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行胃气。沉香升降真气。脑麝散真气。凡此皆泄气之标,不能治气之本。
痰中带血丝者,此阴虚火动,劳伤肺脏也。
凡吐血吐于水碗中辨之,浮于水上者,肺血也。
《内景》曰∶肺之为气三焦起。
又曰∶会厌,声音之门户。
又曰∶下溉喉咙神明通。
又曰∶璇玑、玉衡、色兰圩。
又曰∶重中楼阁十二环。
《中景》曰∶下念喉咙十二环,自下通流两乳间。
《外景》曰∶绛官重楼十二级。
《人镜经》曰∶会厌缀于舌本之下,正应乎气管之上。气管即喉咙也。居于前,主持呼吸,为声音之门户。
又曰∶吸门十二节,上三节微小,下九节微大,第四节乃结喉也。结喉可容得上三节于内,如进饮食,则
结喉即起套于上三节之外,直抵于会厌之下而掩之,令水谷不得而漏入焉。一或误投之,即发呛而不已。
又曰∶肺白象金,肺得水而浮,金得水而沉,何也?然肺者非为纯金也,辛,商也,丙之柔。大言阴与
阳,小言夫与妇,释其微,阴婚而就火,其意乐火,又行阳道多,故令肺得水而浮也,肺熟而复沉,是辛归庚
也。(始由从化,终则归元。)
又曰∶五脏俱等而心肺独在膈上者,何也?然心者血,肺者气,血为荣,气为卫,相随上下,谓之荣卫,
通行经络,荣周于身,故令心肺在膈上也。
《内景》曰∶肺部之宫似华盖。
又曰∶过华盖下,清且凉。
又曰∶还过华下,动肾精。
又曰∶肺之为气三焦起,开通百脉血液如。
又曰∶津液醴泉通六腑。
又曰∶肺属金,律应黄钟,象金石之有声也。
经曰∶金王于秋,相于季夏,废于冬,困于春,死于夏。其王日庚辛,王时日晡。困日甲乙,困时平旦。
其死日丙丁,死时禺中。(晡音逋,申时也。禺中,日中也。禺音鱼,日在己日禺中。)
又曰∶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
又曰∶五气入鼻藏于肺,肺有病,鼻为之不利。
又曰∶脾胃一虚,肺气先绝。
又曰∶肺热病右颊先赤。
又曰∶损其肺者益其气。
又曰∶肺俞在背第三椎,募在胸傍中府。(俞为阳。扁鹊传作输,犹委输之输,经气由此而输于彼也。募
为阴。犹募结之募,经气聚于此也。)
又曰∶肺气虚则鼻息不利,少气。实则喘喝。(音褐。)胸盈仰息。
又曰∶肺病热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恶风寒,舌上黄,身热,热争则喘咳痛走胸膺背,不得太息,头痛不
堪,汗出而寒,丙丁甚,庚辛大汗,气逆则丙丁死,刺手太阴、阳明,出血如大豆,立已。(淅,音昔,洒淅
也,厥冷也,邪气也,即伤寒伤风类。)
又曰∶肺疟者,令人心寒,寒甚热,热间善惊,如有所见者,刺手太阴、阳明。(列缺穴。)
又曰∶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
又曰∶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大肠咳
而遗矢。(矢,屎也。)
又曰∶肺风之状,多汗恶风, 然白,时咳短气,昼日则瘥,暮则甚,诊在眉上,其色白。
又曰∶肺胀者,虚而满,喘咳倚息,目如脱状。
又曰∶肺水者,身重而小便难,时溏泄。
又曰∶肺中寒者,吐浊涕。
又曰∶肺痹者,烦满喘而呕。
又曰∶肺热叶焦,发为痿 。( 音壁,跟也。)
又曰∶右寸,肺大肠脉所出。(浮短而涩,肺也。浮短而疾,大肠也。)
又曰∶肺脉其气来毛,而中央坚,两旁虚,此谓太过,病在外,则令人逆气而背痛愠愠然。其气来毛而
微,此谓不及,病在中,则令人喘,呼吸少气而咳,上气见血,下闻病音。
又曰∶肺病身有热,咳嗽短气,吐出脓血,其脉当短涩,今反浮大,色当白而反赤,死,是火克金也。
又曰∶肺脉搏坚而长,当病吐血。其软而散者,当病灌汗,至令不复发散也。(血汗者,禁再汗。至令谓
至盛暑之令也。)
又曰∶肺气盛,寸口(右手)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又曰∶肺为娇脏。
又曰∶肺形如人肩二布,大叶四垂如盖,附着于脊之第三椎,中有二十零四孔,以分布诸脏清浊之气。
(椎音捶, 同。)
又曰∶所生病者,咳嗽上气,喘喝烦心胸满, 臂内前廉痛,掌中热。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汗出中
风,小便数而欠。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黄,卒遗矢无度。
手太阴肺引经药歌∶
寅肺升麻南(星)款(冬花)桔(梗),元(参)台(香)山药麦(门冬)天(门)冬,阿胶茯(苓)味
(子)葱(白)桑白(皮),枇杷(叶)杏(仁)麻(黄)豆蔻同,栀(子)缩(砂仁黄)芩知(母
桔)梗藿(香)石(斛),葶苈(木)瓜(白)芍枳(壳紫)苏(木)通。
经曰∶鼻如烟煤,肺气已绝,当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