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丙子时,小肠荥水。

  戊寅时,胃俞木,并过胆原丘墟,木原在寅。

  庚辰时,大肠经火。

  壬午时,膀胱合土。

  甲申时,气纳三焦之荥水,甲属木,是以水生木,子母相生。

  足厥阴肝之经,乙主,与庚合,肝引血行。

  乙日  乙酉时开肝为井木。

  丁亥时,心荥火。

  己丑时,脾俞土,并过肝原。

  辛卯时,肺,经金。

  癸巳时,肾,合水。

  乙未时,血纳包络之荥火,乙属木,是以木生火也。

  手太阳小肠经,丙主,与辛合,小肠引气行。

  丙日  丙申时开小肠井金,戊戌时,胃荥水。

  庚子时,大肠俞木,并过小肠原。

  壬寅时,膀胱经火。

  甲辰时,胆合土。

  丙午时,气纳三焦之俞木,丙属火,是以木生火也。

  手少阴心之经,丁主,与壬合,心引血行。

  丁日  丁未时开心为井木。

  己酉时,脾荥火。

  辛亥时,肺俞土,并过心原。

  癸丑时,肾经金。

  乙卯时,肝合水。

  丁巳时,血纳包络之俞土,丁属火,是以火生土也。

  足阳明胃之经,戊主,与癸合,胃引气行。

  戊日  戊午时开胃为井金。

  庚申时,大肠荥水。

  壬戌时,膀胱俞木,并过胃原。

  甲子时,胆经火。

  丙寅时,小肠合土。

  戊辰时,气纳三焦之经火,戊属土,是以火生土也。

  足太阴脾之经,己主,与甲合,脾引血行。

  己日  己巳时开脾为井木。

  辛未时,肺荥火。

  癸酉时,肾俞土,并过脾原。

  乙亥时,肝经金。

  丁丑时,心合水。

  己卯时,血纳包络之经金,己属土,是以土生金也。

  手阳明大肠经,庚主,与乙合,大肠引气行。

  庚日  庚辰时开大肠井金。

  壬午时,膀胱荥水。

  甲申时,胆俞木,并过大肠原。

  丙戌时,小肠经火。

  戊子时,胃合土。

  庚寅时,气纳三焦之合,土庚属金,是以土生金也。

  手太阴肺之经,辛主,与丙合,肺引血行。

  辛日  辛卯时开肺为井木。

  癸巳时,肾荥火。

  乙未时,肝俞土,并过肺原。

  丁酉时,心经金。

  己亥时,脾合水。

  辛丑时,血纳包络之合水,辛属金,是以金生水也。

  足太阳膀胱经,壬主,与丁合,膀胱引气行。

  壬日  壬寅时开膀胱井金。

  甲辰时,胆荥水。

  丙午时,小肠俞木,所过本原京骨木原在午,水入火乡,故壬丙子午相交也,兼过三戊申时,胃经火。

  庚戌时,大肠合土。

  壬子时,气纳三焦井金。

  足少阴肾之经,癸主,与戊合,肾引血行。

  癸日  癸亥时开肾为井木。

  乙丑时,肝荥火。

  丁卯时,心俞土,并过肾原太溪,又过包络原大陵。

  己巳时,脾经金。

  辛未时,肺合水。

  癸酉时,血纳包络之井木,谓水生木也。

  卷五

  论子午流注法

  (徐氏)

  子午流注者,谓刚柔相配,阴阳相合,气血循环,时穴开阖也。何以子午言之?曰:子时一刻,乃一阳之生;至午时一刻,乃一阴之生,故以子午分之而得乎中也。流者,往也。

  注者,住也。天干有十,经有十二: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庚大肠、辛肺、壬膀胱、癸肾。余两经,三焦、包络也。三焦乃阳气之父,包络乃阴血之母,此二经虽寄于壬癸,亦分派于十干。每经之中,有井、荥、俞、经、合,以配金、水、木、火、土,是故阴井木而阳井金,阴荥火而阳荥水,阴俞土而阳俞木,阴经金而阳经火,阴合水而阳合土。经中有返本还元者,乃十二经出入之门也。阳经有原,遇俞穴并过之,阴经无原,以俞穴即代之。是以甲出丘墟,乙太冲之例。又按《千金》云:六阴经亦有原穴,乙中都,丁通里,己公孙,辛列缺,癸水泉,包络内关是也。故阳日气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