睛明,终于至阴,取至阴、通谷、束骨、京骨、昆仑、委中,与井荥俞原经
脉起目内 ,上额交巅上;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行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
项,循肩膊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别者,从腰中下贯臀,入 中;其
支别者,从膊内左右别,下贯胛,侠脊内,过髀枢,循髀外后廉,下合 中,以下贯
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端。多血少气,申时气血注此。
壬水之腑,脉居左寸是。膀胱实则脉实,病胞转不得小便,苦烦满难于俯仰,药用寒凉
通利窍,石膏栀子蜜同煎;虚则脉虚,肠痛引腰难屈伸,脚筋紧急耳重听,补磁石五味黄
,配苓术石英杜仲。大腑热蒸肠内涩,木通生地黄芩;小便不利茎中痛,葶苈茯苓通草。肾
大如斗,青支荔核小茴香;胞转如塞,葵子滑石寒水石。冷热熨可利便难,屈伸导能和腰痛
。风热相乘,囊肿服三白而立消;虫蚁吹着,阳跷,敷蝉蜕而即散。羌活 本行于上,黄柏
法制走于下。补用橘核益智仁,泻滇滑石车前子。加茴香乌药能温,添黄柏生地清凉也。



<目录>卷六\足太阳经穴主治

<篇名>考正穴法

属性:\x睛明\x(一名泪孔)∶目内 。《明堂》云∶内 头外一分,宛宛中。手足太阳
、足阳明、阴跷、阳跷五脉之
会。针一分半,留三呼。雀目者,可久留针,然后速出针。禁灸。
主目远视不明,恶风泪出,憎寒头痛,目眩内 赤痛,KT KT 无见, 痒,淫肤白翳
,大 攀睛 肉,侵睛雀目,瞳子生瘴,小儿疳眼,大人气眼冷泪。
按东垣曰∶刺太阳、阳明出血,则目愈明。盖此经多血少气,故目翳与赤痛从内 起者
,刺睛明、攒竹,以宣泄太阳之热。然睛明刺一分半,攒竹刺一分三分,为适浅深之宜。今
医家刺攒竹,卧针直抵睛明,不补不泻,而又久留针,非古人意也。
\x攒竹\x(一名始光,一名员柱,一名光明)∶两眉头陷中。《素注》针二分,留六呼
,灸三壮。《铜人》禁灸,针一分,留三呼,泻
三吸,徐徐出针。宜以细三棱针刺之,宣泄热气,三度刺,目大明。《明堂》宜细三棱针三
分,出血,灸一壮。
主目KT KT ,视物不明,泪出目眩,瞳子痒,目瞢,眼中赤痛及睑 动不得卧,颊痛
,面痛,尸厥癫邪,神狂鬼魅,风眩,嚏。
\x眉冲\x∶直眉头上神庭、曲差之间。针三分,禁灸。
主五痫,头痛,鼻塞。
\x曲差\x∶神庭旁一寸五分,入发际。《铜人》针二分,灸三壮。
主目不明,鼽衄,鼻塞,鼻疮,心烦满,汗不出,头顶痛,项肿,身体烦热。
\x五处\x∶侠上星旁一寸五分。《铜人》针三分,留七呼,灸三壮。《明堂》灸
主脊强反折,螈 癫疾,头风热,目眩,目不明,目上戴不识人。
\x承光\x∶五处后一寸五分。《铜人》针三分,禁灸。
主风眩头痛,呕吐心烦,鼻塞不闻香臭,口 ,鼻多清涕,目生白翳。
\x通天\x∶承光后一寸五分。《铜人》针三分,留七呼,灸三壮。
主颈项转侧难,瘿气,鼻衄、鼻疮、鼻窒,鼻多清涕,头旋,尸厥、口 、喘息、头
重、暂起僵仆、瘿瘤。
\x络却\x(一名强阳、一名脑盖)∶通天后一寸五分。《素注》刺三分,留五呼,《
铜人》灸三壮。
主头旋耳鸣,狂走螈 ,恍惚不休,腹胀,青盲内障,目无所见。
\x玉枕\x∶络却后一寸五分,侠脑户旁一寸三分,起肉枕骨上,入发际二寸。《铜人
》灸三壮,针三分,留三呼。
主目痛如脱,不能远视,内连系急,头风痛不可忍。鼻窒不闻。
\x天柱\x∶侠项后发际,大筋外廉陷中。《铜人》针五分,得气即泻。《明堂》
针二分,留三呼,
泻五吸。灸不及针。日七壮至百壮。《下经》灸三壮。《素注》针二分,留六呼。
主足不任身体,肩背痛欲折。目瞑视,头旋脑痛,头风,鼻不知香臭,脑重如脱,
顶如拔,项强不可回顾。
\x大杼\x∶项后第一椎下,两旁相去脊各一寸五分陷中,正坐取之,督脉别络,手
。《难经》曰∶骨会大杼。疏曰∶骨病治此,袁氏曰∶肩能负重,以骨会大杼也。《铜人》
针五分,灸七壮。《明堂》禁灸。《下经》、《素注》针三分,留七呼,灸七壮。《资生》
主膝痛不可屈伸,伤寒汗不出,腰脊痛,胸中郁郁,热甚不已,头风振寒,项强不可俯
仰, 疟,头旋,劳气咳嗽,身热目眩,腹痛,僵仆不能久立,烦满里急,身不安,筋挛
东垣曰∶五脏气乱,在于头,取之天柱、大杼、不补不泻,以导气而已。
\x风门\x(一名热府)∶二椎下两旁相去脊各一寸五分,正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