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属金。虚则补其母也。)帝曰。刺未
并奈何。岐伯曰。即取之。无中其经。邪所乃能立虚。(即取之者。即于骨节有动之处而取之也。邪所。谓邪客而有动之
所也。此病在骨者调之骨。故无中其经。)帝曰。善。余已闻虚实之形。不知其何以生。岐伯曰。气血以并。阴阳相倾。
气乱于卫。血逆于经。血气离居。一实一虚。(此言五者之有余不足。生于血气之相并也。血气者。阴阳也。阴阳者。皮
肤气分为阳。经脉血分为阴。表为阳。里为阴。身半以上为阳。身半以下为阴。气乱于卫者。血并于气也。血逆于经者。
气并于血也。血并于气。则血离其居。气并于血。则气离其居矣。血离其居。则血虚而气实。气离其居。则气虚而血实。
故曰一实一虚。盖有者为实。无者为虚也。此节论血气相并之总纲。再按卫者。水谷之悍气也。肺主之气。乃三阳之表
气。肌腠之元真。故曰气乱于卫。谓乱于卫之部署也。下文曰。取气于卫。病在气。调之卫。皆属此意。盖皮肤肌肉之
腠理处。皆卫气游行出入之所。谓当取之于皮肤肌腠。而无动其经脉也。当知卫气出于阳明。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大
会于风府。游行于外内者也。太阳三焦之气。生于下焦水中。从下而上。自内而外。主司于肤表。通会于肌腠。故曰三
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分别血气生始出入之原。乃上乘之学问。学人当于针经。乃本经针刺诸篇。用心参究。)血并
于阴。气并于阳。故为惊狂。(此言血分气分之为阴阳也。脉外气分为阳。脉内血分为阴。阴血满之于外。阳气注于脉中。
是为阴阳匀平。如血并居于阴。则阴盛而血实。心主血脉。故阴盛则惊。气并于阳。则阳盛而气实。阳盛则发狂也。)血
并于阳。气并于阴。乃为炅中。(此言外内之为阴阳也。炅、热也。血并于阳。则阴虚而生内热矣。气并于阴。则阳气内
盛而为热中矣。故阴阳外内相并。而总属炅中。)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惋善怒。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喜忘。
(此分上下之为阴阳也。血并上。则脉气实而心烦惋。气并于下。则气不舒而多怒也。血并于下。则血蓄于下而喜忘。
气并于上。则气逆于上而为 乱。灵枢经曰。清浊之气相干。乱于胸中。是为大 。伤寒论曰。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
宜抵当汤下之。按抵当汤证。乃血蓄于气分。当知气并于上。非则并于脉外。而兼并于脉中。故曰清浊之气相干。血并
于下。非则并于脉中。而兼并于脉外。故其人喜忘。经云上气不足。下气有余。肠胃实而心气虚。虚则营卫留之于下。
久之不以时上。故喜忘也。)帝曰。血并于阴。气并于阳。如是血气离居。何者为实。何者为虚。岐伯曰。血气者。喜
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留。温则消而去之。是故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此复申明血气。各自并居而成虚也。
离、分也。泣、涩也。夫血满于外。气注于阴。是阴阳相合而为和平。如血并于阴。气并于阳。是血气各自分其居矣。
故血气喜其温和相合。而恶其寒涩独居。如血并于阴。则寒泣而不能流行。血不流行。则气不得以和之矣。气并于阳。
则气温而血消去。气热消铄。则血不得以和之矣。是故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也。张兆璜问曰。血并于阴。
则气亦并于阳矣。故谓血气离居。似血气皆当为实。而以血并为气虚。气并为血虚。两者皆虚。何也。曰。血并于阴者。
血并而气不并也。血并于阴。则阴盛而寒。寒则血中之气。亦涩而不能流行矣。气并于阳者。气并而血不并也。气并于
阳则阳盛而热。热则气分之血。亦消烁而去矣。故曰。气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帝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今夫
子乃言血并为虚。气并为虚。是无实乎。岐伯曰。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故气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今血与气相失。
故为虚焉。(此再申明血气并而成虚者。因无而为虚也。如血并于阴。则阴寒盛而血中之气亦无矣。如气并于阳。则阳热
盛而气分之血亦消去矣。故气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今血与气相失。而不能相和。故皆为虚焉。)络之与孙脉。俱输于
经。血与气并。则为实焉。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此申明血气共并之为
实也。络者。经脉之支别也。孙脉者。乃孙络之脉别经者。亦三百六十五脉。内通于十二大络。外通于肤腠皮毛。五脏
之血气。从大络而出于孙脉。从孙脉而出于肤表。表阳之气。从孙络而入于大络。从大络而注于经俞。此外内交通血气
之径路也。是络脉之血气。孙络之气血。俱输于经。是血与气。共并于血分。则为实也。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
逆。逆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此血与气共并于上。则为实也。王芳侯曰。气复反则生。谓复归于下也。盖
阳气生于下而升于上。血气并逆。则气机不转而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