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量寒热而留疾。

  留,住也;疾,速也。此言正气既至,必审寒热而施之。故经云:刺热须至寒者,必留针。

  穴急扪。

  未至也,据虚实而 气。

  此言针气之未来也。经云:虚则推内进搓,以补其气。实则循扪弹怒,以引其气。

  气之至,如鱼吞钓饵之浮沉;气未至,如闭处幽堂之深邃。

  邃气既至,则针自涩紧,似鱼吞钓,或沉或浮而动。其气不来,针自轻滑,如闭居静室之中,寂然无所闻也。

  气至速而效速,气迟至而不治。

  言下针若得气来速,则病易痊,而效亦速也。气若来迟则病难愈,而有不治之忧。故赋云:气速效速,气迟效迟,候之不至,必死无疑矣。

  观夫九针之法,毫针最微,七星可应,众穴主持。

  昔黄帝制九针者,上应天地,下应阴阳四时。九针之名,各不同形。一曰 针以应天,长一寸六分,头尖末锐,去泻阳气。二曰员针以应地,长一寸六分,针如卵形,楷磨分肉间,不四曰锋针,以应四时,长一寸六分,刃三隅,以发痼疾。五曰铍针,以应五音,长四寸,广二身微大,以取暴气。七曰毫针,以应七星,长三寸六分,尖如蚊虻喙,静以徐往,微以久留之而痒,以取痛痹。八曰长针,以应八风,长七寸,锋利身薄,可以取远痹。九曰大针,以应九野,长四寸,其锋微员,尖如挺,以泻机关之水。九针毕矣。此言九针之妙,毫针最精,能应七星,又为三百六十穴之备也。

  本形金也,有蠲邪扶正之道。

  本形,言针也,针本出于金。古人以砭石,今人以针代之。蠲,除也。邪气盛,针能除之。扶,辅也。正气衰,针能辅也。

  短长水也,有决凝开滞之机。

  此言针有长短,犹水之长短也。人之气血凝滞而不通,犹水之凝滞而不通也。水之不通,决之使流于湖海。气血不通,针之使周于经络,故言针应水也。

  定刺象木,或斜或正。

  此言木有斜正,而用针亦有或斜或正之不同,刺阳经者,必斜卧其针,无伤其卫;刺阴分者,必正立其针,毋伤其荣。故言针应木也。

  口藏比火,进阳补羸。

  口藏,以针含于口也。气之温,如火之温也。羸,瘦也。凡欲下针之时,必效仿真人,口温针暖,使荣卫相接。进己之阳气,补彼之瘦弱。故言针应火也。

  循机扪而可塞以象土。

  循者,用手上下循之,使气血往来也。机扪者,针毕以手扪闭其穴,如用土填塞之义。

  故言针应土也。

  实应五行而可知。

  五行者,金水木火土也。此结上文,针能应五行之理可知矣。

  然是一寸六分,包含妙理。

  言针虽但长一寸六分,能巧运神机之妙,中含水火,回倒阴阳,其理最玄妙也。

  或细桢于毫发,同贯多岐。

  桢,针之干也。岐,气血往来之路也。言针之干虽如毫发之微小,能贯通诸经血气之道路也。

  可平五脏之寒热,能调六腑之虚实。

  平,治也;调,理也。言针能调治脏腑之疾。有寒则温之,有热则清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拘挛闭塞,遣八邪而去矣。

  拘挛者,筋脉之拘束也,闭塞者,气血不通也。八邪者,所以候八风之虚邪也。言疾有挛闭者,必驱散八风之邪也。

  寒热痛痹,开四关而已之。

  寒者,身作颤而发寒也。热者,身作潮而发热也。痛,疼痛也。痹,麻木也。四关者,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太冲 合谷是也。

  凡刺者,使本神朝而后入。即刺也,使本神定而气随。神不朝而勿刺,神已定而可施。

  凡用针者,必使患者精神已朝,而后方可入针。既刺之,必使患者精神才定,而后施针行气自紧涩,可与根据法察虚实而施之。

  定脚处,取气血为主意。

  言欲下针之时,必取阴阳气血多少为主,详见上文。

  下手处,认水木是根基。

  下手,亦言用针也。水者,母也。木者,子也。是水能生木也。是故济母裨其不足,夺子平其有余。此言用针必先认子母相生之义。举水木而不及土金火者,省文也。

  天、地、人三才也。涌泉同璇玑、百会。

  百会一穴在头,以应乎天;璇玑一穴在胸,以应乎人;涌泉二穴在足掌心,以应乎地,是谓三才也。

  上、中、下三部也,大包与天枢、地机。

  大包二穴在乳后,为上部。天枢二穴在脐傍,为中部。地机二穴在足 ,为下部。是谓三部也。

  阳跷、阳维并督脉,主肩、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