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旨。但含蕴幽
元。难以晓畅。每欲为之诠释。而捉笔无从。偶于广陵市肆中。得一写本。
捧读之。乃洁古表里诸论之释义也。亡其姓氏。不知出自谁手。而乃逐
节疏钞。亦自可观。但于鲁鱼亥豕之文。未见具眼。如七表脉交变略例
论中有云。夫标本者。太阴有标本之化数语。要知太阴之阴字。乃太阳
之阳字传刻之误耳。释之者。纵不便为之窜改以校前贤。亦不当为之
强释以误后学。且不达内经标本之旨。而以太阳属君火。太阴标寒本
热等语。悖谬极矣。然而诠注之苦心。不可泯灭。余姑存之。取其长而略
其短。至于分条析理。注述详明。殆有望于后之君子云。
七表者。浮芤滑实弦紧洪也。八里者。微沉缓涩迟伏濡弱也。
凡奇数。阳之数也。七道表脉皆属阳。其邪从前而外来者。谓之实邪。主
发越而去之。其脉先自外。而渐传于内。初起脉见浮紧洪。发散之后。或
见弦滑实。若是人素禀弱。又或有内伤者。其人迎脉必芤。此皆阳脉也。
凡偶数。阴之数也。八道里脉。皆属阴。其邪从后而内入者。又云。内踝而
入者。谓之虚邪。必须温中理中之法治之。故沉脉中见迟伏缓涩濡弱
也。若单见微缓之脉。此乃表里俱虚矣。
按七表脉。以浮脉先定其表。其余六道。俱在浮中见。八里脉以沉脉先
定其里。其余七道。俱在沉中见。
七表阳也。八里阴也。表脉多见于左。而客随主变。(客为不应得之脉也。)
邪在外为表证。为阳。为客邪。客病为本所变者。是本经不应得之脉。因
正气复。则邪气自退。本经脉复又如至。故曰客随主变。
里脉多见于右。又而主随客变。(主脉者。本脏正脉也。)
邪在内为里证。为阴。为主病。本病为客所变者。是本经应得之脉。因邪
气传里。则正气为邪所制。本经为不应得之脉变焉。故曰主随客变也。
按本经脉。各藏本脉也。为主客邪。不能侵其本经。是本经正气不受其
邪。则客病退矣。是主能变客。
左手三部所主温风寒也。温风寒病得于外。
温风寒。是天地时行之气。时或温气流行。时或风邪播动。时或厉气凝
寒。此皆外来之邪。从表而入者。岂不为病得于外耶。
按温风寒为天地厉气。从外所感。由天之五运之气而时行者。岂不为
得之于外。
右手三部所主于燥湿暑也。燥湿暑病生于内。
燥湿暑者。是阳明燥金生火。太阴湿土生湿。暑者。热邪也。天地交泰之
后。令亢阳一伏。阴土湿气交蒸。而为暑。阳明为湿土相蒸。而亦为暑热
也。岂不为病在于内耶。
此脉法之大概。及其互相变见。或表脉见之于右。或里脉见之于左。或阴
阳更相乘。或阴阳更相伏。或一脉为十变。(一为阳。十为阴。)脉理精微。非一言可尽。
然其要不越乎阴阳五行而已。
此脉法之大概。承上文而言。见得表里三部。所主温风寒燥湿暑。互相
交互。或七表证见八里脉。八里证见七表脉。此其互相变化。自是主随
客变。客随主变。或邪气盛。而正气为邪气所乘。正气胜。而邪气为正气
所伏。或阴证见而为阳。或阳证变而为阴。两相变化。由阴阳两相摄伏。
正谓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为少阳。地四为少阴。天五为阳明。地六
为厥阴。天七为太阳。地八为太阴。天九阳极而生阴。三阴伏内。地十阴
极而生阳。一阳初动。故曰一脉为十变也。天地阴阳。二气之理。生生不
已。变化无穷。故阴阳相乘相伏。互相交而又互相化也。变则成天地阴
阳乘伏之制。化则为阴阳五行和合之义也。经曰。脉理精微。非一言可
尽者正此谓也。
按互相变见。谓表里之脉。互相传变不一。或左手得右脉。或右得左手
脉。总之阳与阴气交感。在阴证得阳脉。阳证得阴脉。有阴阳相乘相伏。
以生变化故曰一脉而为十变也。非一宗脉变为十宗脉之说。举其大
概之说也。当临证之时。各类而推之一脉未必一脉。可终其证也。
表脉有七里脉有八。共十五脉也。五行分之。各得三脉。三五一十五也。
五脏属五行。金木水火土也。每藏脉有三部。浮中沉三法也。浮以审其
外。沉以审其内。中则内外之关。以审其表里阴阳虚实之理。各脏得三
脉。五脏合而言之一十五脉也。详见下文。
浮涩弱属金。弦紧伏属木。滑沉濡属水。芤实洪属火。微缓迟属土每三部
俱有轻重之分。至于五行当更相平。一有不平者。客即见焉。
此言各藏本经脉。每藏脉形有三分辨虚实。肺脉本令浮。实则涩。虚则
弱。肝脉本令弦。实则紧。虚则伏。肾脉本令沉。实则滑。虚则濡。心脉本令
洪实则实。虚则芤。脾脉本令缓。实则微。虚则迟。(当云实则迟。虚则微。)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