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及臂中举按用力轻重,亦常令匀。若一事稍异于前,胛骨便辄相近,覆闭
灸穴艾炷,即在骨上;或胛骨开而相远,动争寸余,火气不入穴窍,徒受苦楚,无所益也。
若不失其穴,灸至数壮,觉胛骨中通热而不甚痛,意自快畅(石用之云∶当觉臂中习习然也
。)至数十壮后,或若腕中酸辛,若以机支,或用软帛于肘上腕中连束二臂,令缓急得所,
亦能少助。盖手欲按而臂欲举,故腕中费力,或少休顷刻亦无害,但要安顿身体四肢一如前
耳。如日灸五十壮,累至数百为佳。《千金方》云∶灸六百壮,至千壮,当觉气下砻砻然如
流水状,亦当有所下,其治疾之效甚众且敏(有上气喘满,实时平减者,有妇人经候不通已
八月,灸两日而下者,如此之类甚多。)穴至在上而最能下气,非它穴药石之比,而又无所
不治,有疾者宜留意焉。
\r坐点坐灸法图\p06-d16a15.bmp\r



<目录>

<篇名>石用之取穴别法第八

属性:石藏用,字用之,京师大医也。其治疗方术一从古法,亦多为人灸此穴。其取穴法∶令
患人
床榻上盘膝正坐,随人之肥瘠大小,置栲栳或垫枕之类,以衾絮冒之。令两臂相交,平伏其
上,余亦相同。乃用《千金方》不能久坐伸臂使伏衣袱上之意也。其用坚物云,欲大小高下
常定胜于衣袱。但臂之伸屈,与古异耳,其治皆效。盖医者意也,随事增损,初无定方。孙
真人笑秦缓之拙,不能求得此穴,但知针药之不及,不知火气之能彻,则求之浸巧,是不为
过也。
绍兴已未岁,余守武昌时。总领邵户部玉云∶少时病瘵得泉州僧为灸膏肓,令伏于栲栳
上,
僧以指节极力按寻其穴,令病者觉中指麻乃是穴。若指不麻,或虽麻而非中指者,皆非也。
已而求得之,遂一灸而愈。壬戌四月,增记于此。
\r石藏用取穴别法图\p06-d16a16.bmp\r



<目录>

<篇名>叶潘等取穴别法第九

属性:叶余庆,字无善,平江人。自云∶尝病瘵疾,其居对桥,而行不能度。有僧为之灸膏肓
穴,
得百壮。后二日,即能行数里,登降皆不倦,自是康强。其取穴法,但并足垂手,正身直立
,勿令俯仰,取第四椎下两旁同身寸各三寸。灸时以软物枕头覆面卧,垂手附身,或临时置
身,取安便而已。其转为人灸,亦用此法,云皆有功。然与昔人取穴之法甚略,又与《千金
方》立点则立灸之说不合,欧阳典世行之,陈了翁莹中婿也,了翁得无为张济针术,其求穴
尤妙,尝为行之灸膏肓俞,故痕可见,以叶所言,校之叶穴微下,盖脊有曲直之殊,不能无
少异也。又常熟县医工潘琪云∶渠传之于师,取穴之法∶正坐曲脊,并足而仰两手,令大指
与脐屈肘当髀股上亦自是。其说虽与《千金方》伸臂令正直之法不同,然比立点则近古矣。
又衢州开化县,普鉴院僧仲闻,得取穴二法∶其一正坐坚立,两膝当乳,以两臂还抱,屈手
向膝,以左手头指以指捏左膝眼,右手指亦然,于背上数椎骨量穴,根据此坐灸。又法∶正坐
立膝,同上以臂贴膝外,直伸向足,竖两手相背,以二头指向身,手捏两足大趾头歧间,余
亦如上。其比同身寸只用伸指法,似亦可用。今俱存之,不特以备见闻之博。且使后人较其
短长知所适从,不为异端所惑心。
\r叶元善取穴法图\p06-d16a17.bmp\r
\r叶元善卧灸法图\p06-d16a18.bmp\r
\r潘琪仰手曲肘取穴法\p06-d16a19.bmp\r
\r僧仲闻取穴前法图\p06-d16a20.bmp\r
\r僧仲闻取穴后法图\p06-d16a21.bmp\r



<目录>

<篇名>灸讫补养法第十

属性:孙真人云∶此穴灸讫,令人阳气康盛,当消息以自补养,取身体平复。其补养之道,宜
食温软
羹饭,毋令太饱,及饮啖生冷、油腻、粘滑、鹅、猪、鱼、虾、笋、蕨、其他动气发风之物
。并触冒风寒暑湿,勿以阳气乍盛辄犯房室。如觉气壅,可灸脐下气海、丹田、关元、中极
四穴中一穴;又当灸足三里,引火气以实下。随病深浅,加以岁月将息,则可保平复。不然
,是犹倚一木以支大厦之倾,又发而去之,其终从晋候之归,非灸之罪也。



<目录>

<篇名>跋

属性:余自许昌遭金狄之难,忧劳危难,冲冒寒暑,过此东下。丁未八月,抵泗滨,感 疟。
既至
琴川,为医妄治,荣卫衰耗,明年春末,尚苦 肿腹胀,气促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