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钱) 青皮(五钱) 神曲(五钱) 麦芽(五钱) 山楂(五钱) 炙甘草(三钱) 上为细末。
蒸饼为丸黍米大。每服二三十丸。米饮送下。
\x育婴延龄解毒丸\x 能解胎毒。初生小儿宜服。
儿断脐带连胞。不拘长短。剪取新瓦上焙干。每一钱加生甘草末二钱。黄连末一钱。朱
半钱。共和匀。生白砂糖调和。瓷罐收贮。每服一豆许。纳儿口中。以乳送下。一日一次。
药尽而止。



<目录>卷之一

<篇名>五脏诸证

属性:此因五脏气动所生之病。乃病生于内者也。



<目录>卷之一

<篇名>肝经主病

属性:肝主风 实则目直视。呵欠大叫哭。项急顿闷。虚则切牙呵欠。气温则内生。气热则外生也
。气谓口中气也。
实则泻青丸。当归龙荟丸泻之。虚则地黄丸补之。
\x泻青丸\x 治急惊搐搦。主肝热。
羌活 防风 当归 川芎 山栀仁 龙胆草 大黄(酒浸纸煨各等分) 上为末。蜜丸芡
实大。每服半丸至一丸。煎竹叶汤砂糖化下。
\x当归龙荟丸\x 治肾肝阴虚。风热蕴结。发惊悸。搐搦躁扰。
当归(一两) 龙胆草(一两) 黄连(五钱) 黄柏(一两) 大黄(五钱) 山栀子(一两) 芦荟
(五钱) 青黛(五钱) 木香(一钱) 麝香(五分) 黄芩(一两) 上为细末。蜜丸麻子大。每
服五丸至十五丸。竹叶汤下。
\x地黄丸\x 治小儿胎禀不足。肾怯不言。解颅。儿大不能行。又治肝疳。白膜遮睛。溲血
失音。身瘦疮疥。
熟地黄(八两焙取末) 山茱萸(焙四两) 山药(四两) 白茯苓(三两) 牡丹皮(二两)
泽泻(二两) 上为末。蜜丸芡实大。一岁儿服一丸。二岁以上。加至三丸。空心温水下。



<目录>卷之一

<篇名>肝经兼证

属性:(诸风搐搦。牵引 斜。皆肝之病也。宜泻青丸主之。)
一小儿七月。发搐无时。昏睡不醒。不哭不乳。掐之扎之不痛。 之鼻不嚏。灌药不入
。予曰。此真搐也。不可治矣。
兼见心证。则发热而搐。予曰。肝有风。则目连札不搐。得心热则搐。肝有热。则目直
视不搐。得心热则搐。泻肝泻青丸。泻心导赤散。 方见肝心下。
兼见脾证。轻则昏睡。不嗜饮食。当视其大便何如。大便秘者。宜蜜导法。慎勿下之。
恐下后脾虚。反为笃疾。大便润者。宜琥珀抱龙丸主之。
兼见肺证。喘急闷乱。痰涎壅塞。须从大小便以利之。如喘息有声。肩耸胸高。喉中痰
响者。不治。宜清宁散主之。
\x清宁散\x 惊热出于心肺。须从小便利之。
桑白皮(蜜水炒) 赤茯苓 车前子 甜葶苈(炒) 山栀仁(各等分) 炙甘草(减半) 上
为末。每服半钱。姜枣水煎服。肝热则大小便难。加煨大黄下。
一小儿痰壅而发搐。气促而喘。予用礞石滚痰丸。桑白皮煎汤。研碎调服之。喘定痰下
。搐亦止矣。
兼见肾证。暴喑失音。手足强直。此从风治。轻者地黄丸主之。重则为废疾而不可治矣



<目录>卷之一

<篇名>肝所生病

属性:诸风掉眩。皆属肝木。脉诀云。热则风生是也。



<目录>卷之一

<篇名>急慢惊风

属性:急惊风者。肝风甚而心火从之。木生火。从前来为实邪。实则泻之。宜用泻青丸以泻肝
之风。导赤散以泻心之火。
慢惊风。钱氏云。脾虚则土泻生风。此脾土败而肝木乘之。肝属木而脾属土。从所不胜
为贼邪。故慢惊为难也。脾虚生风。虚则补之,东垣用调元汤加白芍药主之。此以黄 人参
补脾之虚。白芍药甘草以泻肝之实。诚千古不传之秘法也。予加桂在内。乃黄 建中汤。木
得桂而枯。古方治慢惊者。如醒脾散。观音散。皆良法也。可用之。
\x醒脾散\x
人参 陈皮 甘草 白术 白茯苓 全蝎 半夏曲 木香(各三钱五分) 白附子(四个
)南星(一个姜汤泡) 陈仓米(一百粒) 上为末。每服一钱。枣三枚。姜三片。水煎。
\x观音散\x
全蝎(十个去毒炒) 天麻(煨) 防风 白芷 黄 甘草 白茯苓(各二钱五分) 人参
(二钱) 扁豆(一钱五分姜汁炒) 上为末枣汤下。
或问曰。上工治未病。急慢惊风。何以预治之。曰。方其热甚之时。腮赤面黑。两目如
视不转者。此急惊风之候也。宜服河间当归龙荟丸。以泻肝胆之火。则不成急惊风也。当吐
泻不止之时。见其手足冷。睡露睛。口鼻气冷者。此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