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为心经传输血液。

治法:寒则点刺出血或补之灸之,热则泻之或水针。

2青灵

别名:青灵泉。

穴义:心经之血的气化之气在此以水湿云气的形式运行。

名解:青灵。青,肝之色也,指穴内气血的运行为风的横行。灵,灵巧也。青灵名意指本穴的气血运行为风木的横向运行方式。本穴物质为极泉穴下传血液的气化之气,在本穴的运行过程中,它因散热而缩合为水湿云气并以云气的方式向下传输,表现出风木的灵巧特征,故名青灵。青灵泉名意与青灵名同,泉指天部运行的云气中富含水湿。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湿热云气。

运行规律:循心经下行少海穴。

功能作用:运化心血。

治法:寒则点刺出血或补之灸之,热则泻之或水针。

3少海合穴,属水。

别名:曲节。

穴义:心经经水在此汇合。

名解:1)少海。少,阴也,水也。海,大也,百川所归之处也。少海名意指心经的地部经水汇合于本穴。本穴物质为青灵穴水湿云气的冷降之雨和极泉穴的下行之血汇合而成,汇合的地部水液宽深如海,故名少海。

2)曲节。曲,稳秘也。节,树之分叉处也。曲节名意指汇合于本穴的地部经水不断气化。本穴物质为地部经水汇合而成,经水在本穴汇合为本穴气血的主要运动变化。但因本穴的经水温度较高,水液亦同时进行气化,经血的气化如树枝分化但又不易察觉,故名曲节。

3)心经合穴。本穴物质中,它不光有地部汇合的经水,它还有自少冲穴等穴上行汇合于此的水湿云气,为心经水、气二物的共同汇合之处,故为心经合穴。

4)本穴属水。属水,指本穴气血物质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地部的经水与天部的云气汇合之处,水湿云气在本穴为缩合冷降,穴内气血总体特性表现出水的润下特性,故其属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之血和天部之气。

运行规律:地部之血循心经下行,天部之气循心经上行。

功能作用:降浊升清。

治法:寒则点刺出血或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4灵道经穴,属金。

穴义:心经经水由此通过并气化。

名解:1)灵道。灵,与鬼怪相对,神灵也,指穴内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道,道路。灵道名意指心经经水在此气化。本穴物质为少海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在本穴处为气化散热,气化之气循心经气血通道而上行,故名灵道。

2)心经经穴。经,经过也。本穴为心经地部经水运行的通道,经水在地部无散失,故为心经经穴。

3)本穴属金。属金,指本穴气血物质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地部经水,在本穴的变化是蒸发化气,所化之气与心经气血相比,性凉,表现出肺金的秋凉特性,故其属金。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血)及经水的气化之气。

运行规律:经水循心经下行,气化之气循心经上行。

功能作用:生发心气。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5通里络穴。

穴义:心经经水由此交于少阴肾经。

名解:1)通里。通,通道也。里,内部也。通里名意指心经的地部经水由本穴的地部通道从地之天部流入地之地部。本穴物质为灵道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因本穴有地部孔隙通于地之地部,经水即从本穴的地之天部流入地之地部,故名通里。

2)心经络穴。本穴物质为地部流行的经水,经水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内走心经的体内经脉,有联络心经内外经脉气血物质的作用,故为心经络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经血)。

运行规律:由地之天部注入地之地部(即由心经交于肾经)。

功能作用:沟通心肾。

治法:寒则通之,热则泻之。

注:人体的同名经,它们的气血特性相近,所处的层次亦相近,且它们之间有气血交流的路径。心经与肾经同名,心经气血交于肾经即是通过本穴而实现的。因此,对于少阴病所出现的上寒下热或心寒肾热之症,其实质机理即是心阴太过而心气不足,在本穴针而通之则能很好地将心经之液导入肾经,心经之寒则得以除,肾经之热则得以解。

6阴郄郄穴。

别名:手少阴郄,石宫,少阴郄。

穴义:心经经水由本穴回流体内经脉。

名解:1)阴郄。阴,水也。郄,空隙也。阴郄名意指心经经水由本穴回流心经的体内经脉。本穴物质为通里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因本穴有地部孔隙与心经体内经脉相通,经水即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回流心经的体内经脉,故名阴郄。

2)手少阴郄、少阴郄。手,手部。少阴,心经也。郄,孔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