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黄丸、金花丸、之类是也。

  四圣散 〔海藏〕紫草木通汤(二方俱见形) 导赤散(心) 八正散(小便不利)

  〔丹〕有初起烦躁谵语,狂渴引饮,若饮水,则后来靥不齐,急以凉药解其标,如益元散之类可用。

  上五方,利小便、退热之剂,钱氏云:有大热者,利小便。又云:身热烦渴,腹满而喘,大小便涩,面赤闷乱大吐,此当利小便,盖此用导赤散之类是也。

  〔钱〕 宣风散槟榔(两个) 陈皮 甘草(各半两) 牵牛(四两,半生半熟)

  上为细末。三二岁蜜汤调下五分,以上一钱,食前。易老加防风。

  通膈丸 利上下气血药也。

  大黄 牵牛 木通(各等分)

  上为细末。滴水、丸如粟粒大。每服三五十丸,量儿大小虚实加减。

  上,钱氏云:有大热,利小便不瘥者,宜宣风下之。

  卷之五・心脏部三 痘疮(中)

  渴

  〔万〕疮疹渴者,里热也。盖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津液者,水谷之精华,变化流行,以灌溉乎三焦也。

  疮疹之火起之于内,销烁水谷,不得以变化津液,灌溉脏腑,故渴也。又疮本稠密,津液外泄,化为脓浆,不能滋养真气,亦渴也。小渴者,常病也,不须治之,大渴者,视其虚实以法治之,切不可以冷水、红柿、梨、橘、西瓜、等物与之,恐损脾胃,致生灾异也。〔薛〕前证,若二便自调,饮食温和,口渴饮汤,手足不热,是为虚热,不可食生冷之物。若二便秘结,饮食喜冷,口渴饮水,手足并热,是为实热,可与冷水饮之。凡痘出而热未止者,既出尽,则热自止。

  如发热时便大渴者,热在里也,葛根解毒汤主之,不止,更加黄连以泻心火之有余,黄柏、知母、以滋肾水之不足,舌润则生,舌如芒刺则死。盖舌乃心之苗,少阴之脉,荣于舌也,如发热自利而渴者,津液不足也,黄芩汤加人参、白术、麦门冬主之。丹溪云:初热烦躁渴引饮者,急以凉药解其标。钱氏云:身热烦渴,腹满而喘,大小便涩而赤,闷乱大吐,此当利小便,不瘥者,宣风散下之。

  葛根解毒汤葛粉 天花粉 麦门冬 生地黄 升麻(各等分) 甘草(减半)

  上锉细。取糯米泔水一盏,煎七分,去滓,入茅根自然汁一合,服之。

  黄芩汤(痘泄利) 五苓散(惊) 宣风散(痘发热)

  如疮已出,或起发,或收靥,一向渴不止者,人参麦门冬散主之。海藏云:若身热小渴者,六味人参麦门冬散治之。如不愈,或身热大渴者,七味人参白术散治之。又不愈,十一味木香散。

  人参麦门冬散麦门冬 葛粉(各二钱) 人参 甘草 升麻 白术(各一钱)

  上锉细。加粳米一合,淡竹叶七片,水一盏,煎米熟,去滓温服。

  六味人参麦门冬散麦门冬(去心,一两) 人参(去芦) 甘草(炙) 陈皮 白术 浓朴(姜制。各半两)

  上 咀。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虚人减浓朴。

  〔庞氏〕 地黄膏(见形)

  退火回生散 治痘血热,枯涩发渴。

  滑石 辰砂(各一钱) 冰片(三厘)

  上为细末。冷水调服一分,睡片时,必转红活矣。

  如能食而渴者,肺热也。经曰:心移热于肺,传为膈消,由心火上炎,乘于肺金,熏蒸焦膈,传耗津液,故渴也。治在上焦,人参白虎汤加黄连主之。

  人参白虎汤(又名化 汤)

  人参 甘草(各一钱) 知母(三钱) 石膏(五钱) 粳米(一合)

  上锉细。水二盏,煎待米熟,去滓温服,无时。

  竹叶石膏汤 治痘疮表里俱虚,胸中烦闷,小便赤涩,多渴。成赤 点者,又宜服犀角散。

  石膏 知母(各二两) 麦门冬 甘草(各一两)

  上锉散。每服三钱,水一盏,淡竹叶一握,煎半盏,温服,不拘时。

  麦门冬汤 治 疹烦渴吐泻,及痂后余热。

  麦门冬 人参 甘菊 赤芍药 赤茯苓 升麻(各一钱) 甘草(五分) 石膏(三钱)

  上,用水煎服。

  如不能食而渴者,脾虚也。叔和云:口干,饶饮水,多食亦饥,虚由脾素弱,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故渴也。治在中焦,参苓白术散主之。

  人参白术散(又名参苓白术散)

  人参 白术 藿香 木香 甘草 白伏苓(各一钱) 干葛(二钱)

  上锉细。加生姜一片,水一盏,煎七分,去滓,温服无时。

  〔丹〕陈十妹、年二十岁,出痘,而有孕七个半月,大渴,不甚出透,寒热交作,血虚气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