:乾善,故良也。
为老马,
《九家易》曰:言气衰也,息至已必当复消,故“为老马”也。
为瘠马,
崔觐曰:骨为阳,肉为阴。乾纯阳爻,骨多,故“为瘠马”也。
为驳马,
宋衷曰:天有五行之色,故“为驳马”也。
为木果。
宋衷曰:群星著天,似果实著木,故“为木果”。


坤为地,
虞翻曰:柔道静。
为母,
虞翻曰:成三女,能致养,故“为母”。
为布,
崔觐曰:遍布万物于致养,故“坤为布”。
为釜,
孔颖达曰:取其化生成熟,故“为釜”也。
为吝啬,
孔颖达曰:取地生物而不转移,故“为吝啬”也。
为均,
崔觐曰:取地生万物,不择善恶,故“为均”也。
为子母牛,
《九家易》曰:土能生育,牛亦含养,故“为子母牛”也。
为大舆,
孔颖达曰:取其能载,故“为大舆”也。
为文,
《九家易》曰:万物相杂,故“为文”也。
为众,
虞翻曰:物三称群,阴为民,三阴相随,故“为众”也。
为柄,
崔觐曰:万物依之为本,故“为柄”。
其于地也为黑。
崔觐曰:坤十月卦,极阴之色,故“其于色也为黑”矣。
震为雷,
虞翻曰:太阳火,得水有声,故“为雷”也。
为駹,
駹,苍色。震,东方。故“为駹”。旧读作龙。上巳为龙,非也。
为玄黄,
天玄地黄。震,天地之杂物,故“为玄黄”。
为专,
阳在初,隐静,未出触坤,故“专”。则乾,静也。专,延。叔坚说以专为旉,大布。非也。此上虞义也。
为大涂,
崔觐曰:万物所出在春,故“为大涂”。取其通生性也。
为长子,
虞翻曰:乾一索,故“为长子”。
为决躁,
崔觐曰:取其刚在下动,故“为决躁”也。
为苍筤竹,
《九家易》曰:苍筤,青也。震阳在下,根长坚刚,阴爻在中,使外苍筤也。
为萑苇。
《九家易》曰:萑苇,蒹葭也。根茎丛生,蔓衍相连,有似雷行也。
其于马也,为善鸣,
虞翻曰:为雷,故“善鸣”也。
为馵足,为作足,
马白后左足为馵;震为左,为足,为作;初阳白,故“为作足”。
为的颡。
的,白。颡,额也。震体头,在口上白,故“的颡”。《诗》云:有马白颠,是也。此上虞义也。
其于稼也,为反生。
宋衷曰:阴在上,阳在下,故“为反生”。谓枲豆之类,戴甲而生。
其究为健,为蕃鲜。
虞翻曰:震巽相薄,变而至三,则下象究。与四成乾,故“其究为健,为蕃鲜”。巽究为躁卦,躁卦则震,震雷巽风无形,故卦特变耳。
巽为木,
宋衷曰:阳动阴静,二阳动于上,一阴安静于下,有似于木也。
为风,
陆绩曰:风,土气也;巽,坤之所生,故“为风”。亦取静于本,而动于末也。
为长女,
荀爽曰:柔在初。
为绳直,
翟元曰:上二阳共正一阴,使不得邪僻,如绳之直。孔颖达曰:取其号令齐物,如绳直也。
为工,
荀爽曰:为绳木,故“为工”。
虞翻曰:为近利市三倍,故“为工”。子夏曰:“工居肆”。
为白,
虞翻曰:乾阳在上,故“白”。孔颖达曰:取其风吹去尘,故絜白也。
为长,
崔觐曰:取风行之远,故“为长”。
为高,
虞翻曰:乾阳在上,长,故“高”。孔颖达曰:取木生而高上。
为进退,
虞翻曰:阳初退,故“进退”。
荀爽曰:风行无常,故“进退”。
为木果,
荀爽曰:风行或东或西,故“不果”。
为臭。
虞翻曰:臭,气也。风至知气,巽二入艮鼻,故“为臭”。《系》曰:其臭如兰。
其于人也,为宣发,
虞翻曰:为白,故“宣发”。马君以宣为寡发,非也。
为广颡,
变至三,坤为广,四动成乾,为颡,在头口上,故“为广颡”。与震的颡同义。震一阳,故“的颡”。巽变乾二阳,故“广颡”。
为多白眼,
为白,离目上向,则白眼见,故“多白眼”。
为近利市三倍。
变至三成坤,坤为近。四动乾,乾为得。至五成噬嗑,故称市。乾三爻,为三倍。故“为近利市三倍”。动上成震,故其究为躁卦。八卦诸爻,唯震巽为耳。
其究为躁卦。
变到五成噬嗑,为市。动上成震,故“其究为躁卦”。明震内体为专,外体为躁。此上虞义。
坎为水,
宋衷曰:坎阳在中,内光明,有似于水。
有沟渎,
虞翻曰:以阳辟坤,水性流通,故“为沟渎”也。
为隐伏,
虞翻曰:阳藏坤中,故“为隐伏”也。
为矫輮,
宋衷曰:曲者更直为矫,直者更曲为輮,水流有曲直,故“为矫輮”。
为弓轮。
虞翻曰:可矫輮,故“为弓轮”。坎为月,月在于庚,为弓在甲,象轮,故“弓轮”也。
其于人也,为加忧,
两阴失心为多眚,故“加忧”。
为心病,
为劳而加忧,故“心病”。亦以坎为心,坎二折坤为心病。此上虞义也。
为耳痛,孔颖达曰:坎,劳卦也。又主听,听劳则耳痛。
为血卦,为赤。
孔颖达曰:人之有血,犹地之水,赤,血色也。
案:十一月,一阳爻生在坎,阳气初生于黄泉,其色赤也。
其于马也,为美脊。
宋衷曰:阳在中央,马脊之象也。
为亟心,
崔觐曰:取其内阳刚动,故心亟心也。
为下首,
荀爽曰:水


之流,首卑下也。
为薄蹄,
《九家易》曰:薄蹄者在下,水趋下,趋下则流散,流散则薄弱,故“为薄蹄”也。
为曳。
宋衷曰:水摩地而行,故“曳”。
其于舆也,为多眚。
虞翻曰:眚,败也。坤为大车,坎折坤体,故为车“多眚”也。
为通,
水流渎,故“通”也。
为月,
坤为夜,以坎阳光坤,故“为月”也。
为盗。
水行潜窃,故“为盗”也。
其于木也,为坚多心。
阳刚在中,故“坚多心”。刺,枣属也。此上虞义也。
孔颖达曰:乾、震、坎,皆以马喻。乾至健,震至动,坎至行,故皆可以马为喻。坤则顺,艮则止,巽亦顺,离文明而柔顺,兑柔说,皆无健,故不以马为喻也。唯坤卦利牝马,取其行不取其健,故曰牝也。坎亦取其行不取其健。皆外柔,故为下首。薄蹄,曳也。
离为火,
崔觐曰:取卦阳在外,象火之外照也。
为日,
荀爽曰:阳外光也。
为电,
郑玄曰:取火明也,久明似日,暂明似电也。
为中女,
荀爽曰:柔在中也。
为甲胄,
虞翻曰:外刚,故“为甲”。乾为首,巽绳贯甲,而在首上,故“为胄”。胄,兜鍪也。
为戈兵。
乾为金,离火断乾,燥而炼之,故“为戈兵”也。
其于人也,为大腹。
象日常满,如妊身妇,故“为大腹”。乾为大也。
为乾卦,
火日熯燥物,故“为乾卦”也。
为鳖,为蟹,为蠃,为蚌,为龟。
此五者,皆取外刚内柔也。
其于木也,为折上稾。
巽木在离中,体大过死。巽虫食心,则折也。蠹虫食口木,故“上稾”。或以离火烧巽,故折上稾。此上虞义。
宋衷曰:阴在内,则空中。木中空,则上科稾也。
艮为山,
宋衷曰:二阴在下,一阳在上。阴为土,阳为木,土积于下,木生其上,山之象也。
为径路,
虞翻曰:艮为山中径路。震阳在初,则为大涂。艮阳小,故“为径路”也。
为小石,
陆绩曰:艮刚卦之小,故“为小石”者也。
为门阙,
虞翻曰:乾为门,艮阳在门外,故“为门阙”。两小山,阙之象也。
为果蓏,
宋衷曰:木实谓之果,草实谓之蓏。桃李瓜瓞之属,皆出山谷也。
为阍寺,
宋衷曰:阍人主门,寺人主巷,艮为止,此职皆掌禁止者也。
为指,
虞翻曰:艮手多节,故“多指”。
为拘,
虞翻曰:指屈伸制物,故“为拘”。拘旧作狗,上已为狗字之误。
为鼠,
虞翻曰:似狗而小,在坎穴中,故“为鼠”,晋九四是也。
为黔喙之属。
马融曰:黔喙,肉食之兽,谓豺狼之属。黔,黑也。阳元在前也。
其于木也,为多节。虞翻曰:阳刚在外,故“多节”。松柏之属。
兑为泽,
虞翻曰:坎水半见,故“为泽”。宋衷曰:阴在上,令下湿,故“为泽”也。
为少女,
虞翻曰:坤三索,位在末,故“少”也。
为巫,
乾为神,兑为通,与神通气女,故“为巫”。
为口舌,
兑为震声,故“为口舌”。
为毁折,
二折震足,故“为毁折”。
为附决,
乾体未圜,故“附决”也。
其于地也,为刚卤。
乾二阳在下,故刚。泽水润下,故“咸”。此上虞义。
朱仰之曰:取金之刚不生也。刚卤之地不生物,故“为刚卤”者也。
为妾,
虞翻曰:三少女,位贱,故“为妾”。
为羔。
羔,女使,皆取位贱,故“为羔”。旧读以震駹为龙,艮拘为狗,兑羔为羊,皆已见上。此为再出,非孔子意也。震已为长男,又言长子,谓以当继世、守宗庙、主祭祀,故详举之。三女皆言长中少,明女子各当外成,故别见之。此其大例者也。此上虞义。周易序卦
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
干宝曰:物有先天地而生者矣。今正取始于天地,天地之先,圣人弗之论也。故其所法象,秘自天地而还。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上系》曰:法象莫大乎天地。庄子曰: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春秋壳梁传》曰:不求知所不可知者,智也。而今后世浮华之学,强支离道义之门,求入虚诞之域,以伤政害民,岂非谗说殄行,大舜之所疾者乎!
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
荀爽曰:谓阳动在下,造生万物于冥昧之中也。
屯者,万物之始生也。
韩康伯曰:屯,刚柔始交,故为“万物之始生也”。
崔觐曰:此仲尼序文王次卦之意。不序乾坤之次者,以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则天地次第可知,而万物之先后宜序也。万物之始生者,言刚柔始交,故万物资始于乾,而资生于坤也。
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物之稚也。
崔觐曰:万物始生之后,渐以长稚,故言“物生必蒙”。郑玄曰:蒙,幼小之貌,齐人谓萌为蒙也。
物稚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饮食之道也。
荀爽曰:坎在乾上,中有离象,水火交和,故为“饮食之道”。
郑玄曰:言孩稚不养,则不长


也。
饮食必有讼,故受之以讼。
韩康伯曰:夫有生则有资,有资则争兴也。
郑玄曰:讼,犹争也。言饮食之会恒多争也。
讼必有众起,故受之以师。师者,众也。
《九家易》曰:坤为众物,坎为众水,上下皆众,故曰“师”也。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天子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军有将,皆命卿也。二千五百人为师。师帅皆中大夫。五百人为旅,旅帅皆下大夫也。
崔觐曰:因争,必起相攻,故“受之以师”也。
众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
韩康伯曰:众起而不比,则争无息。必相亲比,而后得宁也。
比者,比也。比必有所畜,故受之以小畜。
韩康伯曰:比非大通之道,则各有所畜,以相济也;由比而畜,故曰“小畜”,而不能大也。
物畜然后有礼,故受之以履。履者,礼也。
韩康伯曰:履,礼也。礼所以适时用也。故既畜则须用,有用须礼也。
履然后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
荀爽曰:谓乾来下降,以阳通阴也。姚信曰:安上治民,莫过于礼。有礼然后泰,泰然后安也。
物不可以终通,故受之以否。
崔觐曰:物极则反,故不终通而否矣。所谓城复于隍。
物不可以终否,故受之以同人。
韩康伯曰:否则思通,人人同志,故可出门同人,不谋而合。
与人同者,物必归焉,故受之以大有。
崔觐曰:以欲从人,人必归已,所以成大有。
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
崔觐曰:富贵而自遗其咎,故“有大”者“不可盈”。当须谦退,天之道也。
有大而能谦必豫,故受之以豫。
郑玄曰:言国既大而有谦德,则于政事恬豫。雷出地奋豫,豫行出而喜乐之意。
豫必有随,故受之以随。
韩康伯曰:顺以动者,众之所随也。
以喜随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蛊。蛊者,事也。
《九家易》曰:子利父事,备物致用,而天下治也。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于圣人。子修圣道,行父之事,以临天下,无为而治。
有事然后可大,故受之以临。临者,大也。
荀爽曰:阳称大,谓二阳动升,故曰“大”也。
宋衷曰:事立功成,可推而大也。
物大然后可观,故受之以观。
虞翻曰:临反成观,二阳在上,故“可观”也。
崔觐曰:言德业大者,可以观政于人也。
可观而后有所合,故受之以噬嗑。嗑者,合也。
虞翻曰:颐中有物食,故曰“合也”。
韩康伯曰:可观,则异方合会也。
物不可以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贲。贲者,饰也。
虞翻曰:分刚上文柔,故“饰”。韩康伯曰:物相合,则须饰以修外也。
致饰而后亨则尽矣,故受之以剥。剥者,剥也。
荀爽曰:极饰反素,文章败,故为“剥”也。
物不可以终尽,剥穷上反下,
虞翻曰:阳四月,穷上,消姤至坤者也。
故受之以复。
崔觐曰:夫易穷则有变,物极则反于初。故剥之为道,不可终尽,而使之于复也。
复则不妄矣,故受之以无妄。
崔觐曰:物复其本,则为诚实,故言“复则无妄”矣。
有无妄物,然后可畜,故受之大畜。
荀爽曰:物不妄者,畜之大也。畜积不败,故“大畜”也。
物畜然后可养,故受之以颐。颐者,养也。
虞翻曰: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
崔觐曰:大畜刚健,辉光日新,则可观其所养,故言“物畜然后可养”也。
不养则不可动,故受之以大过。
虞翻曰:人颐不动则死,故“受之以大过”。大过否卦,棺椁之象也。
物不可以终过,故受之以坎。坎者,陷也。
韩康伯曰:过而不已,则陷没也。
陷必有所丽,故受之以离。离者,丽也。
韩康伯曰:物极则变,极陷则反所丽。
有天地,
虞翻曰:谓天地否也。
然后有万物。
谓否反成泰,天地壹壶,万物化醇,故“有万物”也。
有万物,然后有男女。
谓泰已有否,否三之上,反正成咸。艮为男,兑为女,故有男女。
有男女,然后有夫妇。
咸反成恒,震为夫,巽为妇,故“有夫妇”也。
有夫妇,然后有父子。
谓咸上复乾成遁,乾为父,艮为子,故“有父子”。
有父子,然后有君臣。
谓遁三复坤成否,乾为君,坤为臣,故“有君臣”也。
有君臣,然后有上下。
否乾君尊上,坤臣卑下。天尊地卑,故“有上下”也。
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
错,置也。谓天、君、父、夫象尊,错上。地、妇、臣、子礼卑,错下。坤地道、妻道、臣道,故“礼义有所错”者也。此上虞义。
干宝曰:错,施也。此详言人道、三纲、六纪有自来也。人有男女阴阳之性,则自然有夫妇配合之道。有夫妇配合之道,则自然有刚柔尊卑之义。阴阳化生,血体相传,则自然有父子之亲。以父立君,以子资臣,则必有君臣之位。有君臣之位,故有上下之序。有上下之序,则必礼以定其体,义以制其宜,明先王制作,盖取之于情者也。上经始于乾坤,有生之本也。下经始于咸


恒,人道之首也。易之兴也。当殷之末世,有妲已之祸;当周之盛德,有三母之功,以言天不地不生,夫不妇不成,相须之至,王教之端。故《诗》以《关雎》为国风之始,而《易》于咸恒备论,礼义所由生也。
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恒者,久也。
郑玄曰:言夫妇当有终身之义,夫妇之道,谓咸恒也。
物不可以终久于其所,故受之以遁。遁者,退也。
韩康伯曰:夫妇之道,以恒为贵。而物之所居,不可以不恒,宜与时升降,有时而遁者也。
物不可以终遁,故受之以大壮。
韩康伯曰:遁,君子以远小人。遁而后通,何可终邪?阳盛阴消,君子道胜也。
物不可以终壮,故受之以晋。晋者,进也
崔觐曰:不可终壮于阳盛,自取触藩,宜柔进而上行,受兹锡马。
进必有所伤,故受之以明夷。夷者,伤也。
《九家易》曰:日在坤下,其明伤也,言晋极当降复入于地,故曰“明夷”也。
伤于外者必反于家,故受之以家人。
虞翻曰:晋时在外,家人在内,故反家人。
韩康伯曰:伤于外者,必反诸内矣。
家道穷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也。
韩康伯曰:室家至亲,过在失节。故家人之义,唯严与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家人尚严,其弊必乖者也。
乖必有难,故受之以蹇。蹇者,难也。
崔觐曰:二女同居,其志乖而难生,故曰“乖必有难”也。
物不可以终难,故受之以解。解者,缓也。
崔觐曰:蹇终则来硕吉,利见大人,故言“不可终难,故受之以解”者也。
缓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损。
崔觐曰:宥罪缓死,失之则侥幸,有损于政刑,故言“缓必有所失,受之以损”。
损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
崔觐曰:损终则弗损,益之,故言“损而不已必益”。
益而不已必决,故受之以夬。夬者决也。
韩康伯曰:益而不已则盈,故必“决也”。
决必有遇,故受之以姤。姤者,遇也。
韩康伯曰:以正决邪,必有喜遇。
物相遇而后聚,故受之以萃。萃者,聚也。
崔觐曰:天地相遇,品物咸章,故言“物相遇而后聚”也。
聚而上者谓之升,故受之以升。
崔觐曰:用大牲而致孝享,故顺天命而升为王矣,故言“聚而上者谓之升”。
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
崔觐曰:冥升在上,以消不富,则穷,故言“升而不已必困”也。
困乎上者必反下,故受之以井。
崔觐曰:困及于臲卼,则反下以求安,故言“困乎上必反下”。
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
韩康伯曰:井久则浊秽,宜革易其故。
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
韩康伯曰:革,去故。鼎,取新。既以去故,则宜制器立法以治新也。鼎,所以和齐生物成新之器也,故取象焉。
主器者莫若长子,故受之以震。震者,动也。
崔觐曰:鼎所烹饪,享于上帝。主此器者,莫若冢嫡,以为其祭主也,故言“主器者莫若长子”。
物不可以终动,止之,故受之以艮。艮者,止也。
崔觐曰:震极则征凶,婚媾有言,正须止之,故言“物不可以终动”,故“止之”也。
物不可以终止,故受之以渐。渐者,进也。
虞翻曰:否三进之四,巽为进也。
进必有所归,故受之以归妹。
虞翻曰:震嫁兑,兑为妹。嫁,归也。
得其所归者必大,故受之以丰。丰者,大也。
崔觐曰:归妹者,侄、娣、媵国三人,九女为大援,故言“得其所归者必大”也。
穷大者必失其居,故受之以旅。
崔觐曰:谚云:作者不居,况穷不甚,而能处乎?故乎获罪去邦,羁旅于外也。
旅而无所容,故受之以巽。巽者,入也。
韩康伯曰:旅而无所容,以巽则得所入也。
入而后说之,故受之以兑。兑者,说也。
虞翻曰:兑为讲习,故学而进习之,不亦说乎。
说而后散之,故受之以涣。涣者,离也。
虞翻曰:风以散物,故“离”也。
物不可以终离,故受之以节。
韩康伯曰:夫事有其节,则物之所同守,而不散越也。
节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
韩康伯曰:孚,信也。既已有节,宜信以守之矣。
有其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小过。
韩康伯曰:守其信者,则失贞而不谅之道,而以信为过也。故曰“小过”。
有过物者必济,故受之以既济。
韩康伯曰:行过乎恭,礼过乎俭,可以矫世励俗,有所济也。
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
韩康伯曰:有为而能济者,以已穷物。物穷则乖,功极则乱,其可济乎?故“受之以未济”。
周易杂卦
韩康伯曰:杂卦者,杂糅众卦,错综其义,或以同相类,或以异相明矣。
乾刚坤柔,
虞翻曰:乾刚金坚,故“刚”。坤阴和顺,故“柔”也。
比乐师忧。
虞翻曰:比五得位,建万国,故“乐”。师三失位,舆尸,故“忧”。
临观之意,或与或求。
荀爽曰:临者,教思无穷,故为“与”。观者,观民设教,故为“求”也。
屯见而不失其居,蒙杂而著。


r>虞翻曰:阴出初震,故“见”。盘桓利居贞,故“不失其居”。蒙二阳在阴位,故“杂”。初杂为交,故“著”。
震,起也。艮,止也。
震阳动行,故“起”。艮阳终止,故“止”。
损益,衰盛之始也。
损,泰初益上,衰之始。益,否上益初,盛之始。
大畜,时也。无妄,灾也。
大畜五之复二成临,时舍坤二,故“时”也。无妄上之遁初,子弑父故“灾”者也。
萃聚,而升不来也。
坤众在内,故“聚”。升五不来之二,故不来之内曰来也。
谦轻,而豫怡也。
谦位三,贱,故“轻”。豫荐乐祖考,故“怡”。怡或言怠也。
噬嗑,食也。贲,无色也。
颐中有物,故“食”。贲,离日在下,五动,巽白,故“无色”也。
兑见,而巽伏也。
兑阳息二,故“见”。则见龙在田,巽乾初入阴,故“伏”也。
随,无故也。蛊,则饰也。
否上之初,君子弗用,故“无故也”。蛊,泰初上饰坤,故“则饰也”。
剥,烂也。复,反也。
剥生于姤,阳得阴熟,故烂。复刚反初。
晋,昼也。明夷,诛也。
诛,伤也。离日在上,故“昼也”。明入地中故“诛也”也。此上并虞义。
干宝曰:日上中,君道明也。明君在上,罪恶必刑也。
井通,而困相遇也。
虞翻曰:泰初之五为井,故“通”也。困三遇四,故“相遇也”。
咸,速也。恒,久也。
相感者,不和而至,故“速也”。日月久照,四时久成,故“久也”。
涣,离也。节,止也。
涣散故“离”。节制度数故“止”。
解,缓也。蹇,难也。
雷动出物,故“缓”。蹇险在前,故“难”。
睽,外也。家人,内也。
离女在上,故“外也”。家人女正位乎内,故“内”者也。
否泰,反其类也。
否反成泰,泰反成否,故“反其类”。终日乾乾,反覆之道。
大壮,则止。遁,则退也。
大壮止阳,阳故“止”。遁阴消阳,阳故“退”。巽为退者也。
大有,众也。同人,亲也。
五阳并应,故“众也”。夫妇同心,故“亲也”。
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革更,故“去”。鼎亨饪,故“取新也”。
小过,过也。中孚,信也。
五以阴过阳,故“过”。信及遁鱼,故“信也”。
丰,多故。亲寡,旅也。
丰大,故“多”。旅无容,故“亲寡”。六十四象,皆先言卦及道其指。至旅体离四,焚弃之行,又在旅家,故独先言亲寡,而后言旅。此上虞义。
离上,而坎下也。
韩康伯曰:火炎上,水润下也。
小畜,寡也。履,不处也。
虞翻曰:乾四之坤初成震,一阳在下,故“寡也”。乾三之坤上成剥,剥穷上失位,故“不处”。
需,不进也。讼,不亲也。
险在前也,故“不进”。天水违行,故“不亲也”。
大过,颠也。
颠,殒也。顶载泽中,故“颠也”。
姤,遇也,柔遇刚也。
坤遇乾也。
渐,女归待男行也。
兑为女,艮为男,反成归妹,巽成兑,故“女归待”。艮成震,乃行,故“待男行也”。
颐,养正也。
谓养三五,五之正为功,三出坎为圣,故曰“颐养正”。与蒙以养正圣功同义也。
既济,定也。
济成六爻,得位定也。
归妹,女之终也。
归妹,人之终始。女终于嫁,从一而终,故“女之终也”。
未济,男之穷也。
否艮为男位。否五之二,六爻失正,而来下阴。未济主月晦,乾道消灭,故“男之穷也”。
夬,决也,刚决柔也。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
以乾决坤,故刚决柔也。乾为君子,坤为小人。乾息,故君子道长;坤体消灭,故小人道忧。谕武王伐纣。自大过至此八卦,不复两卦对说。大过死象,两体姤决,故次以姤而终于夬,言君子之决小人,故君子道长,小人道忧。此上虞义。
  干宝曰:凡《易》既分为六十四卦,以为上下经,天人之事,各有始终。夫子又为序卦,以明其相承受之义。然则文王、周公所遭遇之运,武王、成王所先后之政,苍精受命短长之期,备于此矣。而夫子又重为杂卦,以易其次第。杂卦之末,又改其例,不以两卦反复相酬者,以示来圣后王,明道非常道,事非常事也。化而裁之存乎变,是以终之以决。言能决断其中,唯阳德之主也。故曰:易穷则变,通则久。总而观之,伏羲、黄帝,皆系世象贤,欲使天下世有常君也。而尧、舜禅代,非黄农之化,朱均顽也。汤武逆取,非唐虞之迹,桀、纣之不君也。伊尹废立,非从顺之节,使太甲思愆也。周公摄政,非汤武之典,成王幼年也。凡此皆圣贤所遭遇异时者也。夏政尚忠,忠之弊野,故殷自野以教敬。敬之弊鬼,故周自鬼以教文。文弊薄,故春秋阅诸三代,而损益之,颜回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弟子问政者数矣,而夫子不与言古代损益,以非其任也。回则备言王者之佐,伊尹之人也。故夫子及之焉。是以圣人之于天下也。同不是,异不非。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一以贯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