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热童便,以酒佐之,推陈致新,其功 甚大;若胁胀或作痛,或发热烦躁,口干喜冷,惟饮热童便一瓯,胜服他药。大凡肿痛或 伤损者,以葱捣烂炒热罨之;或用生姜、葱白同捣烂,和面,炒热罨之亦可。至脉法,出血 多者,其脉虚细沉小者生,浮数实大者死。从高颠仆,内有瘀血,腹胀,脉坚强者生,小弱 者死,以脉病不相应故也。
杖疮一证,其重者,必以瘀血为患。血瘀在外者,浅则砭之,深则刺之,内溃者开之,
腐肉者取之;血瘀在内者,宜以活血、和气之药和之,甚者利之、行之,此治血凝之法也。
然其受刑之时,号叫则伤气,忍痛则伤血,悲愤则伤志,血气情志俱伤,虚所必至,若不培 补,则羸困日甚矣。况脾主肌肉,脾气受伤,则饮食必减,血脉损坏,则肌肉俱病。故凡既 伤之后,但察其虚多滞少者,则宜以参、 、归、术、熟地、甘草之属,专理脾气,以托气 血,脾健则元气自复,肌肉自生,可保无虞矣。其有伤筋骨而作痛者,宜以没药降圣丹治之 ;若牙关紧急,或腰背反张者,以玉真散治之并效。总之此证宜先察其有瘀无瘀,及形气虚 实,酌而治之。凡诸变证治法,有未尽者,宜与前跌打损伤条互参通用。
【目录】卷下【篇名】辨大麻疯论属性:夫大麻疯者,经谓之疠风,又谓之癞风。乃因其人中气不足,而感天地间阴疠浊恶之邪 ;或受风木之化,而风热化虫;或受湿毒于皮毛,而后及营卫;或犯不洁;或因传染,皆得 生虫。盖虫者,厥阴主之,厥阴为风木,主生五虫也,初不为意,而渐久渐多,致不可解救 。先则眉痒而渐脱落,两颧红润,浮肿而痒;渐至两臂皮粗毛落,甚而通身肌肤淫淫作痒难 忍。其毒深入血脉之中,而湿热蕴积于脏腑之内,虫蚀脏腑,沿蛀肌肉,久之精神枯涸,诸 虫聚食,遂传为痨瘵而死。古人谓∶其病有三因五死。三因者,一曰风毒,二曰湿毒,三曰 传染。五死者,一曰皮死,麻木不仁;二曰脉死,血溃成脓;三曰肉死,割切不痛;四曰筋 死,手足缓纵;五曰骨死,鼻梁崩塌。与夫眉落眼盲,唇翻声噎,皆为难治。凡遇此证,初 起速为清散,可保无恙。其或岁月已久,而精神气血未衰,六脉洪大而实,或洪数有力者,
用汗、吐、下三法,分表里攻逐之,使毒瓦斯不得稽留而速化。继服清热解毒、凉血补血,
兼养营益卫之剂,禁用辛燥之品,致耗津精,血耗而助酷烈之势。历考前方,若冯氏之再造 散、醉仙散、陈氏之万灵丹、苦参丸、神应养真丹,诸法已备,学人宗之可也。然患者必须 断酒戒色,忌食发风动气、荤腥盐酱、炙 生冷之物,方为有益,否则无功。慎之慎之!
【目录】方汇【篇名】卷上属性:(仲景)
黄连泻心汤
治一切火热痈肿疮疡。
黄连 黄芩 甘草 《三因》
温胆汤
治气郁生涎,湿热壅滞,舌苔腻白,疡毒内攻,心烦哕恶。
陈皮 半夏 茯苓 甘草 枳实 竹茹 《济生》
犀角地黄汤
清营解热。能治一切肺胃之火。
犀角 生地 白芍 丹皮 加柴胡、黄芩,治肝火。
(新方)
羚羊角散
治风热挟肝阳上逆,耳痈项肿,痰毒托腮等证。
羚羊角 夏枯草 丹皮 钩藤钩 连翘 桑叶 山栀 玄参 象贝母
真人活命饮
治一切痈疽,未成脓者即消,已成脓即溃。此止痛消毒之圣药也。或阴夹 阳,阳夹阴之证,皆可服。
金银花 防风 白芷 当归 天花粉 乳香 没药 角针 穿山甲 陈皮 象贝母 甘 草节 (新方)
疏肝流气饮
治肝郁不舒,乳痈、乳痰诸证。
柴胡 薄荷 郁金 当归 丹皮 黄芩 白芍 山栀 夏枯草 (陈氏)
万灵丹
治痈疽、疔毒、对口、湿痰流注、附骨阴疽、鹤膝等证。
茅术(八两) 全蝎 石斛 明天麻 当归 炙甘草 川芎 羌活 荆芥 防风 麻黄 北 细辛 川乌(泡,去皮) 草乌(泡,去皮) 何首乌(各一两) 明雄黄(六钱)
蜜丸,如弹子大,每药一两,分作四丸,又六丸,又九丸。观年之老弱壮取用;外用朱 砂六钱,研细为衣。
《活人》
荆防败毒散
亦名消风败毒散。发散时气、风毒邪热,亦治肠风下血、风湿、
痈肿、疮疡。
柴胡 荆芥 防风 羌活 独活 前胡 川芎 枳壳 人参 甘草 桔梗 茯苓 内热,加酒炒黄芩;热甚,加酒炒川连;口渴,加花粉。
(景岳)
犀角升麻汤
治时毒,或风热头面肿痛,或咽喉不利,或鬓疽、 腮等证。
犀角 升麻 防风 羌活 白芷 白附子 黄芩 甘草 (景岳)
五福消毒丹
治咽喉、牙口疮毒肿痛,并小儿一切热毒疮疖,惊惕烦躁,口舌生 疮,夜卧不宁等证。
玄参 桔梗 茯苓 人参 牙硝 青黛 甘草 麝香 金箔 上为末,炼蜜丸,芡实大。每服一丸,薄荷汤下。
(景岳)
五利大黄汤
治时毒, 肿赤痛,烦渴便秘,脉实而数。
大黄 黄芩 升麻 芒硝 栀子 (景岳)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