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膈俞胆俞四穴。凡奇俞。明所属之经络
及本穴。而针灸之效始可照然也。乃今以阿是要穴。所载遗漏不为不少。更辑奇输名目。散在
诸书者。以录之。又只浅见寡闻。何能尽于此乎。又以俟后进君子。而如马莳所谓其奇穴。必
系经络者间有与诸书所载。不符者云。



<目录>卷之七\奇穴部第十一

<篇名>头面第一

属性:天聪 伤寒三四日以上。宜先灸胸上二十壮以绳度鼻正上。尽发际。中屈绳断去半。便
从发际。入发中灸绳头。名曰天聪。(千金)
按千金翼。聪。作 。胸。作匈。
神聪四穴(资生) 前神聪后神聪(类经)百会四面。各相去一寸。(资生)去前顶五分。自
神庭
。至此穴。共四寸。后神聪去百会一寸(类经)神聪百会四花求。各取一寸。(大全)以百会穴
为中四边各开二寸半。(银海精微)
按资生经曰。明堂。有此四穴。而铜人无之。其穴治头风目眩。狂乱风痫。亦所不可废
者。
明堂 鼻直上入发际一寸。(资生)
按资生曰。按铜人明堂。及诸家针灸经。鼻直上入发际一寸。皆云上星穴。明堂经。于
此复
云明堂穴不知何所据。所谓疑以传疑也。大全曰。府下五分。(府下言风府)哑门中。门下五
分发际终。更有明堂一穴差。
大门 猥退风。半身不随。灸大门。脑后尖骨上一寸。(千翼)
发际 两眼小 上发际(资生)平眉上三寸。(类经)
按资生曰。岐伯。灸头旋目眩。及偏头痛不可忍。牵眼 不远视。灸一壮立瘥。类经
曰。主
治头风眩晕疼痛延久不愈。灸三壮又曰治衄血。于项后发际。两筋间宛中穴。灸三壮。盖血
自此入脑注鼻中。故灸立止。
寅门 从鼻头直入发际。度取通绳分为三断绳。取一分。入发际。当绳头。针。是穴。
治马黄疽等病。(千金)
按千金翼。针。作 。
阳维 耳风聋雷鸣。灸阳维。五十壮。在耳后引耳令前弦弦筋上是。(千翼)
囟中(千金)
额上(千金)
耳上(千金)若目反上视。眸子动。当灸囟中。取之法。横度口尽两吻际。又横度鼻下。
亦尽
两边。折去鼻度半都合。口为度。从额上发际。上行度之。灸度头一处正在囟上未合骨中。
随手动者是。此最要处也。次灸当额上入发际二寸许。直望鼻为正。次灸其两边当目瞳子。

上入发际二分许。次灸顶上回毛中。次灸客主人。穴在眉后际动脉是。次灸两耳门。当耳开

则骨解开动张陷是也。次灸两耳上。卷耳取之。当卷耳上头。是也。一法。大人当耳上。横
三指。小儿各自取其指也。次灸两耳后完骨上青脉。亦可以针刺令血出。次灸玉枕。项后高

是也。次灸两风池。在项后两辕动肋(肋恐当作脉)外发际陷中是也。次灸风府。当项中央发
际。亦可与风池三处高下相等。次灸头两角。两角当回毛两边。起骨是也。(千金)
耳尖 按耳尖上。卷耳取尖上。(大成)
耳孔中 耳门孔上横梁是。针灸之。治马黄。黄疽。寒暑疫毒等病。又治卒中风口 不正
。以
苇筒长五寸以一头刺耳孔中。四畔以面密塞之。勿泄气。一头纳大豆一颗并艾烧令燃。灸七
壮。即瘥。患右灸左患左灸右。千金不传。耳病亦可灸之。(千金)
郁中 耳前两边(云林神谷)
按云林神谷曰。灸哮吼神法。患者耳前两边名郁中。二穴寿世保元。耳前。作胸中。未
知孰是。
颞 眉眼尾中间。上下有来去络脉。(千金)
按与脑空异。千金曰。针灸之。治四时寒暑所苦疽气温病等。
当阳 眼急痛。不可远视。灸当瞳子上入发际一寸。随年壮。(千金)去临泣五分。(类
经)
按资生曰。铜人。无当阳穴。而明堂下经有之。亦不可废者。其穴与临泣相近。大全曰
。当阳二穴当瞳人。
当容 肝劳邪气眼赤。灸当容。百壮两边各尔。穴在眼小 近后当耳前。三阳三阴之会
处。以两手按之。有上下横脉。则是。与耳门相对。是也。(千金)
按千金翼。无小 近三字。外台。耳前下。有客主人三字。
眉冲 一名小竹。当两眉头。直上入发际。(资生) 禁灸。(入门)
按资生曰。明堂上经有眉冲穴。而铜人经。无之。又曰。其穴与曲差相近。入门曰。直
眉头
上。神庭。曲差之间。大全曰。眉冲二穴两眉头。直上入发际相求。针灸大成。作直眉头。
神庭。曲差之间。膀胱经攒竹后有此穴。
曲眉 两眉间。(千翼)
按面风游风云云。灸二百壮。
鱼腰 眉中间。(大成)
印堂 两眉中间(大全)陷中(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