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或不用柴胡亦可,恐其清利也。若阴胜
之时,外感寒邪,脉细恶寒,或背恶寒者,乃太阳少阴症也,加细辛一二钱,甚者再加附子
一二钱。若阴虚火盛,其有内热,不宜用温,而气血俱虚,邪不能解者,宜去姜桂,单以三
味与之加减,或止加人参亦可。若脾胃两虚,水泛为痰,或呕或胀者,加茯苓钱半,或加白
芥子五分以行之。若泄泻不止,及肾泻者,宜少用当归,或并去之,加山药、扁豆、吴茱萸
、破故纸、肉豆蔻、附子。若腰腹有痛,加杜仲、牛膝。若腹有胀滞疼痛,加陈皮、木香、
砂仁。
\x四逆汤\x(仲景) 治三阴伤寒,身痛腹痛,下利清谷,恶寒不渴,四肢厥冷,或反
不恶寒,面赤烦躁,里寒外热,或干呕,或咽痛,脉沉微细欲绝。
附子(一枚,生用) 干姜(一两) 甘草(二两,炙)
冷服。面赤者,格阳于上也,加葱九根以通阳。腹痛,真阴不足也,加芍药二两以敛阴
。咽
痛,阴气上结也,加桔梗一两以利咽。利止脉不出,加人参二两,以助阳补气血。呕吐,加
生姜二两以散逆气。
\x当归四逆汤\x 治感寒手足逆冷,脉细欲绝,及寒疝脐下冷,引腰胯痛。
即前四逆汤加当归木通。又桂枝汤加当归木通细辛,亦名当归四逆汤。
\x茵陈四逆汤\x 治阴黄。
即前四逆汤加茵陈。
\x四逆加人参汤\x 治恶寒脉微复利,利止亡血。
即前四逆汤加人参。
\x四神丸\x 治肾泻脾泻。
破故纸(酒浸,四两) 五味子(三两,炒) 肉豆蔻(二两,面煨) 吴茱萸(一两,盐水
泡)
用大枣百枚,生姜八两切片,同煮枣烂,去姜取枣肉捣丸,每服二钱,临卧盐汤下。
\x香薷饮\x 治感冒暑气,皮肤蒸热,头痛重,或烦渴,或吐泻。
香薷(一两) 浓朴(姜汁炒) 扁豆(炒,各五钱)
冷服。或加黄连。
\x二香散\x 治外感内伤,身热腹胀。
即前香薷饮合香苏饮加苍术木瓜。
\x大顺散\x 治冒暑伏热,引饮过多,脾胃受湿,水谷不分,清浊相干,阴阳气逆,
霍乱吐泻,脏腑不调。
干姜 肉桂 杏仁(去皮尖) 甘草
等分,先将甘草用白砂炒,次入姜杏炒过,筛去砂净,合桂为末,每服二三钱,汤点服

\x二妙散\x 治诸般湿热。
苍术 黄柏
为末服。
\x清燥汤\x(东垣) 治肺金受湿热之邪,痿 喘促,胸满少食,色白毛败,头眩体重
,身痛肢倦,口渴便秘。
即前二妙散加参、 、归、地、术、草、陈、连、麦、味、升、柴、猪、茯、泽、曲。
\x六一散\x(河间) 治伤寒中暑,表里俱热,烦躁口渴,小便不通,泻痢热疟,霍乱
吐泻,下乳滑胎,解酒热毒,偏主石淋。
滑石(六两) 甘草(一两)
为末,冷水或灯心汤下。
\x生脉散\x(《千金》) 治热伤元气,气短倦怠,口渴多汗,肺虚而咳。
人参 麦冬(各五分) 五味子(七粒)
\x五味子汤\x(《千金》) 治伤燥咳,唾中有血,牵引胸胁痛,皮肤干枯。
五味子(五分) 桔梗 甘草 紫菀茸 续断 竹茹 桑白皮(一钱,蜜炙) 生地(二钱)
赤小豆(一撮)
上九味,水煎空心服。秘旨加白蜜一匙。
\x麦门冬汤\x(千金) 治大病后,火热乘肺,咳唾有血,胸膈胀满,上气羸瘦,五心
烦热,渴而便秘。
麦冬(二钱) 桔梗 桑皮 半夏 生地 紫菀 竹茹(各一钱) 麻黄(七分) 甘草(五
分炙) 五味子(十粒) 生姜(一片)
水煎空心服。
\x茵陈蒿汤\x(仲景) 治伤寒阳明病,但头汗出,腹满口渴,二便不利,湿热发黄,
脉沉实者。
茵陈(六两) 大黄(二两) 栀子(十四枚,炒)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煎至三升,去渣,分温三服。小盒饭利
。尿如皂角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x八正散\x(《局方》) 治湿热下注,咽干口渴,少腹急满,小便不通,或淋痛尿血
,或因热为肿。
车前子 木通 瞿麦 蓄 滑石 山栀(炒黑) 甘草梢 大黄
加灯心煎。一方加木香。
\x小承气汤\x(仲景) 治伤寒阳明症谵语,便硬潮热而喘,及杂病上焦痞满不通。
大黄(四两) 浓朴(二两,姜炒) 枳实(三枚,麸炒)
水四升,煮一升二合,去渣,分温二服。初服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勿服。
\x陶氏黄龙汤\x 治正虚邪实。
即前小承气汤,加人参、当归、生地、姜枣煎服。强实者,可加芒硝。
\x大陷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