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焦之所治也。
此以五行五脏之色,以分别五腑,皆名为肠,则俱受秽浊,所以明不净之故也,下焦之所治
者,《灵枢・营卫生会篇》曰∶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渗而
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故五腑皆下焦之气所治也。



<目录>卷三

<篇名>三十六难

属性:三十六难曰∶脏各有一耳,肾独有两者,何也?
然∶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
者为肾。右者为命门。命门者,谓精神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故知肾
有二也。
肾有两枚,左右各一,一主水,一主火,应乎升降之机也。命门者,以其为三焦之根,十二
经元气之海,藏精施化之具,系胞受孕之处,为人生命之原,故曰命门也。《灵枢・根结篇》、
《素问・阴阳离合论》所谓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此指太阳经终于睛明,
睛明所夹之处为脑心,乃至命之穴,故曰命门,与此义不同。然实指右肾为命门,恐未尽是,
以气脉论之,水升于左,火降于右,左右者,阴阳之道路,升降之枢机,越人诊脉独取寸口,
以左尺候水,右尺候火,故左名肾,右名命门,其义或取乎此。
按∶西医言肾形如豆,色紫质坚,颇类猪羊之肾,左右两枚,长约三寸,阔约寸半,浓约七
八分,其重约三两至四两。人高肾大,人矮肾小,位在脊骨十二节间,周遭三焦脂膜包裹,肾
中有油膜一条,贯于脊骨,名为肾系,下通网膜,又有气管由肺而下,附脊循行,下入肾系,
而透入网膜,达于丹田下焦之原。夫两肾属水,中间肾系属火,即命门也。《素问・刺禁论》云∶
七节之旁,中有小心者,即指命门言也。人与天地参,命门与太极相似,太极生两仪,两仪生
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自命门生两肾,两肾生六脏六腑,六脏六腑生四肢百骸
之类。故人之交媾,未有精聚,先有火会,是火为先天之本始,水为天一之真元,肾中之火,
名曰相火,即坎中龙雷之火也。是一阳陷于二阴之中,乃成乎离,而位乎坎,即两肾有命门之
义也。命门乃三焦之根,为相火之宅,相火布于三焦,即由命门始也。陈无择谓有脂状如手大,
正与膀胱相对,有白脉自中出,夹脊而上贯于脑者,亦指三焦肾系而言也。越人独取寸口诊候,
此相火生脾土,命门寄夫右尺,故作左为肾,右为命门以解之,亦水升于左,火降于右之义也。



<目录>卷三

<篇名>三十七难

属性:三十七难曰∶五脏之气,于何发起,通于何许,可晓以不?
然∶五脏者,当上关于九窍也。故
肺气通于鼻,鼻和则知香臭矣;肝气通于目,目和则知黑白矣;脾气通于口,口和则知谷味矣;
心气通于舌,舌和则知五味矣;肾气通于耳,耳和则知五音矣。
此节乃《灵枢・脉度篇》文,稍有增易,大意谓五脏和则七窍通,不和则七窍不通。经言上
阅七窍,此言九窍,当是简误。若洁古认真九窍,添“三焦之气通于喉,喉和则声鸣矣”二句,
未免蛇足。谢氏曰∶本篇问五脏之气,于何发起,通于何许,答文止言五脏通九窍之义,而不
及五脏之起发,恐有缺文。
五脏不和,则九窍不通,六腑不和,则留结为痈。
五脏神气之所舍,不和则气不得上达,故七窍不通。若六腑不和,则血气留滞于皮腠,有形
之物,积聚而为痈矣。此结上起下之辞也。
邪在六腑;则阳脉不和,阳脉不和,则气留之,气留之则阳脉盛矣。邪在五脏,则阴脉不和,
阴脉不和,则血留之,血留之则阴脉盛矣。阴气太盛,则阳气不得相荣也,故曰格。阳气太盛,则
阴气不得相荣也,故曰关。阴阳相盛,不得相荣也,故曰关格。关格者,不得尽其命而死矣。
阳邪中于六腑,则阳脉不和,阳脉不和,则气壅而邪实,邪实则不和之脉转而盛矣。阴邪中
于五脏,则阴脉不和,阴脉不和,则血滞而邪实,邪实则不和之脉转而盛矣。阴阳之脉俱盛,则
成关格之证死矣。此亦《灵枢・脉度篇》文,惟“关格”二字,与经文相反,当是错简。若夫覆
溢关格之脉证,可与三难参观。
按∶《灵枢・脉度篇》曰∶阴气太盛,阳气不能荣,故曰关。阳气太盛,阴气不能荣,故曰
格。终始篇曰∶人迎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脉口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
阴,溢阴为内关。《素问・六节脏象论》曰∶人迎四盛以上为格阳,寸口四盛以上为关阴。仲景
《伤寒论》云∶寸口脉浮而大,浮为虚,大为实,在尺为关,在寸为格。斯皆以阴气盛为关,阳
气盛为格,故知此节“关格”二字倒置,为错简也。
经言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