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钱,水一小盏,入生姜二片,煎至半盏,去滓,放温服。量儿大小加减。

  张涣又方芍药汤赤芍药(一两) 黄芩 当归(锉,焙干) 柴胡(各半两) 肉桂 甘草(炙。各一分)上件捣,罗为细末。每服一钱,水八分一盏,入生姜二片,枣一枚,同煎至五分,去滓温服。量儿大小加减。

  《庄氏家传》疗少小卒寒热不佳,不能服药。

  李叶浴儿方上用李叶不拘多少煮汤。(又白芷;又苦参。)《王氏手集》柴胡人参汤 治小儿脾热生风,往来寒热。

  柴胡 人参 芍药 茯苓 甘草(炙)上等分。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生姜三片,煎至四分,温服。

  卷第十七

  寒热五脏烦满第三《巢氏病源》小儿往来五脏烦满候:风邪外客于皮肤,而内痰饮渍于腑脏,致令血气不和,阴阳交争,故寒热往来。而热乘五脏,气渍不泄,故寒热往来而五脏烦满。

  《玉诀》小儿寒热虚积候歌:频频发热藏中图,有积因伤未退除;颊赤口疮多躁渴,痰生不食胃还虚。

  此患先调气;次取虚积,下涎;后补虚即安也。

  《玉诀》又寒热虚积候云:此候先调气,次解虚热,有热不去,下真珠丸取(方在后。)《玉诀》真珠丸 治小儿寒热虚积,五脏烦满;及下风涎积滞,惊食疳积。

  南星 半夏 滑石(各末二钱) 轻粉(四钱匕) 巴豆(二、七粒,去心、油)上末之,面糊丸芥子大。每服十五、二十丸。煎葱汤吞下。

  卷第十七

  寒热腹痛第四《巢氏病源》小儿寒热往来腹痛候:风邪外客于皮肤,而内痰饮渍于腑脏,血气不和,则阴阳交争,故寒热往来。而脏虚本挟宿寒,邪入于脏,与寒相搏,而击于脏气,故寒热往来而复痛也。

  《千金》治小儿寒热进退,啼呼腹痛。

  生地黄汤方生地黄 桂心(各二两)上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期岁以下服二合,以上三合。

  《圣惠》治小儿寒热往来,啼呼腹痛。宜服赤芍药散方赤芍药 当归(锉碎,微炒) 寒水石 甘草(炙微赤,锉) 黄芩(各半两) 桂心(一两)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入生地黄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胁下有气块,腹痛喘逆,气息难为,往来寒热,羸瘦不食。

  马通粟丸方马通内粟 细辛 紫菀(洗去苗土)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各三分) 石膏 五味子 秦艽(去苗) 白茯苓 半夏(汤洗七遍去滑。各一分)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以粥饮下五丸,日三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婴孺》治少小寒热进退,啼呼腹痛。

  六味汤方地黄 桂心(各八分) 芍药 寒水石 黄芩(炙) 甘草(炙。各二分)上切细,以水三升,煮一升半。一岁儿二合至三合量与服之。

  卷第十七

  寒热结实第五《巢氏病源》小儿寒热结实候:外为风邪客于皮肤,而内痰饮渍于腑脏,使血气不和,阴阳交争,则发寒热。

  而脏气本实,复为寒热所乘,则积气在内,使人胸胁心腹烦热而满,大便苦难,小便赤涩,是为寒热结实也。

  《千金》:小儿连连壮热,实滞不去,寒热往来,微惊悸方。

  大黄(一两) 黄芩 栝蒌根 甘草(炙。各十八铢) 滑石(二两) 桂心 牡蛎 人参 龙骨 凝水石 白石脂 硝石(各半两)上十二味 咀,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服三合,一日一夜令尽,虽吐亦与之。一本加紫石英半两。

  《圣惠》治小儿寒热结实,或热攻冲心,肺气急,昼夜自汗,日渐消瘦,不吃乳食。

  柴胡丸方柴胡(去苗) 川大黄(锉碎,微炒) 鳖甲(涂醋炙微黄,去裙 。各半两) 赤茯苓 人参(去芦头) 木香 桂心 枳壳(麸炒微黄,去瓤) 甘草(炙微赤,锉。各一分)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麻子大。每服用温水下五丸,日三服。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增寒壮热,发歇不定,腹中结实,不能乳食。

  大黄丸方川大黄(锉碎,微炒) 柴胡(去苗) 槟榔(各半两) 赤茯苓 人参(去芦头) 木香 桂心 枳壳(麸炒微黄,去瓤) 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各一分)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以温水下五丸,日三服。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寒热结实,胁下妨闷,不欲乳食。

  鳖甲散方鳖甲(涂醋炙令黄,去裙 ) 赤茯苓 枳壳(麸炒微黄,去瓤。各半两) 川大黄(锉碎,微炒) 川朴硝(各一两)上件药捣,粗罗为末。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放温,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