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中下消可类推矣。昔汉武帝患是症,仲景进桂附八味汤服之而愈,因赐相 如,服之无效。或曰相如之渴,发于气分;或曰相如为房劳所伤,非草木之精华所能疗。武帝不赐方而赐以金 茎露一杯,庶几愈焉,未可知也。
梦觉甘石汤
治气分有热消渴。
石膏(二钱) 知母(一钱) 炙草(一钱) 黄连(一钱) 粳米(一钱)
桂附地黄汤
(即肾气丸,见前肿满方内)
涂蔚生曰∶梦觉所论之气分消渴,亦即水虚消渴。如火过盛,而水之化气过少,不能上输肺部,水津四布者,
亦须加入人参,使气滋火降、津升渴止。若其所谓发于阴者,用桂附地黄汤,则必须肾中水火俱亏,兼有下消 症者方可用。否则水亏火旺,滋阴降火,尚恐不济,何可以热济热,速其危殆者哉。故知柏地黄汤,实为治消渴 症之要药。因此症较他症为多也。如其阴亏已极,则补有形之阴,必须有形之质,而龟胶尤可加入。至于瘀血消 渴,则为血阻气升,清其瘀,而渴血自止。杂病消渴则为水停不化,化其水,理其脾,益其火,而渴亦自止。此皆 非消之正症者也,亦不可不知。
知柏地黄汤
(见前咳嗽方内)
【目录】第四集·治疗法【篇名】二便属性:经曰∶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陈飞霞曰∶夫二阴者,前阴窍出小便,后阴窍出大便。又云∶前 阴主气,后阴主血。盖膀胱之津液,血所化也,由气而后能出。太阴之传送,气之运也,由血而后能润。此便溺 之流通,见气血根据附。而人之所以为生者,以其有此出入关窍耳。清阳出上窍,谓呼吸也;浊 阴出下窍,谓二便也。倘一息不运,则机息穷而死矣。故二便不通,加以腹痛气喘呕恶烦躁者,不可治也。凡二 便秘,宜八正散,外用腌脐法,蜜导煎法,则前后俱通矣。
八正散
治热聚下焦,二便不通。
木通(一钱) 滑石(一钱) 栀子仁(一钱) 车前子(一钱) 瞿麦穗(一钱) 锦纹黄(一钱)
芒硝(一钱,等分,量儿大小加减用之。)
除大黄芒硝外,将各味水煎极熟,加入大黄再煎。斟出后,再加芒硝冲服。
腌脐法
治中下二焦大小便不通。
莲须(一钱) 生姜(一钱) 淡豆豉(一钱) 食盐(一钱)
同捣烂作一饼子,烘热掩肚脐,以帛扎之,良久气通,二便自利。
蜜导煎法
治二便不通。以此通其大便,则下焦气行,而小便自导矣。
白蜜 炼至滴水成珠不散,入皂角研细末二钱,和匀,稍冷,捻如小指大一条,外以葱涎涂上,轻轻放入谷 道中,气通则便通矣。
涂蔚生曰∶用皂角水,以管注入谷道中,其大便下利,亦极迅利,较蜜导煎尤佳。又寒热结于膀胱,亦可发 生闭塞,不可不辨。
【目录】第四集·治疗法【篇名】大便不通属性:经曰∶太阴司天,阴痹,大便难,阴气不用,病在于肾。
又曰∶太阳之胜,隐曲不利,互引阴股。陈飞霞曰∶夫饮食之物,有入必有出也。苟大便不通,出入之机,几乎 息矣。急宜通之,使旧谷去,而新谷得入。然有实闭,有虚闭,最宜详审。如形实、气实、脉实,又能食者,的有 可下之证,则下之。如八正散、承气汤、木香槟榔丸之类,择而用之。中病即止,不可过也。如形虚、气虚、脉虚,
而兼食少者,虽有可下之证,宜缓不宜急,但用保和丸,加枳实微利之。如平素便难者,血不足也,宜润肠丸,
蜜导煎法。
八正散
(见二便方内)
大承气汤
(见前痉病方内)
枳壳(一钱) 浓朴(一钱) 大黄(一钱) 芒硝(一钱)
《集成》木香槟榔丸
黑牵牛(炒取头末,五个) 尖槟榔 锦纹黄 木香 神曲 上共为细末,姜汁打米糊为丸,量儿大小加减用之。
《集成》保和丸
神曲(一钱) 陈皮(一钱) 法半夏(一钱) 茯苓(一钱) 山楂肉(一钱) 连翘(一钱)
《集成》润肠丸
火麻仁(去壳) 光杏仁(去皮) 桃仁(去皮) 陈枳壳 当归尾(以上各七钱半) 阿胶珠 萝卜子 苏叶(各二钱)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服一二钱,量人加减,白汤调下。
涂蔚生曰∶润肠丸即仲景脾约丸之意。脾约丸为治脾火太旺,将肠胃津液煎枯,而大便干结者。润肠丸 虽本此意以为加减,而苏叶之杂于其间,则不如脾约丸之纯。推此意以求,则阴虚至急,肾火至盛,将肠胃煎熬 极枯,燥结极甚者,则生地萸肉知柏芩连俱可加入。予在正阳,曾治一素患阴虚之人。忽患大便 燥结,他医尽为推荡,愈治而愈甚。予为之用脾约丸原方,重用生地、龟胶、芩连等味而愈者。足见大便之结,
不仅实热然也。而陈飞霞以虚者用保和丸,加枳实微利之,是其既未免患虚之嫌。又未知虚者,又有何种类,如 何治法也。若夫脾湿阴滞,津液不降,须得苓术而大便通者,则犹非飞霞所能知者也。但此中最少,不过百分之 一二耳,不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