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风邪,痰饮停滞得者;亦有气逆不顺者,故不一也。刺前未效,复刺后穴:三里 肺俞 行间(泻肝经怒气)

  〔第一百四十二〕健忘失记:列缺 心俞 神门 少海问曰:此症缘何而得?答曰:忧愁思虑,内动于心,外感于情,或有痰涎灌心窍,七情所感,故有此症。复刺后穴:中脘 三里〔第一百四十三〕小便淋沥:阴谷 关元 气海 三阴交 阴陵泉问曰:此症因何而得?答曰:皆为酒色嗜欲不节,勉强为之,少年之过。或用金石热剂,或小便急行房,或交感之际,被人冲破,不能完事,精不得施泄,阴阳不能舒通。缘此症非一,有砂淋,有血淋,有热淋,有冷淋,有气淋,请审详治之。

  〔第一百四十四〕重舌,腰痛:合谷 承浆 金津、玉液 海泉 人中〔第一百四十五〕便毒痈疽:昆仑 承浆 三阴交〔第一百四十六〕瘰 结核:肩井 曲池 天井 三阳络 阴陵泉〔第一百四十七〕发痧等症:分水 百劳 大陵 委中〔第一百四十八〕牙关脱臼:颊车 百会 承浆 合谷〔第一百四十九〕舌强难言:金津、玉液 廉泉 风府〔第一百五十〕口吐清涎:大陵 膻中 中脘 劳宫〔第一百五十一〕四肢麻木:肩 曲池 合谷 腕骨 风市 昆仑 行间 三里 绝骨委中 通里 阳陵泉(此症宜补多泻少。如手足红肿,宜泻多补少)

  卷九

  东垣针法

  (《聚英》)

  东垣曰:《黄帝针经》:胃病者,胃脘当心而痛,上肢两胁,膈咽不通,饮食不下,取三里以补之。

  脾胃虚弱,感湿成痿,汗大泄,妨食。三里、气冲,以三棱针出血,若汗不减、不止者,于三里穴下三寸上廉穴出血。禁酒,忌湿面。

  东垣曰:《黄帝针经》云:从下上者,引而去之。上气不足,推而扬之。盖上气者,心肺上焦之气,阳病在阴,从阴引阳,去其邪气于腠理皮毛也。又云:视前痛者,当先取之。

  是先以缪刺,泻其经络之壅者,为血凝而不流,故先去之,而治他病。

  东垣曰:胃气下溜,五脏气皆乱,其为病互相出见。黄帝曰:五乱刺之有道乎?岐伯曰:有道以来,有道以去,审知其道,是谓身宝。帝曰:愿闻其道!岐伯曰:气在于心者,取之手少阴、心主之俞:神门、大陵,同精导气,以复其本位。

  气在于肺者,取之手太阴荥、俞:鱼际、太渊。成痿者以导湿热,引胃气出阳道,不令湿土克肾,其穴在太溪。

  气在于肠胃者,取之足太阴、阳明。不下者,取之三里、章门、中脘。因足大阴虚者,于募穴中导引之,于穴中有一说,腑俞去腑病也。胃虚而致太阴无所禀者,于足阳明之募穴中引导之,如气逆为霍乱者,取三里,气下乃止,不下复治。

  气在于头,取之天柱、大杼。不足,取之足太阳荥、俞:通谷、束骨。先取天柱、大杼,不补不泻,以导气而已。取足太阳膀胱经中,不补不泻,深取通谷、束骨,丁心火,己脾土穴,以引导去之。

  气在于臂,足取之,先去血脉,后取其手足阳明之荥、俞:二间、三间,深取之;内庭、陷谷,深取之。视其足臂之血络尽取之,后治其痿厥,皆不补不泻,从阴深取,引而上之。上者出也,去也。皆阴火有余,阳气不足,伏匿于地中者,荣血也。当从阴引阳,先于地中升举阳气,次泻阴火,乃导气同精之法。

  帝曰:补泻奈何?曰:徐入徐出,谓之导气。补泻无形,谓之同精。是非有余不足也,乱气之相逆也。帝曰:允乎哉道,明乎哉问,请着之玉版,命曰治乱也。

  东垣曰:阴病治阳,阳病治阴。阴阳应象论云: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阴病治阳,阳病治阴,定其血脉,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导引之。夫阴病在阳者,是天外风寒之邪,乘中而外入,在人之背上腑俞、脏俞。是人之受天外客邪,亦有二说。中于阳则流于经,此病始于外寒,终归外热,故以治风寒之邪,治其各脏之俞,非止风寒而已。六淫湿暑燥火。皆五脏所受,乃筋骨血脉受邪,各有背上五脏俞以除之。伤寒一说从仲景,中八风者有风论。中暑者治在背上小肠俞,中湿者治在胃俞,中燥者治在大肠俞,此皆六淫客邪有余之病,皆泻其背之腑俞,若病久传变,有虚有实,各随病之传变,补泻不定,治只在背腑俞。

  另有上热下寒。经曰:阴病在阳者,当从阳引阴,必须先去络脉经隧之血。若阴中火旺,上腾于天,致六阳反不衰而上充者,先去五脏之血络,引而下行,天气降下,则下寒之病自去矣。慎勿独泻其六阳,此病阳亢,乃阴火之邪滋之,只去阴火,只损脉络经隧之邪,勿误也。阳病在阴者,当从阴引阳,是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人六腑。又曰:饮食失节,又劳役形质,阴火乘于坤土之中,致谷气、荣气、清气、胃气、元气不得上升,滋于六腑之阳气,是五阳之气先绝于外。外者天也,下流伏于坤土阴火之中,皆先由喜怒悲忧恐为五贼所伤,而后胃气不行,劳役饮食不节继之,则元气乃伤,当从胃合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