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而当泻者。亦三百六十五脉。并注于络。传注十二脉络。非独十四脉络也。
(此复申明孙络之与大络相通也。夫经脉之支别曰络脉。络脉之支别曰孙络。而孙络之脉。又有与经脉相别而与大络相
通者。亦三百六十五脉。并注于大络。复传注于十二脉络。非独十四脉络也。盖言十四脉络之外而又有十二脉络。十四
脉络者。十二脏腑与任督之别。共十四大络也。十二脉络者。十二脏腑之经正也。是十二经正与十四大络相通。十四大
络复与三百六十五络相通。是以邪舍于孙络。留而不去闭塞不通。不得入于经。流溢于大络而生奇病。故曰以溢奇邪。
以通荣卫。)内解泻于中者十脉。(十脉者。谓五脏之脉也。此言孙络三百六十五脉。与十二脉络。十四大络。设有邪客
于其间者。当从五脏之经脉以泻解之。盖诸络之原。本于五脏也。故缪刺篇曰。凡刺之数。先治其经脉。切而从之。审
其虚实而调之。不调者经刺之。有痛而经不病者缪刺之。因视其皮部有血络者尽取之。张兆璜曰。上节云。以痹淫溢。
循脉往来。微针所及。末结曰内解于中者十脉。是从外而循于内也。缪刺篇曰。先治其经脉。因视其皮部。有血络者尽
取之。是从内而循于外也。盖邪之中人。始于皮肤孙络。入于筋骨经脉。有留舍于外者。有流溢于内者。有从浅而入深
者。有从里而复出之表者。邪气浮溢。无有恒常。是以经旨错综。学人皆当体会。)



<目录>卷七

<篇名>气府论篇第五十九

属性:足太阳脉气所发者。七十八穴。(脉者血气之府。穴者脉气所发。此篇无问答之辞而曰论者。伯承上章复论三阳经脉
气所发者。亦三百六十五穴。以应周天之数。盖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只论手足之三阳。而不及于
阴也。)两眉头各一(攒竹穴也。)入发至项三寸半。旁五相去三寸。(马莳曰。大杼、风门二穴也。入发至项者。谓上入
于发际。下至于项间。相去三寸半许。旁五者。谓五行之两旁也。相去三寸半者。大杼在大椎各开一寸五分。风门在二
椎间各开一寸五分也。愚谓此二句。照应末节手足诸鱼际脉气所发者句。皆无各一二字。盖谓穴乃气之所发。经外亦可
取穴。不必拘于脉中。故下文云。其浮气在皮中者。五五二十五穴。言太阳之气。浮于皮中。而少阳督脉。皆从太阳之
气。而为太阳之穴矣。)其浮气在皮中者凡五行。行五。五五二十五。(此言脉气之相从也。夫脉气行于脉中。三阳之气
行于脉外。气循脉而行。脉随气而转。脉气之相从也。是以太阳之气。循脉上升于头项。而中行督脉之囟会。前顶、百
会、后顶、长强五穴。旁两行太阳经之五处、承光、通天、络却、玉枕十穴。又旁两行少阳经之临泣、目窗、正营、承
灵、脑空十穴。皆从太阳之气。而为太阳之脉气所发。是刚健柔顺。脉随气发者也。后六经皆然。张兆璜曰。热病论。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其脉连于风府。故头项痛。腰脊强。此气循脉而行也。此篇曰。其浮气在皮中者。五五二十五穴。
乃脉随气而发也。阴阳血气。外内相将。雌雄相应者也。)项中大筋两旁各一。(谓天柱二穴也。)风府两旁各一(谓风池
二穴也。)侠背以下至尻尾二十一节。十五间各一。五脏之俞各五。六腑之俞各六。(自大椎至尾 骨。计二十一节。其
间十五椎旁各一穴。谓肺俞、厥阴俞、心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大肠俞、小肠俞、膀胱
俞、中膂内俞、白环俞。两旁共计三十穴。而五脏之俞各五。六腑之俞各六。皆在于其间。张兆璜曰。复提出脏俞腑
俞者。盖谓三百六十五之脉气所发。皆本于五脏六腑。故末节复补出五脏之脉气。)委中以下至足小指旁各六俞。(谓委
中、昆仑、京骨。束骨、通谷、至阴。各六俞。共十二穴。通计七十七穴。外脱简一穴。)足少阳脉气所发者六十二穴。
两角上各二。(谓天冲、曲鬓左右各二。共四穴也。)直目上发际内各五。(谓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左右各五。
共十穴。按太阳之气。上升于头项。少阳之气。上升于头颊。故此五脉。从太阳之气。则为太阳之气所发。从少阳之脉。
则为少阳之脉气所发也。张兆璜曰。太阳之气在头正中。而下于后项。少阳之气。在头两旁。连于两颊。而下于两肩。
阳明之气在面。而下于膺喉。在经脉亦然。而支别则互相交错于耳鼻前后上下之间。)耳前角上各一(谓颔厌二穴。)耳
前角下各一。(谓悬厘二穴。)锐发下各一。(谓和 二穴。属手少阳三焦经。)客主人各一。(一名上关。在耳前起骨上廉。)
耳后陷中各一。(谓翳风二穴。属手少阳三焦经。)下关各一。(下关二穴。在客主人下。耳前动脉下廉。合口有空。属足
阳明胃经。)耳下牙车之后各一(谓颊车二穴。属足阳明胃