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令胃与太阳经并,脉浮者,于前所用药内加∶自汗者加桂枝,无汗者加麻黄,以其有
头项肢节痛故也。
假令胃与少阳经并,脉弦者,于前所用药内加柴胡、干木瓜,以其胁下痛故也。
假令胃与阳明本并,脉实者,于前所用药内加大黄,以其吐泻后大小便不通故也。
假令胃与太阴经并,脉沉细者,于前所用药内加芍药、干姜,以其腹痛体重故也。
假令胃与少阴本并,脉沉迟者,于前所用药内加姜、附,以其四肢拘挛身寒故也。
假令胃与厥阴本并,脉微缓者,于前所用药内加姜、附、当归、吴茱萸,以其四肢厥逆
冷故也。厥阴本药,吴茱萸汤、当归四逆汤皆是。



<目录>

<篇名>霍乱与少阴寒热同候

属性:海藏云∶霍乱头痛发热,其邪自风寒而来。中焦为寒热相半之分,邪稍高者居阳分,则为
热,热多饮水者,五苓散以散之;邪稍下者居阴分,则为寒,寒多不饮水者,理中丸以温之。所以
同少阴入里,与手经接为热,大承气汤下之;与足经接为寒,四逆汤温之。



<目录>

<篇名>叔和阴脉例

属性:海藏云∶仲景阴脉,皆叔和次之,药俱见仲景本经条下。
按之似有举还无,气满三焦脏腑虚,冷气不调三部壅,通肠建胃始能除。右沉脉。
涩脉关前胃气并,当关血散不能停,尺部如斯逢逆冷,体寒脐下作雷鸣。右涩脉。
关前弱脉阳道虚,关中有此气多疏,若在尺中阴气绝,酸疼引变上皮肤,右弱脉。
寸口脉紧一条弦,胸中急痛状绳牵,关中有弦寒在胃,下焦停水满丹田。右弦脉。
微脉关前气上侵,当关郁结气排心,尺部见之脐下积,身寒饮水即呻吟。右微脉。
阴毒伤寒身体重,背强眼痛不堪任,小腹痛急口青黑,毒瓦斯冲心转不禁,四肢逆冷唯思
吐,咽喉不利脉细沉,若能速灸脐轮下,六日看过见喜深。
脐下五穴,并见宜灸条下。



<目录>

<篇名>活人阴脉例

属性:太阴、少阴、厥阴,皆属阴证也。太阴者,脾也;少阴者,肾也;厥阴者,肝也。
何谓太阴证?太阴脾之经,主胸膈 胀。《甲乙经》云∶邪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
邪中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又曰∶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
之。阳受之则入腑,阴受之则入脏。入六腑则身热不时卧,为喘呼∶入五脏则 满闭塞,下
为飧泄,久为肠 。
何谓少阴证?少阴肾之经,主脉微细,心烦但欲寐,或自利而渴。经云∶一二日少阴病
者,何也?谓国中病时,腠理寒,使入阴经,不经三阳也。
伤寒虽是三阴三阳,大抵发于阳则太阳也,发于阴则少阴也,此二经为表里,其受病最
为多
。阳明、太阴受病颇稀。至于少阳、厥阴,肝胆之经,又加少焉。凡病一日至十二三日,太
阳证不罢者,但治太阳。有初得病便见(去声)少阴证者,直攻少阴,亦不必先自巨阳次传而
至。
盖寒气入太阳,即发热而恶塞;入阴经,只恶寒而不发热也。三阴中寒,微则理中汤,
稍厥或中寒下利,即干姜甘草汤。
手足指头微冷盖谓之清(音去声,)此未消吃四逆,盖疾轻故也,只可服理中干姜之类。
大假重者用四逆汤,无脉者用通脉四逆汤也。
何谓厥阴?厥阴肝之经,主消渴,气上冲心中疼热,饥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则
利不
止也。若阴气独盛,阳气暴绝,则为阴毒,其证四肢逆冷,脐腹筑痛,身如被杖,脉沉疾,
或吐利,当急救,可灸脐下,服以辛热之药,令阳气复而大汗解矣!古人云∶辛甘发散为阳
,谓桂枝、甘草、干姜、附子之类,能复其阳气也。微则用辛甘,甚则用辛苦热。阴极发躁
,阴证似阳也。学人当以脉别之。
问∶手足逆冷,脐腹筑痛,咽喉疼,呕吐下利,身体如被杖,或冷汗烦渴,脉细欲绝者
,何也?
此名阴毒也。阴毒之为病,初得病手足冷,背强咽痛,糜粥不下,毒瓦斯攻心,心腹痛,
短气
,四肢厥逆,呕吐下利,体如被杖,宜服阴毒甘草汤、白术散、附子散、正阳散、肉桂散、
回阳丹、返阴丹、天雄散、正元散、退阴散之类,可选用之。大抵阴毒本因肾气虚寒,或因
冷物伤脾,外伤风寒,内既伏阴,外又感寒,或先
外寒而内伏阴,内外皆阴,则阳气不守,遂发头痛腰重,腹痛,眼睛疼,身体倦怠,四肢逆
冷,额上手背冷汗不止,或多烦渴,精神恍惚如有所失,三二日间或可起行,不甚觉重。诊
之则六脉俱沉细而疾,尺部短小,寸口或大。
阳证六脉俱浮大,或沉取之大而不甚疾者,非阴证也。大抵阳毒伤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