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太子实未死也。乃使弟子子阳,HT 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有间,太
子苏,二旬而复。故天下尽以扁鹊能生死人。鹊闻之曰∶此自当生者,吾能使之生耳。又云
∶乃玉泉穴,在脐下四寸是穴,手之三阳脉,维于玉泉,是足三阳脉会。治卒中尸厥,恍惚
不省人事,血淋下瘕,小便赤涩,失精梦遗,脐腹疼痛,结如盆杯,男子阳气虚惫,疝气水
肿,贲豚抢心,气急而喘。经云∶太子尸厥,越人刺维会而复苏。此即玉泉穴。真起死回生
奇术。妇人血气 瘕坚积,脐下冷痛,子宫断绪,四度刺有孕,使胞和暖,或产后恶露
不止,月事不调,血结成块,尽能治之。针八分,留五呼,得气即泻,更宜多灸为妙。
文伯泻死胎于阴交,应针而陨。
灸三壮,针三分。昔宋太子善医术,出苑游,逢一怀娠女人,太子诊之曰∶是一女子
。令徐文伯诊之,文伯曰∶是一男一女。太子性暴,欲剖腹视之。文伯止曰。臣请针之,于
是泻足三阴交,补手阳明合谷,其胎应针而落。果如文伯之言。故今言妊妇不可针此穴。昔
文伯见一妇人临产症危,视之,乃子死在腹中,刺足三阴交二穴,又泻足太冲二穴,其子随
手而下。此说与《铜人》之文又不相同。
圣人于是察麻与痛,分实与虚。
虽云诸疼痛皆以为实,诸痒麻皆以为虚,此大略也,未尽其善。其中有丰肥坚硬,而得
其疼痛之疾者;亦有虚羸气弱,而感其疼痛之病者。非执而断之,仍要推其得病之原,别其
内外之感,然后真知其虚实也。实者泻之,虚者补之。
实则自外而入也,虚则自内而出欤!
夫冒风寒,中暑湿,此四时者,或因一时所感而受病者,谓实邪,此疾盖是自外而入于
内也。多忧虑,少心血,因内伤而致病者,谓虚邪,此疾盖是自内而出于外也。此分虚实内
外之理也。一云∶夫疗病之法,全在识见,痒麻为虚,虚当补其母;疼痛为实,实当泻其子
。且如肝实,泻行间二穴,火乃肝木之子;肝虚,补曲泉二穴,水乃肝木之母。胃实,泻厉
兑二穴,金乃胃土之子;胃虚,补解溪二穴,火乃胃土之母。三焦实,泻天井二穴;三焦虚
,补中渚二穴。膀胱实,泻束骨二穴;膀胱虚,补至阴二穴。故经云∶虚羸痒麻,气弱者补
之;丰肥坚硬,疼痛肿满者泻之。凡刺之要,只就本经,取井荥俞原经合,行子母补泻之法
,乃为枢要。深知血气往来多少之道,取穴之法,各明其部分,即根据本经而刺,无不效也。
故济母而裨其不足,夺子而平其有余。
裨者,补也。济母者,盖补其不足也。夺子者,夺去其有余也。此补母泻子之法,按《
补泻经》云∶只非刺一经而已。假令肝木之病,实则泻心火之子,虚则补肾水之母,其肝经
自得安矣。五脏仿此。一云∶虚当补其母,实当泻其子。故知肝胜脾,肝有病必传与脾,圣
人治未病,当先实脾,使不受肝之贼邪,子母不许相传,大概当实其母,正气以增,邪气必
去。气血往来,无偏伤,伤则 疾蜂起矣。
观二十七之经络,一一明辨;
经者,十二经也。络者,十五络也。共计二十七之经络相随,上下流行。观之者,一一
据四百四之疾症,件件皆除。
岐伯云∶凡人禀乾坤而立身,随阴阳而造化,按八节而荣,顺四时而易,调神养气,习
性咽津,故得安和,四大舒缓。或一脉不调,则众疾俱动,四大不和,百病皆生。凡人之一
身,总计四百四病,不能一一具载,然变症虽多,但根据经用法,件件皆除也。
故得夭枉都无,跻斯民于寿域;
跻者,登也。夭者,短也。枉者,误伤其命也。夫医之道,若能明此用针之理,除疼痛
迅若手捻,破郁结涣如冰释。既得如此之妙,自此之后,并无夭枉之病。故斯民皆使登长寿
几微已判,彰往古之玄书。
几微者,奥妙之理也。判,开也。彰,明也。玄,妙也。令奥妙之理,已焕然明
着于前,使后学易晓。
抑又闻心胸病,求掌后之大陵;肩背患,责肘前之三里。冷痹肾败,取足阳明之土;连
脐腹痛,泻足少阴之水。脊间心后者,针中渚而立痊;胁下肋边者,刺阳陵而即止。头项痛
,拟后溪以安然;腰脚疼,在委中而已矣。夫用针之士,于此理苟能明焉,收祛邪之功,而
夫用针之士,先要明其针法,次知形气所在,经络左右所起,血气所行,逆顺所会,补
虚泻实之法,去邪安正之道,方能除疼痛于目前,疗疾病于指下也。



<目录>卷二

<篇名>灵光赋

属性:(《针灸大全》)
黄帝岐伯针灸诀,根据他经里分明说∶三阴、三阳十二经,更有两经分八脉,灵光典注极
幽深,偏正头疼泻列缺。睛明治眼 肉攀,耳聋气闭听会间;两鼻HT 衄针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