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反折,阴急则俯不伸。淬刺者,刺寒急也,热则
筋纵不收,无用燔针。名曰季冬痹也。
足之阳明,手之太阳,筋急则口目为 , 急不能卒视,治皆如上方也。



<目录>卷七

<篇名>五脏募穴(《聚英》)

属性:中府(肺募) 巨阙(心募) 期门(肝募) 章门(脾募) 京门(肾募)
按《难经》云∶阳病行阴,故令募在阴(腹曰阴,募皆在腹)。
东垣曰∶凡治腹之募,皆为原气不足,从阴引阳,勿误也。又曰∶六淫客邪,及上热下
寒,筋骨皮肉血脉之病,错取于胃之合及诸腹之募者,必危。
五脏俞穴(俞,犹委输之输,言经气由此而输于彼也。)
肺俞(三椎下各开寸半。) 心俞(五椎下各开寸半。)
肝俞(九椎下各开寸半。) 脾俞(十三椎下各开寸半。)
肾俞(十四椎下各开寸半。)
按《难经》云∶阴病行阳,故令俞在阳(背曰阳,俞皆在背)。
东垣曰∶天外风寒之邪,乘中而入。在人之背上,腑俞脏俞,是人之受天外风邪。亦有
二说。中于阳则流于经,此病始于外寒,终归外热,收治风寒之邪,治其各脏之俞。



<目录>卷七

<篇名>八会

属性:腑会中脘 脏会章门 筋会阳陵泉 髓会绝骨 血会膈俞 骨会大杼 脉会太渊 气会膻中
《难经》云∶热病在内者,取会之气穴也。



<目录>卷七

<篇名>看部取穴

属性:《灵枢》杂症论∶人身上部病取手阳明经,中部病取足太阴经,下部病取足厥阴经,前
膺病取足阳明经,后背病取足太阳经。取经者,取经中之穴也。一病可用一二穴。



<目录>卷七

<篇名>治病要穴

属性:(《医学入门》)
针灸穴治大同,但头面诸阳之会。胸膈二火之地,不宜多灸。背腹阴虚有火者,亦不宜
灸,惟四肢穴最妙。凡上体及当骨处,针入浅而灸宜少;凡下体及肉浓处,针可入深灸多无
害。前经络注《素问》未载针灸分寸者,以此推之。



<目录>卷七\治病要穴

<篇名>头部

属性:\x百会\x 主诸中风等症,及头风癫狂,鼻病,脱肛,久病大肠气泄,小儿急慢惊风
,痫症,夜啼,百病。
\x上星\x 主鼻渊,鼻塞,息肉及头风目疾。
\x神庭\x 主风痫羊癫。
\x通天\x 主鼻痔。左臭灸右,右臭灸左;左右臭,左右灸,鼻中去一块如朽骨,臭
气自愈。
\x脑空\x 主头风,目眩。
\x翳风\x 主耳聋及瘰 。
\x率谷\x 主伤酒呕吐,痰眩。
\x风池\x 主肺中风,偏正头风。
\x颊车\x 主落架风。



<目录>卷七\治病要穴

<篇名>腹部

属性:\x膻中\x 主哮喘肺痈,咳嗽,瘿气。
\x巨阙\x 主九种心痛,痰饮吐水,腹痛息贲。
\x上腕\x 主心痛伏梁,贲豚。
\x中脘\x 主伤者,及内伤脾胃,心脾痛,疟疾,痰晕,痞满,翻胃,能引胃中生气
\x水分\x 主鼓胀绕脐,坚满不食,分利水道,止泄。
\x神阙\x 主百病及老人、虚人泄泻如神。又治水肿鼓胀,肠鸣卒死,产后腹胀,小
便不通,小儿脱肛。
\x气海\x 多灸能令人生子。主一切气疾,阴症痼冷,及风寒暑湿,水肿,心腹鼓胀
,胁
丹溪治痢,昏仆上视,溲注汗泄,脉大,得之酒色,灸此后,服人参膏而愈。
\x关元\x 主诸虚肾积及虚,老人泄泻,遗精白浊,令人生子。
\x中极\x 主妇人下元虚冷,虚损,月事不调,赤白带下。炙三遍,令生子。
\x天枢\x 主内伤脾胃,赤白痢疾,脾泄及脐腹鼓胀, 瘕。
\x章门\x 主痞块,多灸左边。肾积,炙两边。
\x乳根\x 主膺肿,乳痈,小儿龟胸。
\x日月\x 主呕宿汁,吞酸。
\x大赫\x 主遗精。
\x带脉\x 主疝气偏坠,水肾,妇人带下。



<目录>卷七\治病要穴

<篇名>背部

属性:\x大杼\x 主偏身发热,瘅疟咳嗽。
\x神道\x 主背上怯怯乏气。
\x至阳\x 主五疸痞满。
\x命门\x 主老人肾虚腰疼,及诸痔脱肛,肠风下血。
\x风门\x 主易感风寒,咳嗽痰血,鼻衄,一切鼻病。
\x肺俞\x 主内伤外感,咳嗽吐血,肺痈,肺痿,小儿龟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