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土气有余,则制己所胜之水气,
而侮所不胜之木气。土气不及,则己所不胜之木气侮而乘之,己所胜之水气亦轻而侮之。有余
不及,皆为病也,五气皆然。
\x侮反受邪,侮而受邪,寡于畏也。\x
岁气贵得其平,不可有余,不可不及。始则乘而侮之,继则侮反受邪。如岁土有余,制其水气,土
虚本位,至长夏土气主时,不能自旺,水之子木反制其土,是侮反受邪。申言侮而受邪,其始不
安其位,寡于畏忌之所致也,五气皆然。
\x帝曰∶善。\x
气有余而乘侮,则侮反受邪。若气不足而受侮,则郁久当复。帝故善之。



<目录>卷之六

<篇名>六微旨大论第七十篇

属性:承上编五营运,而论天道六六之节,地理应六节,上下有位,左右有纪,岁数始终,万物生化之道。本
经第九篇《六节藏象大论》,为六气之大纲,此则阐明其旨,以悉其微,故曰《六微旨大论》。
\x黄帝问曰∶呜呼远哉!天之道也。如迎浮云,若视深渊,视深\x
\x渊尚可测,迎浮云莫知其极。夫子数言谨奉天道,余闻而藏之,心\x
\x私异之,不知其所谓也。愿夫子溢志,尽言其事,令终不灭,久而不绝,天之道可得闻乎?\x
数,音朔,藏,如字。
呜呼,叹词。远,大也。帝叹天道远大,莫知其极,愿闻天道于岐伯,令终不灭,久不绝而传之后世也。
\x岐伯稽首再拜对曰∶明乎哉问天之道也!此因天之序,盛衰之时也。\x
帝问天道,故赞其明。天道者,因天四时之序,而有盛衰之时也。盛衰者,春夏为盛,秋冬为衰。
\x帝曰∶愿闻天道六六之节盛衰何也?\x
承上文盛衰之时,而问天道六六之节亦有盛衰何也。六六之节
者,天以六为节,六六三百六十日,以成一岁也。
\x岐伯曰∶上下有位,左右有纪。\x
六六之节,而有盛衰者,一岁之中有上下阴阳之气,有左右阴阳之气也。上下者,司天在上,在泉在
下,司天在泉有一定之位。左右者,司天左右之气,在泉左右之气。左右阴阳,有不易之纪,详见下文。
\x故少阳之右,阳明治之;阳明之右,太阳治之∶太阳之右,厥阴治之;厥阴之右,少阴治\x
\x之;少阴之右,太阴治之;太阴之右,少阳治之。此所谓气之标,盖南面而待也。故\x
\x曰∶因天之序,盛衰\x
\x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此之谓也。\x
所谓左右有纪者,在泉左气为间气加临之首。六气始于厥阴,厥阴司天,则少阳在泉,故少阳之右,
阳明治之,为间气加临之首。少阴司天,则阳明在泉,故阳明之右,太阳治之,为间气加临之
首。太阴司天,则太阳在泉,故太阳之右,厥阴治之,为间气加临之首。少阳司天,则厥阴在泉,故厥
阴之右,少阴治之,为间气加临之首。阳明司天,则少阴在泉,故少阴之右,太阴治之,为间气
加临之首。太阳司天,则太阴在泉,故太阴之右,少阳治之,为间气加临之首。在上为本,在下为标。今举
在泉之气,故曰∶此所谓气之标。位本在左,今曰右者,在泉面北,盖人则面南而待之也。
故《八正神明论》曰∶因天之序,盛衰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即此面南而待之之谓也。
\x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太阳之上,寒\x
\x气治之,中见少阴;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阳;太阴\x
\x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所谓本也,本之下,中之见也,见之下,气之标也。\x
所谓上下有位者,六气有上中下之位也。承上文所举之次,而言少阳之上,火气治之,是火气
在上而少阳在下也,少阳厥阴相为表里,故中见厥阴。阳明之上,燥气治之,是燥气在上,而阳明在
下也,阳明太阴相为表里,故中见太阴。太阳之上,寒气治之,是寒气在上,而太阳在下也,太阳少阴
相为表里,故中见少阴。厥阴之上,风气治之,是风气在上,而厥阴在下也,厥阴少阳相为表
里,故中见少阳。少阴之上,热气治之,是热气在上,而少阴在下也,少阴太阳相为表里,故中见太阳。
太阴之上,湿气治之,是湿气在上,而太阴在下也,太阴阳明相为表里,故中见阳明。此火燥
寒风热湿六气在上,所谓本也。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六气在中,是本之下而有中之见
也。少阳、阳明、太阳、厥阴、少阴、太阴六气在下,是中之下而有气之标也。
\x本标不同,气应异象。\x
本在上,标在下,故本标不同。气有从本者,有从本从标者,有不从标本从乎中者,六气
应病不同,故气应异象,象病形也。
\x帝曰∶其有至而至,有至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