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兆也。封而沿眶涂煤者死,封眼五六日间未肿,过封后必眼
疾,痘少者不封,或封而才靥,即退。
气血之分,犹清浊之本于上下也。气血之交,犹阴阳之互为根据附也当分不分毒结之,
当交不交毒隔之。知阴阳散郁,何不分之有
知清热解毒,何不交之忧。
痘之形症有四∶曰毒壅,曰血热,曰气虚,曰血虚。又虚实有四∶表里虚实是也。见
点稠密,形不尖松,色惨黯而皮肤间欲出不出,此毒壅也。见点深红,而渐变紫黑,夹
疔夹 ,此血热也。顶陷皮薄,平塌不振者,此气虚也。色淡根散,或痘色与肉色无异者,
此血虚也。身微热而有汗曰表虚。壮热无汗,喘促,脉浮皮毛焦,肌肉痛,表实也。精神
疲倦,唇舌淡白,曰里虚。狂乱气盛,渴饮善食,唇燥而舌见黄白苔者,里实也。毒壅
血热,同表里之实。气虚血虚,同表里之虚。此一而二,二而一者也。壅者疏之,热者凉
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不虚不实,平剂以调之。明此数者,思过半矣。虽然,辨寒
热虚实,尤须用舌作纲维。
三等∶顺、险、逆。顺者,血气充和,痘毒宣畅,不必施治。险者,气血不舒,痘毒
壅遏,或杂症搅扰,当急施治。逆者,痘毒凝结,气血干枯,治之无功。五要∶一、出
欲尽。二、起发透。三、脓稠满。四、收靥齐。五、结痂浓。五善∶一、饮食如常。二、
大小便调。三、疮红活坚实。四、脉静身凉,手足温暖。五、声音清亮,动止安和。(五者不
能全得,得一二亦自清吉。)七恶∶一、烦躁闷乱,谵妄恍惚。二、呕 泄利,饮食不能。三、黑
陷焦枯,痒塌破烂。四、头面预肿,鼻煽肩抬,目张唇裂。五、喉舌溃烂,食入即 ,水
入即呛。六、寒战切牙,声哑色黯。七、腹胀喘促,四肢逆冷。(七者不必皆有有一二亦自难为)七
恶之外,又有浑身血 ,心腹刺痛,陷伏不出,便溺皆血,寻衣撮空,是又卒死而不可救者。
叶天士曰∶逆症亦有得生者,未可舍之不治也。险症必无死理,死者医之过,非痘
之过也。今且有拣顺症治之,以混俗沾名,而舍弃其险者,吾是以恶金镜录等书分症之言,为不仁也。
痘有至佳者,随出随长,随长随灌,顶
尖圆而色红润,稍见浆而即靥。又有至奇者,随出随长,随长即靥,通不见脓汁,名为旱
痘。二者俱不宜施治,庸妄者每至杀人。先出疹,疹靥而痘始出,曰垫疹。疹与痘并出,
疹靥而痘始长,曰夹疹。痘出即有小小颗粒堆于痘之上,曰罩痘痧。痘出时,皮肉间隐
隐有 点,大小不一,曰夹 。皮肉间艳色红赤如云头,而突起成片,曰丹毒。靥后痂
落而疹出,曰盖疹。种种不同,要皆痘毒之浮游散漫于皮肤间者,只当于痘中用治法,不
可与正经麻疹 毒同科。
大都症候相似,运气使然也。彼与此一,症状无殊,非气运而何。干涸者火郁胜,吐
泻而肉肿者土郁胜,咽燥喘促者金郁胜,彼此凝伏者水郁胜,郁而不出者木郁胜。火则
清之,土则平之,木则发之,金则润之,水则温之。不泥于法,求之于经,自可斡旋造化。
谅形体用药上工也。小儿脏腑易虚易实,体实过剂,尤为之损,况弱乎?凡痘极光润,
极荣灌,至回谢日而忽变逆,谁之咎欤?形体本虚,理宜补益,不察而行攻劫,使人元
气一驱而出,外虽荣灌,内实耗蠹,欲不死得乎?谅形体者,非泥于形体之形,而审形体之神也。
痘症之陷有四∶有白有红,有灰有黑。魏桂岩皆责气虚,而后人以四者俱用补,误矣。
彼之论陷,有深究其源。唇舌滋润,身不壮热,惟色变迁而陷,故责以气虚。若唇燥舌
苔,壮热燎人,焦紫其色,而凹陷不起,果虚耶,抑毒耶?补益妄投,按图索骥,予治
不然,有外实则解之,有内实则清之下之,内外无症,则平剂调之。不独治陷,痘终始皆
然。药随舌转,症用舌痊。呜呼!舌之功大矣。
舌通乎五内,人知之而莫之用,不由指示,临局必迷,不知此乃用药枢纽也。药有
寒者、凉者、温者、热者,一唯枢纽在手,则纵横颠倒,皆自我出,而是非而利害,姑置
勿论。夫易虚易实,小儿也。使无定见,而谓不枉人命,吾未之信。
此吴氏秘法,旬仲得自孙其犹而语予者。因思凡一切药,欲通乎脏气者,皆曰放舌底
噙化,非舌能通百脉之窍乎?况痘假心火成功,运用造化,全在此灵台方寸,至论不刊。
治痘之药不可过,过于热则涸,过于寒则凝,过于燥则耗血,过于润则滑肠,过于
攻则损真,过于补则助邪。古有云,药须病更,机非在我。我者不通变之谓也。
邪热壅盛,隧道阻塞,而卒无死者有之,禁绝寒凉过也。若根颗不散尚活,宜置凉处
以彻其热,亦能复苏,毋因其气绝而遂舍去。
治痘有四节次,务要不紊,紊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