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二大合,煎半合,三次与服。
《吉氏家传》小儿二岁痰实方白槟榔(一枚) 青木香(半分) 大黄(一分) 茯苓(二分)上以水五大合,煎二合去滓,服二次。
《吉氏家传》又方黄连 黄芩 生姜(各二分)上以水五合,煎三合,去滓服尽。
《吉氏家传》治四、五岁儿痰实。
大黄 人参(各一分) 浓朴 甘草(各半分) 朴硝(二铢,汤化)上以水五大合,煎二合去滓;下朴硝,一日服之。
《吉氏家传》治六岁儿痰实。
半夏(洗七次) 草果子(各二枚) 朴硝(二铢) 生姜(二块,各如杏仁大)上末以水六合,煎三合,去滓;下朴硝,空心、日二服。
《吉氏家传》治七、八岁儿痰实。
黄芩 前胡(各一分) 黄连(三分) 山栀子(七个)上末以水九合,煎五合服。
长沙医者丁时发传黑散子 治小儿涎壅,咳嗽吐逆。
天南星 半夏 猪牙皂角 巴豆 白矾上件等分,入瓦罐子,用火 ,存性,每用半钱。齑汁调下,或麦门冬、桑白皮汤入蜜下。
长沙医者郑愈传治 小儿咽喉涎鸣如锯,兼伤寒身热面赤,一切涎等。
坏涎丸方半夏(二钱,研,以生姜自然汁搜作饼子,用慢火炙黄干) 粉霜 铅白霜 巴豆霜 雄黄 蝎梢(各半钱)上各为末,再研令匀,稀曲糊为丸如此○大。取涎每服五丸,用灯心汤化破。如涎未下,再用灯心汤投下即吐。如取涎连三服即泻,补之。
卷第十七
寒热往来第二《巢氏病源》小儿寒热往来候:风邪外客于皮肤,而内痰饮渍于脏腑,致令血气不和,阴阳更相乘克。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阴阳之气为邪所乘,邪与正相干,阴阳交争,时发时止,则寒热往来也。
张涣论:小儿内有痰饮,渍于脏腑,因外感风邪,与正气相干,则成寒热往来之病。甚者,已渐羸瘦。又痰实壮热不除者,变成惊痫。又夏伤于暑者,至秋成疟。
《婴童宝鉴》小儿寒热往来歌:邪入皮肤里,远归脏腑巡;阴阳多斗争,寒热往来频。
《千金》治小儿卒寒热不佳,不能服药。
莽草汤浴方莽草 丹参 桂心(各三两) 菖蒲(半斤) 蛇床子(二两) 雷丸(一升)上六味 咀,以水二斗,煮三、五沸,适寒温以浴儿。避目及阴。
《千金》治小儿忽寒热。
雷丸汤浴方雷丸(二十枚) 大黄(四两) 苦参 石膏(各三两) 黄芩(一两) 丹参(二两)上六味 咀,以水二斗,煮取一斗半,浴儿避目及阴。浴讫以粉粉之,勿浓衣。一宿复浴。
《千金》治小儿生一月至五月,乍寒乍热方。
上细切柳枝,煮取汁洗儿。若渴,绞冬瓜汁服之。
《仙人水鉴》:孩子百日内忽有寒热,何以治之?与冷药吃即乳寒呕逆;若热药治之,其病加甚。无神法圣术,因循丧儿之命。博览石室秘方,用之应妙。
桃花荫末一钱余,甘草充汤力更殊;蓝花只消一、两字(阴干),灌之入口立消除。
上三味为末。每服半钱,汤调灌之。
《伤寒类要》疗小儿寒热及热气中人。
上用猪后蹄烧灰研末,以乳汁调一撮,服之效。
《圣惠》治小儿寒热往来,面色痿黄。
柴胡散方柴胡(半两,去苗) 石膏(一两) 川大黄(锉碎,微炒) 麻黄(去根节) 秦艽(去苗) 常山(各一分)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温服,日三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太医局小柴胡汤 治大人、小儿伤寒,温热病;身热恶风,颈项强急,胸满胁痛,呕哕烦渴,寒热往来,身面皆黄,小便不利,大便秘硬。或过经未解,或潮热不除,及瘥后劳复,发热头痛;妇人伤风,头痛烦热,经血适断,寒热如疟,发作有时。及产后伤风,头痛烦热,并宜服之。
柴胡(去芦头,秤半斤) 黄芩 人参(去芦头,秤) 甘草(炙。各三两) 半夏(汤洗七次,焙干,秤二两半)上五味同为粗末。每服三大钱,以水一盏半,入生姜五片,枣一个掰破,同煎至七分,滤去滓,稍热服,不计时服。小儿分作二服,更量大小加减。
张涣秦艽汤方 治小儿寒热往来病。
秦艽(去苗) 鳖甲(醋炙微黄,去裙 。各一两) 川大黄(锉碎,微炒) 麻黄(去根节。各半两)竹茹 甘草(炙。各一分)上件捣,罗为粗散。每服一钱,水一盏,入葱白二寸,同煎至五分,去滓温服,量儿大小加减。
张涣又方人参前胡散人参(去芦头) 前胡 柴胡(去苗。各一两) 桔梗 地骨皮 甘草(炙) 半夏(汤洗七遍,焙干。各半两)上件捣,罗为细末。每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