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眩
率谷
颠狂痫痉惊悸不寐
颠狂
百会 人中 天窗(狂邪鬼语) 身柱 神道 心俞 筋缩 骨 章门 天枢 少
冲(女灸
此) 劳宫 内关 神门 阳溪 足三里 下巨虚 丰隆 冲阳(男灸此) 太冲 厉兑 前
谷后溪 燕口(在口吻两边赤白肉际) 足大指横纹穴(卒颠病灸两脚大指聚毛中七壮)
颠痫
神庭 身柱 灵道 金门 承命(穴在内踝后上行三寸动脉中主治狂邪惊痫灸三十
壮)
申脉(阳跷穴昼发灸此) 照海(阴跷穴夜发灸此)
凡灸二跷穴必先用药下之否则痰壅杀人又云风痫可灸惊热不可灸
风痫
百会 上星 身柱 心俞 筋缩 章门 神门 天井 阳溪(灸此不必灸合谷) 合
谷(灸此
不必灸阳溪) 足三里 太冲
狂言不避水火
间使 百会
暴哑不能言 速灸脐下四寸并小便阴毛际骨陷中各灸七壮重者二七壮并手足中指头
尽处各灸
三壮神效男灸左女灸右
五痉脊强
身柱 大椎 陶道

灵道 少府
怔忡健忘不寐
内关 液门 膏肓 解溪 神门
好卧
厉兑
惊悸
胆俞 解溪
惊恐见鬼
阳溪
懊 心悸
通里
心虚胆寒
少冲
痴呆
神门 心俞
梦魇鬼击
人中 上星 水沟
鬼眼 秦承祖灸鬼法取鬼哭穴一名手鬼眼一名足鬼眼法以二拇指并缚一处须甲肉四
处着火各
灸七壮用治颠痫梦魇鬼击并五痫痴呆及伤寒发狂等症皆效
凡夜梦魇死者皆由平日神气不足致使睡卧神不守舍魂不根据体凡魇者切不可执灯照之
但向暗中
呼其名即醒 又法啮患人足大指甲侧即苏
又法用牙皂末吹入鼻中亦妙若经一二更者亦可灸之
又一法灸大敦穴七壮即醒



<目录>卷之四

<篇名>手足证略

属性:手足为诸阳之本阳之气主动以应天经曰天有十日人有手十指以应之天有十二行人有
足十指茎
垂以应之又曰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故凡人之日用动作无不藉力于手足血
气盛者则健举轻便血气衰者则委顿沉重其中于病也或伤于风或伤于寒或伤于湿所伤之因有不
同而手足上下之病亦有异经云风为百病之长其变无常湿留关节令人四肢不仁风邪从阳而亲上
湿邪从阴而亲下惟阴寒之气挟风湿而来因人之虚隙以乘之上下中外无定处故寒气积而不泻则
温气去血凝涩脉不通手足为之挛痛经所谓冬气满在四肢是也又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
其气留于两股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膝此五脏有邪留为手足之病而其要皆统
于脾盖脾主四肢脾脉太过为病在外则令人四肢不举脾藏在体为肉形不足则四肢不用此可以验
脾之虚实而知手足致病之大略也
一臂痛人皆谓风寒袭臂而然不知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宜分别经络而治之先令病者以两手伸
直其
臂贴身垂下大指居前小指居后其臂 之前廉痛者属阳明经后廉痛者属太阳经外廉痛者属少阳
经内廉痛者属厥阴经内前廉痛者属太阴经内后廉痛者属少阴经视其何经受病按经取穴以行灸
法庶无南辕北辙之误若手肿痛或指掌连臂膊痛谓之手气或臂痛不举或痈毒仆伤皆是气血凝滞
臂连肩背酸痛两手软痹由痰饮流入四肢又有血不荣筋而致臂痛者当养其血痛自止也又血燥筋
挛遇寒则剧此肝气虚弱风寒客于经络故也若手足拘挛麻木又为脾肺气亏湿邪不化以致此耳
一痹之为言闭也经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
者为着
痹其有筋脉肌皮骨五痹之目以明春夏四季秋冬五气之所感受各主一脏也非三气之外又别有此
五症也所谓行痹者痛无定处俗名鬼箭风又名流火古云历节风又曰白虎历节风昼则静夜则动其
痛彻骨如虎啮之状风痹痛有定处或四肢拘挛关节疼痛名曰痛风着痹者麻木不仁素问云营气虚
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营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灵枢曰卫气不行则为麻木东垣宗之以麻痹之症必
补卫气而行之景岳云治痹之法祗峻补其阴宣通脉络不宜过用风燥之剂亦内经之旨也又风痹流

上中下三部乘人脏腑之虚与血气相搏聚于关节而作痛若腿脚生疮浑身瘙痒是其人本血虚因风
湿伤脾主肌肉肌肉腠理为邪壅闭不得宣达而作痒此二者专主风湿而言然又有冷痹热痹痰痹血
痹胸痹胞痹肠痹周痹当详症脉分别治之要不外刘李二氏所论一以攻邪为主邪去则正气自安一

补正为要正复则邪气自却当攻当补左执经者善行其权也
一腿叉风憎寒发热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